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義理,但只至誠懇切持去。竭誠之極,自能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議所能及者。(複張雲雷書二) 二、持咒應作為念佛的助行 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為兼帶,以持咒作正行。(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一目視之,則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豈有優劣。心若至誠,法法皆靈。心不至誠,法法不靈。(複永嘉某居士書一) 三、持咒雖不可思議,不依靠佛力決定難以往生 夫持咒法門,雖亦不可思議。而凡夫往生,全在信願真切,與彌陀宏誓大願,感應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則法法頭頭,皆不思議,隨修何法,皆無不可,便成“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縛凡夫,通身業力,匪仗如來宏誓願力,決難即生定出輪回。方知淨土一法,一代時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四、持咒不可求神通,否則容易著魔發狂 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則所謂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結,又複理路不清,戒力不堅,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熾,則著魔發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須先得道,得道則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無論通不能得,即得則或反障道。故諸佛諸祖,皆嚴禁之,而不許人修學焉。(複永嘉某昆季書) 五、勿以持咒作法,但以持咒助修淨業 只宜持咒,助修淨業。勿輒作法,煩瀆佛聖。倘動輒作法,若身心不恭敬,不至誠,或致起諸魔事。唯一事宜作法,而非汝等分上事。如有發心出家者,自未証道,不能觀機,上叩佛慈,冥示可否,庶無匪徒敗種混入之弊。而今之收徒者,唯恐其不多。明知為下流,尚急急欲收,唯恐其走脫。誰肯如此決擇。貪名利,喜眷屬,致令佛法一敗塗地,莫之能興也。(複永嘉某居士書五) 六、持咒應去除分別心,梵文漢文無有優劣之分 往生咒梵文,學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別心,謂此略文為非。一起此念,則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謂為未合佛意。須知譯經之人,皆非聊爾。何可以他譯不同,便藐視之乎。千餘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勝數。豈千餘年來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學固宜學,斷斷不可起優劣勝負之念。則利益自不可思議矣。又持咒一法,與看話頭相似。看話頭以無義路,故能息分別之凡情,証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義理,但只至誠懇切持去。竭誠之極,自能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議所能及者。(複張雲雷居士書二) 轉載貼文

以心境來轉逆境

以心境來轉逆境 惟覺老和尚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在佛法來講,好的就是順境,壞的就是逆境。對於順境和逆境,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呢?應該要保持一個「忍」 字,保持正定。面對好的境界,如果沒有正定,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就是所謂的「樂極生悲」。如果遇到逆境,倉皇失措,憂愁悲傷,也是不對的,所謂大患之後必有後福,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是壞事,但不一定真正是壞事。 禍福相依 否極泰來 從前,印度有一位國王,帶了大臣上山狩獵,走了一段時間,肚子餓了,口也渴了。大臣看到山上有一棵樹,長了很多果實,又紅又大,就把果子摘下來,讓國王解渴充飢。國王拿到果子,用刀一削,稍不注意,把自己的手指削掉一塊,流了很多血。國王起了無明,生了煩惱,就把這位大臣痛罵一頓。 大臣受到國王的責罵,回答說:「大王啊!您受傷流血,不一定是壞事喔。」國王聽了,大發雷霆,說道:「痛得要命又流了這麼多血,怎麼不是壞事情?你這個蠢才真是跟我作對!」國王脾氣一來,就把大臣趕走了。

堅定信心、堅信善良、堅信慈悲

堅定信心、堅信善良、堅信慈悲 有一個孩子和他的父親在江蘇家鄉的河邊散步,恰巧看見一群鴨子正要下水嬉戲。孩子發現平靜的河水被它們弄皺了,感到非常有趣。看了一會兒,鴨子繼續游向了對岸。 父親問:“孩子,你看到了吧,每只鴨子在水面上都游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水路。”孩子說:“看見了。”父親摸摸孩子的頭,微笑著說:“孩子,你看河裡,大鴨子游出來的水路是大路,小鴨子游出來的水路是小路,每只鴨子都有自己的路,而且小鴨子也能像大鴨子一樣,從河的此岸到達河的彼岸。” 父親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遙望著對岸的鴨子,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你也十幾歲了,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能夠走的路。如果你的力量很大,你就能夠走出大路,你也不要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因為你也是走一條路而已。當你到達河的彼岸,別人也能夠到達那邊。如果你的力量很小,你也不要難過,也不必羨慕別人的大路,不必認為自己沒有用,因為好好地努力去走你的小路,也能夠到達彼岸。” 梅花經歷嚴冬之寒才能傲立枝頭。明太祖朱元璋當年連口飯都吃不上,唐僧師徒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談何去西天取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人不應該自負,也不應該自棄,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 只要我們的目標沒有錯,不違背自己的初始心,即可俯仰無愧。 只要我們堅定學佛的信心,堅信善良,堅信慈悲,堅信自己擁有佛的力量,我們一定會走出一條屬於佛的陽光大道。 (轉載)

行善大功課

行善大功課 治煩 《明倫月刊》490期  「少殺生命,最可養心,最可惜福。一般皮肉一般痛苦,物但不能言耳。不知其刀俎之間,何等苦惱?我卻以日用口腹,人事應酬,不為彼思量,豈復有仁心乎?供客勿多餚品,兼用素菜。切切為生命算計,稍可省者便省之。省殺一命,於吾心有無限安處。積此仁心慈念,自有無限妙處,此又為善中一大功課也。」(明代高攀龍《高子遺書˙家訓》) 減少殺生食肉,最能培養仁慈心,最能愛惜福德。動物和人都是血肉之軀,牠們雖然不能說話,同樣怕痛,恐懼死亡。動物被宰殺的當下,有多麼的痛苦惱恨!人們卻為了口腹欲望,天天殺害食用,更以此應酬宴客,絲毫不為牠們設想,這樣還算是有仁心嗎? 招待客人,不要太多肉食,可兼用素食菜餚。切記要為生靈設想,能省就省,儘可能不傷物命。少殺一條生命,內心便多一分安寧,如此積累仁慈之心,久之,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而且這是行善的一件大功課。 轉載

怎麼樣做一個居士 ?

怎麼樣做一個居士 ? 一、怎麼樣做一個居士? 今天在座的道友中,以居士為主。所以,我們就先談談:居士在學佛的過程中,應當有哪些責任? 1、家庭責任 這個本不該我來說,但現在好像不強調不行。為什麼呢?因為不少居士學佛以後,對父母、愛人、子女,統統都不管了,每天只是在念經、學法,任憑家人怎樣抱怨,自己也是如如不動。就算他們過生日慶祝,也不願意去隨順,這就比較極端了。 作為在家人,有在家人的生活方式。雖然有些重大問題上,你不能與他們同流合污,平時要盡量把握時間學佛,但也不能完全放棄自己的家人。否則,很多家庭不和的話,對整個佛教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淨空老法師:到極樂世界,這才叫愛護

淨空老法師:到極樂世界,這才叫愛護 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年輕人根本不把父母放在心上,這個事情不是在中國,外國也一樣。 在外國,我們看見老太婆孤家寡人一個住在老人公寓,很寂寞!她常常想她的兒女,兒女根本不孝順,一年理都不理她一次,她還是念念不忘。 人生苦短,來日不長,念念不忘兒女,要知道這是搞六道輪回,是很大的麻煩、很大的障礙!許多人念佛不能往生,就是為了這個。 你想你的兒女、愛護你的兒女,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才真辦得到。真正愛護家親眷屬,唯一的辦法,就是求生極樂世界。 我們在《無量壽經》看到,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加持你,你的神通能力全部恢復——天眼洞視、天耳徹聽,盡虛空遍法界,不僅是四聖法界,六道裡面的情形,你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的家親眷屬在哪一道,現在是什麼狀況,你統統清楚明了,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真的會去幫助他,這才叫愛護。 你自己也搞六道輪迴,迷惑顛倒,那有什麼用處?縱然有愛護的心,是絲毫力量幫不上,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 到極樂世界,家親眷屬你才真正幫上忙,你才是真的愛護他們。不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愛,是假的,不是真的。 南無阿彌陀佛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