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他證得耳根圓通,是怎麼樣證得的呢?(宣化上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這幾句講什麼呢?
就講這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他證得耳根圓通,怎麼樣證得耳根圓通呢?他就能「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反聞聞自性,這個反聞就是反聽,又可以說是反觀,就是回光返照。返照就是一個參禪的參,你若能參,那個不思議的境界在你那兒,不是我能夠告訴你的,要你自己用功修行,才能夠得到那種真實的味道。
所以返照也可以說是想,也可以說是思,也可以說是那個參,也可以說是觀照般若那個觀照。為什麼用一個返?
返就是在他那個地方,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要你自己去真實用功修行,才能領會得到,才能得到。你回光返照,用你般若的智慧來把它照一照,照破一切的黑暗,這也叫反聞聞自性。
你自性是一個清淨無染的,你那個心有染污,這個心不是講的真心,是人這個緣利心,攀緣私利的心。這個心它很不老實,就像那個猴子一樣跳上跳下的,一天到晚都蹦蹦跳跳的,我們人心也就是這個。現在反聞聞自性,就靠一個人看著你這個心,看著你這個性。
看著你這個心要歸到這個性上,性是不動的,心是動的;性是靜的,淨極就光通達,你淨到極點就有光明現出來了。你反聞聞自性,等到你光通達了,那就是性成無上道。
這個反聞聞自性是觀世音菩薩所修的。回光返照的功夫,要反求諸己,你聞聞你自性裡頭有沒有貪心?有沒有瞋心?有沒有痴心?若有,這是三毒;若沒有,這就是三無漏學,變成戒定慧了。這是反聞聞自性大概的意思。
因為他能反聞聞自性,所以他才自在,才得到觀自在。所謂自在,就是一種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說:「自在,在什麼地方自在?在什麼地方不自在?」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是自在,在凡夫的地位上就不自在。
為什麼在聖人的地位上,他就會自在?因為聖人他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能得到自在。
凡夫為什麼沒有自在?因為凡夫又有人相,又有我相,又有眾生相,啊!壽者相那更不用提了。學佛法的人,學來學去,也是有人相,也是有我相,也是有眾生相,也是有壽者相,因為這四相不能空,所以始終得不到自在。
你想要自在,一定要掃三心、非四相。
所謂掃三心,「過去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已經過去了,過去就過去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現在心為什麼不可得呢?說我現在在這兒呢!可是現在,你說這個是現在,喔!這個又過去了。這現在不存在,現在也是虛妄的。
「未來心不可得」,怎麼說未來心不可得?還沒有來嘛!沒有來,你想他幹什麼?所以這三心了不可得,四相也空了。你能三心不可得,空四相,你就是觀自在菩薩。
我們現在打禪七幹什麼?就是要觀自在啊!人人都要觀自在不是說:「喔!觀世音菩薩是觀自在菩薩,那在《心經》上說的。」
不是的,你誰自在了,誰就是觀自在;你誰不自在,誰就不是觀自在,這觀自在菩薩,沒有一定的名,所謂一切眾生都是觀自在。我們現在開始坐禪,就是觀一觀你自在不自在?
啊!你若自在了,那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了,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了。行深般若波羅蜜,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你照見五蘊皆空,這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
你能這樣子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都了了,所以得到自在了。那麼不單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是一個,十方諸佛、十方的菩薩和我們都是一個的。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