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 修行的旨趣在於「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這四人字的含義就是「修心養性」。因此,修行就是:於內,「修」心養性;於外,端正「行」為。 有句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不妨將它改為「人之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應該都是一樣的,都與佛菩薩有著同等的善念愛意;但是由於人的習氣、觀念不同,以致有不同的反應和行為。所以我們才必須下功夫修心養性。 心與性的差別何在?凡夫稱之為心,聖人稱之為性;心性本來是一體的,只是清淨的本性被世間的慾念污染時,它就變成凡夫心了。修行就是要下功夫好好修心,去除心中貪婪、瞋怒、愚癡、驕慢和猜疑。 往往有人會說:「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只是我們如何釐定好心的標準呢?例如你在開車時,見到路旁有人受傷,你心想:「我很想上前幫忙,但怕會被誣賴人是我撞倒的。萬一好心沒好報,豈不是自找麻煩? 」諸如此類的心念,究竟是好是壞呢? 真正的好心是要經過洗煉的,要修習到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時,能夠非常自動、沒有一絲一毫考慮即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而這份顯露美善本性的洗煉工夫,就是修行。 所以,不管有無宗教信仰,每個人都必須為「修」心養性、端正「行」為痛下功夫。 ~轉載

眾生最可憐的地方是什麼

眾生最可憐的地方是什麼 達真堪布   眾生最可憐的地方是什麼?是無明、愚痴、顛倒,這也是眾生痛苦的根源。其實我們這些眾生一點點也不明白諸法的真相和真理。凡夫都是迷而不覺。把苦當成樂,把無我當成有我,把污濁當成清淨,這叫愚痴、顛倒。我們的所思所想是想得到快樂幸福,但所做所行卻是煩惱、痛苦的因,所以叫無明、愚痴、顛倒。   眾生、凡夫,不停息地感受痛苦的根源是什麼呢?不是沒吃、沒穿、沒地方住、沒人管,這些都是暫時的困難。窮也不可能永遠窮,富也不可能永遠富。有病,身體不好,也不可能永遠不好;沒有病,身體好,也不可能永遠好。沒有人管或者有人管,這也不是恆常的,不是不變的,都在剎那、剎那當中變。這都不是眾生可憐的地方。眾生可憐的地方,是無明、愚痴、顛倒。不管是有錢、沒錢,有權、沒權,健康、不健康,有家、沒家,有人關心、沒人關心,都是無明、愚痴、顛倒,都一樣可憐。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如果能把眾生痛苦的根源,最可憐的地方弄明白了,慈悲心就很容易修出來了。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弄明白這些,所以我們發的慈悲心是有限的,有條件的,有分別的。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你所發的慈悲心是不是這樣的?對那些當官的,尤其是有權有勢還貪污的人,你肯定發不出來慈悲心,還會認為他們沒什麼了不起的。對身體比較好的,一看就比較貢高傲慢的人,你也發不出來慈悲心,還會覺得他們非常壞。這種狀態下發的慈悲心都不是佛法里講的慈悲心。 佛法里講的慈悲心是什麼呢?就是對每一個眾生要一樣地對待。你對自己的親生父母、親生兒女有什麼樣的慈心和悲心,對每一個眾生也要有這樣的慈心和悲心,這才是佛法里講的真正的慈悲心。現在很多人相續中有的慈悲心都不是佛法里講的慈悲心,而是一種同情心。有的人連這種同情心都沒有,更談不上慈悲心了。所以一定要將同情心和慈悲心分清楚。

一 念 動 鬼 神

一 念 動 鬼 神 中國元朝時有一位書生,由於被一位朋友害得很慘。 一天夜間,他下決心要殺掉對方。 在去殺人的途中,他路過一所廟宇,廟宇門口站著一位高僧。 高僧的天眼中看見書生的背後,有惡鬼尾隨。 書生到了友人住所的門口,突然一轉念: 他雖然從我的朋友,變成我的仇人,可是他的老母和太太,卻沒有害我啊! 如果我殺死了他,他的老母和太太的生活,不就沒有依託了嗎? 經幾番內心的掙扎之後,他決定寬恕對方,放棄了殺人的念頭,轉身返回。 歸途中,又經過那座廟宇,高僧還是站在門口。 這時,高僧的天眼出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書生的背後的惡鬼不見了,其頭頂上方卻有天神在護送。 高僧就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了書生,並問書生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書生就如實稟告高僧,高僧嘆道:「真是一念動鬼神啊!」 書生因為這寬容的一念,改變了書生的命運。 後來書生當了官員,而那位害他的朋友,死於亂軍之中。 ⬛由此可知,心念的起伏,對我們有多麼重要。 現今災難連連,都是人類的私念和欲望,所造成。 如果大家有心,想挽救並不難,就由我們本身做起, 時時心存善念,善言,善行,自能形成一股善良之風氣,所謂: ⬛一善破千災。⬛ 誠可感天,何況上天疼惜我們都來不及,怎會傷害我們呢? 。文章摘錄自網路。

如何善巧方便迅速地積功累德呢?大願法師

如何善巧方便迅速地積功累德呢?大願法師   我們如何成就善業呢?如何善巧方便迅速地積功累德,成就善業和解脫業呢?有五種特殊的規律:   第一種是特殊時期的強增殖性,比方說在末法時期,我們受持一戒,乃至於持戒一天,這個功德都要超勝於正法時期恆持全戒的功德。所以現在雖然說眾生業重福輕,障礙很多,但是我們還是要盡力地守持戒法。   第二是特殊地域的強增殖性,比方說在娑婆世界修一天,並且所修的還是不圓滿的善行,這個功德勝過在西方極樂世界修一百年的功德。因為娑婆世界眾生業重,惡緣偏盛,善友罕逢,障礙多,所以能夠修的話,功德就很大。   第三是特殊助緣的強增殖性,也就是說在證悟無我正見的條件下,所修善行的功德,比沒有開悟所修的善行功德要超勝很多。也就說我們已經證悟了,已經知道用本修因,以不生不滅的真心作為本修因,這樣來三輪體空地修善,乃至於佛前做小小的供養,功德都是非常殊勝的。   第四是特殊度化對象的強增殖性,菩薩行一次善,他的功德與他所度化眾生的總數相等。所以普賢菩薩,你看他的每一個行門都是盡虛空、遍法界,並且無有間斷,無有疲厭,所以他的功德,一剎那所修,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充塞法界,非常廣大的功德。

講述觀音菩薩感應故事

講述觀音菩薩感應故事 倓虛大師: 說起感應來,我還親眼看到幾件觀音菩薩顯靈的事,這裡不妨給大家說一說。   一九二九年,沈陽海城縣,虎獐屯,有一位姓商的,名商述聖,信佛懇切,每天要定時念觀音普門品三遍,大概念了有十幾年的工夫,始終不間斷。有一天他去撫順千金寨煉鐵廠去傭工,兩個人抬一筐鐵礦,往大冶洪爐裡倒,商述聖一時失腳便墜在爐裡去了。 這時大家都驚駭失色,商個人也自駭必死。那個煉鐵的洪爐,有好幾丈高,商在掉下去時,似乎覺得有人把他用兩手托出,擱在平地上了。待睜眼看時,果然是在平地上躺著,並沒墜在爐裡去。 這時眾人都很驚訝!監工的日本人,也很驚奇!商在回家時,他的衣服已被火熾酥。從此之後,虎獐屯的人,都信佛信觀世音菩薩,感化之深,盛極一時!這就是普門品裡所說“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的一種征驗。

關於發願,這些願切勿再發,耗福嚴重!

關於發願,這些願切勿再發,耗福嚴重!   在佛教之中有這麼一首偈子:「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這首偈子來源何處呢?亦是來源於佛教的《發願文》中。在學修路上,我們通過閱藏或是聽聞祖師大德的開示之中悉能得知,發願是學修之人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其想要證悟成佛,想要離苦得樂,想要開無上智慧,其發願之事就不能不行。但發願是什麼願都可以發嗎?並非!這些願切勿去發,耗福嚴重!   一、自利之願  在學佛路上,我們時常能夠聽聞到「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等話語。這些話什麼意思呢?這些話語皆是告訴我們,在抱怨他人,埋怨他人之時是否已自觀,自己是否已經做到?這就好比我們在學修路上,在指點他人之時,自己是否已經做到。   大眾皆知,人本自私。其自私歸自私,但發願切記,不能發自利之願。什麼是自利之願呢?就是一些對社會、他人皆無利,其得利者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所發的願。這就好比學佛者皆知的回向一樣,我們皆知回向十方法界,其功德無量。如回向個人其所得之福慧功德也只能自享。但回向亦不同發願,這只是一個譬喻。   二、惡行如意之願  佛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於行善、佈施等事可以毫無誇張的說,人人皆會行持。其行善也不僅僅是增加福報,其學佛也是通過行善、佈施等方法來開發自性智慧與學佛必不可少的慈悲之心。   在學修路上,我們發願亦是需以善發願,而非以惡發願。如發善願,發求無上菩提之心的大願。在學修路上,我們只需做到精進,那麼所發之願皆會得到諸佛菩薩攝受。但如發惡願,它不僅僅不能得到加持,亦會因所發之惡願,讓我們福報驟減,從而煩惱加身,身心更是難以消停。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