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因果現前子逆慈母】~堅定念佛六年 逆子變孝子~

【因果現前子逆慈母】~堅定念佛六年 逆子變孝子~ 十方圓通寺道晟法師 母親節對義工開示 適逢母親節,師父以母親一生對孩子健康與平安的牽掛,以及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因緣為題做開示。 師父首先用「把水煮滾」巧妙譬喻念佛消業,清楚解釋念佛化解母子間因果業力的過程,要大家千萬不要著急、千萬要有耐心、千萬不要關火,不可以因為看不見改善就不再念佛,因為每個人的因果業力不同(水量不同),所以煮開水需要的時間也不同,很多人看到別人有改善,而自己還沒有時就退失念佛的信心,其實此時水溫已經到達50度了,只差一半卻前功盡棄。如果希望水趕快煮開,就加強自己念佛的至誠與信心,所用的時間一定比若有似無的火力更快。 接著師父以真實念佛感應事蹟,分別剖析證明念佛決定可以護佑孩子健康平安,決定可以化解母子間的惡緣,更能轉為善緣佛緣!

我的事情圓滿了,佛就會來接我走。 淨空法師

我的事情圓滿了,佛就會來接我走淨空法師摘自淨土大經科注(二次講)-第69集  其實,我們一念心阿彌陀佛知道,佛為什麼不來?是我們自己有業障,我們的心不清淨,來了沒用處。不起作用,他決定不來,來了他真起作用。業障要消,來了才有作用,消業障要靠念佛,念佛功夫不夠沒法子,這個忙阿彌陀佛幫不上。念佛功夫夠了,業障、煩惱不要消盡,消盡很困難,那跟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兩樣,他只要你能伏得住,你能控制,業障煩惱不起作用,就行了,佛就來接引你。你還沒能控制住,佛不會來。你看,最近我們接到一個報告,四川的,在家一位居士,夫妻兩個都念佛。太太見到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問她,想不想到極樂世界去?她心裡一猶豫,家裡孩子、孫子還不能放下,這一猶豫的時候佛不見了。她把這個事情告訴先生,先生聽了很開心,先生知道這真的,不是假的。先生不吭氣,認真去念佛,不告訴她們。沒多久,先生伏住煩惱了,阿彌陀佛把他接走了。這是我們了解怎麼才能往生,給我們傳遞這個信息,決定是全盤放下,沒有絲毫疑慮。     我自己經歷過一次,我天天都想走。我七十九歲那年,七十九歲,在北京,生病住在旅館裡面,病得很重。第三天,下半夜,我好像是醒過來了,但是醒過來,很清楚,我不是在旅館裡頭,是在野外,草地上,躺在野外草地上。看到面前一重一重的青山,很漂亮,很像大理的蒼山那個樣子。但是大理山外面有洱海,有水,那裡沒有,沒有看到水。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人,不知道有多少人,面都向著我。我這一想,這是不是一些聽眾?很歡喜。突然這一念之間,變了,那些人全變成畜生。我感到非常驚訝,滿山遍野一下就變成畜生,各個種類不同的畜生,滿山遍野。我就念了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身現前,佛相多大?半邊天,山不見了,就是一尊佛相在面前。那時候講《華嚴經》,升座講經,我都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阿彌陀佛,本師毘盧遮那佛。所以我接著念南無本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前,釋迦牟尼佛不見了。我再念南無本師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現前,彌陀佛不見了。最後我念了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現前。那個相是半邊天,但是看得很清楚,一點都不模煳,真的是如對面前。這個時候我就聽到耳邊有聲音,我沒有回頭,我看觀音菩薩,沒有回頭,問我還有沒有什麼沒有放下的?統統放下了;還有沒有親人想見見面的?沒有了。問了我好多,我都說我什麼都沒有了。我說我很想跟佛到極樂世界去,如果佛需要我留在世間的話,多住幾年,我說也可以,沒關系。這樣就醒過來了,醒過來病就好了,第二天我就回香港。     有這麼一次經歷,我就有信心,我什麼時候往生,阿彌陀佛做決定。需要留我在這個地方,做一個表法,做個樣子,我行,我能忍耐,能受苦。時間到了,我的事情圓滿了,佛就會來接我走。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什麼時候都可以走,歡歡喜喜的走,快快樂樂的走,一絲毫干擾都沒有。這幾年愈來愈專了,經現在就一部,其他統放下了,持名,就一尊阿彌陀佛,別的都不念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所以制行是我們能不能往生最關鍵的問題。這個心控制不了,還有雜念、還有妄想,特別還有名利、還有親情,這個麻煩大了。甚至於我還想對佛法做什麼好事,都不可以,都是麻煩。有緣就做,作而無作,這就對了。作是什麼?沒有起心動念,還是一句佛號念到底,無作而作,決定不妨礙信願,決定不妨礙往生,這才行。世間名利財色稍稍動一點心,我們就受到干擾、就受到妨害。每天讀經、每天分享有好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環境要認識得很清楚,決定不含糊。 轉載

什麼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麼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源法師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成中文即無上正等正覺,指我們本覺佛性、本來佛,是無上的正等正覺。「無上」即十方世界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沒有超越其上的。「正等」即三世諸佛之心是清靜平等,慈悲智慧,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正覺」即佛是真正的覺者,不但能悟明本具之實相理體,還令眾生也悟明;不但自己證得究竟的佛道,還令眾生都究竟成佛,故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轉載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金剛經教會我們什麼?教我們不要執著。但是我們的心,非要執著不可,特別怪。例如:有幾個問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叫你不執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心還能生嗎?那就叫無生,就是讓你不生,無生才無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 不著色生心,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執著了,這個心還怎么生?這是指妄心。待在禪堂裡,班首師父經常給大家講開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狂妄的心,一時不停,總是要攀緣,要有點執著,當你一切都無所住的時候而生其心,就告訴你不生心,不用文字言說,不要瞎想,就這麼句話。 在禪堂用功的時候,一進禪堂,維那師告訴你:身心放下。當要做功夫的時候,香板一打,讓你放下,什麼都不要執著。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無住了,心不生了,這叫無生,無生也就無滅。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告訴你,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你解釋什麼呢?越多解釋你越生心,這是虛妄的心。 咱們眾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別在禪堂用功,告訴你了這是選佛場。怎麼樣能成佛?心空及第歸。你必須得先把心空掉,但是眾生心,總要撈摸點東西,總要執著點東西,你給他把境奪了,金剛經說奪境,一切境都給它消滅掉,不奪境你心生不起來了,就是讓你不生,越解釋多了就越糊塗,禪門一支香,這柱香點起,在那一坐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是滅斷言說的。 第一句話,請諸位師父參話頭,參過沒有?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話頭。當你一說出就是話尾巴了,就不是話頭了,還什麼話頭呢?參話頭就是讓你達到無言說,當你沒說話的前頭,你參,是什麼?這是機鋒。 當你說出來,就沒有實義了。你參話頭是什麼?就要你不生心不動念,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話頭了,一生心就動念了,就是話尾巴了,那還叫什麼話頭呢?就像我們另一種說法也是跟這個意義是一樣的:父母未生之前的,誰是我?就是我爸爸我媽媽沒生我之前,我在哪裡啊?這是第一個參的。生我之後我是誰?你有這個肉體了,受了生之後了,我在哪裡啊?我到底是誰?誰是我?我是誰? 因此,金剛經啟示什麼?讓你是離言說,不要起心動念,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斷絕了。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想,心識的運轉沒有了,滅就是沒有了。 要糾正一個什麼東西,古人告訴我們:越描越黑。你不說還好一點,越說是非越多,給他截止不說了,沒有了。所以咱這修禪的人言語道斷,離開語言,心行處滅,心什麼思想都沒有,心的運動停下來了,沒有心。 生住異滅四相:沒有生相,一切事物生起,這是生相,生而後住,生來就住。舉個例:當我們生下來就住世了,從不會說話到漸漸會說話,會運動了,要生活,得學本事,那你在住世的時候必須得學。要住,要生存。在住的時候起變異,從生下來隨時在變,一歲變到十歲,十歲變到二十歲,這個變異過程就是生成過程。 你生了之後就是在向滅了走,生住異滅四相是輪流的,沒有一刻停的。生時候,願他快點長大,大的時候漸漸就快老了,老了完了就死了。生、住、異、滅循環。什麼是生、住、異、滅相?每個人受的、想的一切事物,寺廟每天都在變,往什麼地方變呢?往了滅了變,到最後消失掉。 地球儘管它多少億萬萬年,它每天都在變,沒有一時刻停,這就是異相了。這個住相是沒有的,看著是住,哪有住相?它不停地演變,從住到異了,必須都用顯現變,十歲孩子絕不是大人,它就變了。 那就叫異,異是變化的意思,兩歲它不停留,它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變完了它消失了,就產生意外,不讓這個規矩循環。有沒有兩歲死的?有沒有十幾歲死的?四相隨時變化的,不是固定的,循著一切事物它的成長到它的變壞,就要你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演變當中,沒有固定的。 生滅,生滅法中間加住相異相其實就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那生滅滅己呢?寂滅為樂,就是佛教授我們的,這樣來理解就對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能達到無生的境界呢?諸法不住,沒有體性的,一切都無住,你這個心怎么生?心不生,種種法沒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 這本來是在教你的時候跟你說明,對我們參禪的道友可不要說明,為什麼?讓你參,都跟你說明白了,你參什麼?你就不參了。參就是不懂父母未生我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哪裡?生下我來我又是誰呢?這些個問題是讓你參的,參明白了,這叫開悟。 但是這個歷程可能是三年五載,可能是三二十年,你要明白了,就叫開悟了。就要你明白那個沒說話前頭誰是我,叫你破我執,在教下講不要執著,沒有我,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就是參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了我之後我又是誰,這就是要你參的,說破了還參什麼? 所以參話頭,乃至寫個參話頭,這個已經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有語言有文字都不是話頭,沒有說話以前,你參:“是什麼?”這才叫做參話頭。 要跟你說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那還參什麼?簡單說:沒有說話以前,什麼都沒有。因此,一切眾生他不理解,非要找一個明白,越明白越糊塗,明白得越多糊塗越大。舉個故事: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來逛廟。蘇東坡到觀音菩薩塑像前看到觀音菩薩拿個念珠。 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塑個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就迷惑了,說: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還要計數?佛印禪師你給我解釋、解釋。 佛印禪師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參去吧!我不給你解釋。 兩人繼續在廟裡頭逛,出了廟了。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說:不要你說,我明白了。 佛印禪師問他說:你明白了什麼? 求人不如求己呀! 就是觀音菩薩拿念珠,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這就是讓你反聞聞自性。 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所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聞如來如是章句,生實信否?”佛你說這句話,這種教導,眾生能信嗎? 這種道理甚深難得理解。為什麼?無相法門,叫你心什麼都不住,乃至布施不要執著相,就是平等了。 對一切眾生如佛想,普見一切眾生都把他當成佛,見眾生不見眾生相,見眾生的法身,所以你布施時候你不執著錢的數字多少,也不要執著老和尚當供養,小和尚沒修行我就不供養,這就叫執著,不平等。平等供養,對一切眾生平等。 平等,這佛指的是:“見性成佛”。見到法身,你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看成佛,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甚深般若波羅蜜。 ~轉載

讀這部經,可見佛菩薩的真容

讀這部經,可見佛菩薩的真容 《法華經》是天台宗的宗經。 智者大師主要是親近慧思大師,傳承中觀的修法。 然後帶著中觀的智慧,學習讀誦《妙法蓮華經》。 在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頃刻間與法華會上佛菩薩同坐一處,得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的境界。 (注:陳天嘉元年(560)庚辰,二十三歲,智者大師冒險赴陳、齊邊境的光州大蘇山師事慧思大師。思公見而歎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 經十四日艱苦精進,誦《法華經》至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寂然大悟,“照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出定後,求師印證,思公更為開演大法。 復經四夜精進,“功逾百年,聞一知十”。 思公歎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素味食堂】茄子四季豆什錦

【素味食堂】茄子四季豆什錦👉 好蔬食光茄子是中式料理中經常可以見到的食材,營養價值非常高,在鮮豔紫紫的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具有抗發炎防癌作用,還有茄黃酮苷能抗氧化、防失智,以及豐富的微血管滲透性要素─維生素P,每100克茄子含有720毫克,能防止微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被譽為「血管的清道夫」!👉 好蔬材茄子300克、四季豆100克、紅甜椒半顆、油半鍋、糖少許、醬油3匙、香菇精少許、素沙茶醬2匙、鹽少許👉 好蔬一起做 茄子、四季豆、甜椒切長條形,先過油,然後用水洗過備用。 起鍋熱油,放入1湯匙素沙茶醬稍微爆炒,再將備好的材料下鍋滑炒,最後加入醬油、糖、鹽、香菇精調好味道即可。👉 好蔬秘訣要如何料理茄子才會顏色好看,不發黑?由於茄子結構中空,容易氧化,所以需藉由超過95度的高溫來抑制「褐變酵素」,預防變黑喔!此外,料理茄子前,用鹽醃漬約10分鐘左右,用手擠出水份並洗淨,再以超過95度的大火快炒、水蒸或水煮,即可減少組織吸油、料理調味,也防止切口氧化,真是一兼二顧呀。引用來源:香海文化出版《原汁原味照食譜》-不失敗的60道素料理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