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佛智法師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佛智法師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往生靠什麼?我們的法身慧命靠什麼?靠念佛。如果不看書,不聽法,我們能夠堅持念下去嗎?就像一顆種子,如果是西瓜,種下去之後,這就是因,肯定結的是西瓜,這個沒有問題。那如果不曬太陽,不澆水,也不施肥,也不除雜草,也許最後還是死掉。 念佛的生命,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需要法義的學習作為養分。至於那些不需要法義學習,只要念佛就可以的人,除非他真的是這種根器。 能夠不學習,也能老實念佛不改變的人,印光大師說,只有兩種:「惟上智與下愚而不移。」 第一種,就是上智。 什麼是「上智」呢?就是通宗通教之人,像蕅益大師這樣的,什麼都通達了,他去念佛,就萬牛莫挽。因為他心中沒有任何疑惑,所有教理都通達了。他們的智慧達到了極限,深入經藏,明白教理,然後才來老實念佛。他們不會再去廣學多聞,不會去學大乘藏,就能老老實實念佛了。

【勿以躁妄心求感通】

【勿以躁妄心求感通】 印光大師:  自忖座下發此閉關精進修行之心,實屬不可思議。然而在關房中用功,應當以專精不二為主。果能念佛到一心不亂,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感通。在沒有得到一心之前,千萬不可用浮躁妄動之心先求感通。 得到一心之後,必定會有感通。感通後心就更為專精純一。如同明鏡安放在台座上,遇到身形來便映現,身形離開鏡子就空無形像。 紛紜雜沓的景象來自外面的景物,與我有何關涉?沒有得到一心而急切追求感通,這求感通的心便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礙。況且以浮躁妄動之心格外企望境界,或許會引起著魔之事,破壞清淨心。 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六根收攝專注佛號,淨念相繼不斷,能得定慧等持之三摩地,如是念佛方法最為第一的開示,敢為座下陳述之。

【 老鼠也能往生 】

【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有一位靜然比丘尼,是杭州武林門內一座庵堂的住持。她每天早晚焚香誦經禮佛,很有修行。在順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裡正準備早課時,突然傳來老鼠的吱吱叫聲。靜然比丘尼朝樑上看說:「老鼠啊!你爬得比佛像還高,是不禮貌的,趕緊下來吧。若要聽經,可以到我身邊來。」那隻老鼠歪著頭,好像很注意聽的樣子,然後往下窺探了片刻就跑掉了。 不久,比丘尼們開始早課,老鼠聽到木魚聲就又跑出來。起初它只敢伏在門邊,漸漸地膽子大了起來,後來竟敢跑到靜然身旁,接著又爬到供桌上,伏在佛經旁聽比丘尼們誦經念佛。 早課完畢,靜然比丘尼便對老鼠說:「你也知道聽經念佛啊!嗯,難得你有如此善根,以後你就經常來聽經修行吧!你要知道,聽經修行不僅能夠幫助你找到內心的幸福,而且能夠讓你脫離畜生的身體啊!」老鼠聽了,仿佛有所領悟而慚愧的樣子,低叫了數聲,緩緩離去。從此,每當木魚聲響起,老鼠便跑出來聽經念佛,庵裡的人也都習以為常,而且很歡迎它。 如此過了一年。有一天早課念佛完畢,老鼠突然起身向佛像頂禮三拜。大家都覺得這隻老鼠不可思議,都好奇地注視著它。接著,老鼠又回頭向靜然比丘尼頂禮一拜,便寂然不動了。靜然比丘尼俯身看了看,高興地說:「阿彌陀佛,它往生了!」隨即拿起引磬,招呼大眾齊聲念佛,送它上路。幾天後,老鼠的身體堅硬如石,並且散發出一陣陣旃檀香味。老鼠聽經念佛修行也能坐化往生,真是稀有難得啊! 所以,老鼠雖然面目可憎,但同樣需要一顆善心的呵護;妄念雖然是一隻老鼠,可只要你能夠堅定自己的信仰和目標,你也將能夠使之皈依善道。 ...

如何祈求阿彌陀佛解決世間的困難?

如何祈求阿彌陀佛解決世間的困難? 弟子常常念阿彌陀佛名號,祈求解決疾病、考試不順等問題,但好像都沒什麼作用。 有人說是因為我祈禱和稱念時沒有做到至心,我覺得凡夫眾生的心都很散亂,平時念佛求往生都很難做到至心,更何況處於逆境之中。 請問遇到這種世間的困難,祈求阿彌陀佛有用嗎?有用的話,應該如何祈求阿彌陀佛讓我考試順利通過? 大安法師答: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眾生祈求出世間的解脫以及世間的福報利益都是可以的,但是你得要如法祈求。這個名號是無盡的寶藏,怎麼開採呢?是靠持念六字洪名,但你得要在六字洪名這裡感通得上。 能夠感通得上,就要談到至誠心的問題了。你散亂的心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求一個很大的:「把我晚期肝癌治好。」散亂的心念了幾十聲、幾百聲,然後沒有好:「哎呀,這個沒有用嘛。」這怎麼可能感通得上呢?

心是佛,六根也都是佛了

心是佛,六根也都是佛了 黃念祖老居士:   《無量壽經》:「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谛,亡其功夫。 ‌」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你看這個‌“善”字,剛才我們對於‌“善”的解釋,這就對了。 不然一般的行善,跟你身上干淨不干淨有什麼關系?‌“身心潔淨”才跟這個‌“善”字相應,這個第一之善,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呀。 你身心潔淨,你不去追逐六塵,不追逐塵不就干淨了嘛! 朗照心源,這‌“潔”呀,這個跟善相應。 不要隨著‌“嗜欲”,嗜好跟欲望。現在很多人還是離不開嗜欲;自己所嗜的留戀,不肯捨,更不肯說斷哪,就是粘粘纏纏像老太婆這樣子,沒有一點丈夫氣,‌“勿隨嗜欲”。 ‌“不犯諸惡”,剛才所說這些惡都不能犯。‌ “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對待一切,我們都是和顏悅色。‌“身行”,我們每天身之所作,這一切一切都應當專一。 底下還得接著往下講,‌“當專”就是說應當‌“專精行道”。從本經來說,就是指著勸大家‌“一向專念”,所以‌“身行當專”。 ‌“動作瞻視”,‌“動作”就指的行動,‌“瞻視”是看。這一切一切都應當‌“安定徐為”,很安定,就是很和緩,不是那種很粗暴不能自制。所以現在你看這些個跳舞,這些個動作,跟‌“安定徐為”都是相反的。 所以‌“吳季子觀樂”,他聽見音樂,他可以知道,這個哪一國是什麼音樂,這個國家過去是如何,今後前途是如何,都可以知道。現在這些歌舞就告訴我們,世界中有很多禍亂。這個禍亂是一天比一天要加深,等到達到了登峰造極,轉過來它就開始減少了。現在還沒有,還正在爬坡呢。 都‌“安定徐為”呀。 所以咱們中國的諸葛武侯,他教他的兒子就是‌“淡泊寧靜”。他就是這個意思,不要隨著嗜欲,要淡泊。而且這個欲中,最大的欲就是男女之欲。你不要去追求這個東西,你要淡泊。‌ “淡泊以明志”,你有沒有志氣,看你肯不肯淡泊;‌“寧靜以致遠”,寧就是安,靜是清淨,寧靜就是安定,你安定才能致遠、才能經久,才能有遠大的作為和遠大的宏圖。 所以不是這種跳躍、瘋狂、掙扎的這種變態。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做事沒有預計,都是臨時倉倉卒卒,忙忙亂亂,慌慌張張。‌“倉卒”就是慌張,失敗和悔恨跟著就來了。 (‌“為之不谛”,)你之所為如果是(不谛),‌“谛”就是審慎,你不審慎、不慎重;‌“亡其功夫”,你的這些功夫就滅亡了。這不是忘了,你如果要不謹慎嘛,就把你的功夫都忘了。這裡是‌“亡其功夫”,功夫亡了。 那這個話怎麼講?有證明嗎,我這個解釋?有啊,所謂‌“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你的功夫不就是功德林嘛,這一點瞋心之火,就能把整個功德林燒了。統統燒了,這不就亡了?你過去的功夫就全沒了。所以‌“修道千日,敗道一時”,大家要知道,所以就是‌“善護己念”,‌“重重誨勉”。 剛才講到‌“雲何第一。當自端身。當自端心”,結合到觀世音菩薩的‌“反聞”。如果要結合到本宗,這個‌“第一之善”(觀音是第二十五,大勢至是二十四),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念佛,你的六根都攝住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攝住了,而且是‌“淨念相繼”,這個是‌“第一之善”哪。 所以一聲佛號六根都攝住了,這就是六根自己都端了,‌“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心是佛,六根也都是佛了,所以這個‌“耳目口鼻”這就是真正的‌“自端”了,自然端正了,所以就自然‌“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善”呢,這剛才我已經提過,就‌“是心是佛”。這個就把這一段的意思更結合到咱們淨土本宗。 (《無量壽經講座·第三十六品》,黃念祖講述

看完下文如何正確上香,您學會了嗎?

看完下文如何正確上香,您學會了嗎? 南京棲霞古寺 《增含經》上說:「香為佛使,故須燒香遍請十方」、「以能通信,故雲佛使」。 意思是香就像一個使者一樣,可以向佛菩薩表達心願,就像給佛菩薩發送信息一樣。 那麼,怎麼上香才算是如律如法呢? 首先,我們明確燒香的意義。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