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大德關於持戒的開示

0
2267

高僧大德關於持戒的開示

虛雲老和尚

學佛不論修何法門等,總以持戒為本。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修學者必須依佛戒,戒為無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則不論參禪、念佛、講經,無一不是佛法;若離佛戒,縱參禪、念佛、講經,亦與佛法相違,入於外道。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

《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告訴我們: 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 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或云:六祖說: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

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里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佛雖說種種法門,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為根本。務使受持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依之立身齊家治國,則人道主義盡。且苦因既息,苦果自滅,解脫三塗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則學佛主義亦盡。故三歸五戒,是導世之良津,拔苦與樂之妙法。

欲脫生死黏,去煩惱縛,非五戒不為功。故云: 五戒不持,人天路絕。 者,生善滅惡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聖之工具。以從戒生定,從定發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覺。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 戒為無上菩提本 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攝心。妄心若攝,分別不起,愛憎自無。種種惡業,何由而生?故《楞嚴經》云: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 當知 攝心 二字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貪嗔痴,則諸惡不起,自能眾善奉行。故 攝心 二字,豈獨挽救人心,維持世道;果能攝心一處,無事不辦,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現在的佛法比較盛行的,是凈土與禪宗。但一般僧眾,都忽略了戒律,這是不合理的。因為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 戒、定、慧 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這是我們每個學佛的人,應特別注意的。

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廢,要三法圓融,才得無礙。持戒若不明開遮,不通大小乘,不識因時制宜,種種妙用,死死守戒,固執不精,成為錯路修行。三學圓明,才得上上戒品。

徐恆志老居士

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嚴防身、口、意三業,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埋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如果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合乎戒的規律,自然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純潔,達到清凈無染的境界。《法句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所以學戒不僅要認真貫徹執行戒相、戒條,更應注意通過持戒,收攝其心,自凈其意,使不散亂;果能心地清凈,一切殺害、偷盜、邪淫、妄語等,亦就不會發生。所以《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修心可分為救果與慎因兩方面。救果就是根據佛法來掃蕩過去已經熏成的舊日習氣,所謂「隨緣消業」;慎因就是審慎今後自己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動,勿再顛倒昏迷,亂作亂為,以免再增新習氣,所謂「莫再造新殃」。假使只注意除過去的習氣,而不戰戰兢兢改造其現在思想行為,那末正象服藥而不忌食,病終不得痊癒,苦終無由解脫。所以持戒實是學佛的基礎。學佛的人,無論修什麼法門,必須注重戒律。雲棲大師說:「持戒為平地,禪定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莊嚴,萬行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由戒為本」。《梵網經·心地品》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我們假使能語默動靜合乎戒的規律,那末圓明妙心自然應現;同樣,如果能心地清凈,殺、盜、淫、妄等惡行也無從發生。所以能真實攝心,內外一如的,是真持戒!

夢參老和尚

佛法長久住世間,必須重視戒律。如果對於佛的戒律不能護持,那佛法就漸漸衰滅了,這是最基本的條件。社會上講做人要有人格,不能超出人格之外;出家人以戒律為根本,一出家就有規矩約束,才能夠修道、成道。

凈慧長老

學佛的三大綱目就是持戒、修定、證慧,這是我們學佛的下手處,也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總綱。

首先要持戒。持,就是受持、堅持,持之以恆;戒是戒律。戒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這叫止惡;另一方面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這叫修善。持戒無非是這兩方面的意思,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戒律上,止惡叫止持,修善叫作持。該止的不止,固然是犯戒;該做的不去做,同樣是犯戒。所以說「諸惡莫作」你做到了,如果「眾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夠,那還不是持戒的完整要求。各位在學佛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消極理解持戒的意義,以為持戒就是這不許做,那不許做。要知道持戒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家、出家的戒律都是一樣的,只是層次有所不同。在「諸惡莫作」方面,在家的戒律要求得松一些,而出家的戒律則要求得比較嚴格,但在「眾善奉行」方面都是要以利他為自利的出發點,廣行眾善這方面的要求,在家出家是一致的。

慧律法師

任何一個出家在家的佛弟子,一定要牢牢守住佛的戒律,守住佛的因果。因為眾生習氣太重了,不守戒他會跟著習氣走,把習氣當洒脫,把無知當開悟,所以一定要持戒,才有辦法入佛的正見。

【所謂攝心為戒,】就是注意你的起心動念,這個才是真正持戒的人,注意你的起心動念。《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面講;你這個要做一下筆記,什麼叫真正持戒的呢?持佛的心戒呢?有四句話,你要很小心聽:一、不敬持戒;二、不輕毀戒,三、持犯一如;四、是名持戒。喔!原來持戒是這麼一回事,我們一句一句話來剖析它,不敬持戒,不會特別恭敬那一些所謂持戒的人,不會特別去恭敬他,因為四大本空,五陰無我。意思就是說:心要保持如如不動,持戒好,我們隨喜讚歎;但是,不會特別,平常心就好,叫做不敬持戒,不會特別恭敬持戒的人,你所謂持戒的人。不輕毀戒,「輕」就是輕視,絕對不輕視那一些毀犯佛陀戒律的人,因為那些人是值得我們同情,不是我們要恨他,絕對不可以輕視。所以,不敬持戒就是心如如不動;不輕毀戒也是心怎麼樣?也是如如不動。持犯一如,為什麼叫一如呢?持戒不可得,犯戒不可得,「一如」就是畢竟空。是名持戒,這樣子的心保持如如不動的人,才是真正持佛的戒律。好!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漏」就是煩惱,戒定慧具足,就沒有煩惱了,就是無學位了,就是無漏了。這一杯水端起來,如果底下打一個洞,這水就會漏掉;這一杯水,底下沒有洞,它就不會漏,叫做無漏。意思就是:具足戒定慧的人,對這個世間不再貪染,就沒有煩惱。【一般的戒,都是指身口戒,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故說:「攝心為戒」,】攝心為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注意你的起心動念,才叫做真正持戒清凈的人。如果我的身體不殺、不盜、不淫;我這個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但是,我的內心充滿著嫉妒、充滿著恨、懷疑、攻擊、排斥,雖然嘴巴沒有講,身體沒有殺、盜、淫;但是,那個動念控制不住。前面的身、口持得很清凈,看到不如意的事情、不喜歡的就憤怒,那麼這個人能說他是一個持戒的人嗎?

如如不動是真持戒人,跟你那個持戒是不一樣喔!

搭衣、持缽、威儀,我讚歎,真的讚歎,心能如如不動嗎?這問題就很大了,對不對?

你看的是緣起的假相,這個幻相的身心,問題你心性是不是下功夫?

哪個是真持戒人?見性,徹底的見性,身心不二,外現威儀,內心如如不動。

濟群法師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體行持中,又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

不少人把戒律看做束縛,事實上,這是幫助我們建立和解脫相應的生活規範。如果說是禁錮,那麼,它只是對凡夫串習的禁錮。就像為維護社會安定需要將罪犯收監改造一樣,為了獲得內在安寧,也需要將某些製造混亂的串習禁錮起來,加以調整。如果任由罪犯作惡,社會將一片混亂;如果任由串習活動,身心將躁動不安。所以,佛陀特別通過戒律讓我們安頓身心,重建秩序。

持戒包括止惡和行善兩個方面。止惡也叫止持,「止」是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其中又以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基本行為規範。我們所應制止的這些行為是和煩惱相應的,所以,止惡的意義就在於止息內心惡的種子。生命是習慣的積累,我們的貪、嗔、痴自無始以來已形成巨大的慣性,正是這種習慣,造成了我們現有的人性。其實,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現在提倡「人生佛教」,提倡「生活禪」,就是要求我們將修行落實在語、默、動、靜之間,落實在行、住、坐、卧之中,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戒的另一層意義是行善。菩薩戒的「三聚凈戒」,就是要在止惡的同時積極行善。如果說不殺生是消極地止惡,那麼放生就是積極地行善。在聲聞戒律里,不止惡是犯戒;在菩薩戒里,不行善也是犯戒。在《瑜伽菩薩戒》有關布施的戒條里,有人卧病缺乏照料,你明明知道卻不去慰問就屬於犯戒;有人向你訴苦而你沒有耐心聽,也屬於犯戒。

聲聞乘強調以止息惡行來持戒,即「諸惡莫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持戒本身就是一種行善方式。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殺生,我們就不必擔心受到他人傷害;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偷盜,我們就可以夜不閉戶;如果每個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許多情感糾紛和家庭悲劇;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妄語,我們就不必擔心上當受騙;如果每個人都不飲酒,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

轉載貼文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