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持金剛經的感應力量,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持金剛經的感應力量,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南懷瑾: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   因為在學校裡,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想一下子就念完了。 有一次我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那裡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念了,後來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   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裡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佛教四觀教你遇事不生氣! 濟群法師

佛教四觀教你遇事不生氣! 濟群法師 不隨嗔心跑 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嗔心跑。 遇到事情時要勤修以下四觀,可選擇其中之一觀即可: 一觀:世上沒有一個壞人、惡人、敵人,所謂的惡人是因為其錯誤的認識和習氣導致了錯誤的行為,我們應該予以理解。 二觀:人生如夢,在此夢中我們不應沉湎快樂,不應執著痛苦,夢中我、人、快樂、痛苦等等一切皆為虛幻,當一覺醒來時,無可尋覓。正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三觀: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是佛,未來還是佛,不增不減。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則是對他的妄念發脾氣,以我之妄念糾纏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罷了。 因為自己執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無我,他惹誰了?若無他,誰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觀:此惡人即是以前的我,在無量劫的時間內,我做過和他一樣無恥的人、和他一樣愚昧的人,和他一樣凶狠的人。 其時縱是惡人,我也希望別人理解我,愛護我,關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惡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應當理解眼前的惡人,雖然我不贊同他,甚至反對他,但我應當理解他、愛護他,關心他。 嗔恨心重,說明這個人的業障習氣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順眼,看事也不順眼,這是他的業障。 但是對真正修行人來說,他是善知識,為什麼?沒有這些人天天來找麻煩,天天來罵你、侮辱你、欺負你,你的忍辱波羅蜜到哪裡修? 所以遇到這些人,我們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訓,一句話也不回。他說完了,謝謝他,阿彌陀佛! 他每一次罵,你都是這個態度,久而久之,他會覺悟,他會感動。絕對不可以對罵,對罵就沒完沒了。他一個人罵,罵累了就不罵了。 他在那裡罵,我在這裡念阿彌陀佛,讓他罵,這是消自己的業障。他替我消業障,我應當感謝,我念阿彌陀佛回向給他。 如果別人贊歎你,也不要生歡喜心,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維你,要想到我哪有這個德行讓人贊歎,要生慚愧心。 生氣,在佛教中稱為“嗔恨心”。通常,是對我們不願聽見、看見的人或事的反應。尤其是“自我”受到傷害後,我們往往條件反射般地現起這一煩惱。 阻止這種情緒的發生,主要是從平時開始預防。其關鍵,在於淡化自我,並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同時,積極修習愛心、慈悲心,以此化解並消除嗔恨。 很多時候,事情剛發生時我們並沒有那麼生氣。但因為不懂得及時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斷蔓延、壯大。 事實上,這個嗔心正是我們自己培養起來的。所以,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嗔心跑。那樣的話,嗔心就會像星星之火般,順著風勢燃燒起來。 轉載

呂洞賓的故事(三)

呂洞賓的故事(三)武昌顯小技 三游岳陽城呂洞賓在華山前後住了四十年,修煉內丹終於成功。按道家修煉說法,他可以登仙脫世了。然而他為了實現自己化度眾生的宿願,四處雲遊,懲惡揚善。 呂洞賓有一天南遊到武昌,只見天心橋畔各種雜賣雜耍的人一字排開,非常熱鬧。他化作一個賣木梳的老頭,擺攤叫賣。他所有擺出來的木梳破舊不堪,而且要價很高。圍了半圈的人都說他是個瘋子。呂洞賓也不理會,忽然抬頭看見人群後有一位老婦人走過。呂洞賓一打招呼,她便走了過來。呂洞賓拿起梳子就給她梳頭髮,梳著梳著,稀疏的頭髮越梳越密,越梳越長;原來如霜的頭髮越梳越黑,滿臉縐紋的老婦一時間變成了一個青春少女。圍觀的人都噓噓驚呼。呂洞賓脫口而出道:「他年鶴髮雞皮媼,今日玉顏花貌人」。說完他便把一地攤的爛梳子拋到了江裡。人們正在往江裡看的時候,呂洞賓和老媼卻不見了。 呂洞賓飛上了黃鶴樓,邊飲邊思,剛才的小技竟無人能懂。於是他就在照壁上題了一首詩: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湄。衷情慾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禍莫大於不知足】

【禍莫大於不知足】據說,修道成仙的呂洞賓,遊戲人間,隨遇而安。有一段時間,他寄居在個風景區的道觀中,道觀外有一家小酒店,一對夫婦,自造佳釀,丈夫管帳,妻子當爐,生意下錯。呂洞賓到酒店飲酒,店主夫婦認為他們在道觀外做生意,靠道觀照應之處頗多,因此只要有道觀中的道爺們來店中小飲,都堅決不收酒錢。日後便習以為常,呂洞賓也就不在意,只管興頭來時,即去店中小飲。有一天,呂洞賓欲雲遊他方,覺得飲了人家許多酒,無以為報,就提筆在酒店的牆上畫了一隻山鶴,並囑咐店主人說:「晚間清水供仙鶴飲用,白天取酒時,以酒壺對仙鶴之口,即有酒流出。」說罷便飄然而去。三年之後,呂洞賓又途經該地,想到那家小酒店,乃再度光顧,見到店主人,即問道:「仙鶴所吐之酒佳否?」男主人急忙向呂洞賓道謝,聲稱仙鶴酒遠近馳名,如今已家道小康。女主人卻說:「大仙呀,我們賣酒人家,照例有酒糟出賣,作為副業。這幾年仙鶴吐酒,沒有酒糟好賣,減少了許多收入呢!」呂洞賓聽了,長嘆一聲,苦笑吟詩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才算高,清水當酒賣,還嫌沒酒糟。」他大袖一揮,仙鶴沖天而去,呂洞賓也飄然出了酒店。附註:這是個寓言故事。古人說:「人心苦不是,既得隴,復望蜀。」過去農業社會,有一首「不知足歌」,把人的欲望永無滿是的心理,描寫得十分傳神:「終日忙忙只為飢,才得飽來又思衣,衣食兩般皆充足,房中缺少美貌妻;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度虛;買得良田千百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種種妄想無終止,一棺長蓋抱恨歸。」老子《道德經》稱:「禍莫大於不知足」。可是一般世人,在人生短短幾十年間,攫取佔有,「惟得多求」,有誰會覺得錢多呢?俗話說:「豈知世間金銀寶,借汝權看幾十年。」世間的一切,我們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誰能把世間的錢財珠寶,帶到陰曹地府使用呢?錢財多了,只有增加自身或後代的罪惡。《藥師經》上有一段經文說:「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缺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得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心生痛惜。如此之人,由此命終,生餓鬼道,或畜生道。」大家要多自警惕啊!(文章來自網路)

能享受清福的人和神仙差不多了

能享受清福的人和神仙差不多了 南懷瑾   我經常說,佛法分兩種,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紅塵。人世間為什麼叫做紅塵呢?唐朝的首都在西安,交通工具是馬車,北方的紅土揚起來,半空看見是紅顏色的灰塵,所以稱為紅塵滾滾。現在汽車是排的黑煙,爬到觀音山頂上看台北,是黑塵滾滾。   紅塵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洪福。對皇帝用的‘洪福齊天’因為‘洪’字不好意思寫,就寫個‘鴻’字。其實‘鴻福’這個字不大好,雖然文學境界不錯,但有罵人的味道!因為‘鴻’像飛鳥一樣飛掉了,那還有什麼福啊!這個同音字用的不好,一般人不察覺就用下去了。   清淨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 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麼事都沒有了,怎麼活啊!所以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瞭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這才會看到鴻福是厭煩的。佛經上說,一個學佛的人,你首先觀察他有沒有發起厭離心,也就是說厭煩世間的鴻福,對鴻福有厭離心,才是走向學佛之路。   說到這裡,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是中國的宗教──拜天,反正佛在天上,神、關公、觀世音、耶穌、穆罕默德都在天上。管它西天、東天、南天、北天,都是天,所以他拜天,最划得來,只要一支香,每一個都拜到了。...

【如果用這種態度與人相處就會少一些煩惱】

【如果用這種態度與人相處就會少一些煩惱】 聖嚴法師: 在任何一個團體中,都難免會有是非,若能夠在是是非非的環境中保持平靜與和諧,這就是個人的成長。   社會上的任何一個團體,都會有不同觀點、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共同工作。如果不是由一群人一起組成團體,那你就是一個孤獨及孤立的人。可是,單獨一個人的生活,不是社會、不是團體,力量極有限,所以不能夠成就一件大的事業。   社會與團體,既然是由許多人組成,彼此之間難免有差異的性格。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成長過程都不會相同,所以會形成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性格;即使在相同的生活背景中成長的兩個人,也會由於感受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觀念。   有些人很容易相處,很容易溝通,這類人比較容易同情別人、體諒別人、關懷別人。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