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超度亡者做什麼法事為佳?

超度亡者做什麼法事為佳? 文鈔原文:◎人一生事事皆可偽為,唯臨死之時,不可偽為。況其無愛戀之情,有悅豫之色,安坐而逝。若非淨業成熟,曷克臻此。但願汝昆弟與闔家眷屬,認真為汝母念佛。不但令母親得益,實則比自己念佛之功德更大。佛所以教人,凡誦經持咒念佛作諸功德,皆為法界眾生回向,平時尚為無干涉之法界眾生回向,況母歿而不至心為母念佛乎。以能為一切眾生回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如一滴水,投於大海,即與大海同其深廣。如未到海,則勿道一滴,即長江大河固與大海天地懸殊也。是知凡施於親,及一切人者,皆屬自培自福耳。知此義,有孝心者,孝心更加增長。無孝心者,亦當發起孝心。請僧念七七佛甚好,念時,汝兄弟必須有人隨之同念。(正)復周孟由昆弟書 白話文: 保佑病人,超度亡者,今人都以誦經、拜懺、做水陸法會為事。我向大家說,都讓念佛。因為念佛利益,比誦經、拜懺、做水陸法會的利益多多了。為什麼呢?誦經則不識字的不能誦,即使識字,但誦經速度快如流水,稍鈍的口舌,也不能誦。有人雖能誦,但懶惰不肯誦,就有名無實了。拜懺、做水陸,也可例推。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即使懶惰人不肯念,但大家一口同音念,他不塞住自己的耳朵,則一句佛號,當然已清清楚楚灌進他心中了,雖然不念,但與念也沒有差別。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沒有特意追求這樣的效果,卻反而得到這樣的效果。要為親眷祈求平安,及超度亡者,這個道理不可不知。 轉載

在衣服和日用物品上印佛像、印經文,這樣真的好嗎?

在衣服和日用物品上印佛像、印經文,這樣真的好嗎? 玉佛禪寺 1 愚人不知罪過 反以為榮 寺院的大門敞開,什麼人都可以來。「來拜個佛,求個願望,回去便感到有了佛菩薩的護佑,安心了許多」,這是絕大部分人對佛教的第一感覺,但也是模糊的、不夠準確的感覺。 或許是想要將這份護佑延續到自己的生活中,也或許僅僅是出於好奇,近年來流行起了這種現象——不僅將佛像印在衣服上,還衍生出將《心經》、《金剛經》或《大悲咒》等等製作到保溫杯上,每天喝個幾杯「加持」過的水,在家裡的玄關上也擺個佛頭,營造一些文化氛圍,還有年輕人在身上紋一尊佛像,顯得很酷、很修行。還有個別佛弟子竟然將佛菩薩聖像批量印制在簡易的塑料扇子上,夏天時結緣給他人,認為這樣既是與人方便,又能結法緣……殊不知,這麼做非但不吉祥,更是不如法(符合佛教禮儀、佛教教理)。

觀世音菩薩故事:觀音提​籃會藍理   

觀世音菩薩故事:觀音提籃會藍理   清康熙年間,海宇澄清,海天佛國普陀山歷經變亂,百廢待興。一天,定海總兵藍理帶兵在普陀洋面巡緝,悠忽間發現有一婦人乘著小舟,小舟後艄有一童子劃船,飛快地從藍理的巡輯大船旁擦邊駛過。只見那婦人手中提著籃,籃中似有大鯉魚一尾,藍理急呼叫停船,但那婦人頭也不回,小舟徑直往梵香洞方向駛去,一會兒便不見了蹤影。藍總兵十分生氣,急令兵士向梵音洞方向開炮示警,但火炮怎麼也打不響。   第二天,藍理上普陀山進香禮佛,特意來到梵音洞察看,當他登上“瞻佛閣”,猛然看見閣中供奉的觀音像和旁邊立著的善財童子,與昨日見到的小舟上的婦人和劃船的童子的面貌十分相像,看著看著,藍理豁然省悟,這是菩薩靈現:“籃即是藍,鯉即理也。此乃是菩薩要我藍理誠心為普陀山佛教聖地護法。”從此,藍理立願要為重興普陀盡責盡力,但藍總兵自知對佛事不甚在行,興建寺廟更非自己力能所及,於是他特地去寧波天童寺,聘請天童寺密雲大和尚四世法裔潮音大師到普陀山來主持山事,宏開法席,重振禪宗。   潮音受聘住持普陀山後,在藍理的全力支持下,以振興佛山為己任,艱苦創業,重修殿宇。為此康熙皇帝曾對他大加贊賞,並多次派人賫款資助,還賜額“普濟群靈”,從那以後,“寶陀寺”也逐漸演改為“普濟禪寺”了。   幾年以後,藍總兵再次到梵音洞參謁,親見大士現羅漢相:眉目粗濃,面呈赤紅色,目光閃閃如電,鼻准微微有白光,冠焰似大火熖般的金圈,衣著黃褐色,闊領方袍,微微如達摩形狀。初時金身全現,後僅露一手臂。又見一小佛,高不盈尺,赤足立於大士頂上。藍理忙不迭伏地叩謝不己,倏忽間已杳然無見。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   廣大靈感~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 🙏 轉載貼文

不懂正確的方法修行,真的是效果差很多

不懂正確的方法修行,真的是效果差很多淨界法師 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掉以後,你的罪業就開始改變了。我講實在話,你要忏悔業障,你要對治煩惱,你一個一個對治,你一輩子對治不完。蕅益大師說:你今天用念佛的法門要對治煩惱,每天念佛十萬聲佛號,念一百年,念佛一聲能夠消你很多很多…的罪障,就這樣念了一百年, 每天念十萬聲,這樣子一百年下來。蕅益大師說:你消的業障如爪中土,你沒有消的業障如大地土。所以他說你只是事相的修學,你改變不了你自己。   我們不懂正確的方法修行,真的是效果差很多,因為你還是活在自我意識當中,你還是用自我意識,來對治自我意識產生的煩惱,這都不對的。我們今天對治煩惱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光返照,觀察原來妄想是沒有根的,這時候你是把根先拔掉。這時候會有什麼結果呢?所有的妄想都沒有勢力了!妄想的勢力就是自我意識,你就觀想,覓心了不可得,這時候你發現妄想它是怎麼樣?你會看到你的妄想生起,然後你不管它,它又消失掉,然後它又生起,它又消失掉。這時候你跟妄想慢慢慢慢分開了,它再也不影響你了,這時候你就安住在真如本性了,這時候我們講返妄歸真或者講逆流造性,你的心已經開始抗拒那生死流。   我們一個妄想起來我們就隨順它,把這生死的業力越弄越堅固,就是順生死流。現在我們一個念頭起來的時候,我們回光返照逆流,我們抗拒那個生死流,然後照了本性,這時你的生命開始變化了,而且這個變化是一個整體性的變化,這時候消的業障完全是從根本上的扭轉。所以《楞嚴經》你會用以後,這個思考模式,一個正確的思考模式,你產生對治煩惱的效果,那是天差地別;你懂善巧智慧再改變自己就改變快。你看我們學佛的人,有些人學了很久,也很用功的拜佛,也很用功的誦經,也做很多慈善事業,但是你看他學佛學了十年二十年,你看他沒什麼改變。他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過去生什麼念頭,現在還是生什麼念頭,老家風一直沒有沒有變,它過去走的路一直都是這樣子。他的生命當中怎麼樣? 積集善業,這叫積集善業。這種人是在修福報的,他沒辦法改變的,因為他一直認為妄想是真實的,我怎麼改變呢?它是真實的怎麼改變。   你看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改變很快,因為覓心了不可得,妄想是可以改變的,他不隨妄轉,一念間轉過來,他整個生命都改變了。諸位!你不要小看覓心了不可得這幾個字,你要會用這句話, 你生命的轉變是非常快的,否則你很難跳脫妄想跟你捏造的這樣一種虛妄的力量,它那種十二因緣的力量,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力量是很大的。所以我們最快是把那無明直接拔掉,這個無明就是你心中的妄想,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怎麼樣?覓心了不可得。諸位記得,你下次打妄想的時候,先不要動,你問你的妄想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試試看很有力量的。你說怎麼會有妄想呢?你從什麼地方來?結果你找不到它的根,這時候你就慢慢跟它脫離了。那你只要成功一次,你就有信心了,佛陀說的話是真理。所以修行只要你走過一次,你就有信心了,然後你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你的生命就不斷進步了。

淨空法師:【心愈雜,境界就愈亂,情緒擾亂智慧】

淨空法師:【心愈雜,境界就愈亂,情緒擾亂智慧】 有智慧的人,心是清淨的,有智慧的人,沒有雜念,沒有妄想,與自性相應。 世尊大小乘經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愈雜,境界就愈亂,五花八門,擾亂你的情緒,擾亂覺觀。所以佛提出: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天親菩薩《往生論》告訴我們,一切諸法都歸一法句,歸一了,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清淨智慧,無為法身。 前面讀過,就是阿彌陀佛與名號,阿彌陀佛是清淨法身,這句名號是智慧的圓滿。掌握這個原則,你就不會受人欺騙。哪有在單純法再添加東西?一添加就錯了、亂了、不純了。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念佛真正成就,往生瑞相不可思議,就是一句佛號,連經都不念。不認識字,沒有能力讀經,一句名號行了。

2022年8月21日、農曆七月二十四恭迎龍樹菩薩聖誕

2022年8月21日、農曆七月二十四恭迎龍樹菩薩聖誕 龍樹(Nāgārjuna)菩薩生於南印度。他在世的年代,傳說不一,西方學者多認為是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間。龍樹是中觀學派的始祖,也是對佛教發展影響極大的佛教論師。 【龍樹菩薩名號的由來】 《龍樹菩薩傳》中記載:「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意思是,他的母親在樹下生他,因名周那即樹的意思;他的成道與龍族有關,所以號為龍樹。 【龍樹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創始先導,他在佛陀滅後七百年,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並且創立了中觀學,非常準確地闡發了佛陀的緣起思想,沿著龍樹菩薩的中觀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建立了起來。因而被稱為「佛陀第二」。他論著極為豐富,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介紹到中國後產生空前影響,被後來的中國大乘八宗奉為「八宗共祖」。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