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如果現在吃三淨肉,以後也要這樣償還嗎?

如果現在吃三淨肉,以後也要這樣償還嗎? 定弘法師答:對的。真的是你這一世吃牠半斤,將來必定要還牠八兩(這八兩也是半斤,古代的八兩就是半斤),所以因果是絲毫不爽。 雖然是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就是不是你親手所殺的,在殺的時候你沒有聽到殺的聲音,另外,你也不懷疑這個肉是為你所殺的,這叫三淨肉。假如你看不到殺的時候的場面,聽不到殺的聲音,但是你的朋友端一碗肉上來,你懷疑你朋友親自給你殺的,你有這種疑心,那你吃這個就不是三淨肉。 所以這三淨肉關鍵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 如果你懷疑這肉是為你所殺的,你還要吃,這說明慈悲心不夠。為什麼要吃肉,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講了很多,這個我們師父也是反復的給我們說明白,真是眾生冤冤相報,都是大部分因為殺業。 為什麼我們不吃素?素食對健康,不管是生理健康、性情的健康、心理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好處。為什麼不能夠斷肉?這個關鍵問題還是嘴饞,貪圖這種美味,不知道這個美味本身它是一種虛幻的,是你的習氣。你真是悟清楚,東西吃下去到肚子里都一樣,因為出來的東西都一樣,當然都一樣。

飯前簡易供養偈,可迅速積累福報!

飯前簡易供養偈,可迅速積累福報! 佚名 密法之光 2022-01-17   簡易供養偈:   臨齋時念的供養偈:「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   可說是修行禪法的靈魂,亦可說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養佛法僧三寶,是為感恩;供養眾生,是為報恩。平常供養三寶,亦同時為了廣度眾生。三寶接受供養之後,即可以此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這便是將自我的所有,轉變成為一切眾生共享的利益。然後再把自己所供養的功德迴向給三寶及眾生,所剩的便只有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了。

這件事就能看出你是否有福氣

這件事就能看出你是否有福氣 佛把父母作為福田指出來了,我們應該盡心儘力地奉養父母,這是正確的。往往有的人說,「我今生為什麼沒有福呢?」實際上,你檢查一下,你對父母怎麼樣,就可以看出是否有福。有的人說:「我做生意不順利。」你是否把做生意、錢財和對父母的孝心放在了同等位置上?有的發財了,怕父母算計他錢財等等的想法就出現了。 有的只是少許供養,而且沒有真心,無非就是給點財物,卻有語言的衝撞,傲慢,認為父母什麼也不懂。這都是一種不孝,最後導致生意做不下去,或是受到了種種障礙的果報。所以我們想生意順利,還有各種事順利,包括受周圍的領導信任等等,就應該盡心儘力的奉養父母。如果你對父母不孝,或是不能盡孝,不能十全十美,你的工作就會有波折。 有的孩子要考大學,如果這孩子不孝敬父母,將來就算考上,成績也會很快地下來。有的學習成績不好都和不孝敬父母有關係。如果我們想改變這種狀況,應該從每件事上、生活上去檢討自己。看到自己有不順利的地方,一定要知道是我們在供養福田這塊兒有所缺欠了。 如果你這麼檢查,就會事事順利。比如說自己的孩子不孝敬自己,很生氣,那就應該檢查檢查你對你的父母是否孝順,語言是否有所衝撞?孩子跟誰學?有時就跟父母學。父母對老人不好,而要求孩子對自己好,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知道這個因果非常可怕。 父母作為福田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稀少難得的,世間人都非常重視,佛法更重視這個。佛法為什麼要重視父母這個福田呢?因為我們能通過孝敬父母得到福報,「孝敬」這個詞本身就是佛法中很了不起的一部分。 什麼為孝呢?佛法教我們通過孝敬父母而遠離分別心,通過孝敬父母而孝敬所有的人,通過孝敬父母對眾生沒有分別,而達到離相的目的,這是我們真正的目的。所以佛講這個孝啊,是以戒為孝,這是非常正確的。 如果對父母這一塊兒奉養的不到位,我們就會失去很多福報。都說自己福報不足,或是因緣不好,主要的原因就有一條,在孝敬父母這塊兒不能盡心儘力。有的雖然做了,但是不夠圓滿,有的甚至沒有做,這都是我們不能得福的原因。 這個福報啊,它本身沒有主人,滿地都是。世間人講「財富滿地跑,就看你找不找」。怎麼去找財富?你就用孝來找財富,以持戒來找財富,這是最穩妥的、最直接的,是最有用的,而且越早越好。這個是我們真正的福田。 轉貼文章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金剛經教會我們什麼?教我們不要執著。但是我們的心,非要執著不可,特別怪。例如:有幾個問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叫你不執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心還能生嗎?那就叫無生,就是讓你不生,無生才無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 不著色生心,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執著了,這個心還怎么生?這是指妄心。待在禪堂裡,班首師父經常給大家講開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狂妄的心,一時不停,總是要攀緣,要有點執著,當你一切都無所住的時候而生其心,就告訴你不生心,不用文字言說,不要瞎想,就這麼句話。 在禪堂用功的時候,一進禪堂,維那師告訴你:身心放下。當要做功夫的時候,香板一打,讓你放下,什麼都不要執著。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無住了,心不生了,這叫無生,無生也就無滅。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告訴你,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你解釋什麼呢?越多解釋你越生心,這是虛妄的心。 咱們眾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別在禪堂用功,告訴你了這是選佛場。怎麼樣能成佛?心空及第歸。你必須得先把心空掉,但是眾生心,總要撈摸點東西,總要執著點東西,你給他把境奪了,金剛經說奪境,一切境都給它消滅掉,不奪境你心生不起來了,就是讓你不生,越解釋多了就越糊塗,禪門一支香,這柱香點起,在那一坐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是滅斷言說的。 第一句話,請諸位師父參話頭,參過沒有?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話頭。當你一說出就是話尾巴了,就不是話頭了,還什麼話頭呢?參話頭就是讓你達到無言說,當你沒說話的前頭,你參,是什麼?這是機鋒。 當你說出來,就沒有實義了。你參話頭是什麼?就要你不生心不動念,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話頭了,一生心就動念了,就是話尾巴了,那還叫什麼話頭呢?就像我們另一種說法也是跟這個意義是一樣的:父母未生之前的,誰是我?就是我爸爸我媽媽沒生我之前,我在哪裡啊?這是第一個參的。生我之後我是誰?你有這個肉體了,受了生之後了,我在哪裡啊?我到底是誰?誰是我?我是誰? 因此,金剛經啟示什麼?讓你是離言說,不要起心動念,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斷絕了。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想,心識的運轉沒有了,滅就是沒有了。 要糾正一個什麼東西,古人告訴我們:越描越黑。你不說還好一點,越說是非越多,給他截止不說了,沒有了。所以咱這修禪的人言語道斷,離開語言,心行處滅,心什麼思想都沒有,心的運動停下來了,沒有心。 生住異滅四相:沒有生相,一切事物生起,這是生相,生而後住,生來就住。舉個例:當我們生下來就住世了,從不會說話到漸漸會說話,會運動了,要生活,得學本事,那你在住世的時候必須得學。要住,要生存。在住的時候起變異,從生下來隨時在變,一歲變到十歲,十歲變到二十歲,這個變異過程就是生成過程。 你生了之後就是在向滅了走,生住異滅四相是輪流的,沒有一刻停的。生時候,願他快點長大,大的時候漸漸就快老了,老了完了就死了。生、住、異、滅循環。什麼是生、住、異、滅相?每個人受的、想的一切事物,寺廟每天都在變,往什麼地方變呢?往了滅了變,到最後消失掉。 地球儘管它多少億萬萬年,它每天都在變,沒有一時刻停,這就是異相了。這個住相是沒有的,看著是住,哪有住相?它不停地演變,從住到異了,必須都用顯現變,十歲孩子絕不是大人,它就變了。 那就叫異,異是變化的意思,兩歲它不停留,它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變完了它消失了,就產生意外,不讓這個規矩循環。有沒有兩歲死的?有沒有十幾歲死的?四相隨時變化的,不是固定的,循著一切事物它的成長到它的變壞,就要你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演變當中,沒有固定的。 生滅,生滅法中間加住相異相其實就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那生滅滅己呢?寂滅為樂,就是佛教授我們的,這樣來理解就對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能達到無生的境界呢?諸法不住,沒有體性的,一切都無住,你這個心怎么生?心不生,種種法沒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 這本來是在教你的時候跟你說明,對我們參禪的道友可不要說明,為什麼?讓你參,都跟你說明白了,你參什麼?你就不參了。參就是不懂父母未生我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哪裡?生下我來我又是誰呢?這些個問題是讓你參的,參明白了,這叫開悟。 但是這個歷程可能是三年五載,可能是三二十年,你要明白了,就叫開悟了。就要你明白那個沒說話前頭誰是我,叫你破我執,在教下講不要執著,沒有我,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就是參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了我之後我又是誰,這就是要你參的,說破了還參什麼? 所以參話頭,乃至寫個參話頭,這個已經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有語言有文字都不是話頭,沒有說話以前,你參:“是什麼?”這才叫做參話頭。 要跟你說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那還參什麼?簡單說:沒有說話以前,什麼都沒有。因此,一切眾生他不理解,非要找一個明白,越明白越糊塗,明白得越多糊塗越大。舉個故事: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來逛廟。蘇東坡到觀音菩薩塑像前看到觀音菩薩拿個念珠。 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塑個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就迷惑了,說: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還要計數?佛印禪師你給我解釋、解釋。 佛印禪師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參去吧!我不給你解釋。 兩人繼續在廟裡頭逛,出了廟了。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說:不要你說,我明白了。 佛印禪師問他說:你明白了什麼? 求人不如求己呀! 就是觀音菩薩拿念珠,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這就是讓你反聞聞自性。 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所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聞如來如是章句,生實信否?”佛你說這句話,這種教導,眾生能信嗎? 這種道理甚深難得理解。為什麼?無相法門,叫你心什麼都不住,乃至布施不要執著相,就是平等了。 對一切眾生如佛想,普見一切眾生都把他當成佛,見眾生不見眾生相,見眾生的法身,所以你布施時候你不執著錢的數字多少,也不要執著老和尚當供養,小和尚沒修行我就不供養,這就叫執著,不平等。平等供養,對一切眾生平等。 平等,這佛指的是:“見性成佛”。見到法身,你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看成佛,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甚深般若波羅蜜。 ~轉載

修淨土法門要瞭解的十件事

修淨土法門要瞭解的十件事李炳南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別途」之分,淨土法門是屬於「別途」,也就是「二力法門」,與普通法門不一樣。修一般法門是「信解行證」,但淨土法門重在「信願行」。為什麼沒有「解」呢?因為這個法門除了佛以外,沒有第二人可以瞭解,不要說凡夫不明白,即使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也還不明白。   學人今天要略述修淨須知,也就是修淨土法門必須要瞭解的十件事,分別是:   第一「二力相應」:修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淨土「二力法門」,一是「佛力」,一是「自力」;自己要先具足「信願行」三資糧,發願往生西方,再乘佛的願力加被,這樣二力相應,修行就容易成就。除了淨土宗以外,其他宗沒有這樣說的。   第二「正助雙修」: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便是明白告訴我們要「正助雙修」。正工夫是「善根」,即自己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福德」是助工夫,眾善奉行。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因緣具足,即能得生彼國(即「帶業往生」)。   第三「橫超出世」:凡是修行,都是一步一步修,然而修净土不必如此。其他法門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淨土法門則是當生成就。這好比蟲在竹子里要外出,不用一節一節的鑽出來,從旁咬一個洞,便能橫著出來。

夫妻有共業

夫妻有共業 有的人做事很順,一件事很輕鬆的就做成了。有的人做什麼都不順,處處是違緣和障礙,做什麼都不成。這是因為每個人命里的福報不同。 有福報的人,做什麼都賺錢,這是命里有財運的福報。沒有福報的人,怎麼折騰都賠錢,這是命里沒有財運的福報。命里的福報來自累世和今生的的善業。 業,跟隨每個人生生世世。一個人累世所有的行為和念頭,都會如實記錄並儲存在他的阿賴耶識中,生生世世以此因果輪回。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帶著前世的習氣,這是由他的業決定的。而一個人從小到大做過的所有事情和所有念頭,又產生新的業,和舊業一起決定這個人此生和來世的命運。 只要一個人造惡,無論是念頭,還是行為,就會產生惡業,就會有因果,這個人就沒有福報。佛陀告誡世人「眾善奉行,諸惡莫做」,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無論大小,都要檢查自己的出發點是惡還是善,是自私還是利他。佛陀說,以自私為出發點去做任何事,任何事都會產生很多惡業;以利他為出發點去做任何事,任何事都會生成許多善業。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