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觀音菩薩帶領聖眾前來助念(摘自網絡)

觀音菩薩帶領聖眾前來助念(摘自網絡) 一心頂禮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具足十四無畏,三十二應,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等無量無邊功德,我們芸芸眾生本來都有和觀音一樣功德。只因為無明妄想執著而不得現前受用,所以佛教我們深信切願持名念佛就是,為了開啟我們本有智慧。下面介紹一則現代故事,以使聞者深信因果,深信觀音菩薩救苦真實不虛。 主人名叫陳美月福建永春縣人,住基隆市仁愛路,23歲跟丈夫去台灣,不幾年丈夫生了肺病,把積蓄錢用光病也沒好。33歲丈夫不冶而死。留下一子一女,依靠堂叔生活了2年,可堂叔家也不富裕。3人生話實在很難,就由堂叔做媒,招來本省黃石良同居,幾年相安無事。8月25日半夜,黃石良拿一把日本刺刀,瘋狂刺向正在熟睡中的陳美月三人。黃刺陳三刀,腸子從刀囗流出,其中有一條腸子斷了,身體共十幾處刀傷。當時也不感到痛也不知逃。黃殺死了陳14女兒,又要再殺兒子時,陣美月用手來搶刀,手指都被刀割斷。兒子總算從虎口逃出叫人營救了。4點多警察來了,陳才知自己渾身是血,站地方遍地流滿了血。身上所有血已流盡。送醫院後,醫生斷定她夜11點20分定要死,所以就草草地把腸子亂七八糟塞進去,再把刀口一縫,放太平間等死。 陳知死期不久,自歎命苦,連淚也流不出。這時才想起觀世音菩薩聖號,開始念白衣咒,過去曾歸依三寶,吃過花齋,不能這樣死了,恐人譏笑,信佛歸依無用,因此靜心閉目默念,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約20余聲。奇跡出現,頓覺房中有異樣,睜眼一看,房中一人也沒有。可是光明充滿暗室,忽然看見觀世音菩薩現身站在面前,菩薩後面站了無數人,都為陳美月合掌念佛。觀音手裡拿著像香蕉葉子給陳,陳想為什麼送香蕉葉呢。觀音說這是芭蕉葉子,世間沒有的寶物。陳美月就安定睡著了,直至天亮,痛苦皆無就是感到沒有精神。 第二天,因為醫院過去上報死亡者都很准確,所以陳沒死轟動全市,市長親自來祝賀。黃石良聽到陳美月沒有死,咬牙發很地要再殺她,醫院知之設防保護,可黃真的行動。後判刑15年。

韋馱菩薩感應事跡,真實不虛!

韋馱菩薩感應事跡,真實不虛! 1韋馱菩薩應跡道場浙江臨安天目山 一般韋馱菩薩塑像都是立像,代表恭敬保護道場、保護修行人。韋馱菩薩 在浙江臨安天目山的塑像是坐像。 韋馱菩薩和浙江天目山宿緣深厚,據史傳、方志等史籍記載,西天目山從有佛教開山以來,韋馱菩薩就常在此山度眾應化,靈驗屢彰,聖跡昭然! 南北朝時,梁代的昭明太子在天目山分《金剛經》,因目力耗竭,導致失明,經過韋馱菩薩點化,取天池水洗眼而復明的故事。 宋末元初的高峰禪師在西天目山蓮花峰頂坐禪,兩次墜崖,都感得韋馱菩薩現身相救的故事,很多人早已耳熟能詳。

你是「打卡」式誦經嗎?

你是「打卡」式誦經嗎? 「願力」和「執著」不同,願力法的修行是見性的,執著的人會把當初的發願變成儀式,譬如自訂一天念佛一萬聲,念到後來,這條一百零八顆的念珠,你一定得摸一百遍,才會有一萬零八百聲出來,這很可能演變成儀式。 誦經,不管所誦為何,誦到後來很多都變成了儀式,也就是變成執著。此話怎講?例如,每天固定花一個半鐘頭誦經,從「如是我聞」,一直念到「信受奉行」。誦一誦,看看時間,「糟糕!時間快到了」,於是趕緊加快誦經速度,結果七十分鐘就誦完了。之後問他念誦當中是如何?他大概只記得猛加油門,其他什麼印象也無,這便是執著於功課一定要做完。儀式一定跟執著有關,執著一定變成儀式。 如果因願力而修,情況便幡然不同。譬如你不管是定十分鐘、八十分鐘、兩個鐘頭都可以,從「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開始念,一旦察覺到起妄想:「奇怪!想到哪去了?」於是回頭重念,時間到了就自然放下。功課完成了,你或許覺得好像沒有收尾,但要弄清楚,你是因願力在修行,不是打卡啊!若堅持要念完,像打卡一樣,打完卡就算了事。然後呢?可以泡茶、喝咖啡、看報紙……那沒有意義嘛!你是在修行,修行一定要很踏實,所以一旦察覺到妄想起,就從頭再念。當然你若未察覺妄想起,那另當別論。因此,你為了把那部經誦完,絲毫不敢松懈打妄想。你可能認為,若以此法結界,那麼一部經可能從早上八點到十二點都還無法結完。然而,這卻是真正的修行法。 所以,不是約束自己要念一卷經,而是在這個鐘頭、這段時間里要誦經。所以要誦完一部經不容易啊!在三年內,你若能如此不打妄想念完一部經,功德無量無邊!是真正的功德喔,不是福德!如果只是反復念過來念過去,那僅屬福德。念一念,打了妄想,回過頭,念了二十分鐘又有妄想,再回過頭念,過了十分鐘又打妄想,再重念……雖然你一直在那邊繞來繞去,但要知道,唯有這樣約束自己,才有可能把妄想除掉,不然你會很快應付過去。 現在我們都變成了儀式,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就The End,劇終了。那個「如是我聞」好像開關,把妄想打開,念到「信受奉行」,再把妄想給關掉。所以念到最後,你也只記得「如是我聞」和「信受奉行」,其他就什麼都沒有了。

《無量壽經》60個金句要牢記在心!

《無量壽經》60個金句要牢記在心! 1、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2、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3、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4、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5、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6、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7、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8、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9、願我得佛清凈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凈絕塵勞。超過無邊惡趣門, 速到菩提究竟岸。無明貪嗔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 10、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 11、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眾生。 12、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 13、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14、住真實慧,勇猛精進。 15、積植德行。不起貪嗔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16、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 17、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 18、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 19、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 20、一心清凈。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嗔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 21、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22、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23、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余習。 24、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25、遍游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26、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 27、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28、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凈如水,洗諸塵垢; 29、其心正直,論法無厭,求法不倦; 30、淳凈溫和,寂定明察。 31、身心潔凈。無有愛貪。 32、志願安定,求道和正,凈定安樂。 33、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為心走使,有無同憂。 34、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35、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36、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無可樂者。 37、拔諸愛欲,杜眾惡源。游步三界,無所掛礙。 38、言行忠信,表裡相應。 39、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40、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41、佛教群生,舍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42、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啖,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更相報償。痛不可言。 43、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淫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神明克識,終入惡道。 44、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妷。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45、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46、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47、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48、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 49、從小微起,成大困劇。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 50、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51、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凈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 52、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53、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54、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 55、改往修來,洗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56、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淩弱,各得其所。 57、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58、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 59、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60、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 轉載貼文

【沒有一位祖師大德,是從享受中得到開悟的】

【沒有一位祖師大德,是從享受中得到開悟的】 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也是令人最不明白的事情。為什麼出家一定要受苦?沒有男女的娛樂,也不能跳舞,也不能狂歡。 欲成為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必定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苦,這樣的鍛煉,才能成就金剛不壞身,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出家要有心理準備,出家是為了生脫死,永不受輪迴之苦,所以面對什麼樣的苦也不怕,越苦越好,不要向苦投降,改變初衷,向後退轉。 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克服一切苦,才是大丈夫,所以出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就是將相也辦不到,所以說出家乃是神聖的工作,並非一般人所譏為蛀米蟲。 所謂「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你們看古代高僧大德,都是從苦行中得到悟境,沒有一位祖師從享受中得到開悟,把大藏經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位。

六字真言的利益

六字真言的利益 六字大明咒的含義:六字真言,源于梵文,由六個藏文字母組成,它不僅是藏傳佛教密宗的祈禱心語,而且是一種强身健體的發聲公法。受到藏族人民的推崇。長壽的人不禁每天一有空便念此咒語,甚至在勞作中也念次咒。在藏區也隨處可見信徒在石頭上刻着ༀམཎིཔདྨེཧཱུྃ,更有許多人願意將這句咒語,刻在佛牌上,隨身攜帶,以求佛法加持。 唵 消除傲慢嘛 消除嫉妒呢 消除貪欲叭 消除愚癡咪 消除吝嗇吽 消除瞋恨 每一個字,都是佛意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