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聖嚴法師說,不要求佛教徒必須吃素,但絕不能殺生】

【聖嚴法師說,不要求佛教徒必須吃素,但絕不能殺生】 佛教徒的吃葷吃素與是否殺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比如說,某個佛教徒,一直恪守吃素的守則,從不吃葷,但殺心常有,並不忌諱殺生,那他還是佛教徒麼?當然不是! 很多人誤解了殺生與吃葷吃素的關係。 佛教徒絕對不能殺生,這是準確無誤的,這也是不可更改的,這是死命令。但吃葷吃素是你自己的事,佛教教義中並不要求佛教徒一律吃素不可,只是鼓勵佛教徒去吃素不要吃葷,但這絕不是必須的。 素食是漢傳佛教與其他佛教宗派重要的標誌之一,也就是說,只有漢傳佛教要求素食,這是大乘佛教的特色,而小乘佛教與藏傳佛教並沒有這種要求與習慣,這不是全部的。

轉載]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 對於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麼多年,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漸老去的化妝師露出一個深深的微笑。她說:「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並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突顯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後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 沒想到,化妝的最高境界竟是無妝,竟是自然,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妝師看我聽得出神,繼續說:「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多麼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妝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嘆地說。 「不對的,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裡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後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化妝師接著做了這樣的結論:「你們寫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妝師嗎?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這樣,你懂化妝了嗎?」 我為了這位女性化妝師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為我最初對化妝師的觀點感到慚愧。 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悟:在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麼,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轉載貼文

[每天念108遍〈大悲咒〉,一個星期腎臟的結石消失了]

誦〈大悲咒〉,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經驗 每天念一O八遍,念了一個星期,身體就不再疼痛了,他再到醫院去檢查,連醫生都百思不解,因為腎裡的結石已消失了,醫生還直問他,究竟吃了什麼藥? 恒持法師則解釋大悲咒最後一句“娑婆訶”的意義。恒持法師說,〈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慈悲度眾生而說的咒,“娑婆訶”的意思就是“種因得果植善根,了生脫死要自動,勇猛精進波羅蜜,摩訶覺道妙行聖。” 此次也跟隨弘法團來台的馬來西亞護法楊國新居士,特別向大眾說出他本身持誦〈大悲咒〉,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經驗。 他說,很多年前,他因為生意上的關係到了泰國曼谷,由於一時糊塗犯了邪淫,心裡想沒人知道這件事,自己也不去在意。他回到馬來西亞後,有一天突然身體產生劇痛,他趕緊到大醫院去檢查,一檢查才知道是腎結石,醫生表示非開刀不可;由於劇痛難忍,雖然他心裡還一直想不透為何突然會得腎結石,但決定遵照醫生的指示,第二天進開刀房。 他與太太兩人皈依宣化上人許久,他太太突然跟他說:“我們問問師父好不好?究竟什麼原因會得這個病?”他告訴太太,師父那麼忙,不要為這點事去打擾師父,可是太太還是認為在開刀前先問問師父比較好。 楊國新說,他於是拿起電話撥到美國萬佛城找師父,沒想到,師父第一句話就問他:“你想想看,你有沒有走私?”他拿著話筒,足足楞了五分鐘,才明白原來師父什麼都知道,他恍然大悟萬事萬物逃不掉因果報應,當下馬上起了懺悔心,師父告訴他:“不必開刀了,念〈大悲咒〉就好了!”他馬上辦理退院,回到家虔心念大悲咒,每天念一O八遍,念了一個星期,身體就不再疼痛了,他再到醫院去檢查,連醫生都百思不解,因為腎裡的結石已消失了,醫生還直問他,究竟吃了什麼藥? 恭錄自《人生要義》

【地藏法門的富貴法】

【地藏法門的富貴法】   末法時代,尤其是越往後,人的福報越小時,佛法要住世,靠的是地藏菩薩的願力在住持。地藏菩薩不捨棄惡業眾生,尤其是廣設方便,把眾生接引佛門。這裡頭的方便是什麼?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滿足眾生世俗的需求。這個是地藏菩薩和普賢菩薩不同的地方。普賢菩薩告訴你生命的本質和真相。但地藏菩薩也是接引你,最起碼的先救你的命。   有兩部經很重要,華嚴經和地藏經。華嚴經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為代表,地藏經以地藏菩薩的願力為代表。這是大乘佛法不同於其它宗教的地方。每個宗教都讓人行善,但大乘佛法不同。佛門廣大中以地藏菩薩願力廣大為代表。修地藏法門中,除了滿足世俗願望,最重要的,地藏菩薩代表的是度娑婆世界眾生的廣大願力。   先救命,是這個時代修行的一個特質。佛說我們的世界屬於減劫,人的福報和智慧都在減少。災難特別多,涉及身體的災難和身外的災難。地藏經講家宅不安,眷屬分散,還有包括身體的病苦等等。這些都是障道。雖然說比丘常帶三分病。但也是三分病,帶太多病,你也不能修。所以要維持這個半苦半樂之間比較好修。地藏菩薩救眾生,用神通來救一半,就是大苦變成半苦,剩下的半苦就是你要拿來修行了。所以你不是修了地藏法門就樣樣如意,最起碼就是不會樣樣都不如意。苦能激發你度眾生和修道的願力。有苦才能解脫。   地藏菩薩的本質是度眾生,其它的世間滿願是修地藏法帶來的附屬品而已。因為度眾生是長期的,而且是無私的。但凡夫的心理就是希望得到回報。那度眾生的回報是什麼?就是你想要什麼,地藏菩薩就給你什麼,先讓你富貴起來。   首先你能修,地藏菩薩已經把你拉進佛門了。但進了佛門後,這時你要感應,就需要願力感應了。所以有些人修了一次感應,後來感應越難,就退信心,然後去修其它法。這個也是好事。等其它法修了,有感應,那是地藏菩薩接引你去找你的法門;沒有感應也是好事,你修其它法沒有感應,你才會死心塌地回來修地藏法。   現在很多人念地藏經想著發財、求子等世俗的東西,這都是很好。求地藏法門比較容易感應。因為地藏菩薩知道,給你好處,你才會常來。所以地藏菩薩就啟動了他的摩尼寶珠,讓你一切滿願。最起碼的是給你小感應,但告訴各位,大感應就不同了。就需要你的大願力了。   在修地藏法中,有個現象,剛修法時很容易感應,但是越修你就發現感應越來越困難,為什麼?   這裡講地藏法,要申明一點,念地藏經只是地藏法的一部分。地藏法確切來講,包括修供養,造塔建寺,供僧供齋。   這個是福報的緣起。在修慧上,包括念大乘經典。所以地藏經講不僅念地藏經,其它大乘經典也是。所以你可以念金剛經、法華經,這些都是地藏法中誦大乘經典的部分。所以他也不是狹隘地理解為孝養父母。不要把地藏法同儒家等同起來。   其實佛門的富貴法就是地藏法。就是你修地藏法以後,你的財富自在,身心安樂,眷屬具足。所以地藏經中出現國王、大富長者,這些都是上層人物。因為你只有經歷了這些財富自在,你就更容易放下。等你玩夠財富了,你的目標就不會想著發財了。然後才進入願力的回報。   所以你要修地藏法更近一層時,你的福報緣起就最重要,就是布施的緣起。比如你要求福求子,可以去修供養造佛像。你想要相貌莊嚴,就去打掃衛生,把佛堂莊嚴起來。要身體健康,就要造佛像。求子的緣起有兩種,一種是去供僧。但緣起比較慢。很多人福報大是出家人來投胎。還有一種是造佛像。佛像從無到有,這個緣起跟求子緣起一樣,從無到有。想要身體健康,食欲好,就去拿好吃的供出家人。要少病苦,就去布施醫藥。這就是地藏法的緣起部分。 轉載貼文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未必往生? 大安法師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未必往生? 大安法師 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謂雖不懈怠。亦不精進。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實用心。而未純一。雖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於來世成就三昧而得生彼。 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里的一段話。這也要了解他問這個問題是什麼樣的意圖。是由於蓮池大師在前面談了很多稱名念佛的功德,以及只要稱名念佛,阿彌陀佛就臨終時來接引。 那對於這段話,就有人就提出了一個質疑:「你說了那麼多念佛的功德,但我見到有的人一生都在念佛,臨終他未必能確定往生啊」。這裡就得要辨識一個關鍵問題。 一生他在念佛號,確實有些臨終沒有往生的。那他一生念佛是不是具足信願在念佛呢?所以這裡「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如果是具足深信切願去念佛,就一定可以往生。他可能就是生死心不切,念念佛號。 確實有很多人,你問問他念佛的目的,「哎呀,我念佛就是想身體好一點,臨命終時不要生那麼多病,或者下輩子轉個男身吧,做女人太難受了」等等這些。他是這樣的一個心態,你說他一輩子念佛,他能往生嗎?他不具足信願。 鈔文進一步對這個「悠悠之徒,一生念佛」作了解釋,這個「悠悠之徒」,「悠悠」就是無所謂,叫我念佛,好啊,也不錯,不念佛也沒有關係,好像是可有可無,這就是「悠悠」。 他不是說念佛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我今生不念佛就要下地獄,用什麼來換我這個念佛我都不換,他把整個生命都投注到念佛裡面,那就是精進念佛,就不是悠悠之徒了。 現在這悠悠之徒太多了,悠悠之徒不具足深信切願,他確實很難感通彌陀願力,感通不了他確實就不能往生。這不能說他口裡念念佛,心裡根本就是另外一回事就能往生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往生你說容易是萬修萬人去,但前提一定是深信切願。你說難,也很難往生,因為你是人法界的一個業力凡夫,怎麼能到佛法界的實報莊嚴土去呢?那也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 所以這個,你悠悠之徒不具足,悠悠之徒就說明他的信願是有問題的,雖然他也念念佛,但是他不精進,他懈怠放逸不精進,實際上還是信願出了問題。信願出了問題,所以「未能一心」,還是談信願問題,所以他就不得往生。 如果他真實用心,這裡談「雖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就是說今世不能往生,也能夠植未來往生的因。 玄奘大師圓寂紀念日供燈共修 2018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初五,是玄奘大師圓寂紀念日。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回顧大師為法忘軀的一生,緬懷大師的法乳深恩,重溫大師「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悲心切願。

要學會把自己的功德隱藏起來!

要學會把自己的功德隱藏起來!達真堪布 自己有一點點的功德,到處去宣說,這本身就是一種過失;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一定要將自己的功德隱藏、保密起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功德。 《達摩祖師傳》中,素有菩薩皇帝之稱的梁武帝與達摩祖師研討佛法。皇帝得意道:「自朕登基以來,修佛寺、造佛像,抄寫經卷,供養僧侶無數,敢問大師,朕有何功德?」祖師面無表情,淡然道:「無功無德!」 為什麼無功無德呢?功德毀壞之因有四種,其中一個就是宣揚功德。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宣說自己的功德,很容易毀損功德。 作為修行人,作為佛門弟子,必須要隱密自己的功德,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能宣說。 不僅僅是功德,即便是積累了一些善根、福德,或者做了一些好事、善事,也不能輕易宣說,一定要隱藏起來。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