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南懷瑾:《心經》隱藏的神奇密碼

南懷瑾:《心經》隱藏的神奇密碼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心經何故無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六種成就,以證明是佛說呢?   唐太宗時,有一位國師名玄奘法師,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了家後,讀一切經典,有些經典是鸠摩羅什法師翻譯,有些經典是別的法師翻譯,他對有些語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經,後來在四川成都掛單,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輕的玄奘法師,以一顆同情心侍奉他,為他洗膿血,塗藥,不久,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調治之恩,無以為報,惟有一部經,可以口傳給他,就是這一部心經,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師便記在心內,後來把它譯出來,一個字也沒有更改;鸠摩羅什法師也有翻譯這部心經,名叫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如是我聞等語,但不及老和尚傳給玄奘法師所說的那麼簡潔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麼人呢?他就是觀音菩薩。    玄奘法師後來到印度取經,經過八百裡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中間無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經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經,所有邪魔鬼怪隱藏,仗這心經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經,十五年後回中土,成為國師,專心翻譯經典。   心之神力是觀音菩薩,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心內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賢菩薩,心中的願力,就是地藏王菩薩。 這部心經是觀音菩薩教我們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煩惱作業,受無邊生死苦,所以文中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開始就教我們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認識不能度自己,認識自己就能度自己,還要認識眾生,認識眾生就能度眾生,諸佛認識自己,也認識眾生,故諸佛成佛度眾生。華嚴經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方如來同一個心,無兩個心,阿彌陀佛的心與釋迦佛的心相同,釋迦如來的心與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無量佛都是一個心,返觀眾生心,個個不同,因為眾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會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何謂觀自在?對機說法,對病落藥,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觀。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著是爲了什麽?有人會說快樂,有的人是幸福,有的人是成功……但肯定沒有一個人會說自己活著是爲了生氣的。 沒有誰喜歡有事兒沒事兒生氣玩的,但很多人卻有事沒事就生氣。 其實,不是生活中的不順心太多,而是因爲我們忘了自己活著是爲了什麽。 有一位 金代禪師非常喜歡種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講學,於是就交代身邊的小和尚,要照顧好寺院裏的蘭花。 禪師走了以後,小和尚總是悉心地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花架撞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很多都被摔壞了。 小和尚把禪師的蘭花都摔壞了,心裏非常不安,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過了幾天,禪師回來了,小和尚心驚膽戰地向禪師賠罪。 禪師看著淚流滿面的小和尚,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和藹地安慰他。 「那麽,師父您真的不生我的氣麽?」小和尚以爲禪師可憐他年紀小才饒了他。 禪師笑著說道:「我種蘭花,是用來供佛的,我又不是爲了生氣才種花的。 」 禪師種花不是因爲愛花,而是爲了供佛,這就是禪師最初的願望。 當一整架的蘭花都被摔壞以後,他並沒有生氣,因爲他沒有忘記自己原本的願望,沒有了種養的蘭花,採些野花來一樣可以供佛,所以才會說「我又不是爲了生氣才種花」這樣的話。 你是不是也從 金代禪師的大徹大悟裏得到一些啓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很多的煩惱,時不時地還搞一些脾氣出來,回過頭想想,那些惹得我們大發脾氣的事情其實沒什麽大不了,不過是一些小事、一段小插曲而已,只是當時太認真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痛快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我們做這些事究竟是爲了什麽。 當我們找回自己最初的願望的時候,就會發現眼下的不快其實根本算不了什麽。 每當生氣的時候,不妨想一想禪師的教誨:「我不是爲了生氣才種花的!我不是爲了生氣才工作的!我不是爲了生氣才戀愛的!我不是爲了生氣才結婚的!」 當你這樣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一下子變得陽光燦爛了,不論什麽時候,當煩惱襲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告訴自己一聲「我不是爲了生氣才活著的」。 轉載貼文

達真堪布:佛在經中講過,兩種人可以解脫!

達真堪布:佛在經中講過,兩種人可以解脫! 你要有慚愧之心。作為凡夫,肯定有很多毛病,肯定有很多犯錯的時候,如果有慚愧之心,還是有機會,有希望的;如果沒有一點慚愧之心,這個人就沒有機會,沒有任何希望了。所以,有愧是很重要的。 佛在經中也講過,兩種人可以解脫,一種是不犯錯誤的人,一種是犯錯誤知道懺悔的人。我們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但是犯了錯誤以後,若是有慚愧之心,一切過錯,一切所造下的惡業都能清淨;若是沒有慚愧之心,就沒有辦法清淨,所以慚愧之心很重要。 大家對自己所做的惡業和自己的很多毛病,有一種厭煩心,這叫慚愧之心。 我們有很多毛病,但是自己根本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就更為嚴重了。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經典、論典呢?第一,通過學習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和毛病;第二,發現以後可以改正。第一步是發現,第二步是改正。 首先要發現。我們應當了知什麼是壞事,什麼是惡事。惱害自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壞事,直接或間接給自他帶來痛苦的都是惡事。若要仔細了知這些,還要學習更多的經典和論典。了知之後要返照,在自己的身心上去找這些:自己有沒有做過壞事,心裡有沒有存這種壞心,自己有沒有做過惡事,內心有沒有惡念。這樣去找,才能找到。

【遇乞討的人,不知其真假,怎麼辦?】

【遇乞討的人,不知其真假,怎麼辦?】 淨空法師:  問:後頭他又說到,出門經常遇到乞討的人,不容易分清這些人是真需要,還是以此做賺錢的手段,遇到這種情況,是布施好,還是不布施好? 有時隨意布施一點,有時又不布施,布施後又覺得自己布施太少,不布施良心又感到不安,遇到這樣的情況,應如何做才如法?   答:這都是自己的心不清淨、心不真誠,如果是個真誠清淨心,你就不要去想他是真的、是假的,你的心就安了。否則的話,不安是什麼?是你的疑慮讓你的心不安。 疑慮是煩惱心所,不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疑慮。即使用這個手段來賺錢,要不要給他?也應該給他,你要讓他慢慢良心發現回頭。以前我講經的時候講過好多遍,道安法師的故事,我在他那裡學了這一招,很了不起,信徒騙他,他怎麼樣?他給,每次來騙都給。

勿讓「慢心」成為彼此的負擔

勿讓「慢心」成為彼此的負擔 聖嚴法師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這樣的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把別人看得過低,就是把自己看得過高,因此很容易傷害到他人,而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之所以會自負,是因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別人還好,譬如才能、知識或人品,因此在對待別人時,自然而然就表現出傲慢心來。如果他又很受其他人的肯定,並且不斷有機會往上陞遷,那麼他就會愈來愈傲慢。但是人畢竟不可能永遠往上爬,即使一直往上爬,也總有個頂點,等爬到頂點時,一定會往下坡走。因此,自負對一個人並不好。 然而有慢心的人,常常並不自覺。雖然有很多煩惱,可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慢心所引起的,譬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自信而不是自負,其實兩者是不同的。自信是說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夠做些什麼事、達成什麼樣的任務。而自負是自認為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我在東京時,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是政治大學畢業的。他的同學有人做官當到次長,甚至是部長的,因此很感慨地對我說:‘法師,您曉得嗎?我很倒霉啊!時不我與,時運不濟,好運徬彿總臨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在東京只能放棄努力,乾脆隱姓埋名了。’他因為眼看著同學、同輩的事業都很得意,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就是因自負所引起的失意。

地藏菩薩早就可以成佛,為什麼永遠示現菩薩相

地藏菩薩早就可以成佛,為什麼永遠示現菩薩相夢參老和尚 【時堅淨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世尊。無上大智。何意不說。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佛告堅淨信。汝莫生高下想。】 堅淨信菩薩一聽呀,他就懷疑了,他就起了分別心,跟佛說:您是一切智人,為什麼不說呀?還叫我去請地藏菩薩來說。」 堅淨信菩薩已稱菩薩摩訶薩了,請法的時候,不是他要學這個法,是給末法一切眾生求的,必須取信於一切眾生。因此怕眾生想:佛都不說,地藏菩薩說,心有高下,佛總要講得好一點,菩薩差一點。這都有的。 佛就告訴堅淨信菩薩:你不要生高下想,不要認為地藏菩薩不如我,其實地藏菩薩早就可以成佛了。大家看《地藏經》,他的功德除了普賢、文殊、觀音,沒有能超過的,但是普賢、文殊、觀音都是成過佛的,地藏也如是。 【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