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持阿彌陀佛名號超勝其他一切法門】

【持阿彌陀佛名號超勝其他一切法門】 淨空老和尚 慈悲開示 一切修行法門裡面最妙的法門,無過於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念佛是大乘法的精髓,成就無比快速。它是捷徑,不要斷煩惱,帶業往生。因為要斷煩惱太難太難了!惟獨念佛法門不需要斷煩惱,只要把煩惱伏住就行。 念阿彌陀佛,我們的能力只能帶業往生,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智慧、神通、道力就可以跟七地菩薩相等。念其他佛做不到。 佛法的修學,有從枝葉修,有從根本修,我們淨宗是從根本修,那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根本的根本。 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名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一切菩薩的名號統統都包括盡了。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持阿彌陀佛名號超勝其他一切法門。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 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 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捨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常,終會衰敗,應當捨棄自私,無私奉獻;名氣無常,終會失去,應當捨棄我慢,傳遞愛心;親人無常,終會離散,應當捨棄報怨,和睦相處;身體無常,終會衰老,應當捨棄貪執,勇猛精進。無常的觀念裡誕生永恆的真理,生活的點滴中發現覺醒之道。 財富再多,總有用盡的時候;地位再高,總有衰敗的時候;名譽再大,總有失去的時候;親人再多,總有離散的時候;身體再好,總有衰老的時候。只有內心的覺醒才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至高無上境界。 每個人都願意享受快樂,不希望遭受痛苦。然而,人人選擇快樂的標準和目標卻大不一樣。凡夫為了追求暫時的快樂而失去長久的快樂,而行者為了長久的快樂而選擇暫時的苦行。真正的修行人絕不會沉迷名利,更不會羨慕金錢和權威。因此,修行者的選擇是積極的,心態是樂觀的,精神是充實的,人生是燦爛,且光明的。 世上唯一能給我們帶來長久快樂的事,就是內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質。無論高官厚祿,還是家財萬貫,都無法保持永恆長久的快樂。這就是我們追求精神解脫的充分理由。 如果我們緊緊抓住此生的名利不放,表明我們還根本談不上是修行者;如果我們深深地被輪迴所誘惑,表明我們仍未踏入解脫之道;如果我們不能捨棄對自我的珍愛,表明我們還未生起菩提心;如果我們不徹底斷掉對生命和宇宙所起的假相之見,表明我們心中並沒有樹立正知正見——緣起性空。 很多人盲目追逐錢財,卻很少有人去體會錢財是一把「雙刃劍」。懂得善用錢財,錢財就是修行的助緣,錢財越多,就越會幫助到更多的眾生,種下廣大的福田;若出於自私而濫用錢財,錢財就是造惡的工具,錢財越多,就越會傷害更多眾生,種下讓自己墮落地獄的種子。人如果缺乏善良,最好還是不要成為一個富裕之人! 我們只是擁有錢財,福報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具有善用錢財的智慧,否則錢財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就像有些人,沒有錢財的時候盼望得到錢財,得到了錢財又覺得煩惱,既不知道如何管理,又不懂得如何善用。所以大多數人的最終結局就是「人財兩失」。 當你住著寬敞舒適的房子,開著豪華昂貴的轎車,身著華麗時髦的美衣時,你是否想到過偏遠山村的孩子們沒有錢讀書,路邊可憐的乞丐還不能享有足夠的溫飽,很多窮人看病、買藥都很困難……我們的確不該自私、貪婪,也不該過度地享有奢侈、浪費,而應該懷著愛心和利他之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感恩您! 現代社會有很多現像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擁有多處房產卻只能住在一處,買了數輛車子卻只能開一輛,準備許多衣服卻只能穿幾件,有很多錢財卻不懂善用,有大學問卻缺乏道德,有高的地位卻很少做得到無私,學佛後卻不能真正修行,修行佛法的人中有成就的人卻少之又少。 有幾個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們竭盡全力游向岸邊,水性最好的那個人卻怎麼也游不快。岸邊的同伴問他怎麼啦?那人說:「我腰上纏著千金,太重了!」同伴著急道:「命都快沒了,扔掉吧!」但這人堅持不扔,結果被淹死了。那種過分貪圖錢財,甚至把錢財置於生命之上的人,必然葬身其中。 從古至今,凡夫俗子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求金銀財寶和名聞利養,最終卻沒有一個人是滿足於榮華富貴而死亡的。因為心的力量是無限的,慾望也是沒有限制的,因此對於物質的貪慾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 少欲知足非常重要,輪迴中的痛苦及生死疲勞都來源於貪慾。譬如你一直想要得到更多的財富,這表示你心裡一直不滿足,有了還要更多,多了還要更好……結果會達到一個極限,最後你就會變得和現實抗爭。如果你的抗爭失敗了,你就會跌入失望的深淵,變得沮喪不已。這就是慾望最可怕之處。 對於智者而言,錢財是積功累德的一種資糧;對於凡夫而言,錢財是誘惑,是迷惑,成為流轉輪迴的因素。古人云:「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禍。」我們需要用一顆覺醒的心來看待物質與錢財,善用錢財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有些人為了錢財和名利而引發親人之間的糾紛、朋友之間的背叛、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有些人為了親人之間的感情、朋友之間的友好、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善用錢財、廣結善緣,忍讓和包容。你選擇哪一種,取決於你自己。 過度的慾望會導向貪婪——一種極度擴張的慾望,根植於不切實際的期盼。想要矯正貪婪,只能從內在的滿足開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沒有痛苦、無有疲勞,還會獲得身心自在。 世界上不明理的人,他想多得錢財用來佈施,得到福德,於是以做生意為職業,經營之時做了許多不道德和違法的事,這樣做雖暫時也能賺來些錢,但所得到的利益補償不了害人的禍業。這樣的人,將來還要墜入地獄,就像《百喻經醫治脊僂喻》中的病人,被壓得雙眼迸出一樣的危險。 當我們擁有很多錢財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面對的方法,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懂得感恩之人變得更加珍惜,並善用它來做更多的好事,其結果是良性循環;私慾膨脹之人變得更加貪婪,並利用它來做更多的壞事,其結果是惡性循環。 錢財,如果妥當使用,能讓我們邁向幸福;如果使用不當,會讓我們趨向痛苦。錢財乃一切善與惡的媒介,具有愛心和智慧之人,能善用錢財;自私和愚昧之人,則會使用不當。 人們總在年輕時賣命賺錢,又在有錢後花錢買命。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一系列身體與精神問題,其實是日積月累的賺錢過程所導致的。很多疾病是花再多錢也治不好的,可見錢財並不是萬能的。心才是萬能,「諸法唯心造,萬物唯識現」。快樂從內心尋找,由內而外的快樂,才是真的快樂。 通過一生的努力,我們或許能得到名車豪宅等令人羨慕的世間利益。我們曾以為擁有這些,就會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真正擁有錢財之後,才發現因此而付出的代價過於沉重。更令人沮喪的是,現在擁有的幸福未必比以前多,而健康的身體卻一去不返,純淨的思想已被染污,快樂幸福已消失不見。 即使我們擁有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財產,或者是我們面前天天降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珍寶雨,凡夫的慾望仍然無法滿足。如《因緣品》中所說:「雖降珍寶雨,貪者不滿足。」如果隨著貪慾放任自流的話,不但生死疲勞,還會成為慾望的奴隸,在輪迴的苦海中無有出期。 當人們暫時地獲得了期望中的物質財富時,卻發現青春年華已經消逝,身體健康已離我們而去,心情也經常悶悶不樂……這時即便付出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換回原來的青春與健康。 我們往往習慣於將所有的一切寄託在家庭、金錢、名聞利養等外在的因素上,並不知道幸福與快樂、真理與覺悟來源於內心的本性,這是很可惜的事。現在有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加穩定富足的生活而忙碌地工作,拚命地賺錢,往往忽略了超負荷工作帶來的身體疾病和精神壓力,這更加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和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一個人無論多麼威嚴,多麼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麼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僕人。 作為凡夫的我們,雖然從無始輪迴以來到現在,從來沒有休止過,一直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繁忙奔波,然而很可惜,一點也沒有往覺悟的方向發展,反而更加陷於迷亂的輪迴苦海之中。這就好比廣闊的河流並沒有休止,但它從來沒有往雪山的方向上流,而是距離大海越來越近一般。 轉載貼文

【低頭看得破】

【低頭看得破】 在禪宗裡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院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急著找接班人。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面前,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高僧對他們說: 「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班人。」 於是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準備接受考驗。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崖壁極其險峻陡峭;首先由身體健壯的慧明開始攀爬。只見他信心滿滿地往上使勁地爬,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上面滑了下來;慧明並不灰心,馬上爬起來又重新開始,儘管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還是從山坡上面滾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之後,又開始攀爬,雖然摔得鼻青臉腫,但他絕不放棄....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慧明屢爬屢摔,最後一次他拼盡全身之力,爬到山腰時,因氣力已盡,又無處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塊大石頭上,當場昏了過去。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用繩索,將他救了回去。 接著輪到塵元,他一開始也是和慧明一樣,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結果也是屢做屢摔。塵元緊握繩索站在一塊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試一次,但是當他不經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突然放下了用來攀上崖頂的繩索;然後他整了整衣服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頭向著山下走去。 旁觀的眾僧都十分不解,難道塵元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了?大家對此議論紛紛;只有高僧默然無語地看著塵元的去向。塵元到了山下,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穿過樹林,越過山谷.....最後沒費什麼力氮就到達了崖頂。當塵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時,眾人還以為高僧會痛罵他貪生怕死,膽小怯弱,甚至會將他逐出寺門;誰知高僧卻微笑著宣佈塵元為新一任住持。眾僧皆面面相覷,不知所以;塵元向同修們解釋: 「寺後懸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於山腰處低頭下看,便可見一條上山之路。師父經常對我們說『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應變啊!」 高僧滿意地點了點頭說: 「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天不設牢,然而人們卻往往在自己心中建起牢籠。在名利的牢籠裡,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 於是高僧便將衣缽錫枚傳交給了塵元,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 「攀爬懸崖,意在勘驗你們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籠,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附註:世間痴情之人,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他們往往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並不能如願地到達心中所嚮往的那個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臉腫,最終一無所獲。在「己之所欲」面前,我們缺少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低頭看,並不意味著信念的不堅定和放棄,只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迴旋的餘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詩的意境,不正是此義嗎? 轉載貼文

觀音菩薩怎麼救你

觀音菩薩怎麼救你 在普陀山,有個故事,當年小姑和嫂子去普陀山進香,船開到了普陀山,快到岸了,但居然小姑月事就來了。在古人看來,月經來了身體是不干淨的。那就不好意思去禮拜觀音菩薩,也不上岸。那個嫂子,就上去拜。到了中午,嫂子沒有回來,有個婦女提著籃子,涉水過來,給小姑子送飯,小姑子吃飯,婦女就走了。說是她嫂子叫她來的送飯。後來嫂子回來,說很感謝他的飯,嫂子說,沒有叫人給你送飯啊。後來到了普陀山一看,那尊觀音,衣角是濕漉漉的。才知道,是觀音菩薩顯靈。 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懷疑,這個婦女是觀音菩薩派來的,是怎麼派來的。那先按下不表。先講一個虛雲和尚在民國時鼓山的故事。 虛雲和尚在鼓山湧泉寺,但是有傳戒。其中有個人,四五十歲,也來受戒。問他住處,說是泉州,沒有剃度師,但來受戒。虛雲和尚慈悲就收下他,他在寺院也很勤快,跳水掃地,幹種種苦力活。直到受戒結束,那個人也走了。走了以後,虛雲在泉州的弟子,告訴他,那裡有個龍王廟,龍王像的手上有戒牒,有虛雲和尚名字,虛雲和尚一看,就是這個人。原來是龍王來祈戒。 再看唐朝時,最著名的野狐禪。當時百丈禪師在講經,有個老人來聽經,聽經後告訴他,他是山後的野狐,因為在五百世前,也是修道人,講經講錯了一個字。別人問他,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這就是撥無因果,一句話,墮落了野狐身,五百世。這次請和尚轉語,那百丈禪師說,不昧因果。就是不被因果迷惑。然後那個老人說,你明天到山上,把我屍體火化了。第二天百丈禪師到後山,果然看到野狐狸,就火化了他。 你看,龍王可以變成人,野狐狸也可以化成人。那觀音菩薩,神通妙用,化成人,又有何妨呢。法界有胎卵濕化。化生人又有何妨。這就是觀音菩薩不可思議,只要你做善事,心存好心,觀音菩薩一定會救你,化個人來救你都有可能。也有這個信心。

睡眠太多影響修行?佛說十種離睡之法!

睡眠太多影響修行?佛說十種離睡之法! 《佛說離睡經》   《佛說離睡經》前半部分乃述目犍連尊者獨自在寂靜處經行,不堪睡魔引誘,昏昏欲睡時,佛陀即以三昧力得知,便現其前,闡明十種離睡之法:   第一、莫行想,莫分別想,莫多分別:   昏沈時,不要隨此睡意想著要睡。如果跟隨睡意進行思維:這麼瞌睡,就睡一覺吧!那就真的會被睡魔騙走了,這一次順服,下次也會如流水般順流而去。   分別想,就是有分別心的妄想。虛妄分別的念頭,耗費神思心力,就脫離了定境,而落入昏沈陷阱。多分別,是指更甚一步,就是胡思亂想。

呂祖被封「儒釋道三教之師」,是傳說中最有人情味,最接地氣的神仙

呂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陽真人的全真教)所崇五祖之一。南派(張紫陽真人)、東派(陸潛虛)、西派(李涵虛),還有隱於民間的道門教外別傳,也皆自謂源於呂祖。呂洞賓在民間有廣泛的信仰,他與觀世音菩薩(慈航道人)、關聖帝君是對杜會影響最大的三位神明。在歷朝歷代經常顯化,顯化之後經常提詩告知世人,在南方的扶乩中也經常顯化,玉皇大帝封他為「儒佛道三教之師」,所以佛家也尊奉為「文尼真佛」。宋徽宗封他為「妙道真人」、元朝初封其為「純道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時加封為「孚佑帝君」…… 八仙呂祖 大概最不用說的就是呂洞賓是八仙之一了。八仙歷史上有多種說法,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始確定為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呂洞賓應該算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他的傳說既多且雜,其形象瀟洒風趣,好酒好佳人,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但又除暴安良,斬妖除怪,為民造福。呂洞賓其實原只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後修煉成仙,因而也被人們不斷神化仙化。 相傳呂祖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傳內丹煉己之訣,制通天靈劍(即天遁劍法),被尊為劍祖劍仙。《宋史 陳摶傳》記載:「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快,傾刻數百里,以為神仙,皆數來磚齋中,人咸異之。」他的劍術一斷煩惱,二斷色慾,三斷貪嗔。有詩曰:「萬里誅妖電光繞,白龍一片空中矯。昔持此劍斬邪魔,今贈君家斷煩惱。」在八仙配八卦五行中,呂洞賓屬乾金之象。乾卦純陽,稱純陽老祖,故所用寶劍亦曰純陽劍。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