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悲待人,智慧做事,是學佛的原則

0
1322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是學佛的原則

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嗎,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與慈悲之法。如果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學習佛法,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滿的精神境界,學習佛陀自我完善,智慧洞察萬物,慈悲方便利益眾生的難能可貴的精神。
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學佛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習佛法最主要的是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
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於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薩!這是佛說的。人如果有這樣一顆慈悲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慈悲待人,智慧做事」,這是佛教的原則。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堅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惡行善的原則,就是佛教思想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方法。
在家的人學佛應以修慈悲心,修善德為主,至於念佛、坐禪,不需要生搬硬套,可以按照本人的實際情況決定,貫徹佛教的方便原則,家中設不設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強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為榜樣,以佛法為準則。

淨化身、口、意三業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在我們這個世界上,能夠生而為人的很少,有閒暇時間的人也很少,能夠聽聞到佛法的更少,聽聞佛法後又懂得如何修學的就更少,也就是說,信佛的人中真正學佛的並不多。
信佛和學佛,其實還是有區別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燒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薩的保佑,這種信仰非常表面。誦經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為了改善並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所有從貪、嗔、痴出發的行為,都會形成不善的業力。所以說,凡夫的起心動念都在造業。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念佛時,所念的每一聲佛號,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里種下了善的種子;當我們誦經時,就是在我們的內心裡種下了佛法的種子。所以,我們是想讓內心結出慈悲、智慧的果實,還是無明、煩惱的果實呢?關鍵在於平時是如何熏修我們的內心。

如果我們不斷地貪婪、嗔恨、嫉妒,煩惱就會漸漸地形成強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們的身心;如果我們不斷地聽聞佛法,如理思維,慈悲、智慧的菩提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學習佛法,不是為了豐富我們的業餘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著家庭瑣事、忙著工作經商,偶爾才有那麼兩個鐘頭到寺院裡聽一點佛法,有沒有用呢?當然是有用的,但這種作用卻微不足道!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學佛作為生活中的點綴,而是要將它落實到生命的實處!
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也想學佛,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到寺院來,沒有時間聽經,沒有時間念佛。作為在家的居士,的確有很多世俗的事務需要處理,包括家庭、兒女、工作、人際關係等等。但是,什麼叫有時間,什麼叫沒有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誰也不會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個人都會把時間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認為學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沒有時間學佛。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時間,而在於是不是重視。當我們覺得沒有時間聽講經,或沒有時間學佛時,就說明我們沒有把學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

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於世俗應酬而沒時間學佛,另一種乾脆就放棄了世俗生活,放棄了世俗責任,只管自己念佛、誦經。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對的。作為在家居士來說,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也不應為了學佛而放棄世俗的責任。
佛教里有一部《佛說善生經》,在這部經里,佛陀非常詳盡地告訴我們:作為妻子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父母,對兒女要履行哪些職責。這和儒家所講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順父母的功德僅次於供養三寶的功德,如果無佛在世時,孝順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個人對父母都沒有孝養之心,又怎麼可能慈悲一切眾生呢?

在人際關係上,我們要本著慈悲心與人為善,這是一個佛教徒處世的准則。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慈悲心的時候,不僅能給他人帶去溫暖,更能以此克服我們生命內在的嗔恨。另外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的引導。只是一味的沒有原則的慈悲,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兩大內涵,所謂「悲智雙運」 。智慧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通過不斷地聽聞、思維經教,如理思維才能獲得。
學習佛法不只是誦經、念佛,還要聽聞、思維經教。有句話叫做「有信無智,長愚痴」,就是說,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會使人偏執一端,越來越固執,越來越狂熱。所以,信仰需要智慧來引導,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信仰的層次,提高信仰的水準。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