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只要人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改造命運

只要人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改造命運 蔡禮旭老師: 而這個「禍福相倚」,這個很有味道。福氣來了,生貪著,然後享受之後又放縱,禍就跟著來了。但是是禍來了,可是不怨天、不尤人,還能夠懺悔自己,去改過,那大福也就跟著來了。「自召」啊,它是可以轉的。 所以清朝,在崇明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士叫做黃永爵先生,他給人家算命,差不多六十歲,壽命就到了。結果他剛好有一次看到海上有一條船要翻了,他趕緊出十兩銀子,請漁船趕緊去救人,救了十多條命。結果後來,他又遇到那個算命先生了,那算命先生就說,「哇,你現在臉上陰鷙紋越來越多了,你會很長壽,還會很有福氣。」 大家知不知道陰鷙紋長什麼樣子?我也還不知道。不過我想,常常笑的人,陰鷙紋應該比較多。為什麼?給人歡喜嘛。常常裝著一個很兇的臉,那鐵定陰鷙紋就少。那大家想一想,越常笑的,這個額頭上面應該會有很多條,是吧?大家要善於觀察,你們以後聽師父講經多觀察一下,師父這裡那個陰鷙紋特別多。 結果,這個黃永爵先生確實後來活到九十多歲,無疾而終。而且生了個兒子,考上康熙時候科舉的榜首,後代都很興旺。一個本來短命無福之人,就因為盡心做好事了,他轉變命運,後來感召來的,就是非常好的果報了。 所以只要人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改造命運。「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這些道理我們明白了,我們對「惟人自召」,不只不恐懼,還積極斷惡修善。 恭摘自《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六集) 蔡禮旭老師/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改造命運,必先改惡念 鍾茂森博士: 真的,《太上感應篇》上講,「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過去雖然有些不善的言行、心念,只要改過來,念頭改了,心行改了,他的境界也就跟著改了。 所以《太上感應篇》上講,「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真的,俞淨意為我們證明了,這都是真實的,古人寫下來的例子。我們了解了,原來《太上感應篇》所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禍福是自己招來的。 那禍福之門在哪裡?禍福之門就在你的念頭起動處,真正把自己的惡念改了,境界就立即轉了,善念馬上就招來善報,惡念馬上招來惡報,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夠改?那要改,就不能夠不接受聖賢的教育。 我們看到,明朝這二位大德的例子,了凡先生他用的是鈍功夫,真正用功過格,老老實實的去改過,這一條很保險,對初學的人,對下根的人,非常有用處。 俞淨意用的功夫,那就是比較高了,直接在心念上改。所以了凡是事上改,俞淨意是心上改,那個效驗確實是更殊勝,所以改得更快速,報應更明顯。 新加坡弘法大會—為什麼要學習因果教育鍾茂森博士主講(第二集)2007/12/15

【佛學常識】神奇的「阿賴耶識」

【佛學常識】神奇的「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回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里,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玄奘大師形容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意思是說,人到世間上來,阿賴耶識比眼耳鼻舌身意先進入母胎;人死之後,阿賴耶識是最後離開的識,它是我們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有四種比喻,恰好說明它的功能與特色: 一、【阿賴耶識像一塊田地】田地是生長禾苗的地方,播了什麼種子,就生長什麼果實。阿賴耶識帶著前六識所造的業,不管善的、惡的,經過第七識傳送給它,它都會一一接受。然後在八識田中隨著業力成長,是善是惡、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諸識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識像一塊田,讓種子發芽,成為果報。 二、【阿賴耶識像一個倉庫】倉庫是存放東西的地方,金銀財寶可以存放在倉庫里,桌椅條凳也可以存放在倉庫里。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存放貪、執所造作的成果,在這間倉庫里,都不會被人盜取,也不會爛壞。只要等到時機因緣成熟,就會顯現報應,那就是吾人在人間產生苦樂人生的主因了。

要像鐵掃帚一樣掃去一切雜念

要像鐵掃帚一樣掃去一切雜念 慈舟大師: 修淨土法門,必須切實用功,應該死心念佛。古人所謂“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愛名利是非的心,轉換過來念佛。 比如作賊的人,只有把賊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這樣,直念到沒有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到了能所雙忘,也就沒有身心世界了。雜念一起就成障礙,因此,要用念佛的念加以清除。要像鐵掃帚一樣掃去一切雜念。雜念雖多,不出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先應以鐵掃帚掃粗念,然後再掃細念;雖一時掃不完,也須逐漸減少,務必全部掃清,方見太平。修持的時候,要自己仔細檢察:念佛能不能掃去自己的恩愛牽纏、名利污染? 若是掃不了,鬚生大慚愧,更加發憤精進,更深信、更切願、更力行、一定要得到實際受用,一定要達到一心不亂。要想一心不亂,還須要一心不亂地去念。 http://nianjue.org/article/48/484271.html

【學佛人不能往生,大多都是造的口業把自己修習的功德漏失了】

【學佛人不能往生,大多都是造的口業把自己修習的功德漏失了】 淨空老和尚開示: 你修了多少年?你的心清淨了沒有?學佛,我們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也就是染污一年比一年輕,你有進步。如果染污一年比一年嚴重,你什麼都沒有學到。 你學的是什麼?學的是佛學常識,佛教裡面的知識,這個東西不管用,於了生死出三界沒有關係;換句話說,你將來壽命到了,你還是搞六道輪迴,你出不去。 清淨心出去了,往生極樂世界要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這個人一生作惡,心完全是染污,臨命終時豁然聞到淨土法門,一念清淨心,他就能往生。為什麼?他最後那一念心他是清淨心走的,他不是染污的心,不是分別執著的心。一念清淨,清淨心是真心,純真無妄。 這個例子很多,是不是他很僥倖?不是的。怎麼回事?他過去生中修的善根深厚,在最後這個關鍵的時候,他宿世的善根現前,他能把現前這些煩惱統統放下,不再執著,統統放下,一念清淨他真的往生。 所以我們對於任何,就是惡人都不敢輕慢,真的,中國古人所謂是蓋棺論定,他還有一口氣,都不能夠隨便批評他。斷氣時候最後那一念他是純善,他不能往生,他生天道,上則為天王。 所以,我們從佛陀教育裡頭得到的真理、真相,是什麼?真心,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學用真心,不能用妄心。要記住,妄想、分別、執著是妄心,這三種統統具足就是六道凡夫。 學用真心,不用妄心,從哪裡學起?從不妄語學起,首先學這個,跟一切人說真話,不說妄語。這也是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頭特別強調的。我們在許多經論當中,常常看到身口意三業,是這個排列法,身口意。但是本經,我們學過的第八品,佛教我們善護三業,他把口擺在第一。第一句「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你看,佛把善護口業擺在第一,因為口造業最容易。 學佛的人不能往生,大多都是造的口業把自己修習的功德漏掉,漏失了。所修的少,漏失的多,所以依舊搞三途苦報。說話不能不謹慎,多說一句話不如少說,要把時間用在念佛上,念佛重要,分秒必爭。這一秒鐘可以念一句佛號,不能把這一秒鐘空過,你能做到這個,你沒有不往生的。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九六集)

大安法師:我常念大悲咒為何未見感應?

大安法師:我常念大悲咒為何未見感應? 居士:我常念大悲咒為何未見感應?請開示。 法師: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見你誦大悲咒的時候,常常有一個想求感應,想求神通,想求些什麼的心。你有這個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頭上安頭,是感應不上的。 大悲咒是從觀世音菩薩大悲心裡面流現出來的陀羅尼,它是實相的音聲,是從清淨、慈悲、智慧心裡面流現出來的。既然大悲咒是這樣的一種特點,我們能用躁妄的心、有求的心、生滅的心、污染的心跟它感應上嗎? 所以先不要求感應,先要通過持念大悲咒,來降服自己躁妄的、散亂的、污染的、瞋恨的、人我是非的心,伏住煩惱。 當這個咒就是我們的心,就是佛菩薩所證的果覺之體,全咒即心,全心即咒,心咒一如,這個時候才有感應的現象。但這個感應不是你去求的,它是法爾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它往往是在你無求無得的時候才是真得的。

聖空法師|如何背誦楞嚴咒~觀想的功夫

聖空法師|如何背誦楞嚴咒~觀想的功夫 我的經驗,一開始是一遍、三遍。你看我的業障多重,七年沒背下來楞嚴咒,一句都不會讀,我現在能講《楞嚴經》,你得像我這樣去努力呀,笨鳥先飛。 我七年都沒背下來楞嚴咒,你們現在比我厲害。人家說楞半年,我擱那楞了七年,卡住了。七年之後用了七天把楞嚴咒背下來了,你以為背下來就像你們這樣哇哇哇念啦? 背下來之後得想,念這一遍老費勁了,你也不要講,這都是功夫。哪一句在哪一頁第幾行在腦海裡像排版一樣過目,一開始我是這樣背楞嚴咒的。 楞嚴咒在哪一頁哪一行第幾句,這一句怎麼念、怎麼寫全印在心裡,然後在腦海當中慢慢的過目,這時候用的是心意識,記憶;這個時候你的心要靜下來,心無雜念,心無旁騖;你眼睛睜著是啥也沒看,實際上在你的內心裡顯現出來形象——楞嚴咒第幾行第幾句怎麼念,你這樣一句一句排下來才知道沒念錯。 這一遍楞嚴咒念下來,你就等於在心裡把它顯現出來一遍,這叫憶念的功夫,就是你們說的觀想功夫。那這個功夫一旦出來的時候,你的心就靜下來了。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