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福報減,謙卑福報來
有一個從很遠的地方來的人想請教禪師修行的方法,聽說禪師在禪房裡,就急切地推門而入,見到禪師立刻就說:“我要修行,請您指示我。”
禪師說:“先不著急指示你,你先退出去,把你的鞋子擺好。”
他詫異地說:“擺鞋子幹什麼?學法比較重要,鞋子等一會再擺。”
禪師說:“絕對不可以!先擺好再講法。”
◑他無奈地退了出去,把鞋子重新擺好後再次進來對禪師說:“鞋子已經擺好了,現在可以講法了嗎?”
禪師說:“不可以。”
他問道:“為什麼呢?我已經按照你的要求把鞋子擺好了啊!”
禪師說:“請你退出去,對鞋子說一聲’對不起’。”
他說:“鞋子又不是人,有必要說對不起嗎?”
禪師說:“有沒有必要先做了再說。”
◑他極不情願地退到房間門口,對著鞋子磕了三個頭,說:“對不起,我剛才一時著急,沒有把您放好,請您原諒。”說完後,回到禪師身邊。
禪師問:“當你對鞋子說完之後,心態可有發生變化?”
他一想,還真是不同,一說完後,心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原來覺得自己很聰明,很了不起,連人都沒有放在眼裡,何況是一雙破鞋子。
而剛剛對一雙鞋子如此慎重地說了一聲“對不起”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情不再那麼急躁,懂得感恩了,好像真的有所不同。
禪師說:“這就對了,為何要用一雙鞋子如此三番地嚴厲你?就是為了讓我們對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覺知,充滿了理性,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左右著自己,不要讓自己的隨意左右著自己。”
◑在這一點上,佛陀為我們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意識,充滿了覺知。
生活中有沒有覺知是有根本不同的,這就是修行人與凡夫的差別。為什麼有的人打坐總是靜不下心來?就是因為平時沒有打好基礎,生活中粗枝大葉,浮躁不堪,情緒化,從早到晚多數時候都是在無意識中度過的。
傲慢的人,他那個才華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的修學,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驕慢的習氣折伏盡,然後你才有資格學道。由此可見,態度驕慢的人,世間學問都不能成就,何況是佛法?
◑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頭讀到,法達禪師去參訪六祖,見面禮拜頭不著地,六祖便問他:“你是不是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他就說他讀過三千遍《法華經》。
《法華經》的分量很大,一天只能念一部,七卷都很長,七卷一天念一部,三千部要十年,難怪法達禪師來向六祖請教《法華經》大義,還那麼自負,帶著傲慢的習氣。
經他是念得滾瓜爛熟,但是意思他不懂!念了十年沒開悟,他不是轉《法華經》,他是被《法華經》轉了。怎麼轉了呢?因為念了這麼多經,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別人都比不上,變得貢高我慢。
他不念這個經,對人很謙虛,認為自己什麼都沒有,樣樣不如人,對人客客氣氣;念了這麼多經,覺得自己了不起,被經轉了,錯了。六祖給他開示,把他點醒,教他要了解經中之義趣、義理,這才叫轉經。
會轉經的人,這個經愈讀,心地愈清涼,煩惱愈少,分別執著愈少,所以讀經一定要明理。如果不明理,你經念得愈多,你的邪見就愈多,那就是清涼大師所說的“增長邪見”,你是被經所轉。被經所轉的現像是傲慢。
◑傲慢的人,大德一看到你是敬而遠之,為什麼?你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沒有真實的修行功夫,你沒有實德。
學佛不是好高騖遠,而是腳踏實地。從釋迦牟尼如何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充滿誠心、靜心、覺心、細心、悟心這一點上學起,看看聖賢們是如何充滿智慧、充滿平等、充滿慈悲地生活的,這就叫學佛,這是修行人的最低標準。所以說傲慢的人沒有福報,功德都被習氣消掉了。
在此, 我祈願,今生今世所有眾生都能聽聞佛法,離苦得樂!常念阿彌陀佛
(網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