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生歷九個皇帝,做七個皇帝的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 |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2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皈敬偈
皈命十方極三際 塵剎圓明調御師
法界功德大悲雲 毗盧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真法性 所流圓滿修多羅
一一塵方佛會中 普賢文殊諸大士
我今欲以一毛智 測量無邊法界空
願承三寶同體慈 句句冥符諸佛意
俾令法眼常無缺 盡眾生界如普賢
回玆勝善恰群生 速證菩提常樂果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汪洋衝融,廣大悉備者,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
故我世尊,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乘願行以彌綸,混虛空為體性,富有萬德,蕩無纖塵。
湛智海之澄波,虛含萬象;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
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
雖空空絕跡,而義天之星象燦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若乃千門潛注,與眾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群經為眷屬。
其為旨也,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恆如,智周鑒而常靜。
真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
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六位不亂以更收;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炳然齊現,猶彼芥瓶;具足同時,方之海滴。
一多無礙,等虛空之千燈;隱顯具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
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
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象王回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啓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圓不逾於毛孔。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
真可謂常恆之妙說,通方之洪規,稱性之極談,一乘之要軌也。尋斯玄旨,卻覽余經,其猶杲日麗天,奪眾景之耀;須彌橫海,落群峰之高。
是以菩薩搜秘於龍宮,大賢闡揚於東夏。顧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
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眾篇義類之別目。
「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廣」則稱體而周;「佛」謂覺斯玄妙;「華」喻功德萬行;「嚴」謂飾法成人;「經」乃注無竭之湧泉,貫玄凝之妙義,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法門依正,具曰「妙嚴」。分義類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稱「第一」。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雲「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前言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
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為什麼說是重要的日子呢?因為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開始講說的第一天。在其他的國家,或者有人講這一部經;那麼在西方的國家,相信這是頭一次。因為是頭一次,這值得我們來紀念它,所以說很重要。
本來講《華嚴經》,是要先講經的名字,可是現在我們先講《華嚴經疏》的「序」。因為這一篇序所說的,就包括《華嚴經》全部的道理,先把這一篇序文講解之後,對《華嚴經》大概的意思就會明白了。
在沒有講序之前,先講一講這位作序的法師。這篇序是誰作的呢?是華嚴菩薩──澄觀法師作的。
澄觀法師,諱澄觀,字大休,唐朝越州會稽夏侯氏人。
這位法師身高九尺,有九尺那麼高,眼睛呢,有重瞳,重瞳就是兩個眼仁──眼睛的這個仁,眼珠子。白天看著他不怎麼樣,和普通人是一樣;但是晚間看見他這個眼睛就有一種光明射出來。
他雙手過膝,兩只手超過這膝蓋,很長的。你們注意一下,凡是兩手長過膝蓋的人,都主於大貴的,這是一種奇特的相。
那麼他有四十顆牙,我們普通的人都是有三十二、三十四顆,或者三十六,或者三十八顆牙齒。
佛有四十顆牙齒,那麼這位澄觀法師也是有四十個牙齒。他讀書讀得非常快,七行具下,他這麼一看哪,你看一行的時間,他就可以看七行,這位法師聰明到絕頂。
為什麼說他是華嚴菩薩呢?他著作一部《華嚴疏鈔》,專講《華嚴經》。
等到他圓寂之後,在中國和印度的交界處,有一位阿羅漢,見到有兩個很年輕的菩薩,在虛空裡頭走。這位阿羅漢有神通,他就用神通令這兩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這兩位年輕的菩薩,不能走了,問他們:「你們是誰?到中國做什麼去啊?」
這兩位說:「我們是北印度文殊堂神,到中國五台山去請華嚴菩薩的牙齒,回到我們的國土去供養。」這位阿羅漢一聽,說:「哦,是這樣,那你們可以去了。」
兩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後,這位羅漢以後也到五台山去,就對著一般人說他見到怎麼樣的一個境界。這時人們就把清涼國師的棺木打開來,一看,果然他兩顆牙齒沒有了。這兩顆牙齒就是被兩位年輕菩薩請去供養了。所以在佛教里,一般人都知道這位澄觀法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
清涼國師這一位大菩薩,真是不可思議,他的境界不可思議。他生歷九個皇帝,做七個皇帝的國師。為什麼他能這樣呢?
因為他修行是認真修行,絲毫也不馬虎的,不是像一般人,口說修行,身不修行,口是心非──口裡說得很對,心裡完全都不是。他在出家受具足戒之後,以「十事自勵」,以十種事情來勉勵自己。
這十種的事情,是很要緊的,我們每一個出家人都應該知道這十種事。現在我念給你們聽一聽:
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
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
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
第四、性不染情礙之境;
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塵;
第六、身不觸居士之榻;
第七、目不視非儀之彩;
第八、舌不味過午之肴;
第九、手不釋圓明之珠;
第十、宿不離衣鉢之側。
這十種,我再來給你們略略地解釋一下:
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他的身體無時無刻都穿著袍、搭著衣,很鄭重其事地,像個比丘的樣子;表,就是樣子。
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他的心對於佛所說的規矩,一定遵守的,絕不違背;遵
守佛所說這一切的戒律。
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華嚴經》就叫「法界之經」。背,是不違背。凡是有《華嚴經》的地方,他一定對著《華嚴經》來坐,不背著《華嚴經》來坐,不用這個脊背對著經典來坐。你們各位聽聽,人家這種的願力,不要說對佛,就是對經,他也不會背後對著經來坐。
第四、性不染情礙之境:情,是愛情的情;礙,是障礙的礙,不是情情愛愛的愛。對於情,有障礙的這種境界,他不染。不染,就是不著住到這上面。
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塵:這個願看起來不太公道,比丘尼很不高興的,但是他還是照常地發願。說什麼呢?他說他的腳不踩到尼寺院門口的土上;他不僅不走到尼寺裡面,就是連門口的塵土他都不踩。
尼,就是比丘尼,單單住有比丘尼的廟,就是尼姑庵。他就連門口的塵土,都不踩的。這個意思怎麼樣?就是他不到比丘尼的廟上去。所以他一生都沒有到過比丘尼的寺廟去,因此很多比丘尼也不去親近他:「他不來算了,我們也不去。」
你們想一想,這要是你們西方人就會說:「哎呀,這簡直神經病嘛,這又有什麼意思呢?走到比丘尼的廟上,又有什麼不好呢?我一天跑一百趟,都覺得沒什麼問題的。
這位清涼國師他太清涼了,涼得太厲害了,一點都沒有熱情」,對不對啊?因為他太過清涼了,一點情感也沒有,沒有什麼情感,所以能發這個清涼的願。
第六、身不觸居士之榻:不要說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他連在家居士睡的床,他都不觸。觸,就是不touch, no touch,不接觸。你想一想你夠不夠這個資格啊?你怎麼樣啊?哈!
第七、目不視非儀之彩:非儀,就是不合乎威儀的,不合乎禮儀的這種因緣,他都不看。好像那作戲的,或者跳舞的,或者唱歌的,或者好像是怪物、妖怪,在街上那地方蹦蹦跳跳的,這些他都不看的。
第八、舌不味過午之肴:過了午,口裡不要說吃東西,就連嘗一嘗它有什麼味道,他都不嘗的。他不會說:「這個東西什麼滋味?我試一點點」,他都不試的,更不要說吃。你看看人家高僧所行所做,都是什麼樣子。想出家,那麼容易的?放不下,你就不要出家!
肴,就是吃的菜飯;餚饌,就是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東西,什麼都包括在內。他不要說菜飯,甚至於連一個水果都不吃的。所以修行持戒律是要很嚴厲的。
有人說:「師父許可我們晚間吃個蘋果,或者橘子,或者是什麼水果之類的,這許可的啊!」不錯,就因為你做不到,所以勉勉強強開這麼一個方便法,說可以的。
到時候,你若真想要修行,出家了,就連水果都不可以吃的,甚至連牛奶等漿類都不喝的。你們要是餓的話,也可以喝點漿類,不要偷著吃東西,聽見沒有?要依教奉行,不要聽了不注意。
第九、手不釋圓明之珠:他手裡總拿著念珠,不斷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麼念佛。
第十、宿不離衣鉢之側:他睡覺總要把衣鉢放在旁邊,保護他這個衣鉢。
所以這位清涼國師,他天天以這十種的事來勉勵自己,沒有師父教他的。沒有哪個師父說:「你要持午啊!你不要背著經坐。」沒有的!都是他自己立出來的條件,不是師父教的,所以他才能「生歷九朝,為七帝師」,他歷經九個皇帝,而有七個皇帝都拜他做師父。
這九個皇帝都是誰呢?是唐朝的,(一)唐玄宗、(二)唐肅宗、(三)唐代宗、(四)唐德宗、(五)唐順宗、(六)唐憲宗、(七)唐穆宗、(八)唐敬宗、(九)唐文宗。由代宗以後,都是拜這位清涼國師做國師的。
唐貞元十四年四月,逢帝誕日,當時他住錫在五台山「大華嚴寺」,德宗皇帝詔請入殿,開示《華嚴》宗旨。皇帝一聽龍心大悅,贊嘆說:「講得真是妙啊!」於是賜紫衲方袍,禮為「教授和尚」;言其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常常給皇帝講經說法。
為什麼他叫「清涼國師」呢?貞元十五年四月,又逢帝誕日,皇帝再詔請教授和尚入內殿,闡揚《華嚴》大經。他給皇帝說法,皇帝聽了之後,說:「您真是令我得到清涼!現在真是好!真是得到自在清涼了。」
所以就賜「清涼」為國師之號,說:「以後就稱澄觀法師叫『清涼國師』,不稱他的名字。」後人也就稱「五台山」為「清涼山」。
你們看看,他一個人經過九個皇帝,七個皇帝都拜他做師父,如果他沒有道德,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
他的學問特別好,他讀的書也很多很多的,所有出家人的書、在家人的書、佛教的、道教的、儒教的,他都讀過;他對《易經》也特別有研究。
這一篇「序」是華嚴菩薩所作的序文,當然是最好的,所以在還沒講《華嚴經》之前,就先講一講這個序文。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