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智慧來自拜觀音菩薩】

【智慧來自拜觀音菩薩】 最近燕惠、靜泓,善真等師兄都有發心在觀音寺拜《法華經》、《普門品》,非常讚歎。《普門品》共2600多字。我建議年輕人,都能堅持拜佛消業。 業障太重時,經典也背誦不下,念經也頭暈,這時最好能去拜頭拜觀音菩薩,慢慢的觀音菩薩大悲加持下,業障清靜後經典也就通達。這是拜經的不可思議。 我見過一個***,峨眉山有個老比丘尼,每天堅持拜佛900多拜,現在有90多歲了,仍然每天如此。這個很讓我感動。拜佛很累,是業障重的緣故,體內有許多眾生。虛雲老和尚到100多歲,一天能走120華里路。 這就是業障輕修行的緣故。在普陀山,我認識一個師父,法相莊嚴,每天拜觀音菩薩一個小時,最快時,一個小時能拜600多拜。看到那個師父,我就特別法喜充滿。我認為,拜佛是很好的修行。 星雲大師講到受戒時,去燒戒疤,師父怕他還俗,燒戒疤時,就大把香灰往腦袋上燒。結果腦袋就燒壞了些,記憶力也不好了。

「要感恩,不要賠償;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傷了好人的心」

一個大雪紛飛的傍晚,一輛轎車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個小城的路上緩慢前進,駕車的魯尼茲在雪地上小心翼翼地駛著。 上路不久,魯尼茲看到前面不遠處有一個蹣跚的身影,於是他把車緩緩停下來,探出頭大聲的問:「請問,需要我幫助嗎?」那是一位六十開外的老人;老人很感激,上了魯尼茲的車。途中突然一輛轎車迎面駛來,魯尼茲下意識的踩下刹車;可是他的車難以控制的打滑向路邊衝去,撞在一顆大樹上。 魯尼茲醒來發現躺在醫院裏,所幸,他只是斷了兩根肋骨;他急於知道老人的情形,護士告訴他,老人做了開顱手術,還在昏迷中。老人的家人來了,感謝他對老人的幫助,即便如此,律師還是如期而至;按照法律,魯尼茲要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承擔老人70%的醫療費用。 老人昏迷二十多天後,奇蹟般的醒過來,他醒來後的第一句話竟是:「要感恩,不要賠償;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傷了好人的心。」 老人的話在人們心裏引起了共鳴,小城居民都被感動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打著「讓善意不再尷尬」、「拯救愛心」的標語,為老人募捐;但老人後來又把這些善款都捐出來,成立了「愛心救助基金」,用來幫助那些因為行善而遭遇尷尬的人。 在魁北克省舉行的最受愛戴的人物評選中,居民們毫無爭議的寫上了老人的名字-盧森斯。大家對老人這樣評價:「當善意被扭曲時,是盧森斯還原了善意的本來模樣,讓人們可以毫無攔阻和懼怕的去愛。」 尊重善意,是和諧之活水;奉獻愛心,是良俗之源頭;源清水淨、源遠流長。感恩的心是最美的,人敬我一分,我敬人十成,在發揚這種觀念的社會,人們更願意、更勇敢的發揮內在的慈善心。盼這事也能啟發我們! 笑遊人間的話: 在以往淳樸的社會裡,人們心中充滿了人情味,彼此之間相互幫助,曾幾何時…人情味變淡了,銅臭味卻變重了。這都在於…當好意助人,卻發生了「有功無賞,弄破要賠」的情況,那麼,人們就會覺得明哲保身,不要太關心他人的事,以免好心沒好報,還惹禍上身。 例如,看到有人被車撞倒路旁,好心過去關心,事後卻被其家人誣賴肇事而惹上官司,當人們愈害怕碰到這樣的情況時,人情味就相對的愈單薄。今天,我們怕事而拒絕幫助他人,相對的,明天我們有事時,別人也會因為怕事而拒絕幫助我們。「要感恩,不要賠償;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傷了好人的心」盧森斯的觀念與精神值得我們所省思與學習。出處:學習電子報/讓善意不再尷尬 ~

2022年8月21日、農曆七月二十四恭迎龍樹菩薩聖誕

2022年8月21日、農曆七月二十四恭迎龍樹菩薩聖誕 龍樹(Nāgārjuna)菩薩生於南印度。他在世的年代,傳說不一,西方學者多認為是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間。龍樹是中觀學派的始祖,也是對佛教發展影響極大的佛教論師。 【龍樹菩薩名號的由來】 《龍樹菩薩傳》中記載:「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意思是,他的母親在樹下生他,因名周那即樹的意思;他的成道與龍族有關,所以號為龍樹。 【龍樹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創始先導,他在佛陀滅後七百年,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並且創立了中觀學,非常準確地闡發了佛陀的緣起思想,沿著龍樹菩薩的中觀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建立了起來。因而被稱為「佛陀第二」。他論著極為豐富,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介紹到中國後產生空前影響,被後來的中國大乘八宗奉為「八宗共祖」。

【心念純淨】

【心念純淨】 與佛法的法義是否能真相應,完全在於自己「心地的品質」。 要是誠信不純,即使每天接近佛法,善知識再怎樣講,自己用的還是意識心的主觀習氣在運用,所行亦是自以為是、會錯意的假佛法。 佛法非想像中那樣難。難是難在因不懂經書的法義、無善知識教導,而不知如何著手。 ~《靜老說的話》

對治大大小小的煩惱從哪裡開始 | 性仁法師開示

對治大大小小的煩惱從哪裡開始 | 性仁法師開示 佛法裡面,大家如果有讀過唯識宗。唯識宗裡面有一部論,叫《百法明門論》,大家聽說過沒有?在這個《百法明門論》當中,裡面講到我們內心,心王、心所,總共有一百個法。在這個一百個法當中,裡面講到煩惱有多少個煩惱?有根本煩惱,有大隨煩惱,有中隨煩惱,有小隨煩惱。但是這些所有的煩惱,它來源於哪裡?它來源於貪嗔癡三個根本煩惱。或者是如果是引申開來,除了貪嗔癡,你如果要把它給說成五個根本煩惱。我們有時候在貪嗔癡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慢』跟『疑』。『慢』就是貢高我慢,『疑』就是懷疑,沒有信心。煩惱無量無邊。佛法裡面講到,你看有時候講到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的煩惱。我們人生當中煩惱是很多很多。但是這些八萬四千煩惱,它的條目雖然很多。但是所有的煩惱離不開三個根本煩惱,就是貪嗔癡。或者是說五個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我們同修有時候經常在佛前求懺悔。你看我們在懺悔的時候念:『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為甚麼就念這三個煩惱?因為這個貪嗔癡,是所有一切煩惱的根本。這個貪嗔癡是讓我們凡夫眾生在三界六道當中流轉的根本煩惱。也是根本的原因所在。我們為甚麼有貪嗔癡?大家有沒有想過?你看我們現生當中,為甚麼有貪嗔癡種種的煩惱?我們不用說過去世。過去世,因為我們有貪,有嗔,有癡。所以才遭受到今生所受的果報。然後我們今生的貪嗔癡,你如果是不懂得解決的話,不懂得控制這貪嗔癡煩惱的話,不懂得讓它得到適當的降伏的話,老是讓這個貪嗔癡火燒功德林的話,那我們人生當中,下輩子你想要不流轉,都不可能。就是因為我們人生當中,有著貪嗔癡。我們對世間所有的一切的東西,好的東西,生起貪心,想要多賺一點錢。自己想要擁有漂亮的、健康的身體。自己想要擁有世間最好的一切的一切,這個是貪心。然後當我們得不到這些五欲的滿足的時候,對這些色聲香味觸,我們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那我們生起一種嗔恨之心。就是內心會生氣,有時候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得不到,我們有時候會怨天尤人,有時候甚至會罵人。你看這個就是嗔。然後對一些,就是不好不壞,不能說是好的,也不能說是壞的,你沒有生起貪心,也沒有生起嗔心,那是一種愚癡之心在作怪。你看我們人生當中,你看就是這個三個根本煩惱。要不你就是貪心,對好的東西,對不好的東西,你生起嗔恨之心。對所謂的就是沒有好也沒有壞的東西,那我們生起一種愚癡之心。所以正因為這個三個根本煩惱的存在,所以我們有流轉生死。當然這個三個根本煩惱,它會牽動其它的那些中隨煩惱,乃至小隨煩惱。所以這個三個煩惱,是根本。所以我們經常說懺悔,就是說懺悔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貪嗔癡,因為這個貪嗔癡是我們流轉生死的根本。我們懺悔,把這個三個根本煩惱懺悔了之後,那其它的小隨煩惱、中隨煩惱,那自然而然它就會得到消弭。當這個三個煩惱,根本煩惱,得到適當地對治之後,它不再生起的時候。那我們內心才會真正生起那種自性清淨心。你那種如來的那種自性的那種清淨心,才會慢慢得以顯發出來。我們為甚麼顯發不出來我們的如來藏?那是因為我們內心的貪嗔癡,佔據了我們整個的內心。你內心就那麼大,但是你的貪嗔癡是無限的那種擴大,佔據了你整個的心靈,整個靈魂,整個身心靈的世界。所以當這麼一種局面,你不懂得得到控制的時候,那你人生當中,你肯定是煩惱,肯定是流轉生死,肯定是造業受報。所以只有把這個三個煩惱得到控制了之後,只有如理正觀思維,知道自己煩惱生起,然後讓它不會火燒功德林。然後自己知道有這麼一個法門可修,然後利用佛法所修的法門,然後讓這個煩惱不生,讓自己不會火燒功德林。那這個貪嗔癡才不會影響我們去造業,才不會影響我們流轉到來生,不會牽流我們造出更多的業,然後流轉生死。所以把這個根本的問題解決了之後,那所有其它的那些枝末的小煩惱,自然而然它就會斷除。所以我們經常說,懺悔一定要懺悔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懺悔了之後,那其它的那些枝末的那些小煩惱,那它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控制。因為所有的那些枝末的煩惱,都是依靠這幾個根本煩惱賴以生存。如果是把它的根給拔了之後,那它就沒有機會再滋長任何的那種惡性的腫瘤。那我們再也不會造業。所以這個是根本。所以了生脫死,看你能否把這個煩惱給降伏住,把這個煩惱給消除。但是這個煩惱不是我們想要消除就消除的,所以我們學佛,我們要解決無始以來的所有的這些貪嗔癡,不僅僅是今生的,還有過去世的,乃至無量劫之前的所有的那些流轉的那些所有的一切煩惱。所以只有把這些所有的一切煩惱,把它做一個徹底的處理。然後讓它不要影響我們再繼續造業。那我們才會跟這個煩惱,跟這個貪嗔癡做一個了斷。那我們的內心才會相對地可以得到控制,控制我們自己。然後當我們控制我們自己不造業。那我們自然而然就不會流轉生死。那這個生死,自然而然就會了生脫死。達到了生脫死的這麼一個目的。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轉載

為什麼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為什麼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什麼叫大神咒呢?大家也知道,世間有很多所謂的神通、神變——自己想獲得什麼樣的東西,可以通過一些方便方法輕而易舉地獲得。作為修行人,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可以像顯現神變那樣無勤獲得解脫、遠離痛苦等一切需求和願望;又因為其無所不包,故稱為“大”,所以稱它是大神咒。 咒語的意思,並不是非要指 “嗡嘛呢呗美吽”或“嗡班匝兒薩埵吽”等等,其他的任何語言都不叫咒語,有些以竅訣方式而具有殊勝能力、威力的語言,也可以稱作咒語。 《般若經》中也經常講,如果想獲得聲聞緣覺的果位,就需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要想真正獲得解脫,也必須要學習般若,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大明咒”指“智慧的本性”。般若空性是智慧的本性,《心經》是賜予光明的咒語,猶如智慧的太陽,在它面前,所有以貪、嗔、癡為主的,具有黑暗、愚癡性的八萬四千煩惱當下就會被摧毀無余;它能讓沉睡了無量劫的,昏沉愚癡的眾生從虛妄不實的黑暗睡夢中清醒過來,所以叫大明咒。 是無上咒:世間的任何咒語、學問,無論哲學、科學、儒學、道教,還是婆羅門的咒語、伊斯蘭的咒語,都比不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咒語。甚至出世間的聲聞緣覺法門,也不能與之比肩,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超越一切、勝過一切、無與倫比的無上咒語。 是無等等咒 :般若是佛母,能夠讓眾生脫離三界火宅,永別生死苦海,成就無上佛果,無一法能與她相等,故稱其為至高無上的咒語。 不管是從文字上、加持上,或者從中所得到的利益和功德上來講,任何一個咒語、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比得上般若空性法門。 有些人可能會想:大圓滿應該能超過般若空性法門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大圓滿的本體,實際上就是般若空性。無垢光尊者在講《大圓滿心性休息》的時候,也全部用《中論》、《中觀四百論》的教證來闡述大圓滿的本來清淨,所以,我們應當視之為究竟的依靠。 還有一些上師在解釋時說,“無等”,是指世間沒有一個人能等同的佛陀;後面的“等咒”,是指等同於佛陀的咒語,《心經》實際上與真正的佛陀與佛陀的咒語沒有什麼差別。末法時代的眾生雖然沒有緣分見到佛陀的面容,然而,當我們見到般若法門時,實際上與見到佛陀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凡夫一般認為:念觀音心咒,是自己的分別念,或只是自己的聲音在念,外面肯定有一個實質性的觀世音菩薩,我念咒祈禱他以後,他就顯現神變過來了。我們的分別念是這樣想的,這是沒有通達密咒和本尊一味一體的誤解,是有過失的、不究竟的見解。 咒語就是本尊。比如我們念觀音心咒“嗡嘛呢呗美吽”,實際上這個咒語就是顯現為文字形象來度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真正通達密咒和本尊無二無別的時候,密咒就是本尊,本尊就是密咒;般若空性就是佛,佛就是般若空性,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佛陀。般若空性和佛沒有什麼差別,與佛是同體的。 有些論師認為,“無等等咒”是從自利的角度而言的——為了自利,而使自相續獲得佛陀的果位;“能除一切苦”,是從利他的角度而言的——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加持力,可以遣除所有眾生相續中的障礙、痛苦等等。 真實不虛:《心經》所講的內容,是真實不虛的,因為這是佛的金剛語、谛實語,其威力、功德和加持力一定能實現。依靠般若之航船,即能抵達真實究竟之法界彼岸。 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對即生證悟空性會有相當大的意義。念誦者即便今生不能證悟,在不久的來世,其相續中的般若空性種子也必將成熟,屆時此人必定會遇到般若空性法門,並能依此斷除輪回的根本。就像《中觀四百論》中所講的:“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不要說真正通達般若空性的意義,哪怕對空性生起一種合理的疑惑,也能斷除三有的根本。不言而喻,诠釋般若空性的《心經》,其功德是相當大的,故說此咒真實不虛。 有些講義中又以法性力來解釋這段話:三界一切皆如夢幻泡影,唯有《心經》所诠之般若空性,才是真實不虛,與法身空性無二無別的,故具有如是之加持。 (轉載)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