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受菩薩大戒,受戒以後,自當本著夙願,去實行菩薩大道】 敬為在家眾新受菩薩戒諸尊進一言(中)

0
839

【去受菩薩大戒,受戒以後,自當本著夙願,去實行菩薩大道】

敬為在家眾新受菩薩戒諸尊進一言(中)

李炳南居士:

佛教裏面,戒是何等大事,今日之下,能受得菩薩戒,不問為何種動機,總是已經求來了,這就是多劫有善根。果能自己檢討一番,若是前因不真,補救還不為遲。要知今日能否持戒是因,將來能否成就又是果。當下只肯大發警覺,立刻去前三種動機的歪曲,猛向第四種動機的心上去集合,自然還是功不唐捐。這樣好比前三是權,後一是實。在未受戒前,因是出於行權;但在既受戒後,已能踐實,將來的成就,自是建立在踐實上。踐實這一著,最是吃緊,卻不可輕輕放過。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能踐實,便是成就菩薩的康莊大道!

第四種的動機,是契菩提心的,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贊歎的。要在多年修行的夙德,初向今日受戒,自不至有什麼過與不及處,但在一般學佛日淺新戒的菩薩,似乎就有商量的餘地,因著基於第四種的動機,去受菩薩大戒,受戒以後,自當本著夙願,去實行菩薩大道。不過這件事,說著容易,認真做起來,就不無困難。一般學人,差不多都曉得舍利弗尊者,行菩薩道時,遇見乞眼的,退了大乘心的公案。可見這件事,不是一時感情衝動做的!更不是畏怕困難,就停止住算完了!倘有這兩種毛病,菩薩道是根本行不通的。

凡辦一件事,必先根本解決,這根本就是欲治外,須先治內,欲化他,須先正己。不然的話,就是徒勞無功,且是不出至誠,近於欺偽;不但對方不接受你的意見,恐怕連佛法,也陪著你遭受毀謗。說到這裏,區區要舉出幾個條件來,作為行菩薩道的標準。能全做到,當然是真善真美,除了天然受限制做不到的以外,人力所能的,是要儘量去做,條件如後:

(一)嚴守戒律,充實內德,具足威儀,莊嚴外表。

(二)定有日課,按時精修。

(三)勤研經典及一切文藝,使世出世法,通達豐富。

(四)上宏下化的心,剎那不斷;名聞利養的心,抑制使滅。

(五)有毅力,善巧方便,百折不回。

(六)口齒流利,具有辯才。

(七)心力、身力、物力,均樂意犧牲。

(八)柔和忍辱,包涵一切。

(九)認識環境,言行契機,隨時注意選拔人才,加強佛教實力。

(十)身體磨煉健強,使能負擔辛苦。

以上舉的這十條,除了六、九、十等三項,是自己一時不得作主的,其餘皆能勉強做到,假如這幾件看著畏難,還講什麼:四弘誓願、四無量心,以及四攝六度呢?那麼,菩薩之道何在呢?吾人受菩薩戒的意義又何在呢?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