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修行佛法之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法顯、玄奘、慧可、憨山、虛雲、弘一等大師都是我特別喜愛的高僧。看他們的修行之路也是百看不厭。憨山對《藥師經》做過重要的開示。
今天再走走憨山的人生之路與開悟過程洞察修行密碼。
大師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謚號弘覺禪師,安徽全椒人(介於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間)。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為臨濟宗門下。與紫柏真可是至交。
他歷經明朝四個朝代,壽78歲。復興禪宗曹溪,與六祖慧能的肉身並列供奉於曹溪南華寺內。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
出生。
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七歲
叔父染病而死,其嬸撫屍痛哭:「天哪!你到哪裡去了!」他滿腹疑團地問人:「叔身在此,他又到哪裡去了呢?」不久,嬸生下一嬰兒,他又好奇地問母親:「這嬰兒從哪裡入嬸腹中?」母說:「那你是從哪裡進入你娘腹中?」至此,死去生來之疑,耿耿於懷。
古人有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入道第一法門。
母親對他讀書逼得緊,他就問「為什麼讀書。」「讀書做官。」「然後呢?」「退休。」「一生辛苦有何用。」母親覺得他思想特殊,就說:「你當和尚好了。行遍天下,自由自在,做好了,還可以成佛做祖。」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歲
聞金陵西林無極大師有大德,遂投大師門下,深得賞識。因讀《中峰廣錄》,立志修習禪宗法門,脫離生死苦海。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九歲
無極大師為他請了許多名師,教他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詩詞歌賦,一直培養他至十九歲才隨憨山意願為他剃度。
依無極大師剃染,專心參究向上一著。因久不得要領,改為專心誦持阿彌陀佛名號,逐漸打成一片。
一日,夜夢阿彌陀佛出現西方,相好莊嚴,了了分明。又欲見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二菩薩即現半身於空中。此後三聖時現目前,他想「時時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一日聞無極大師講《華嚴懸談》,至十玄門中「法界海印森羅常住」時,了悟法界圓融無礙之旨。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二十歲
大師往天界寺,參加雲谷大師主持禪七活動,雲谷開示審實念佛公案。大師從此參究,一念不移,如在夢中,了不見同參亦不知有日用事,乃至行於都市不見一人。
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二十五歲
他北游參學,先至北京聽講《法華》和唯識,並參徧融(真圓)、笑岩(德寶)二巨匠,請示禪要。
繼往游五台山,見北台憨山風景奇秀,即有取為自號之意。
不久又回北京西山,獲識當時名士王鳳洲、汪次公、歐楨伯等,以詩文相唱酬。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二十八歲
他又離京行腳,游嵩山、洛陽,至山西蒲州會見妙峰,和他同上五台山,居北台之龍門,專事參禪。
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二十九歲
憨山大師校訂《肇論》,從前對《物不遷論》中「旋嵐偃岳」之旨不明。
讀至梵志幼年出家修行,皓首而歸,鄰人見後問道:「過去的梵志還在嗎?」梵志答道:「我和過去梵志相似,但又不是過去梵志!」恍然了悟「諸法不遷」之旨,當即下床禮佛,雖然一起一伏地拜著佛,卻沒有起伏相可得。
來到院中,風吹庭樹,飛葉滿天,卻又了無動相,憨山想道:「這不正是‘旋嵐偃岳而長靜’嘛!」
後來小解,不見有流動相,則曰:「這不正是‘江河競注而不流’嘛!」
於是生死之疑從此冰釋,乃作偈曰:「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次日同參妙峰問道:「師兄近來修行有進步否?」大師答道:「夜裡看見河邊兩頭鐵牛鬥入水中去了,至今絕無消息。」妙峰笑道:「恭喜師兄住山有本錢了!」
攝心為戒,戒生定,定發慧。大師仁者不心動的定功境界非凡。
明神宗萬曆四年(1576)三十歲
大師前往五台龍門靜修,單提一念,勇猛精進,直至一字不識之地,身心灑然,如入極樂世界。
袾宏游五台山,與大師敘談五日,使其深受禪淨兼修思想的影響。
明神宗萬曆五年(1577)三十一歲
夏,大風猛吼,萬竅怒號,溪水奔騰,聲如驚雷,大師定中受擾,乃向妙峰禪師請益。
妙峰開示:「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聽古人道:‘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圓通。’」
大師於是每日坐在溪邊修行,初則水聲宛然,時間一長,動念即聞,不動念即不聞。一日,忽然忘卻身心,一切音響頓時消失,自此,即使聲音如雷,也再不能擾動大師靜寂心境。
一日憨山大師飯後漫步,攝心歸一,忽然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然,如大圓鏡,山河大地盡現其中,及出定則智慧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道:「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從前疑慮,當下冰消,及視飯鉢,則已蒙塵。
大師初悟後即刺血泥金,抄《華嚴經》一部,上結般若勝因,下酬父母之恩。其間曾做三個與禪修有關的嘉夢:
①初夢清涼國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所謂佛剎互入、主伴交參、往來不動之相;醒後自見心境融徹,無復疑礙。
②次夢彌勒親授經書,並開示道:「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瞭然心目。
③次夢文殊菩薩請浴,浴後飲菩薩送來的腦髓;覺後五臟洞然,輕快無喻。
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三十四歲
神宗慈聖太后派人至五台山設「祈儲道場」並修造舍利塔,他和妙峰共建無遮會為道場回向。
越年在山講《華嚴玄談》,聽眾近萬人。
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三十八歲
他赴東海牢山(山東嶗山)那羅延窟結廬安居,開始用憨山為別號。
皇太后遣使送三千金為他建庵居住,當時山東遭災荒,他即建議將此費全數施捨給災民。
明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四十一歲
神宗印刷大藏經十五部分送全國名山,慈聖太后特送一部與東海牢山,因無處安置,又施材修寺,稱海印寺。
同年,真可(達觀)與弟子道開為刻藏事特來訪他,住了兩旬而去。
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587)四十二歲
大師隱居東海牢山。一夕靜坐夜起,但見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三昧現前,無入無出,即說偈道:「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聖絕行藏;金剛眼突空花落,大地都歸寂滅場。」
取《楞嚴經》印證,開卷即見「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全經觀境瞭然心目,遂書《楞嚴懸鏡》一卷。
明神宗萬曆十八年(1590)四十五歲
靜中機發,不因心念,意在舌端,即述偈曰:「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游一鏡中;夜半忽沈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驪龍。」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四十七歲
他訪達觀於房山上方山,同游石經山,巡禮隋靜琬所刻石經。時靜琬塔院為僧所賣,達觀出資贖回,大師撰《復涿州石經山琬公塔院記》。
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五十五歲
秋,南韶長官祝公請他入曹溪,時南華寺衰落已久,他到寺後,開闢祖庭,選僧受戒,設立僧學,訂立清規,一年之間,百廢俱興。
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1603)五十八歲
達觀在京師因《妖書》事,被捕下獄,又累及大師,仍被遣還雷州。這中間他曾渡海游海南島,訪蘇東坡故居,作《瓊海探奇記》。
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1606)六十一歲
八月,明廷大赦,大師於是再回曹溪。他為復修南華寺大殿,自往端州採運大木。
有僧挾嫌誣他私用淨財,訟於按察院,他船居芙蓉江上二年待訊,大病幾死。
後來雖真相大白,他卻堅決辭去曹溪的住持,至廣州長春庵,為眾講經。
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1613)六十八歲
他從廣州至衡陽,居靈湖萬聖寺。緇素又在寺傍為他建成曇華精捨。他在衡陽寫成了《楞嚴通議》、《法華通議》、《起信論略疏》,並自開講。
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七十一歲
四月,他離湖南,至九江,登廬山。九江四眾弟子為建靜室於五乳峰下,他很愛其環境幽寂,有終老其地之意。
後到徑山,即為達觀舉行荼毗佛事並撰塔銘。
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七十二歲
正月,他又去杭州雲棲寺為袾宏作《蓮池大師塔銘》。時各地僧徒領袖在西湖集會歡迎他,盛況一時。
歸途經蘇州、華嚴學者巢松、一雨請入華山遊覽。又被弟子洞聞、漢月及居士錢謙益迎至常熟虞山,說法於三峰清涼寺。
同年五月回廬山。
這時九江眾弟子為他在五乳峰下擴建道場,他即命名為法雲寺,於此為眾開講《法華》、《楞嚴》、《金剛》、《起信》、《唯識》諸經論,並效遠公六時禮念,專心淨業。
又為繼續華嚴一宗的遺緒,據《清涼疏鈔》撰成《華嚴經綱要》八十卷。
明熹宗天啓二年(1622)七十七歲
大師應韶陽太守張公之請,再入曹溪,為眾說戒講經。
明熹宗天啓三年(1623)七十八歲
十月示微疾,向大眾宣佈道:「老僧世緣將盡矣!」有僧請他垂一言,他說:「金口所演,尚成故紙,我又何為?」(《憨山大師傳》,《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十五),後焚香趺坐而逝,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諡號「弘覺禪師」,後人為他立塔於南華寺天子崗。
明熹宗天啓四年(1624)
正月二十一日大師靈龕歸匡山。
因匡山地多陰,不便安葬,經二十年後又從匡山重返廣東曹溪。大眾開靈龕瞻視,見大師結雙跏趺坐,面色鮮紅,爪發猶生,衣服尚新,只是開龕以後立即見風零星飄碎。
當時有一僧人建議依天竺的方法,用海南栴檀末塗其體。眾人同意他的作法,此僧人塗罷以後即離去不見。
然後弟子們恭恭敬敬為大師肉身披上了千佛衣,供奉於寺內。
明崇禎十三年(1640)
弟子們將遺骸漆布升座,安放塔院,即今曹溪南華寺內供奉的憨山肉身像。(劉起相《本師憨山大和尚靈龕還曹溪供奉始末》)。
附:憨山大師《費閒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難,信願全無總是閒;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閒;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嗑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