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0
3011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我國民間有一個習俗:一個孩子剛剛生下來時,餵養的不是純凈水,也不是母乳,而是大黃!然後,逐漸餵以甘草汁,最後才進入正常餵食的哺乳過程。

聽老人說,這裡包含著一定的人生哲理:要想嘗到甜,就要先知道苦的滋味,先苦後甜。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苦」是客觀存在的,吃苦是一生中無法避免的。所以,要從出生開始,就給生命一個無限韌性和耐力的意識;也就是說,只要擁有吃苦耐勞的個性,外界任何的困難都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一個苦難,就是一級新的台階,只要願意,任何一個障礙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在人生的路上,無論我們走得多麼順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丁點兒的不順利,就會習慣性地抱怨,進而祈求上蒼賜給我們更多的力量,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但實際上,老天是最公平的,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價值。苦難是催人奮進的源泉。「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人傑。」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只有面對和忍受逆境帶來的痛苦,這個人成功的機遇才能表現出來。

很多人要是沒有遇到逆境,他們是不會發現自己的強項的。」身處逆境,吃的苦本身就要比別人多。然而,「苦」則思變,苦難就會成為擺脫困境、奮力崛起的動力。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流傳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吃苦耐勞是成功的秘訣。苦吃慣了,味蕾便不再覺得苦澀。遇到危機能泰然處之,遇到挫折也能積極進取。

王永慶,從一個米店的小學徒,歷經苦難,一步步發跡,成為聞名世界的「塑料大王」。他的成功就說明了:但凡能吃苦耐勞的人,很少有無所建樹的。王永慶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由於他在兄妹中排行老大,從小就擔負著繁重的家務。

6歲起,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赤腳擔著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後兩百多級的小山坡,再趕到山下的水潭裡去汲水,然後從原路再挑回家,一天要往返五六趟,十分辛苦。小學畢業後,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王永慶沒有繼續去上初中,而是來到嘉義一家米店當學徒。

幹了大概一年的時間,父親見小永慶有獨立創業的潛能,就向親戚朋友借了兩百塊錢,幫他開了一家米店。米店雖小,但對於王永慶而言,這是他人生中第一家自己的「產業」,所以經營起來特別精心。

為了建立客戶關係,他用心盤算每家用米的消耗量。當他估計某家的米差不多快吃完的時候,就主動將米送到顧客家裡。這種周到的服務一方面確保那些老主顧家裡從來不會斷米,另一方面也給顧客提供了方便。

尤其那些老弱病殘的顧客更是感激不盡,自從在王永慶的米店買過米後,就再也沒到別家去過。王永慶的胸懷大志讓他並不滿足於單獨賣米。為增加利潤,他減少了從碾米廠進貨這一中間環節,添置了碾米設備,自己碾米賣。

在王永慶經營米店的同時,他的隔壁有一家日本人經營的碾米廠,一般到了下午5點鐘就要停工休息,但王永慶則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半,結果可想而知,日本人的業績總落後於王永慶。

正是由於從小培養的吃苦耐勞精神,後來在經營台塑企業時,王永慶便得心應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坦然面對。如今的王永慶深有體會地說:「對我而言,挫折等於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忽犯錯了,必須進行理性分析,並作為下次處世的參考與借鑑。

這樣便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所不能忍的挫折,並從中獲益,挫折的殺傷力就等於銳減了一半。因此,我成功的秘訣就是4個字——吃苦耐勞。

海明威曾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正在經歷的苦難或許正孕育著未來的希望,過去的創傷或許正是我們應對生存危機的力量。不願吃苦、不能吃苦、不敢吃苦的人,往往要苦一輩子。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將打擊變為促人上進的催化劑,助我們向成功的巔峰邁進。如果能忍受一般人忍不了的痛,吃一般人吃不了的苦,想一般人想不到的事,堅持一般人堅持不了的信念,那麼終究有一天會走出困境、享受人生。

歷經並能承受無數苦難的人,才能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成就一生的偉業。

南無阿彌陀佛!

轉載貼文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