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不被自己障礙住 ...

不被自己障礙住聖嚴法師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由語言、思考,或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行為,都稱之為業;因此我們任何起心動念或舉手投足,可以說都是在造業。 人不可能不造業,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要產生業障,因為一旦有了業障,就會障礙到原本該做的事、該想的念頭、該說的話,讓人進退兩難。 所謂造成障礙,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造成他人的困擾、自己的麻煩;也就是說,因為你的緣故,造成別人或自己時間、能力、財力等的損失,以致於讓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那就是障礙了。 而且你造成別人的損失、傷害,對方可能就會來討回公道、要求補償,他們就像是你的「債權人」,而你就是一個欠債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經常讓很多人受到傷害,這麼一來,你自己就會常常遇到障礙,這些就成了你的業障。 如何不讓自己產生業障呢?只要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能有益於人,也有益於己,就不會造成障礙。

【淨持大悲咒21天可求一切願望】

【淨持大悲咒21天可求一切願望】 宣化上人: 【若諸眾生現世求願者。 於三七日。 淨持齋戒。 誦此陀羅尼。 必果所願。 從生死際。 至生死際。 一切惡業。 並皆滅盡。 三千大千世界內。 一切諸佛菩薩。 梵釋四天王。 神仙龍王。 悉皆證知。...

大安法師:緣分非常重要,要結善緣!

大安法師:緣分非常重要,要結善緣!   好,請看第三個公案。這也是記載在《神僧傳》裡面的。   說有一位叫智辯法師的,他很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慧,非常努力勤學三藏,博通經論,註疏佛法,真是滿腹經綸啊。   但是他遊行各大叢林,到處沒有人請他說法,非常孤單。   有一次在衡岳寺,他一邊看註疏,一邊就在那裡懷疑:「哎呀,我所學習的佛法、研討理解的東西,是不是有錯誤啊?」   旁邊有一位老僧,他就向那位老僧請問:「我學了很多佛法,我懂得很多,但是沒有人請我,是不是我學的佛法有差錯?」

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

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 佛陀率領僧團 居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時, 有位年輕人時常來聽佛陀講經說法。 有一天,年輕人愁容滿面, 見到佛陀就淚漣漣。 一佛陀 問他發生什麼事? 年輕人說:「我父親生病過世了, 我很難過!他是個很好的人, 為什麼無法活得長久呢?」 佛陀 慈祥地說: 「你不是時常來聽經嗎?」 年輕人說:「是啊! 只要您在這裏講經,我都會來聽。」 「既然如此, 你應該聽我說過生老病死、 人生無常的道理。 人來世間,歲數總是有限啊! 「這些我都知道! 可是我並不覺得父親已經年老了啊!」 佛陀解釋:「生命的長短, 不是以歲數而定, 而是他在人間的緣有多長,生命就有多長。」 年輕人又問:「父親捨此身後, 是上天堂或下地獄? 請您一定要為父親加持, 讓他能夠往生天堂, 否則為人子的我會很不安!」 佛陀 覺得此時說再多道理也沒用, 因為煩惱已佔滿年輕人的心: 「難得你這麼孝順又有心, 我答應為你父親加持, 但是你必須依照我說的方法去做。」 年輕人很高興地答應了。 佛陀 請他去拿兩個壺過來, 其中一個壺灌滿油,另一個壺則放一些石頭: 「來!現在我們去河邊, 你趕快去叫你的親人及鄰居一起過去。」 年輕人很高興地召集親友 一起來到河邊,依佛陀指示, 將兩個壺輕輕地放進河裏,然後將壺打破。 放石頭的壺被打破後, 石頭隨著壺的碎片沈下去; 而放油的壺,雖然碎片下沈,油卻浮上水面。 佛陀 請年輕人和周圍的人 用虔誠的心來祈禱──讓油下沈,石頭上升。 所有人面面相覷,覺得豈有此理? 因為不論如何虔誠祈禱, 也無法讓石頭浮上水面或讓油沈下去。 見大家議論紛紛,佛陀微笑地說: 「行善就像把油放在壺裏, 造惡就像在壺裏放石頭; 當生命終了,善業會往上浮升, 惡業則向下沈淪, 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是靠人加持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就如同石頭無法靠著祈禱而浮上水面。」 「所以,人往生後何去何從, 完全決定於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為。 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 來面對世間萬物, 起心動念以及言行舉止都要從善去惡。」 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作為, 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因果循環, 即使只是任意踐踏路邊的花草, 這小小的行為也會種下一分業因, 何況是因一己私欲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人生的幸或不幸,決定於心念的方向; 世間的天災人禍,根源也在於人們的一念心。 心如碧海能容物 人似青蓮不染塵 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行🙏 轉載貼文

人生有八種苦,誰都逃不掉! 文:明暘法師

人生有八種苦,誰都逃不掉! 文:明暘法師 一、生苦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有風刀刮身之苦,更有許多痛苦,唯有嬰兒自己知道,他是啞子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二、老苦 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長,由長而老,這是發展規律。過去有位禪師說得好:「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老病衰殘。」說來真是有許多痛苦臨身。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念佛持咒須知】

【念佛持咒須知】  1、準備念珠或記數器:手握著'念珠(長或短皆可)或記數器,可提醒我們集中精神念佛,記數器更可讓念佛者了解一天到底念了多少次。 一天以一萬次以上為目標,次數太少即表示腦袋胡思亂想佔去大部份時間了,必須繼續加油,念到忘了我是誰,整個思想都是佛號,自然會產生信心,如此不懼生死,疾病自然痊癒。(念珠或記數器可至佛教文物流通處購買)   2、念佛號如'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地藏王菩薩',持咒如'六字大明咒'或'大悲咒'皆可,功德是一樣的,唯不以雜修為要。 亦即專持一句佛號為主其他為輔,莫以為多念幾種佛號或咒語就可多蒙諸佛菩薩保佑,此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念佛貴在專精,一心不亂方能發揮自力與佛力融合為一而得效益。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音摩)兩字是歸命之意,亦即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給阿彌陀佛。'阿'字是沒有的意思。'彌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