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蓮池大師和蜈蚣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人拿著攛在竹條上的一串蜈蚣……它們正在苦苦掙扎。蓮池問,"請您行行好,放了這些蜈蚣好嗎?" "做夢!它們是能做好藥材的毒蜈蚣。我不會放了它們的。但是如果你付錢,我可以賣給你。" "我同意。你要多少錢?"盡管那個人很粗魯,蓮池大師還是保持微笑,很有禮貌地和他說話。他把所有的蜈蚣都買了下來,可是它們已經奄奄一息,因為它們都被竹釘穿過了。只有一條情況稍好些,它久久看著蓮池。然後才跑了。 不久後,蓮池和一個朋友在這附近坐談佛經,忽然,他的朋友臉色發白。"看那隻大蜈蚣!" 一隻很大的、多足的、可怕的蜈蚣正爬在蓮池大師的袖子上。他的朋友跑去拿來一隻棍子要把它撥開,但是蜈蚣一動不動。蓮池看起來一點也不擔心。 "如果它咬你怎麼辦?"

管好自己的心也是藝術

管好自己的心也是藝術   我有一個徒弟,他在香港大學管理學研究生畢業,我看他倒茶都不會,關門也不會,待客當然也不會。我有一天問他:「你是學什麼的?」他說:「學管理的。」什麼都不會,怎麼學管理?我說:「看起來你要先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心,你把自己的心學會了管理,大概事情就好做了。」   我們的心,就好像一個動物園,常常把這個心比喻為:心如牛馬,心如猿猴,心如各種動物。一個動物園在我們的心裡,心裡怎麼會平安呢?   我們的心像什麼呢?像個工廠,工廠裡面有好多的機器呀,大機器、小機器,這樣噪雜、那樣噪雜,那麼多的機器,在我們的心裡動蕩、噪雜,你說怎麼能會安心呢?   我們的心裡就好像一個土匪窩,土匪、強盜、壞人聚集的地方,貪慾、嗔恨、愚痴、嫉妒、功高我慢,這許多人都混在我們的心裡,它們在這裡各自掙扎、各自要求他們喜歡的,你說我怎麼會平安呢?   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人很可憐,也很偉大,為什麼?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生活,為了要有這一顆心,被心的妄想、煩惱,製造了好多的不安寧。   佛教提出了五停心觀,有五個方法,對治心!   (1)如果你貪心很重,比方說貪色,喜好漂亮的女色,或者什麼都要很好,如果你能有一點不凈觀、不清凈的想法,貪心會少一點.   (2)你嗔恨心很重,老是要發脾氣,要罵人、責怪人、冤枉人,假如你慈悲心重一點,也能對治。   (3)你對世間上的道理,常常都很顛倒,不能明白來龍去脈,凡事都是一知半解,假如你用緣起觀,就是什麼事情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窮,有窮的原因;笨,有笨的理由。你應該要用緣起觀來分析。   假如兄弟兩個人吵架,弟弟說:「爸爸、媽媽,哥哥打我。」打人不應該呀,你不用問,就責怪哥哥:「你打他不對!」總要問個原因吧,「你為什麼打他?」哥哥說:「他罵爸爸、罵我爺爺。」「小孩子怎麼可以犯上罵人呢?該打!」你要找出原因來,無論什麼事情,都有原因。兩個人吵架了,我們判斷他們,不知其原因,判斷就錯誤。   (4)很無明、很執著、很計較,一點都不肯讓人的,用念佛觀對治。佛很偉大,我都是念佛的人,我不是很了不起,我不是最大,還有個最大的佛呀,為什麼我要跟你那麼計較、那麼執著呢?   世間上,最麻煩的人,就是不講理;最難纏的人,就是太講理。不講理、太講理,是兩個極端,它一定有一個事實的生活。人嘛,人間之道;到天上,有天人之道;菩薩,有菩薩之道;佛,有佛道。我們大家,有我們的道,在我們的人道、社會之道,要平衡來處理,來對治就好。   (5)假如大家平常很散亂、妄想、不集中、精神恍惚,在禪定裡面有一個叫數息觀,數自己的呼吸,一進一出,你記住它——呼、吸。呼吸太粗,那就更加不停;很細膩、很慢,一吸的氣,慢慢到丹田;慢慢的感覺氣又起來,呼出去,越慢越吸,你的煩惱妄想就慢慢減少,好像水靜下來,就會看清自己。   人的身體,就好像一個村莊,村莊裡面的主人翁就是心;人比如是一個國家,統理這個國家的是誰?不是眼睛、不是耳朵、不是鼻子,是我們的心,心一動,要眼睛去看,要耳朵去聽,他們都來聽使喚。心為主人!   所以,我們現在要想治理這個身體,先要治其心。心要用什麼來管理呢?用禪定來管理它。好像用一根柱子,把猴子栓住,猴子開始在跳呀,跳呀,跳久了,因為扣在柱子上,它就定心了,就不跳了,就不會妄想紛飛、亂跑了。好像把它關在一個地方,關久了。就如鴿子,飛到屋頂,又飛走了,你若是把它關起來,關久了,它習慣在這裡,就不飛走了。管理這個心,讓它定下來、靜下來,也會聽話的!   人與人之間很多複雜的問題,人與社會團體、別的國家發生很多的問題,主要就是自己的心不平、自己的心不明、自己的心自私。所以,就產生了心如盜賊、心如土匪,自己不學好,你為什麼要侵犯別人呢?求生之道很多嘛。   所以,我們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希望大家,除了每天要化妝、每天要換洗、每天要吃飯、管理這個身體之外,有一點時間,要照顧心。因為這個心你不照顧它,你只照顧眼、耳、鼻、舌、身,不注重照顧心,不教育它、管理它,它也會對你不利的。

念經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念經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這個念經對自性上是有幫助的。幫助什麼呢?幫助開智慧。 ◎ 宣化上人 念經有什麼好處呢?念經啊,沒有好處!念這個經,要費很多的時間,費很多的氣力。好像在佛前念《金剛經》,你說有什麼好處?你從頭念到尾,啊!費了很多氣力,費了很多精神,費了很多的時間,也沒有看見什麼好處,這是沒有好處。各位居士啊!不要那麼愚痴喔!你所能看見的好處啊,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是有形相,能看得見的,那並不是好處,都不是真的,所以我才說念經沒有好處。 這個好處你是看不見的。怎麼樣子呢?你每念一次經,在你的自性裡邊就經過這麼一次的刷洗。 譬如念《金剛經》,念一遍,這經中的意思就明白一點;念兩遍,更明白一點;念三遍,就更明白多一點。所以,這個念經是在你自性上,智慧會增加的。但是這個智慧增加了多少?你是看不見的,不過只有這麼一種感覺,所以念經的好處是說不出來的。

【壓住脾氣的方法】

【壓住脾氣的方法】 還有個解釋,「於無量世,可瞋之處,不生瞋心;樂施眾生,隨意所須,得七處滿相」。 這要學的什麼?學不發脾氣,學到沒有瞋恚心,這是功夫,這是真的真功夫,真實功夫。為什麼會沒有瞋恚心?你首先要看破。 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是他的習性,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是清淨心,從來沒有動搖過,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 中國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是什麼意思?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五句話。 善、本善,是一切眾生本來有的,迷失了本性隨順習性,習性才有煩惱習氣,習性不是真的,那又何必計較?

善惡果報的大小取決於這五個因素

善惡果報的大小取決於這五個因素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盡量不要責難批判,不要議論他們的是非,要保持自己內心清淨。眼見不一定為實,判斷力也是靠不住的,我們隨時都可能被自己的感官欺騙,絕不能以「所見」來判斷對境的是與非。 傷害眾生就會遭到惡報,這是不是佛陀所定下的制度呢?當然不是,這是客觀存在的因果規律。諸佛菩薩以慈悲為懷,不希望我們因無明而遭受果報,便將因果規律如實告知我們,以盡量避免悲劇的發生。因果法則無比深廣,唯有遍知一切的佛陀才能徹底洞悉,所以我們現在先不求全面了知,而是要對因果建立起一些起碼的認識。我們業報的大小取決於五種因素:對境、強烈程度、時間長短、是否對治、是否後悔。第一、對境五種因素中,對境是很重要的,我們行善的善業和造惡的惡業哪個更大,便是要看對境是誰。對境共有三種,分別是:功德的對境、恩德的對境、福田的對境。 功德的對境:功德的對境指的是佛陀和菩薩。因為佛陀具備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還具有大智、大能、大悲、無為、任運等八種功德,以及自利圓滿、利他圓滿等功德,所以佛陀的對境是最不可思議的。遠古時期有一位國王,叫我乳王,他前世曾生活在拘留孫佛出世的時代,是一位賣糧食的商人。有一次,商人遇見了拘留孫佛,因為見佛陀面相莊嚴,心生歡喜,便抓起身邊的幾顆豆子,以供養之心撒向佛陀。正好有四顆豆子不偏不倚掉進了佛陀的鉢中,還有兩顆豆子竟觸碰到佛陀的胸膛。以此因緣,人壽兩萬歲時,我乳王出世。因為有四顆豆子掉進了鉢里,所以我乳王統一了人類的四大部洲。兩顆碰到佛陀胸膛的豆子,一顆使他成為四大天王之首,一顆使他擁有了與帝釋天王一樣的權威,繼而帝釋天的一半王位便歸屬於我乳王。相反的是,善星比丘的對境也是佛,他雖然做了二十五年釋迦牟尼佛的侍者,但因最後對佛陀產生了邪見,而在死後墮入餓鬼道。如果造作惡業的對境是佛菩薩,那必定會墮入惡道,在地獄里受苦受難,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劫、幾百劫,甚至幾千劫。 因此,我們要非常謹慎地對待對境。與他人接觸時盡量謙虛、低調;要尊重、萬不可輕視無依無靠的老人、乞丐、路邊的流浪狗等低微眾生。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這些眾生之中是否存在著聖者。佛經中說:如果對境是菩薩,用嘲笑或是玩笑的方式來欺辱他,果報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盡量不要責難批判,不要議論他們的是非,要保持自己內心清淨。眼見不一定為實,判斷力也是靠不住的,我們隨時都可能被自己的感官欺騙,絕不能以「所見」來判斷對境的是與非。打個比方,天快黑的時候,因為昏暗看不清楚,我們把路邊的花繩子錯看成蛇,嚇得心驚膽戰,於是產生了恐懼,痛苦也由之產生,甚至夜裡還會做噩夢。那麼這是誰的錯呢?花繩子並沒有騙我們,是自己的眼識欺騙了我們。這就好像一個人在門外,一個人在門內,外面的人說門外有什麼,裡面的人就會相信。門外的人就相當於眼識,門裡的人就是意識,意識相信了眼識,然而沒想到眼識把繩子錯看成蛇,進而欺騙了意識。佛陀說,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清淨的、靠不住的,所以切忌以己見衡量他人的好壞、是非、對錯,更不可隨便批判他人。 恩德的對境:恩德主要指父母和善知識。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善知識給予我們慧命,都屬於恩德。「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功德的確是很大的。假如在幾年之中,每天都請那些對自己毫無恩德之人吃飯,這些功德加一起也抵不過請父母吃一頓飯的功德。福田的對境:指的是乞丐、病人等。當我們看到正在挨餓受凍的乞丐,若是佈施於他們,福報就會增長。重病之人、長期生病臥床之人,或是需要照顧的殘障人士等,這些處在痛苦中的人都是福報增上的對境。

淨空法師:不如在家念佛

淨空法師:不如在家念佛 1 今天我們看天下道場都是一團糟,很少看到清淨道場,原因在哪裡?每個人的心鏡都是一塌糊塗。 2 聽說很多名山,這些大道場都有纜車上去。汽車可以開上去,纜車也可以開上去,遊客就多了。遊客一多,諸位想想看,你還能辦道嗎?你那個心還能清淨嗎? 3 中國古代的道場,它有道風,它有學風;現在的社會不同了,科技發達,資訊發達,交通便捷,換句話說,找一個真正好的修行清淨道場沒有了!到哪裡去找? 4 我們在這個時代想成就,確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找一個清淨道場修行難!你到道場去,修行得不到利益,不如在家裡念佛。 5 念佛,是修清淨心,修一心不亂;凡是障礙一心不亂的,我們一定要遠離。 6 淨宗裡面講「一心不亂」,不但平常自己修行是以「一心不亂」為宗旨,就是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幫助一切大眾,我們這個心也不能亂。 7 如果我們幫助別人,這個心馬上就亂了,那你就乖乖地在家裡念佛,不要去幫助別人,這個不為過,為什麼?你一幫助別人,你的心就隨著境界轉了。 8 說老實話,你今天沒有能力幫助別人。什麼時候有能力?你接觸外面大眾,心不為境界轉,像《楞嚴經》上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