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的三種表現,具備其中一種都是與佛有緣】

0
3116

【佛緣的三種表現,具備其中一種都是與佛有緣】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最為奇妙,沒有一雙慧眼的人,只怕永遠也看不穿它的根底。甚至一定就境界中的人,從緣分的表現形式上,都無法真正看透它,只摸索出「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的這種現象。

真正的緣分是佛家講的。在兩千多年前就流傳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偈語,並且認為,一個人只要有佛緣,將來就會與佛相遇。

在人們的心目中,佛法力無邊,只要你能遇見他,有求皆有所得。如果跟隨他修行,能獲得無邊的大智慧。

能否獲得無量的智慧,作為我們這種凡夫俗子來說不清楚,同樣有沒有佛緣,作為肉眼凡胎的我們,也同樣無法知道。很久以前,雲來聽佛門中的一位老僧說起過一些關於佛緣的特點。總的說來有以下三種情況,只要有其中一種,都是與佛有緣,下面我與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種情況:對佛經很感興趣

有人說,冥冥之中每個人的一生,似乎就註定了要幹什麼,會接觸什麼人,會遇到什麼事。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農村,甚至直到老死也無法脫離開他的農村生活圈。有的人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從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這種現象,人們總喜歡用一句話來歸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事情總有例外。

有的人天生對一些事物有著天然的優勢。比如有的人天生對畫畫很敏感,有的人對音樂非常的敏感。這種例子屢見不鮮。

有的人則天生對佛經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甚至是具備一定的領悟能力。比如歷史上的惠能,聽人念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心生感應,由此萌發了想要尋找這句話的根源的念頭。最終成為禪宗六祖。

這個例子是比較突出的。

每個人的情況,並不一定那麼突出。老僧告訴我,如果一個人天生對佛經非常感興趣,或者天生對佛經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那麼就是具備佛緣了。

第二種情況:很喜歡去寺院

天下之大,每個人喜歡去的地方都不同。有的人喜歡「詩與遠方」,他覺得走遍大好河山,尋遍天下美景,他這一生就沒有白活。也有的人喜歡探幽尋奇,有的人喜歡觀看各種古代建築,有的人喜歡走訪各種民居。

當不同的人,找到他喜歡的東西,會發自內心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於是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再無任何遺憾。

而有一種人平時有事無事,就喜歡到寺院中去。喜歡去的原因,他也未必能說出來。多數都是喜歡寺院中那種清靜悠然的感覺。也有的人覺得去到寺院中,能讓自己的心境由煩躁變得悠然。

即便原因不同,但是很多人,發自內心地有一種「衝動」,有事無事就到寺院中去轉悠。

老僧告訴我,這種人也是具備佛緣的一種表現。因為寺院代表的是「佛門清凈地」,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走進了這個「門」,就是有緣。

第三種情況:天生吃素,秉性善良

老僧告訴我的第三種情況,就是如果這個人天生就喜歡吃素,且秉性善良,也是有佛緣的一種表現。

這個世上吃素的人還是很多的。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歡吃肉,甚至有的人吃了肉就感覺噁心想吐。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真正具備這種情況的人不多。有的人天生不喜歡吃肉,但是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經常跟別人一起吃飯多了,偶爾吃一吃肉,他覺得還能吃,於是就會吃肉。

但是有的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覺吃肉想吐,根本就吃不下去肉。並且這種人天性很善良,看不得別人宰雞殺魚的。不小心看到了,也會別過頭去,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老僧告訴我的的這三種情況,都與佛有緣。雖然說與佛有緣,但並不一定就代表了什麼。就像一個人天生喜歡觀賞繪畫,如果他不去畫,他自己繪畫的能力也最終有限。他的能力,也只停留在喜歡觀賞而已。(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