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常識】「菩薩畏因 眾生畏果」

0
3995

【佛學常識】「菩薩畏因 眾生畏果」

佛教講因果,有一句話叫做:「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菩薩因為明理成就大智慧,所以不造惡因也就無所謂感召惡果,眾生剛好相反,要等到親自遭受可怕的果報才生起恐怖。
  
菩薩深知因果循環規律,所以從源頭上來約束自己,也就是從自己的起心動念都要看好。莫種惡因。而眾生不識因果不信因果,圖一時貪欲而種下惡因,等到果報來時痛苦萬分,卻悔之晚矣。
  
《涅盤經》講:業有三報:
一,現報,現世作善惡之因,現世受苦樂之報;

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

三,速報,眼前作業,當下受報。
  
禍福不是上天賜予的,是我們自招。地獄閻羅本不願你下地獄,奈何我等作惡多端偏要下去。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影子甩得掉麼?人死了錢沒花完,都成了別人的,名望地位也煙消雲散,唯有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一起去。百千億劫,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所以我們要惜福,多種福德,多做善事。
  
我們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不幹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
  
因果及其報應規律,遍布自然界,也遍布人類社會。人們的一切活動,包括個人穿衣吃飯,舉心動念,待人,接物,處事,無不孕育著因果。
  
大凡因果只分兩大類,善與惡,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因果一旦形成,勢不可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更不由他人頂替,只能自作自受,絲毫不爽。果報時間,遲早不一,有的是現世報應,就是這輩子一定受報,有的則在下一世或者無數世後才受報。而現實報應的,更有當場受報的,前幾天媒體報道的偷佛像當場暴斃的盜賊就是。
  
釋迦牟尼佛成道,提示因果真諦,一直被世人推崇,佛門修行人,更謹記在心,不敢忘卻,付諸行持。故佛門有句名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菩薩所以畏因,因為菩薩大覺、大慧、大行。擅於鑒真偽,審邪正,察好壞,辨善惡故菩薩對真、正、好、善力為,對偽、邪、壞、惡卻止。
  
菩薩畏因是斷惡行善的體現,是持戒精嚴的落實,是攝心妙法。
  
菩薩畏因,無因便無果,無果便無禍,無禍便福至,清閒自在,常樂我淨。如此法味何嘗人人嘗過?
  
然而眾生迥然不同。眾生以沈迷,執著,分別,妄想為名家。只知迷醉社會的色相,執著於慾望,不知《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缺乏正知正見的智慧。

對人生觀,價值觀,做人處世及人際關係,往往貿然從事,胡作非為,傷天害理也敢為,甚至有的人以惡為能,認為本領勝人一籌,所幹惡事,甚是機密,無人知道,無可識破,即使瞞過人們的耳目,則滿不過天理(天道),殊不知種下深重的惡因,果報現前,或驚恐慌萬狀,坐立不安,或無所適從,苦楚難表。甚或機毀人亡,死無葬身之地,實在令人痛心扼腕。

因此「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就是對畏果人的活寫照,全是愚痴所使。(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