最 受 歡 迎

不皈依,可否一樣學佛?

不皈依,可否一樣學佛? 惟賢長老 皈指回轉,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學佛的人一定要皈依。只有皈依三寶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世時就制定了這樣的規定,《阿含經》上常有「自皈依三尊」的字樣。皈依佛寶,皈依法寶,皈依僧寶,稱之為三皈依。皈依佛。什麼叫佛?梵語叫佛陀,中國叫覺者,覺悟了的聖人、聖者才叫佛。佛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森羅萬象,從本質到現象,都已經親自瞭解,親自證得,有大智慧,有大福報,有大威力,有大功德。只有佛才是苦海中的舵手、航船,在黑暗中的明燈。為什麼呢?因為他覺悟了真理,以先覺覺後覺。眾生都是佛,但是還沒有覺,從聞佛法以後,就開始走覺的道路,走這個道路是可喜的,由迷到覺。一般人都是迷,迷什麼呢?迷於因果,不懂因果,迷六塵境界,貪戀色聲香味觸法,貪戀財色名食睡,都在迷中。皈依佛以後,就開始由迷到覺,把心靈慢慢打開,就開始覺悟了。皈依法。何謂法寶?所有佛的經典、教法。這個教法一方面是明理,就是講因果、緣起性空、三法印的道理;另一方面就是講行,指導我們如何修行,如何走解脫煩惱的道路。皈依法以後,才能夠由邪轉正,不走邪路,走正路,而且掌握走正路的方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使自己內心的光明都能夠放射出來,看清道路,就可由惡轉善,由染轉淨。皈依僧。僧是代表佛所說法的、住持正法的團體。僧是以戒為主體,僧就要持戒,持戒就可作為一般人的師範,稱為德行。所以皈依僧,具體就是要持戒,比如說三皈五戒,你就要具體的行持,要守,以此建立德行,提高人品。這樣子才能解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是偶像崇拜,而是以他為典型,以他為模範,以這個方式來影響自己,使內心覺悟、內心光明、內心恢復德行,從此走上一條光明大道。由皈依住持三寶,最終達到恢復自性三寶。住持三寶一是佛法,指佛的教法、經典;二是佛的像;三為住持的僧眾。依止這個形象,最終目的是恢復自性三寶,自性覺悟了,就恢復了自性佛;自性有智慧了,光明出現了,就恢復了自性法寶;自己的德行提高了,品質提高了,能夠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恢復了自性僧寶。(轉載)

為什麼會懶惰?克服懶惰的最好辦法?如何克服懶惰?

為什麼會懶惰?克服懶惰的最好辦法?如何克服懶惰? 萬行大和尚:如果是你喜歡的事情,你會懶惰嗎?其實你是非常積極的,並不懶惰,只是目前沒有遇到你喜歡的人、喜歡的事。 別人說你懶,其實你一點都不懶,別人說你笨,你也一點都不笨,只要遇到你喜歡的事情,保證比誰都聰明勤勞,都要積極。 為什麼有的人做事難以成功?為什麼有的人成就不了一番事業?因為所做的事都是自己需要、自己喜歡。你所做的不是眾生所需,何來的市場?何來的福報?又何來的成功? 世間上不公平的事情的確有,但是如果你換一個角度看,提升一個高度來看,它也是公平的。當你的心放高放大了,再看世間千姿百態的事情,你就不會覺得不公平了。 因為你的心大了,大事也變成小事;當你的心很小時,小事也變成大事。當你的心扭曲了,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當你的心健康了,壞事也變成了好事。

女性去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女性去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寧攪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女子進入寺院注意的事項:   1、任何容易引起別人邪思邪念,引發情欲情執的舉止和穿著都要克制。   2、不要穿五彩豔色的衣服,比如紅色、紫色、花色等。以素色為好,黑色、灰色、藍色、青色,最好是穿海青。   3、不要穿短褲,裙子,緊身的衣服和褲子,顯露身材,這很不好。   4、不要穿露胸溝,股溝,背,肚子,肚臍眼的衣服。你穿這樣的衣服,到寺廟裡,就是在造業。

凈空法師:中秋話團圓

凈空法師:中秋話團圓   今天是中國人很重視的一個中秋節日,這個時候正是秋天,秋高氣爽,月光比其他的時候格外的光明,一般人都稱頌「花好月圓人長壽」。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過團圓節,我們也隨順民俗,今天晚上講經停一次,讓大家歡歡喜喜的回家過團圓節。團圓與美滿總是常常連在一起,這是一切人的期望、願望,能不能達到?這是一個問題。   佛在《地藏經》上跟我們講了幾句話,這幾句話不僅是《地藏經》的總綱領,也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總原則。所以在經裡面它屬於教理,比教義還要圓滿、還要深廣,這就是「大光明雲」的一段,佛給我們說了十種。這段經文必須要牢牢的記住,要常常用觀想;觀想就是改變我們的觀念。這十句是諸佛如來的境界,我們能常作如是觀就可能契入佛境界。世尊給我們說了十句,十句代表大圓滿,所以第一句就是「大圓滿光明雲」,這個意思非常之深,決定不可以輕易的看過。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都不出這十句,所以這十句是大乘法裡面的大總持法門,意思深廣無盡。這一句是總說,諸佛菩薩自受用大圓滿。我們凡夫有這個願望、有這個祈求,但是事實上達不到。我們的欠缺太多太多了,哪有佛菩薩這樣圓滿的受用?沒有絲毫虧欠,就像中秋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後面九句是別說,這一句是總說,具足後面九句才成大圓滿,九句裡頭有一條沒有就不能叫大圓滿。這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所以下面跟我們說出智慧,又給我們說出般若。般若是智慧,兩個聯在一起那就是實智、權智。權智是我們生活所依的,就是平常講的方便,權智就是善巧方便,你就生活得很自在,生活得很幸福。樣樣都做到恰到好處,都做到無有增減,那就是大圓滿。般若是實智、根本智,是斷惑所依的。我們要破妄想、要破無明,一定要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不能現前,無明、妄想是決定不會斷。所以大修行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般若智慧現前,他才有這個作用。   「大三昧」,三昧是正受、是禪定,在一切法裡面自己真正做主宰了;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你能轉物,不會被物所轉。為什麼?你有大三昧。「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圓初住的菩薩就能轉境界。由此可知,境界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你還能轉得了嗎?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可以轉。容貌可以轉,體質可以轉,居住的環境、山河大地統統可以轉,沒有一樣不能轉。   後面給我們說出「吉祥」,吉祥是什麼意思?義利所依,儒家所講的道德仁義,人能夠行道德仁義這就吉祥;如果你的思想行為違背了道德仁義就不吉祥,吉祥的反面是凶災,你災難就來了。它這十句排列的順序很好,你要是把五句做為一段,前半段跟後半段,前半段開始用圓滿,後半段開始用吉祥,圓滿、吉祥。可見得佛說法也並不是有意去排,自性當中自然流露出來,就這麼樣的圓滿,就這麼樣的嚴整,一絲毫都不亂。   從吉祥裡面才生出「福德、功德」,是我們斷惡生善的依靠。佛家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佛在經論裡面,處處勉勵我們要知道積功累德,幾個人聽話?幾個人真干?雖然名為佛弟子,我們受了三皈五戒,出家還受了三壇大戒,對於佛陀的教誨有沒有真正去體會,有沒有認真去修行?難!少之又少,太少了。心裡面很想做,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隨順煩惱習氣,原因在此地;無始劫的煩惱習氣,以及這一生所養成的不良習慣改不掉。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警覺,要有真正的認知,你不能改,你就決定墮生死輪迴,沒有辦法避免。搞生死輪迴,你就一定要清楚,決定墮三惡道,《地藏經》上講得多明白、多清楚。佛不是不慈悲,佛給我們指出一條明路自己不肯走,那有什麼法子?這不是佛的事情。所以自己第一要知恥,為什麼別人能出離三界?為什麼別人能夠往生不退成佛?我還要墮地獄、還要搞三途,世出世間的恥辱沒有比這個更大,奇恥大辱。儒家所說的「知恥近乎勇」,勇是什麼?勇於改過。由此可知,不能改過還過因循苟且的生活,人不知恥!   過去有一年我在休斯頓,那一邊同修請我吃飯。有一位蔡居士,他是大學教授,是蔡念生居士的公子,很有智慧,跟我談到這個問題:今天我們要挽救世道人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倡知恥。我聽了之後很歡喜,我很贊成,我給他出個主意;我說你可以多想想,寫一篇文章,我們成立一個「知恥學社」來推動社會大眾知恥。可能這樁事情響應的人不多,這個當中也有道理,為什麼?都說出自己的毛病,哪一個人肯承認自己過失、肯承認自己毛病?肯承認的就是知恥。自己曉得自己有毛病,死不承認,就沒法子了。蔡居士的動議很善,所以我刻了一個印章「知恥改過」,勉勵自己也勉勵同修,這樣才能夠成就自己的功德,讓功德不至於失掉。   後面再說到「皈依」,皈依在總原則上,皈依覺、正、凈,這是總綱領、總原則,如果要落實,那就是一切皈依。我們起心動念不善,從不善的回頭,依靠善念;我們說話說錯了,要從錯誤回歸依正確的說法。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從不善回歸到善,從一切邪染回歸到正、回歸到凈,這是真正皈依。所以總起來說是「覺正凈」三個大原則、大前提,這三個原則包括我們日常一切行為,這才叫皈依。否則的話,這三個字就落空了。覺,什麼叫覺?什麼叫正?什麼叫凈?落空了。落實就在生活當中,就在工作裡面,看我們的心情,看我們的態度,看我們的效果,如果與覺正凈這個前提、原則相應,你真的是皈依了。   最後是「讚嘆」,讚嘆是利他的,前面九句都是自利的,末後這一句是利他。讚嘆什麼?讚嘆圓滿、讚嘆慈悲、讚嘆智慧、讚嘆般若、乃至於讚嘆皈依前面九條。這十句裡面每一句、任何一句都含攝其他的九句,你說圓滿,如果沒有後面的九句就不圓滿。所以末後的讚嘆,沒有前面九句就不叫讚嘆。同樣一個道理,福德如果沒有其他的九句,沒有福德;吉祥沒有其他的九句,不叫吉祥。然後才曉得,大圓滿是念念圓滿、事事圓滿,圓滿充遍了虛空法界,這是真圓滿。與虛空法界融合成一體,這就入佛法界,就入佛的境界;世俗人所謂的成佛就是這樁事情。我們修學不能不知,不但要知道,要深知,如何能深知?要力行。你做不到,你就沒辦法知道,做到而後你才真正明瞭。佛所說的一切法沒有別的,就是他真正契入境界了,把這個境界告訴我們,告訴我們就是讚嘆;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然後才能真正達到離苦得樂,這也是花好月圓人長壽的真正落實。今天中秋,我就說這一點意思供養大家、祝福大家!今天時間到了。 轉載貼文

觀音菩薩 | 觀音菩薩實是古佛再來

觀音菩薩 | 觀音菩薩實是古佛再來 ■ 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阿難尊者曾向釋迦牟尼佛問觀世音菩薩的來歷: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亦名撚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 釋迦牟尼佛與觀世音菩薩的「師生」緣佛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對阿難說: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觀世音菩薩在久遠劫就已成佛,是「十號具足」的佛。所謂十號具足是說修行圓滿,也具備了佛所有的十種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觀世音菩薩曾經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但為了助佛弘化,觀世音菩薩又「倒駕慈航」,隨順應化再來,輔佐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弘揚佛教,濟度眾生。 ■ 佛陀在《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對除蓋障菩薩講述一個蒙觀音菩薩救度的經歷: 過去,我(釋迦牟尼佛)為大商主時,與五百商人欲前往師子國中,以各種車乘、駱駝、牛只等,換取財寶,船到師子國附近後,其國中有五百羅剎女,忽然變化發起劇暴大風,鼓起大浪,讓商人的船都毀壞了。這時,五百個商人都漂墮海中,抱著浮物,才能活著,漂到岸上。

【相聚與捨得俱是因緣】

【相聚與捨得俱是因緣】 一則禪故事: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不想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他已奄奄一息,馬上要沒命了。 這時,路過一位遊方僧人,得知此情況,決定點化他一下。僧人到他床前,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邊,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 這時路過一人,看了一眼,搖搖頭,走了…… 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 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屍體掩埋了…… 書生正疑惑間,鏡子裡的畫面換了,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燭,她丈夫的容貌竟酷似那掩埋女屍的人…… 書生不明所以,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是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立刻從床上坐起,病已痊癒。 禪理: 該是你的,終究會屬於你,不是你的,再辛苦最後也得不到。人在這一生裡,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沉溺於過去,而放棄新的追求。 要學會捨得,要懂得放棄,因為在放手的同時,生命總會賦予你新的選擇。 ~網路好文章~此文簡單、意義卻深遠~分享給好友們 共勉之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