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識 | 帶你瞭解「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0
1694

佛教知識 | 帶你瞭解「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譯名

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悲心懇切,覺照圓明,尋聲救苦,隨類應現,並與娑婆世界因緣最深的等覺大士。以處處展現「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的大悲精神著稱於世。在《法華》、《楞嚴》兩部重要佛教經典中有著集中反映。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svara,漢文音譯「啊那婆婁吉低輸」(舊譯)、「阿縛盧枳低濕伐羅」(新譯)等;意譯為「光世音」(見《正法華經》)。

「觀世音」(見《法華經》、《悲華經》、《楞嚴經》、《維摩詰經》、《請觀音經》、《觀無量壽佛經》、《大悲心陀羅尼經》等)。

「觀世自在」(見《大日經》)。「觀自在」(見《般苦心經》、八十《華嚴經》、《解深密經》、《十一面神咒經》、《不空羂索咒心經》等),此外尚有「觀音」、「觀音聲」、「觀世音自在」、「聖觀自在」等譯名,而以「觀世音」和「觀自在」之名影響最大,運用最廣,分別代表了舊譯和新譯之極至。但在傳統習慣上被教界和民間所普遍稱用的,仍為舊譯 ——「觀世音」。

又,梵文Bodhi-satta,音譯「菩提薩埵」、「菩提索多」、「扶薩」等,意譯為「大士」、「開士」、「勝士」、「大道心眾生」、「覺有情」、「法王子」等。習慣上多沿用譯音的略稱 ——「菩薩」。菩薩是指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實踐四攝、六度等妙行,不同程度地圓成了自覺(以佛法覺悟自心)、覺他(用佛法覺悟他人)的大乘聖賢。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悲懷為其表徵。其果位次於佛而高於羅漢,自下至上分成五十一位次。觀音、文殊、普賢等都是位列「等覺」(謂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佛陀),為菩薩之首。

釋名

觀世音菩薩的得名由來,諸經有三種記載:

一、由宿世悲願得名。《悲華經·受記品》謂菩薩在遠古因地修行時期,因發大悲誓願而蒙寶藏如來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二、以修因自利得名。《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謂菩薩自述,往昔恆河沙劫前,師事觀世音如來,以聞思修,入於正定,觀世音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三、由證果利他得名。《法華經·普門品》謂釋迦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的提問答復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唐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卷三曰:「(阿縛盧積低溫伐羅),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言,即阿縛盧枳低,譯‘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雲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後世學者通過比照經義或考證原典,一般認為舊譯不謬;尤其從佛法角度而論,二譯相輔相成,體現了菩薩「悲智雙運」的境界:

一、從側重有別論:觀世音,是說世間眾生遭遇災難不祥,若一心稱念菩薩名號,菩薩觀照無遺,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此從「悲」立名。觀自在,是說菩薩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觀智,由耳根一門深入,反聞自性,不被外界聲境所轉,故爾觀聽圓明,得大自在,此從「智」立名。

二、從圓融一體論:觀世音,是以能觀之智,觀照世間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妄聞,反聞自性,而入正定,此具「智」義。觀自在,正是因觀知眾生苦難,以大神通,隨機往救,自在無礙,此具「悲」義。

具體地說,「觀」是主體的妙智,始終如一;「世音」是客體的境界,有著前後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薩所具的「聞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聞一切眾生的稱念祈求之音。合而論之,每一名號同時兼具了悲智、因果的雙重義蘊。這正符合了菩薩道的基本原則;修自利之功德,是為著圓成利他的事業;做利他的事業,是為著莊嚴自利之功德。

別稱

在正式名稱之外,觀世音菩薩還有一些家喻戶曉或者鮮為人知的別稱。這些別稱有的直接出於佛經,如「撚索」和「千光眼」,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亦名撚索,亦名千光眼。」

「施無畏者」,出自《法華經》——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為施無畏者。」

「大悲者」,出自《請觀音經》——「一切佛興世,安樂眾生故,異口各各身,端坐金剛座。口出五色光,蓮花葉形舌,贊嘆‘大悲者’,調御師子法。」又出《十一面神咒心經》——「敬禮聖觀自在菩薩摩河薩大悲者。」

有的別稱雖出自後人的創造,卻無疑間接地根據於佛經,如:

從其修證立號,稱「圓通大士」;從其應化立號,稱「普門大士」;從其形相立號,稱「白衣大士」;從其居處立號,稱「南海大士」;又依《法華經》中「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的記述,稱其「救苦菩薩」等等。

此外,在贊頌、祈願之際,所用「大蓮華身」、「大淨有情」、「聞名救厄者」、「世間慈悲父」等別稱更是不一而足,但出自民間婦孺之口的「白衣娘娘」和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的「慈航道人」之類,嚴格地說,均與正規的別稱無涉。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