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傳喜法師:為什麼我們見不到觀音菩薩?

傳喜法師:為什麼我們見不到觀音菩薩? 生命敏感度的提高是修行進步的標誌 觀音菩薩同體大悲 就是與這個世界 與眾生的命運 有共同體的這種覺受 如何見到觀音菩薩? 有一次我洗手的時候,看到水鬥里有一隻小蟲,我把它撩到一邊。因為不把它撩走,水一衝,它就被衝到下水道里了,一旦衝到下水道,它還有能力爬上來嗎?它要從陰暗的下水道爬上來,那要比爬幾十層樓還要難,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我們學佛的人不能麻木到因為一個生命的弱小而漠視它。就是連小便池內的蟲,我們都要盡量找辦法救它出來。 那天我腦子裡忽然產生這樣一種思維,如果我們不去救水裡的這只蟲,因為我們的魯莽,它的生命被衝到陰暗的角落裡了,我們對它的生死漠不關心,這樣的人能見到觀世音菩薩嗎?假設如果見到,你問觀世音菩薩,我天天向您祈禱,您為什麼不見我呢?或許觀音菩薩會告訴我們,我就是那天洗手盆里被你衝走的那只蟲。 每個生命的佛性 我們要在一隻蟲上看到它的佛性,那只蟲跟觀音菩薩的佛性沒有不同,進一步想它跟你有沒有關係?我們自己學佛後吃素了,但還為自己的孩子、子孫而殺生,這個罪業自己是要背的。因為這樣的罪業,有可能他們下一世會投胎去做蜎飛蠕動之類,做一隻小昆蟲,一隻小飛蛾。然後依著與你的緣分,姍姍飛到你的面前,它今天這麼卑微的身體都是因為前世愛你,不惜為你造惡業的果報。我們沒有跨越時間的眼睛,已經不能認出他們。但是學佛之後,我們用邏輯可以推理出來,這個跟我有緣的生命以前一定做過我的父母。 當我們不能珍惜每一個生命,不能在每一個生命上看到它的佛性,看到它是對我們恩深緣重的祖先的話。我們就不好意思開口去求佛菩薩,因為你要求的佛菩薩跟每一個卑微的生命完全一樣的,你說觀音菩薩在哪?觀音菩薩就在你看到螞蟻的時候,你不忍心踩下腳去,你繞開它走,就在你那一念的悲憫之心,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 彰顯菩薩的力量 我們通過放生也是在培養自己的悲憫心,把我們自身的觀音菩薩培養得壯大起來,生命中沒有悲憫的讓悲憫產生,有悲憫的讓悲憫壯大。這實際上就是讓生命中觀世音菩薩的力量越來越得以彰顯。這時如果我們遭遇災難困苦,祈禱觀世音菩薩,因為往昔生命中儲存過悲憫的力量,菩薩救你就有力量。

【養家就是佈施❗️】 ——淨空老和尚慈悲開示——

【養家就是佈施❗️】 ——淨空老和尚慈悲開示——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辛辛苦苦謀生賺錢養家,一定要曉得,養家是佈施!如果你是在迷位,覺得自己是做牛做馬,賺錢來還家人的債,你憋了一肚子的怨氣,你會生活得很苦!你念頭一轉,養家是佈施、是供養,你是佈施這一家人,供養這一家人,你就快樂無邊! 你不曉得這是佈施,不知道那是供養,你做得好辛苦!你念頭一轉,心情就起了變化,你就快樂了。這就是覺跟迷,迷的時候,確確實實是討債還債;覺悟的時候,不是討債還債,是在修佈施供養。 不要以為到寺廟裡面去捨一點錢,那叫佈施;對,那也是佈施,但無量佈施裡面,你只曉得一種。你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的所作所為統統是佈施、是供養!譬如,你把家裡整理得清潔整齊,讓一家人生活得舒舒服服,你是在修內財佈施,你是在行菩薩道! 你在公司裡面盡心盡力工作,這是對公司的佈施,對社會的供養。你能夠起這個念頭,你就自在了!你非常辛勤地工作,就算升遷輪不到自己,你也不會難過,為什麼?你以智慧、體力、勞力來佈施供養,你法喜充滿,你非常快樂。何況你修佈施供養,眼前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報酬,後來的果報不可思議! -----------------------隨喜功德分享此文----------------------- 🙏祈願師父上淨下空老和尚。法體安康。久住世間。續佛慧命。廣度有情。滿菩提願! 🙇♂️願以此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圖片、影片、原作者和閱讀者,以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歡迎流通。分享正法。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受持《心經》有何功德?為什麼念《心經》能遣除違緣?

受持《心經》有何功德?為什麼念《心經》能遣除違緣? 受持《心經》有何功德?印光法師:《心經》被稱為「經中之經」,「文雖簡略,理極宏深。至圓至頓,最妙最玄。誠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六百卷般若之關鍵,一大藏聖教之綱宗。以故自唐至今,聞人名士,每事書持,多有讀至數千萬遍者。須知此經在處,即佛所在。消除災障,致多吉祥。務須恭敬供養,受持讀誦。則度一切苦,成無上道。」濟群法師:多人讀誦《心經》,是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但這並非受持《心經》最重要的功用。《心經》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意思是以大智慧到達彼岸。這一經題,也向我們闡述了受持《心經》的功德:一是開發般若智慧,二是證得宇宙人生的真實,三是解脫生命中的煩惱。 為什麼念《心經》能遣除違緣?智敏上師:《心經》是可以祛魔的。玄奘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在沙漠地帶,一個人,晚上住在那裏,就看到飛沙走石,好象千軍萬馬衝過來了,他馬上就念《心經》,念了幾遍,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說《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 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他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上師加持,他什麼原因呢?他說還有一個氣功師跟他一起練的,他說他明確地知道他偷他的氣,但是他沒有辦法阻止他。後來,上師叫他念《心經》,《心經》念了之後,過年了,他又來了,來送禮感謝了。為什麼?《心經》一念,他偷不了了。這個我們一般念《心經》,好象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從這一點看,《心經》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麼念!你如果馬馬虎虎地念,有口無心地念,當然功效不大。如果你誠心誠意地一心專念的話,馬上功效就來。 《心經》上的究竟涅槃是什麼意思?惟賢法師: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從認識論來講是緣起性空的諸法實相;從行為論來講就是要以大悲大智的無我精神修菩薩行。般若的總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能這樣做就是菩薩。不離相就會有執著,有很多分別對待,因此生起計較、愛憎、種種差別、種種煩惱,輪轉生死。有執就有相,離執即離相,能夠離一切相,在意識上沒有計較分別,那就超越了第六意識境界、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境界。由緣起契證空性,由空性洞察緣起,從而明因識果,廣修一切善,這就是一種最高的認識、最高的智慧。這種認識表現在行為上,就是菩薩的大悲、大智、大願、大行,廣行一切善。《心經》的頭兩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就是離一切相,度一切苦厄就是廣行一切善。不能離相就不能照見五蘊皆空,心胸就不廣大。我怎麼樣,我的工作怎麼樣,我的父母怎麼樣,我的社會地位怎麼樣……由這些我執就生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能夠離相就有般若智慧。在這個智慧指導之下,就可以勇猛無畏,廣修一切善法,度一切苦厄。一切眾生胎卵濕化都是苦厄、都要度,度到哪裡去呢?《金剛經》上講「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無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很徹底,說明離開了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七地以前的,八地到十地菩薩是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都離掉了就是佛的果位——究竟涅槃。 轉載

稱念五方佛名號

稱念五方佛名號南無中央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南無東方阿閦(ㄔㄨˋ)如來南無南方寶生如來南無西方阿彌陀如來南無北方不空成就如來 五方佛的願力一.阿閦佛:光明巍巍,如大地不動,能平伏任何紛爭,無有憂煩。有如初起的朝陽充滿活力,在巍巍光明中,給予無限生機。因其心願,永不瞋怒,對於各種爭端,永遠帶著活力面對,並以各種方便解決爭端。爭鬥、瞋怒,無名火,憤恨所引起的憂煩可得以平息。 二.寶生佛:所願皆予滿足,安撫憂煩之心。面對乏少的困頓,永遠帶著滿足一切願望的心。眾生常有所欠缺,如飲食,醫藥,財富、珍寶、法器,甚至七寶如意寶,沒有不是寶生佛滿願的範圍。 三.阿彌陀佛:安撫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壽命無量,永享極樂。因眾生貪執生死,畏懼死亡,生命無所歸宿,故阿彌陀佛創造極樂淨土,積極接引眾生,安穩眾生並得快樂,無須畏懼死亡。大光明的照耀也可免除死亡的痛苦、再落輪迴。 四.不空成就佛:去除人執、我執、法執。極力幫助眾生去除各種執著,如貪著世間的人執,執著固有習氣的我執,永住空性的空執,偏執佛法的法執。像行雲流水活潑無執,雖如水之靜謐,但要像活水是流動的。 五.大日如來:普照世間、出世間。含攝以上四種的心,以無量光明普照世間和出世間,含攝「空法」和「相法」空相不二,入世出世皆平等對待。像太陽時時普照宇宙萬事萬物。(轉載)

一口佛號八十年的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

一口佛號八十年的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 ❝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是那樣安寧;這尊尊雕塑都有著堅韌的生命力和靈魂。我們只能遠遠地看著她們,我們只要遠遠地看著她們就是一種力量。雖然是弱女子,但她們對信仰的堅定不移令人心生敬畏。❞ 【她是富有堅韌生命力的雕塑】 👁‍🗨從15歲開始,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現在95歲高齡,正是念佛八十年,越念越長壽。19歲上山出家,即使得過腫瘤,生過病,也堅持不下山,仍然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著念著,腫瘤也怕了她,身體奇蹟般地康復了,至於山外的世界,已經與她無關。 🖍人們說:“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也有人說:“她總說自己不懂禪,不會修禪,其實她已經修得很好了。誰能有她這樣的清澈,這樣明了的人生?” 🖍想要更多的了解東方山紫竹林彌陀寺指淨法師的傳奇故事,並不容易,她自己不願說,但凡問她,她就一句話:“問那麼多幹嘛?念佛就好。”說來說去,還是回到“念佛”上來。

拜懺做什麼

拜懺做什麼聖嚴法師   拜懺,又稱為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罪業。   凡夫的言語行動,如果加以深切仔細考察,可以說經常都在犯罪造業。凡夫的生死輪回,即是由於各自所造的‘業力’所牽引,如在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現在便不會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斷除了一切罪業,當下就是聖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惱的,對於過去生中所帶來的罪業,無可奈何;對於今生已造的罪業,也無可奈何;從今以後要想不再繼續造罪,仍是毫無可能。因此,我們偉大的佛陀,即以大慈悲心,為凡夫眾生,說了一個懺悔罪業的法門。   前面所說的誦經,是讓我們對著佛法的鏡子來照,現在所說的懺悔,是教我們把自己的心放進佛法的水中去洗。拜懺的功用,即在於洗刷我們這顆染污著罪垢的心。   所以,對佛懺悔,並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證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對他不起稱為懺,對己認錯稱為悔。佛菩薩是如此的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佛菩薩希望我們也成為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的聖人,而我們卻仍在自作自受的罪業中打滾,所以要懺悔。我們拜懺的作用,即是洗刷自己的罪業之心,好像是從沙裡淘金,漸漸地將沙淘去,就得著了黃金;我們向佛拜忏,漸漸地將罪垢懺除,就得著了清淨的解脫之心。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