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達人心,了悟人生!

0
4691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達人心,了悟人生!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他幼年而孤,成年後以打柴為生,某天因聽人誦《金剛經》而有所領悟,於是一心向佛。經人指引,拜在黃梅憑墓山禪宗五祖弘忍大師門下,因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深受弘忍的器重,並將佛法衣缽傳授與他。此後幾經曲折,隱遁數年,惠能終於創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對禪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成了中國禪宗的主流。關於六祖慧能的言論,在《壇經》中有詳細的記載,逍遙子為大家整理了幾句,我們不妨一起學習一下。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釋義:自性原本清淨虛空,真正悟道的人,不會執著於事物表象,因此,無牽無掛,無憂無懼,自由自在。安頓好了內心,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釋義:佛性人人具足,關鍵在於是否開悟,不覺悟時佛也是眾生,一念覺悟了眾生就是佛。
3、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釋義:俗話說,「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山」,真正修行的人,不受時間、場所和形式的拘束,隨時隨地,時時處處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悟道。

4、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釋義:道原本是通達無礙的,為什麼會阻隔和停滯呢?一切取決於自性,自性迷亂,執著於教條,就形同自我束縛,道也就不可能得到伸張;不拘泥於教條,才能真正感受到活潑潑的,道的力量。
5、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釋義:不管是風動還是幡動,皆因牽動了此心,所以才會糾結。如果明了自性的虛空本質,萬事萬物於我如鏡子照物般的自然,那麼必然毫無牽袢,自由自在。
6、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釋義:佛性人人具足,凡夫也可以是佛,煩惱當中蘊含著菩提智慧。前一念迷惑,就是凡人,後一念覺悟就是佛。前一念執著於事物表象,很煩惱;後一念大徹大悟,從事物表象中跳脫了出來,達到了超凡脫塵的境界,這就是無上菩提智慧。

7、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釋義:明心見性是功,平等地待人接物是德。每一個意念都來去自由毫無滯礙,這樣就能常常體認到自己的本性。悟道的那一刻,實實在在美妙的感覺,讓人受益良多,它名為功德。
8、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釋義: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回歸每一個當下,心心念念不離自性,快樂幸福就在其中。

9、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
釋義:一切道的力量源於自性,當真正悟到了這一點,就不會懷疑迷惑,心心念念都是無上般若智慧。如果能時常這樣,不執著於事物表象,不拘泥於教條,通達明了,就能達到真正自由自在的境界,以此心擁抱生活,自然無往不勝。
10、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釋義:我們生來,行走坐臥一飯一茶,哪一樣不是修行,哪一樣不是禪的境界?如果要計較什麼是功課,需要何種形式,那樣只會離道更遠。(錄自每日頭條)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