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人生之最後,當病重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人生之最後,當病重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本文是弘一大師關於飭終最為精要的開示。大師一生持戒念佛,也不忘勸勉他人念佛生西。此文句句悲心痛切,彰顯大師深慈大悲。然而正如大師在序中所記:(了識律師)「見此講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棄醫藥,努力念佛。」怎能不令人感懷師恩、悲欣交集? 人生之最後弘一大師歲次壬申十二月,廈門妙釋寺念佛會請余講演,錄寫此稿。於時了識律師臥病不起,日夜愁苦。見此講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棄醫藥,努力念佛。並扶病起,禮大悲懺,吭聲唱誦,長跽經時,勇猛精進,超勝常人。見者聞者,靡不為之驚喜贊嘆,謂感動之力有如是劇且大耶。余因念此稿雖僅數紙,而皆撮錄古今嘉言及自所經驗,樂簡略者或有所取。乃為治定,付刊流布焉。弘一演音記。 第一章 緒 言古詩雲:「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 人生最後一段大事,豈可須臾忘耶!今為講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對照看看,業障減輕了以後幾種身心的變化】

【對照看看,業障減輕了以後幾種身心的變化】 淨界法師開示: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遝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滅之象也。我們加以解釋。   這以下有八種情況。你只要具足了一種就表示你的懺悔達到了效果。   第一個,或覺心神恬曠;你在修懺之前你的內心是悶悶不樂的,經過你的修懺以後,你覺得你的心情突然開朗,輕松了,這就是判定你的罪已經消除了。看你的心情從沉悶而變成恬曠。   第二個,或覺智慧頓開。你以前聽經啊,你怎麼聽你就是聽不懂。你的內心跟法當中就有一層隔礙障住。你現在經過懺悔,你聽到法師說法,你法喜充滿,這個智慧頓開也是罪業消滅之相。

【六道輪迴就是這樣充滿缺憾】

【六道輪迴就是這樣充滿缺憾】 ■ 希阿榮博堪布 《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學佛的第一步是生起出離心,知苦離苦。 然而,厭離輪迴,追求解脫,又有多少人真的認為輪迴不值得留戀呢?說實話,對大多數佛教徒來說,輪迴只是一個概念,從書本和老師那裡學來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地方,或者可以乾脆把它比喻成一座監獄,裡面的囚犯分成六個等級,享受不同的囚犯待遇。 最低級的,地獄裡的重刑犯,沒日沒夜上酷刑;比祂們稍好點的餓鬼和畜生,活著盡挨餓受苦,終日為了爭搶一點可憐的食物打架,打得你死我活。 從人往上,算有點尊嚴了,可是也好不到哪裡去:人活著大部分時間在發愁或在生病;對阿修羅而言,生的樂趣在於爭鬥,天人則是無所事事混日子,這些都很沒意思。

梵唄

梵唄 一 起源 梵唄源於印度。西漢末年, 佛教與中國開始接觸,東漢末年由西域傳入,在中國流行。中國梵唄相傳起源於曹魏,有一天,曹植遊魚(漁) 山 (現在的山東省阿縣境內),聽見空中有一連串梵響,清揚悅耳。他就停下來聽了半天,深有體會,於是摹彷其音節,記錄而成最初之梵唄,並撰文制音,留給後人作參考。共有六契(章),稱為「魚山梵」。此外,三世紀時的支謙法師根據「無量壽經」,和「中本起經」(也稱為瑞應本起經) 編著了「讚菩薩連句」及「梵唄三契」。(「讚菩薩連句」歌頌釋迦牟尼佛的事蹟,配合調子歌詠)這兩種早期的梵唄不但注上音韻,歌詠時還伴以管、弦或敲擊樂器,普及佛教教義。至唐代,梵唄漸漸盛行於民間。 二 意義

問:弟子在網上看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開示,說阿彌陀佛的“阿”字應該要念成丫,念正確的音功德無量,請示法師。

問:弟子在網上看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開示,說阿彌陀佛的“阿”字應該要念成丫,念正確的音功德無量,請示法師。   答:這個音到底哪個音正確,很難說,那一定要問釋迦牟尼佛。我們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語言音聲,古今差別很大,這是一定的道理。對從前這個咒,念的時候都很靈,現在咒念的都不靈,什麼原因?音不準確。可是音雖然不準確,有一個方法,你能夠真誠恭敬,音不準確也沒有關係,至誠能感通。就像我們跟一般人交往,我們語言不同,但是他那個誠懇的心落在他的眼神上,他的態度上,我們能夠感受。雖然語言不同,可以能感受得到這個人很誠懇,這個人很老實,這個人是個好人,能夠感通,所以至誠感通。   這種例子古時候很多。在佛門裡面有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是有出處的,我記不得了,老和尚跟我講的。我們以前受戒的時候,戒和尚跟我們說這個小故事,就是念咒的時候我們懷疑,這音聲不準確能靈嗎?他說從前有一個老太太念六字大明咒,她用豆子,用兩個小杯子,一個裡面裝的黑豆,她念一聲,拿一個就像念珠一樣到另一個杯子。念久了之後,她念得有感應,她念一聲,那個豆子自己會跳過來,不要用手拿,自己會跳過來,有這個感應。有人就跟她講:老太太,你念這個字音念錯了。“唵嘛呢叭咪吽”,她念的是唵嘛呢叭咪牛,那個豆子會跳。這是念錯了,唵嘛呢叭咪吽。她說好,我念唵嘛呢叭咪吽,豆子不跳了。我還是念唵嘛呢叭咪牛,它又跳了。所以這是誠則靈。音聲念得很正確沒有誠意,不靈;真有誠意,音聲念錯了也靈。   所以黃老居士這樣說,你看看諦閑法師、倓虛法師,他就不是這樣說。人家一問他,都行,只要你誠心去念,南無阿(丫)彌陀佛也行,阿(ㄛ)彌陀佛也行。人各種方言都不一樣,難道念的音不準確都不能往生嗎?音念得不準確,往生的還挺多。念準確的,不能往生的也很多,這個要懂。但是梵音它是念丫,念阿(丫)彌陀佛。可是我們中國,特別是南方都念阿(ㄛ)彌陀佛。你看倓虛法師念阿(ㄛ)彌陀佛,諦閑法師也是念阿(ㄛ)彌陀佛。所以這個我們不需要在這裡去計較,總是真誠清淨平等,最重要的還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你的心跟佛心就相應。真心現前,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不在形式。(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二十六 2006/1/27)   問:念佛時分辨發音準不準確,是否是妄想? 答:是,是妄想。音準不準確沒有關係,最重要的你的心要虔誠,誠則靈。不是說音準就靈,音不準就不靈,不是的,誠則靈。如果說音準確,恐怕現在沒有一個人念佛音是準確的。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三千年了,他老人家當時念的什麼聲音,誰知道?傳了三千年,統統傳了不一樣,哪裡有可能準?所以這個念,念佛,念是今心,現在的心,心裡頭真有佛,那叫念佛。口裡有佛,心裡沒有佛,古人講的話很有味道,“口念彌陀心散亂”,口念彌陀,心裡沒有,心裡還胡思亂想,“喊破喉嚨也枉然”。最重要的,心裡頭有,心裡頭確實常常念著、惦念著佛,希望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常常有這個念頭。這個世間的拉拉雜雜全放下,你想這個世間的,那個念頭就是輪迴心;學佛也是輪迴業,也出不了六道輪迴。我們要把這個念頭換掉,念頭完全跟佛相應,這個世間一切放下。不要等,等我將來快死的時候再放下,那時候,準定放不下。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放下,就不要去理會,你的心就得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清淨心對身體健康是最大的幫助,你不會生病,你也不會衰老,所以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三十 2006/3/31)

拜懺做什麼

拜懺做什麼聖嚴法師   拜懺,又稱為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罪業。   凡夫的言語行動,如果加以深切仔細考察,可以說經常都在犯罪造業。凡夫的生死輪回,即是由於各自所造的‘業力’所牽引,如在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現在便不會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斷除了一切罪業,當下就是聖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惱的,對於過去生中所帶來的罪業,無可奈何;對於今生已造的罪業,也無可奈何;從今以後要想不再繼續造罪,仍是毫無可能。因此,我們偉大的佛陀,即以大慈悲心,為凡夫眾生,說了一個懺悔罪業的法門。   前面所說的誦經,是讓我們對著佛法的鏡子來照,現在所說的懺悔,是教我們把自己的心放進佛法的水中去洗。拜懺的功用,即在於洗刷我們這顆染污著罪垢的心。   所以,對佛懺悔,並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證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對他不起稱為懺,對己認錯稱為悔。佛菩薩是如此的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佛菩薩希望我們也成為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的聖人,而我們卻仍在自作自受的罪業中打滾,所以要懺悔。我們拜懺的作用,即是洗刷自己的罪業之心,好像是從沙裡淘金,漸漸地將沙淘去,就得著了黃金;我們向佛拜忏,漸漸地將罪垢懺除,就得著了清淨的解脫之心。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