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趙閱道修道有得的一生(摘錄)

趙閱道修道有得的一生(摘錄) 黃柏霖警官   我們來介紹趙抃。趙抃,就是字閱道,我們剛才提過,就是趙閱道,他本名叫趙抃。他被稱為「鐵面禦史」,平時他在擔任公務的時候,或者他外出的時候,他都是帶了一把琴,一隻白鶴跟隨著他。所以在這個趙閱道他本身的畫像旁邊就畫了一隻白鶴,還有一台古琴。他爲政非常簡單、簡易。他為官,事實上他是非常厚道的,而且很注重清修。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晚上必定衣冠整齊的「露香以告天」,就是在他的庭院擺香案,向上天稟報。那麼到四十幾歲的時候,他「究心宗教」,什麼叫「究心宗教」呢?對於心性之學,他非常地投入,我們講說,歸心心性之學。他剛開始在衢州的時候,常常親近蔣山法泉禪師。「禪師未嘗容措一詞」,就是說蔣山法泉禪師對他要求非常地高,常常對這個趙閱道先生要求非常地嚴苛,不假辭色的,該責備還是責備。雖然趙閱道本身人家稱他叫「鐵面禦史」,可是他對於他的依止和尚,就是他親近的蔣山法泉禪師,他非常地恭敬,被禪師喝罵,他還是讓他喝罵。所以他「未嘗容措一詞」就是他沒有辯解。   後來在青州,他「政事之餘」,就是公事之餘,公文批完了,事情做完了,公事做完了,他喜歡打坐,「多晏坐」。有一天突然間打雷了,「忽聞雷震」。「大悟」,他開悟了。所以你再從這個地方去看,佛陀說,佛經上說,我們黃念祖老居士也這樣說,不廢世法,而行佛法。你看他沒有離開官職,他一方面當「鐵面禦史」,一方面當這些州縣的知縣,或是知州,做這些縣長,叫不廢世法,而行佛法。不離世法,而行佛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就沒有離開這個世間法。所以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怎麼分,從心裡面的迷跟悟來分。   當時他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間打雷了,他豁然頓脫,開悟了,寫了一首偈語說了,「默坐公堂虛隱幾,心源不動湛如水。一聲霹靂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這境界非常地深,「默坐公堂虛隱幾」,他說,我在這個公堂,就是他的辦公室,我在這邊禪坐的時候,觀照到非常微細的那一剎微剎的那個心念,「虛隱幾」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處,觀察到非常微細微細了,這個叫「虛隱幾」。「心源不動湛如水」,就是我們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不動搖、本不生滅的那個如來自性,那我們的覺性它是心源不動,清淨如水。就是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是清淨湛然,所以這叫「心源不動湛如水」。   「一聲霹靂頂門開」,聽起來像是打雷讓他開悟,對不對?可是你天天聽打雷,你怎麼不會開悟呢?我們也聽一輩子的打雷,從來也沒有叫叫我們醒過來。這什麼意思呢?這個「一聲霹靂」就是我執破了、法執破了,再破根本無明就是明心見性了。「一聲霹靂頂門開」,「頂門」是什麼呢?「頂門」就是我們《首楞嚴經》裡面,《大佛頂首楞嚴經》,這個「頂門」就是什麼, ?頂門就是我們的心門、就是我們的心地。所以「一聲霹靂」,我執、法執破了,再破根本無明,把我們無始劫來的這個我執跟法執破掉了,見到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了,叫「喚起從前自家底」。   「從前自家底」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也就是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裡面講的,當時五祖弘忍大師在傳衣缽給六祖大師的時候,眾弟子都要去追那個衣缽。惠明將軍,還沒有出家前當過四品將軍的惠明將軍,就到避難石那邊追到六祖大師跟衣缽。那麼六祖大師就把衣缽放在避難石上面,惠明將軍就說,「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他就是說,我是為想開智慧而來,我不是為衣缽而來,他這個時候迴光返照了。那六祖大師講一句話,好,你是為法而來,好,就教他返觀自照,「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教他返觀自照。惠明將軍當時返觀自照相應了,就是「喚起從前自家底」。   趙閱道他累官當到參知政事,後來當到太子的老師,這官當很大,「太子少保」。以前皇帝有太保、太師、太傅,太子也有少保、少師、少傅。他死後被追封為清獻公。蘇軾就蘇東坡曾經爲趙閱道寫了一個《清獻公神道碑」,這個碑文。   我們現在就來解釋,剛才唸過的台中蓮社的這一篇「修道有得」的原文,這個白話解說。趙抃,他剛才我們提過了,他是宋仁宗時候的進士,他清廉剛正,在朝廷裡面,他檢舉不法官吏,鐵面無私,不畏權貴,聲譽遠播,令人敬畏。宋神宗的時候擔任參知政事。後來因為趙閱道跟王安石政見不合,就是理念不合了,後來辭官修道,他就不當官了,去修道了。他這條路選對了。他如果不去修道,恐怕也只是一個歷史人物而已,曾經有這麼一位當官的,當到太子少保。但是他後來是開悟了,他是坐化的,往生佛國,他後來辭官修道。趙抃他「為人忠誠正直」,剛才講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晚上一定「衣冠整齊」的「焚香對天稟告」。這個重點在哪裡?重點是「不可稟告」的事絕對不敢去做,不敢告天的,白天不敢做。我們誰敢這樣呢?告訴佛菩薩,「不可稟告的,便不敢做」。   他出任成都知縣的時候,他到四川成都擔任知縣的時候,「常以一琴一鶴隨從身邊」,他「辦理政事,簡易不繁,政績顯著,民心歸向」。他到越州當太守的時候,正好「吳越地區大饑荒」,就是現在江南那一地帶,那個地區,「民生困苦」。趙抃「想盡辦法救濟饑荒,下令修築城牆」,「城垣」就是城牆。「發給工資」,這個像我們現在的用語,叫以工代賑,你來做工,國家發錢給你,這個叫以工代賑。「使人民自食其力,得以養家活口」,這也是一種善行。所以我們說衙門好修行,人在公門好修行,就這個道理。你看他這個就是,人在公門好修行,又可以救濟災民,又可以建設。   他擔任虔州知縣的時候,看到當時「嶺外的士兵官吏去世」了,「大多無法運回家鄉」,也就是客死他鄉了。趙抃於是製造了很多船隻,大概一百多艘,而且轉告各州郡說了,士族官吏的家,「如有不能回鄉的,我設法幫助他」。「於是相繼前來請求的,都給他船隻,並且送他路費」。   當趙抃赴任青州知縣的時候,正值旱災,還有蝗蟲侵擾邊境。可是趙抃到那個地方,到青州當知縣的時候,奇跡發生了,而且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突然間遇到一陣大風,這些蝗蟲被大風一吹,全部退回去了,全部掉在水裡面死掉了。這就是什麼?這是一個聖賢要駐地的地方,那個地方會受他的庇蔭。我們說一人行《太上感應篇》,那麼這個地區就能夠吉祥平安。一國有行《太上感應篇》,那一國裡面都能夠吉祥平安。趙閱道焚香告帝,他就是完全以《感應篇》做功過格,所以他有落實《感應篇》。所以你看這些蝗蟲、旱災都是眾生的共業所感,但是趙抃到那個地方去當知縣的時候,那個地方的眾生跟百姓就受到趙抃的福報,他有這個福報就可以庇蔭地方。所以蝗蟲都退後,最後落水而死。   趙抃四十歲以後,就「屏去聲色,居家蔬食」,可以講說他就開始素食了,「研究佛理,參究心宗,與慧來禪師交遊」。當趙抃在青州的時候,有一次在靜坐中,就是我們剛才提到,他開悟的那一首偈語,聽到一聲雷震,豁然悟道。   那麼趙抃辭官以後一心向道,他受持清淨齋戒。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你看他在當官的時候,他不廢世法,他盡他的全力去行十善。我們講淨業三福裡面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看他修淨業第一福,是他在當官的時候,他去行十善業。可是他辭官以後,就回到平民百姓了,他一心修道、「一心向道」,這個時候怎麼樣?他修淨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他「受持清淨齋戒」。「不再與家人接近」了,也就是說他過著清淨的生活了。要用我們的五戒來說,他是持滿分戒。滿分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裡面它是並不戒,不禁淫欲,沒有禁止,也就是說夫妻之間的人倫之道,它還是沒有禁止。但是到菩薩戒的時候,它就不是不邪淫,它是不淫欲(依《梵網經》)。所以五戒裡面,它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只要做到不邪淫,它並沒有斷淫欲,也就是說他沒有壞他人倫之道。但是到菩薩戒的時候,就不淫欲了。所以這個時候,這個趙閱道事實上已經是到達菩薩戒的境界,他不再與家人接近了。   「每天由一位僧人陪伴同食」,喔,他這個福報也很大,他每天用齋的時候,都有一位出家人跟他一起修行,那跟他一起用齋,「每天由一位僧人陪伴同食」。他旁邊還有一位守戒的淨人,就是他的護法,我們現在講叫侍者,他的侍者本身也是持戒的淨人。什麼叫淨人?比如說你到正覺精舍去,或者到南林尼僧苑,那邊有很多居士在那邊修行,他們在那邊當義工,他們也有執事,比如說在那邊幫師父管帳,或是幫師父做一些勞力的工作。那麼這個居士在那邊,也是要按照這個地方,那邊的叢林規矩來做,而且要持淨戒。那一般來說,在正覺精舍或是南林尼僧苑都稱這種居士叫淨人,就清淨的人,守戒清淨的人。   所以趙閱道他當時就有一位守戒的淨人服侍在旁。「淨人每天清晨,一聞雞啼」,雞叫的時候,「便起身整理佛堂」。然後「焚香擊磬」,就打大磬了。趙抃這個時候就起身拜佛,大概是四、五點,雞啼的時候大概是四、五點,「趙抃便起身拜佛」,他開始就拜佛、誦經,他也有做早晚課。做到什麼時候呢?一直做到辰時,就是早上的七點到九點,他的早課做滿久的,大概是從五點做到早上的九點。那麼就算在嚴寒的冬天,他每天一樣禮佛一百拜,這個我們可以學他,禮佛一百拜,從未間斷,「未曾間斷」。他學佛深入,很有心得。   當時他有一個好朋友也是富貴人家,他曾經寫信勸這位富鄭公說了,他的好友富鄭公說了,可能也是在官場,而且非常地榮華富貴,他寫信給他,勸他說了,「公在世間,富貴已達極點,道德也很隆盛,可是尚未留意的是,如來一大事因緣而已,但願公能善自珍重,勤勉向道」。這真的是善知識,他不忍心看到他這個富貴人家的朋友墮落,寫一封信勸他了,他說,哎呀,「公在世間」,他說,你在這個世間,應有盡有,你什麼都有了,富貴已到極處了,世間所有榮華富貴,你都享受夠了,還有什麼所求呢?欲望是無止盡的,人命是在呼吸間。你的道德也是很崇高,道德也很隆盛。那這個人不簡單,又富貴又有道德。他說,你道德也很隆盛,可是你還沒有留意的是什麼呢?他跟他提醒,你還沒有留意就是「如來一大事因緣」。 什麼叫「如來一大事因緣」?就是佛陀在《法華經》裡面講,諸佛以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眾生佛知佛見。「一大事因緣」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就是生死大事,如何出三界、了生死,這個叫做「一大事因緣」。他說,如來這個「一大事因緣」,你還沒有留意,你還沒有注意這個,你要出三界、要了生死,離開三界六道的輪回。富貴是夢幻泡影,它是有為法,如露亦如電。你要想,你要看清楚,要悟透它的真相,它是有為法,你過去生有佈施,這一世得到這個樂報。但是福會享盡,也就是六祖大師說的,「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所以他是勸他這個好友要修道,要體悟這個「如來一大事因緣」。「但願公能善自珍重」,希望你好好保重。「勤勉向道」,你精勤的,勉為其難的來向我們大道來去體悟,「勤勉向道」就是一心向佛了。   這個富鄭公,這位鄭公也得到感悟,他也是有善根,看完他的信以後馬上到淨慈寺,大概是他常常去參訪的淨慈寺。「歸投」就是皈依,依止子顒大師。「極力參叩,頗有省悟」,後來也有成就。這個鄭公他也很有善根,他看完了趙閱道的這封信以後,他有感悟,便到他常常在親近的淨慈寺,「歸投子顒大師」。「子顒大師」,可能當時是一位修行很有成就的法師,而且是禪宗的。「極力參叩,頗有省悟」,他有一些悟處,就是這位鄭公。   趙抃到了七十八歲的時候,他自己知道「世壽已盡」,他預知時至。這非常不簡單,一個在公門擔任公職,日理萬機,而且能夠修行到當生成就,這非常不容易。他就是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他是現宰官身的,也就是他是菩薩再來的。所以我們剛才看到他救濟災民,以工代賑。然後有一些兵士官吏客死他鄉,他造一百多艘船,把他們的遺體運回家鄉埋葬。他「自知世壽已盡,一一辭別親友」,跟每一位親友告別,就跟海賢老和尚一樣,還有跟鍋漏匠一樣。他的兒子問他說,後事要怎麼處理呢?他兒子在問他,後事要怎麼辦呢?他都已經了生死大事,他怎麼會在乎那個後事怎麼辦呢?你要海葬、樹葬,要幹什麼,他都無所謂,他已經我執破了,他不在乎這個臭皮囊要怎麼處理,那個都是世間人的這種習俗。所以兒子問他說,後事要怎麼辦理?趙抃大聲呵斥,他大聲呵斥他。可見他兒子不太瞭解他爸爸修行的境界,他都已經破我執了,他怎麼會還在乎這個臭皮囊要怎麼處理。   他遺留一封信給他平常親近的慧來禪師說了,「如果不是平日蒙受大師諄諄警惕訓誨的話,到此臨終時刻,必不能得力」。他比蘇東坡厲害,印光大師說,蘇東坡到臨命終的時候,還不能夠做主,自己做不了主。這個我們講課已經講過了,我們就不再重提。「命將終時」,你看他在臨命終的時候,他還寫一封信感恩他平常親近的慧來禪師說,如果不是你平常這樣諄諄地警惕我、訓誨我,我到這個臨命終的時候,我自己做不了主,我功夫不得力。他「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了。所以他「命將終時,言辭不亂,端正趺坐」。重點在這裡,各位,他值得我們學,他預知時至,一一地跟他的親友道別,最後這八個字,「言辭不亂」就是正念分明。我們在「慈雲懺主淨土文」裡面講,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就是這裡講的「言辭不亂」,就正念分明。端坐,「端正趺坐」就是坐化,安祥去世,坐化。他預知時至,了不起。   所以台中蓮社在研討這個趙抃的一生,「修道有得」,他們的結論是「修道有得」。綜觀這個趙抃的一生,他的結論是這樣,「一生修好道德,居心行事,光明磊落,可以對越上天。又能參究心宗,禮佛誦經,數十年,精進不懈,自己深造有得,而又悲心度人。如是因,如是果,臨終舍報,安詳自在,真是不虛此生了」。台中蓮社下這個結語太好了,太好太好了。趙抃,我在講《感應篇》裡面,我印象中提過很多次了,我對他非常地景仰,也非常地讚歎,這一種我們可以講他是現宰官身,能夠像高僧大德一樣這樣,修行到這麼好的境界,預知時至,一一拜訪親友,「言辭不亂,端正趺坐」,坐化。   所以台中蓮社這樣的一個結語,我覺得恰如其分。他說,趙抃的一生,「修好道德」,這個「道德」很重要,就是五福裡面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終。那怎麼修好德呢?藉修德顯性德,我們就是依老和尚說的,就是依什麼呢?我們淨宗的五門功課。因為這個趙閱道,他本身應該是根基很利的,他應該是修禪宗的,明心見性。但是我們淨土行人,我們怎麼學呢?我們一心念佛。所以我們要修這五門功課,第一個,老和尚說的淨業三福,要修三學戒定慧,修六和敬,修六度波羅密,再來最後修普賢十大願,這是我們淨土行人的五門功課,老和尚開出來的條件。如果你都能做到了,保證往生沒問題,這就「修好道德」。   居心行事要光明磊落,所以他叫「知非子」,果然沒錯。他常常觀照自己這一念心,有沒有動念即乖,起心動念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還是為眾生呢?如果起心動念為眾生,那這是真,那是公。起心行事,光明磊落,他可以對得起上天,這是他平常的修持。他又能夠「參究心宗」,「參究心宗」就是什麼?就是明心見性。而且他雖然「參究心宗」,但是不廢事修,這個才是我們要學習的。他為什麼不廢事修?剛才我們說過了,他每天早課,從早上雞啼做到辰時七點到九點,而且禮佛百拜,他禮佛誦經數十年,數十年沒有中斷,這就是什麼?就是他事理圓融,理事圓融。所以他「精進不懈,自己深造有得」。「參究心宗」是明理,「精進不懈」是事修,明理事修不二,他「深造有得」。不僅是「深造有得,而又悲心度人」。「如是因,如是果,臨終舍報,安詳自在,真是不虛此生」。所以這是一個真的開悟的大德,在禪宗的《五燈會元》裡面有記載趙閱道的事蹟,修行事蹟。《五燈會元》是襌宗的一本,襌宗大德他們開悟的一個傳記,叫《五燈會元》。在《五燈會元》裡面有記載趙閱道的開悟事蹟,他是屬於禪宗祖師級的人物。   雖然他是在家人,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得到,你想修行有成就,還是必須以功過格,《感應篇》做基礎,就像趙閱道焚香告帝一樣,他敢焚香告帝,就是他的行為,他白天所作所為,完全符合《感應篇》裡面的,剛才講的兩百九十三句裡面的句句經文,他都符合。   他天天都是怎麼樣?『字字反入身來』,就是這裡面講的,第五頁,「字字都反入身來」。我們學《感應篇》學到現在,我們要怎麼去得受用?怎麼個依教奉行法?就是「字字反入身來,有無是事,漸漸寡去」,這等一下我們再來探討。反身檢點,我們想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用這種方法。所以剛才提到趙閱道他雖然是用襌宗的方法,各位,我們用淨土,一樣要用這個方法。所以我們學《感應篇》,決不會耽誤我們修淨土,反而是輔助我們能夠更好的念佛,這一點我用這樣跟各位共勉。   選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60/595228.html)

素食四物汤

#素食四物汤 -材 料- 黄花菜50克 黑木耳70克 豆腐130克 豆芽100克 玉米油 盐适量 -做 法- 1、黄花菜泡发洗净,木耳泡发撕小朵,豆腐切块,豆芽洗净。 2、热锅倒少许玉米油,将豆腐煎至金黄出锅。 3、另起油锅,下黄花菜、豆芽炒软。 4、倒入黑木耳、豆腐、适量水,加入盐炖煮熟即可。 轉載我愛素食譜貼文

廣欽老和尚的故事【廣欽老和尚臨終的慈悲示現】

廣欽老和尚的故事【廣欽老和尚臨終的慈悲示現】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大聲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是常人可及。大眾輪班跟他大聲念,尚且聲嘶胸痛氣力難支,何況他老人家九十五歲的高齡!一般人臨終呼吸尚且無力,一切不能自主,老和尚卻如健將,勇猛突出五濁重圍。老和尚當時已經有近月不食,弟子恐他體力難以支撐,就對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念,你聽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斬釘截鐵說:「各人念佛各人得!各人生死各人了!」說罷又大聲懇切地自己念佛。然而在往生前第六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常態,很緊急地命大眾為他誦《大藏經》。《大藏經》浩如煙海,真不知從何誦起,於是請問老和尚要誦哪一部,老和尚答:「總誦!」大眾就趕緊請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經,搬得氣喘吁吁,看他老人家一副決定要往生的樣子,心中又急又難過,更不知從何誦起。老和尚就說:「看你會什麼經,通通給我誦!」於是大眾便一部部誦起,《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在這緊要生死關頭,才發現連僅僅二百多字的心經都幾乎要誦不順口了,真是著急!可是正當大眾搬出《大藏經》一部部誦時,老和尚卻只默然一笑,然後逕自開始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南無阿彌陀佛!」一點也沒受周圍誦經聲的影響。老和尚這一笑,如同當頭棒喝!請問這幕突來的演出中,誰真正把《大藏經》「總誦」了?惟老和尚是也。他念念清楚分明,又念念懇切有力的「南無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總誦」了《大藏經》! 老和尚用心良苦,演出這一幕,發人深省,令眾人親自體驗箇中滋味,刻骨銘心。……一般人臨終苦不堪言,只「阿彌陀佛」四字都念不出來,何況誦經,更何況誦《大藏經》! 我們要敬遵「老實念佛,莫換題目」的教導,免得好似練了十八般的武藝,到苦時不知用哪一招。天天換題目,仿佛很有學問,又仿佛和很多佛菩薩都有交情,臨終時卻心亂如麻,不知念哪一尊好。其實《阿彌陀經》中說:六方佛都出廣長舌相,讚嘆阿彌陀佛,勸眾生信受念佛,求生西方。就顯示了我們念阿彌陀佛,所有的佛菩薩都歡喜,就是「總誦!」老和尚往生前兩天親自打木魚教弟子念佛,這其中也是別有意蘊。他老人家把許多佛菩薩名字前面都加了「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的字眼,比如「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彌勒菩薩……」末學體會——老和尚為我們點出:這些偉大的菩薩都在西方可以會見,只要像他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便可與各位菩薩把臂而行!……(轉載文:道證法師)

革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革卦運勢:大膽突破,危機即是轉機 革卦意味著創新、突破。此時局勢不穩定、千變萬化,工作、事業、人際等各方面都可能有大的變動。但危機同時也是事業發展的轉機,如能抓住這個轉機也會有大的發展。 革卦,離為火,兌為澤,澤中有火。火性燥,澤性濕,二物不相得,會有變動,所以澤中有火,為革。在面臨必須變革的時刻,應果斷採取行動。只要變革的動機純正,群眾就會擁護,變革就會成功。後悔也可以消除。   【革卦解卦】   澤火革,外卦為澤,內卦為火。澤在上,火在下,澤中有火,秋冬兩季大水可以把火澆滅,春夏兩季大火也可以把水燒乾。這兩種情況都代表了澤與火的鬥爭,象徵著革命、革新。君子要學習革卦的精神,時時根據現實情況革新自己的行為。   本卦在學業事業方面的啟示   本卦啟示人們,世界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要學會順應局勢的發展,大膽變革。只有不斷突破原有的限制,才能推陳出新,新的事務、新的時機才能出現。在學習與工作中,要想有所成績,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提升自己,大膽地突破之前的學習與做事方式,這樣才能有新的發展。   【革卦佔考運】   平。成績中等偏上,但忽高忽低,太不穩定。要試著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突破之前的學習方法,注意向其他同學請教,這樣才能改變之前的狀態。   【革卦佔求職】   平。求職運一般,中意的工作得不到,被錄用的工作不喜歡。要注意改變之前的應聘思路,盡量把自己的優勢和極力想爭取的工作聯繫起來。   【革卦佔事業】   平。事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變動,這種變動令人不安,但你要看到這種看似危機的變動其實還隱藏著很大的契機呢,要努力突破自己的觀念,用變革的態度來應對變動,相信一定可以擺脫困境。如想變動工作,現在是個好時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革卦有變爻時的吉凶推斷】   初九爻變:平。事業難成。時機不成熟,現在行動不順利。說明你還得繼續等待好時機。   六二爻變:平。事業可成。等到巳日才開始變革,做事就會比較順利。   這說明選擇合適的時機是重要的,巳日只是一個像徵,不必什麼事情都等到那一天。   九三爻變:平。事業難成。現在做事仍然不吉利,對於變革的事,不能貿然行動,要經過三思之後才能行動。   九四爻變:吉。事業易成。改變舊的事物和習慣,是吉利的。要改變老的工作模式,是順應了局勢的發展,自然很吉利。   九五爻變:吉。事業易成。古代的偉大人物像老虎一樣鬧革命,對於舊事物毫不留情。在工作中,要對過去的自己和舊的工作模式進行徹底地變革,這對自己是一個全面的提升。   上六爻變:平。事業可成。君子的變革是猛烈的,小人的變革是溫和的。要想變革就要拿出變革的精神來,不能猶猶豫豫。   【革卦決策建議】   澤火革卦告訴我們,世界萬物都在變化之中,只要是舊的、不合時宜的就應該捨棄,進行全面的更新。變革就是改變舊有的思維模式,改變不合時宜的做事方式,這樣才能有一個全新的蛻變。   在學習中,同樣需要這種變革精神,要想不斷取得進步,除了勤奮的努力外,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應對新的學習挑戰。在工作中,固有的工作模式、做事方法往往限制了我們的思維,對我們的工作進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要想對傳統的東西進行變革就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只要突破了,就會有一個全新的發展,所以要抓住時機,大膽突破。   革卦婚姻:婚戀觀也需要“與時俱進” 革卦象徵著變革、革新。和其他許多事物一樣,愛情或婚姻也需要變革。對於不符合時代特徵的東西,要堅決剔除;對於順應時代潮流的東西,要發揚光大。

謝謝癌菩薩

法鼓山有一位信眾,肚子裡長了一個惡性腫瘤,後來又擴散到腿部、背部及至全身。受盡苦楚折磨之後,她的心結反而打開了,很樂觀的告訴我說:「要不是這場病,讓我受了這些疼痛,我還不知道我居然可以承受這麼劇烈的痛!現在,恐怕再也沒有什麼是我不能承受的了。」她還幽默的把身上的癌細胞稱作「癌菩薩」。她說:「我得謝謝這些癌菩薩,它們是專門來成就我的。」 所謂「比丘常帶三分病,是助道因緣」。在修行人看來,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緣。因為在親身經歷病痛的折磨之後,才能體會到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人在病中,正可以觀照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接受病痛折磨,唯有以坦然的心情面對因緣果報。 一般人大多恐懼病痛,千方百計逃之避之;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當群醫束手、藥石罔效時,恐懼害怕,只有苦上加苦,無濟於事;不如從容面對,心甘情願地接受它;一旦面對,即可放下。這就好比手上接到了一個滾燙的山芋,想丟卻丟不掉,怎麼辦?只好咬著牙想法子接下來;接下之後,漸漸地你的手就會習慣,也不覺得山芋燙手,放不放下都無所謂了。 癌症末期通常都很痛苦,化學治療也是苦不堪言;但是,我也遇到許多像那位女居士一樣,積極勇敢的面對癌症,他們在病痛中學會坦然接受病痛的折磨,也學會把握有限的生命,積極服務奉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鐘為止。他們告訴我說:痛到最後,只要心裡無怨無恨,痛只是痛而已,並不苦;苦與不苦,完全是心理作用。能體會到這一層,也就能夠體會到何為菩薩精神了。所以說,「病苦是悟道的助緣」,一點也沒錯。 ◇聖嚴法師法鼓全集08-05-1《人行道》p. 0057 ~~~感恩 陳杏芳菩薩分享圖片 轉載貼文

大畜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畜卦運勢:積聚實力,蓄勢待發 大畜卦顯示,目前的工作運勢正在好轉,前景不錯,但現在時機還不是很成熟,要注意儲蓄能量、累積資源,這樣等時機成熟時,必能一鳴驚人。 大畜卦,乾為天,艮為山,天包含在山中,為大畜。畜有畜聚、畜止、畜養等義。 大畜象徵大為畜聚,有大量積蓄之義。這一卦,不坐食在家中,外出謀生定會吉利。宜於克服艱險。 【大畜卦解卦】 山天大畜卦,外卦為山,表示原則與自強不息;內卦為天,表示無限動能和積極進取。山在上,天在下,天的動能不斷上升,山將天的無限能量完全儲存。本卦顯示,目前能量正在逐漸增強中,積極進取中註意不要鋒芒過於外露或能量消耗過多,這樣反而容易招致失敗,導致運勢轉衰。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