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佛教故事 | 斷指求法

佛教故事 | 斷指求法 唐代仰山慧寂禪師,廣州人,俗姓葉,九歲時,父母便送他到廣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歲時,父母又後悔不該送他出家,故又想盡方法,把他接回家來,令他還俗,準備完婚。慧寂知道後,大驚,著急地問道:「這是為什麼呢?」慧寂的父親回答道:「從前我和你母親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裡出家,是因為有一個算命先生說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門,求菩薩的庇護,便無法撫養長大。現在你已經度過了厄運,可以還俗,繼承葉家香火,我與你母親已為你安排好一門美滿姻緣,你又何必執意回到寺里過清苦的生活呢?」慧寂聽後,不覺悲痛萬分,一方面覺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面又覺得雙親在利用佛門,以保全兒子生命。如今厄運一過,就要立刻背棄佛門,這種偽善偽信、自私自利的行為,實在罪過。 想來想去,慧寂決心不造孽緣,不能順著父母心願成婚,可是又知道語言上的爭執是沒有用的,於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時,將自己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一刀斬斷,鮮血淋灕地盛在盤里,捧著去見雙親,長跪不起的請求道:「孩兒已身入佛門,為正信弟子,此生誓願求取無上正等正覺,雙親大恩大德,孩兒當時時祈願回向,卻絕不再還俗成家。今斷二指以示決心,請雙親成全我的願心!」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盤里血漬斑斑的兩截斷指,知道其意志堅決再難更改,只好讓慧寂返回佛門。 後來,慧寂十八歲時,到江西吉州,拜訪耽源禪師,傳授圓相九十六種;二十一歲,參訪靈佑禪師,侍從十五年;三十五歲後,領眾出世,成為溈山靈佑座下的大弟子,創立中國禪宗里「溈仰宗」一派;七十三歲時示寂,大家都尊稱為「小釋迦」。 省 思中國人對出家為僧,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有的人認為出家生活清苦,有的人認為必定受什麼刺激,才會看破紅塵。殊不知「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如順治皇帝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仰山慧寂禪師若無大心大願,不能入佛門為僧,怎能成為一代宗師。

用這個方法念《心經》身邊和頭頂會有金甲護法神!

用這個方法念《心經》身邊和頭頂會有金甲護法神! 三聖寺 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小學生至大學生常誦增長記憶力,學業、事業、婚姻順利、心想事成,功德無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 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盡了釋遵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一個人常常行衰運,必定心神恍惚,心經可以攝住一個人的心神,轉而行好運。心經是正極靈能的經文,可以將不吉陰邪的東西驅去。念誦「般若心經」可以使人行運,甚至致富,其原因可以從消極及積極兩方面來分析:從消極一方先談。心經可以使你行運,致富。 最直接地,是能令你「心中富有」。無論你家財千萬,還是貧無立錐,都必須追求心中富有,一個人心中富有,才真正擁有快樂。在佛教的角度而言,一個人能擁有心中富有,開心快樂,也就是【佛】了。

揭秘四大菩薩的坐騎,最凶猛的竟是它!

揭秘四大菩薩的坐騎,最凶猛的竟是它! 棲霞古寺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台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與騎乘獅子的文殊菩薩,同為毗盧遮那佛之脅士,合稱為「華嚴三聖」。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象自然象徵力大無比,也就是說,我們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自己沒有親眼看到,是代表它是不存在的嗎?

自己沒有親眼看到,是代表它是不存在的嗎? 有些人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有所謂的三世因果報應,沒有六道輪回的存在,因為沒有親眼見到;認為人死了就是一了百了,就完了,這是屬於斷滅見,也是邪見的一種。 請問大家有看過自己的祖先嗎?沒親眼看到自己的祖先,是代表他們是不存在的嗎 ? 沒親眼看到鬼,就代表沒有鬼道的眾生嗎? 沒親眼看到神仙,就代表沒有天道的眾生嗎? 沒親眼看到地獄,就代表地獄是不存在嗎? 沒親眼看到佛,就代表佛是不存在的嗎? 因果報應還沒發生在我們身上,就是代表沒有三世因果報應嗎? 凡夫沒有親眼看到阿彌陀佛和祂的極樂世界,就代表不存在的嗎? 凡夫沒有親眼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就代表他不能夠往生嗎? 如果當你臨命終時,福報用盡了,那時候你才親眼看到冤親債主都來了,鬼道的眾生還有地獄的景象也出現在你面前了,那時候你才來相信有佛的存在,有六道輪回和三世因果報應,那時候才來後悔,已經有點遲了。你生前曾經謗佛謗法謗僧,你認為你死後會去哪裏呢? 在末法時期,不只是非佛教徒不信有佛的存在,還有些修其它法門的同修也一樣造了誹謗正法的罪,說阿彌陀佛和祂的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虛假的,根本都是不存在的,都是騙人的。還說大乘經典是非佛說的。 要知道,佛是不會打妄語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裏有講到,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還有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為我們保證,阿彌陀佛和祂的極樂世界是存在的。釋尊還重復三次勸導我們,應當要發願,生彼國土。你說阿彌陀佛和祂的極樂世界是不存在的,你不是造了誹謗正法的罪嗎? 南無阿彌陀佛! 轉載貼文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南懷瑾老師 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發誓要找到他所尋求的東西,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佛祖到底在菩提樹下悟了什麼? 佛陀所證悟的是:「我現在知道的和世間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樣,我認為美好的,他們認為不好;我認為道是至真至貴的,而眾生畏苦裹足不前;我體悟到慾念的痛苦,而眾生貪愛趨之若鶩。」 佛陀所證悟的是什麼道理?現簡單地將之分為四點來說明,但實際上真正的證悟是無法用語言去描述的,只能通過實修實證去證得: ●1) 佛陀感到過去的人和事都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歷史上的種種都歷歷如繪地展示在眼前,過去、現在、未來,並不是截然不同的三個階段,時光流年,被一條細長的環索,綿綿密密的聯綴在一起;原來無始無終的時間,是在當下的一念,這一念之下已具足了三千大千的風光霽(註)月,說明了佛陀的修證已經超越了時間的限制,佛的法身存在於一切時中。 ●2) 佛陀感受到遠近的世界,慢慢地向他靠攏而來,山河大地在他的眼前,散發出五彩的光芒。過去污穢的,現在轉變成清凈;過去醜陋的,現在是多麼美好;過去黑暗的,現在呈現著一片的光明。從青山的翠碧中,他體悟到了佛性真如;從溪澗的涓流裡,他證驗了無我的真諦,感受到了生命的永恆。世界的遠近,對佛陀好像已經沒有了隔礙。這說明了佛陀所覺悟的已經超越了空間的有限性,遍一切處而常轉。 ●3) 佛陀覺悟到世間上的煩惱不如意,只是假名而已,而眾生無知,執假為真,計較人我是非,妄起貪瞋痴,以聖者的智能來看,實在是百無聊賴,甚為可憫!佛陀證悟到生死無非假相,眾生隨著業力,在生死之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為實。 其實生死不是兩個,而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來,生命的誕生有種種的形相,種種的歡喜;生命的殞滅,有種種的傷感,種種的悲哀。以悟者的心智觀察,則一切皆為虛妄,死亡只不過如同舊屋殘破剝落,搬了新家而已。身體好比房子,損壞了換一個好身體,如是而已。事實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並非真正的生,死也非真正的死;吾人之所以貪生厭死,乃「我執」在作崇,一旦有了我執,世間上的紛擾、動亂、痛苦就如影隨形般逼迫而來。 去除了我執,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裡不異,當下就能得大解脫,獲大自在。佛陀此時的心情,恰如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除去我執,證得我空,因此能夠度一切苦厄,超脫生死輪迴。 ●4) 佛陀覺悟到我和一切的人類、萬物,原來沒有對待、差別,雖是草木砂石,也具有菩提道種,皆為平等。佛陀發出震撼古今的宣言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佛性,只是眾生因為妄起執著,一念不覺,遂沉淪於生死海中,佛陀證悟到人生也好,宇宙也好, 一切都被包含於萬法緣起的理則之中。 所謂緣起,即待緣而起,沒有獨立性、恆常性;所謂緣起者,即相互因成,物物之間互為因緣,關係密切,人我本為一體,我和你非二,乃至一切萬物皆無差別,生命彼此是貫穿在一起的、融合在一起,彼此沒有隔閡,沒有障礙。 一切的生命皆由如來藏中所引發,菩提種中所生;我即眾生,眾生即我,因為萬物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幫助你,非幫助你,而是愛護自己。我仇恨你,即仇恨自己;如果能夠了解此理,則人人彼此應該互相尊重,共容共成。 佛陀由於證悟了實相,因此興起大慈悲心、大平等心,運用大智能來救度和他一體不二的眾生。 我們要學佛,那麼佛悟道悟什麼?為什麼要悟道成佛?說穿了還是為了生命問題,為了追究宇宙萬有生命的究竟根本,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生死問題、生存問題。 佛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音譯,翻譯成中文來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 什麼叫菩提?就是悟道了,明白了。證得菩提,不只是道理明白,是身心都求證到了。 「阿耨多羅」是至高無上,徹底的。 「三藐三菩提」是正遍知,正等正覺,隨時隨地清醒知道,不糊塗。「三」,意思就是正;「藐」是等,平等,一切平等。 ~轉載 --------------------------- 【註】:霽,音ㄐㄧˋ ,雨後或霜雪過後轉晴。如:「雪霽」、「秋雨新霽」、「大雪初霽」。

同樣是誦經,為什麼功德會差很多?

同樣是誦經,為什麼功德會差很多? 修任何法,首先要先發心,然後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其中,發心很重要。同樣是誦一遍《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經文人人都會念,但是發心不同,功德會差很遠。 例如 第一個人,他發菩提心念一遍《心經》,回向給一切眾生:「我發菩提心,希望我可以早成佛道。唯有我成了佛,我才可以真正有能力去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所以我要成佛道,所以現在我要念《心經》來增長智慧,讓我快點解脫,早成佛道。」這樣發心念一遍《心經》,雖然經文很短,但是功德很大,可以成為在人間行菩薩道的資糧。 第二個人,他的心量小一點,沒有發菩提心,但是他說:「我覺得六道輪回太痛苦了,所以我就要解脫,超出六道輪回,將來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心是為了求解脫,它是會成為解脫道的資糧,這是菩提道次第的中士道。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