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如何降伏浮躁的心?】

【如何降伏浮躁的心?】 淨空老和尚開示: 我學佛,剛剛入門,知道佛法有道理,不是迷信。我遇到章嘉大師,我向他請教:「佛法有沒有方法叫我們一下就契入?(否則)拐這麼多彎,花這麼多功夫,一生未必成就。有沒有這個辦法?」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們看了半個多小時,一句話沒有,整個人心靜下來了。等我們的念頭不生的時候,告訴你;你還起心動念,不跟你講,講了沒用。半個小時就靜下來了,說了一個字,「有!」我們馬上就精神起來了。不說了,為什麼?你心動了。必須在你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告訴你才管用。所以我們才曉得,他前面半個鐘點看著我,是看著我把心浮氣躁那個念頭伏下去,才給你講。剛剛伏下去,講一個「有」,我們又亂了,禁不起他這一個字。他再看著我,大概有十分鐘,「看破、放下」,就這麼兩句話,四個字。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放下是萬法皆空。《金剛經》上所講的完全正確,沒有一法是能夠留住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人都能證得,只要你看破、只要你放下。看破,一彈指,一彈指就是一秒鐘,多少生滅?三十二億百千念,念是念頭。你這個念頭那麼微細,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妄想這麼多,你的心怎麼會靜下來?佛法沒有別的,就是禪定,一定要你自己把清淨心找到,你自己證、自己覺,老師沒辦法給你。老師有辦法給你,我們(就)不必修了。釋迦牟尼佛覺悟了,也沒辦法給人,只可以把方法告訴你,你照我這方法覺悟,覺悟就開竅,開竅我們智慧完全平等,沒有哪個高哪個低,沒有早一年成佛晚一年成佛。所以佛法很有味道,要真幹才有味道。我們一生遭遇、緣分與前世有關係,生活的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跟來生、前世有密切的關聯。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你將來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你要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順眼,你的前途一片黑暗。都是自己造的,與別人不相干,所以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吃虧上當也很歡喜,也不會計較。為什麼?前世造的業,現在還掉了。想法、看法跟從前迷的時候完全不一樣,會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一切眾生都是覺悟的人。所以佛的世界真有。你心不被外面境界轉,什麼都知道。一般人所缺乏的,就缺乏這個功夫,不知道事實真相,樣樣放不下,一般人是這樣的。所以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人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你就不會貪生怕死了。一切法從心想生,當前的境界是我們念頭產生的,就像電視一樣,這畫面出來,有念頭就有畫面,沒有念頭沒有畫面。有念頭是妄念,沒有念頭是正念。所以佛菩薩沒有念頭,他想的是眾生,看到眾生在六道受苦受難,來幫助他。佛菩薩來幹這個的,把這個奧祕告訴眾生,眾生能夠相信、依教奉行,都能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不難,一點都不難。恭錄自 餐後開示 2018/1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轉載

你是什麼起心動念,就感召什麼業果!

你是什麼起心動念,就感召什麼業果! 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十善業報經》 因為眾生起心動念各不相同,所以所感業果也各不相同,由此而入於六道,輪轉不止。生死輪回之因無非當下一念,善惡彰然,因果不爽。 起心動念 不離因果 是什麼驅使眾生六道中輪回?為何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 由於眾生的心念差別,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不同,所造的業力千差萬別。由於業力差別,導致眾生不斷在六道輪回。因此,怎樣的心力,就會投射出怎樣的世界。所以,作為修行人,應該特別注意覺知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可隨意生起不善念。念念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是正修行之路。 只要有起心動念,就不離因果。所以日常在自己身口意的行為上,處處要正確地取捨。只有明辨善惡是非,善加取捨,才是真正走上了離苦得樂的正道。 我們的心念,是萬善萬禍之根。沒折伏,就成了萬禍之根;折伏了,可成為萬善之根。因此,一切時都要以修法的力量,制伏放逸狂奔的心念。 佛陀時代的一則公案 昔日捨衛國的國王波斯匿,來到佛陀住處,至誠懇切地頂禮佛陀,並長跪著說:「尊貴的佛陀,弟子願以真誠的心,於城鎮的街道上,準備素宴供養佛陀及僧眾們,讓國人能夠認識世尊!願一切眾生都能因世尊的慈悲德行,聽聞微妙的法要,而遠離邪魔蠱惑及一切惡法,並守持五戒,不造作惡業,以此消除一切災難。」 佛陀說:「真是有善根的國王啊!能夠用智慧整治國政,為人民種下未來的善因,並引導人民走向人生的正道。」 之後,國王便親自準備素宴,以恭迎佛陀及其弟子們的到來。接著,佛陀和隨行的弟子們便來到設宴的街道,接受國王的供養。待用完齋,佛陀升座為國王及子民們,宣說佛法。 此時聚集聽法者眾多,恰好有二商人路過,一人聽了佛陀的開示,便很歡喜地說:「佛陀就好比帝王,其常隨弟子們猶如忠臣般地隨行,想必佛陀是真正具有大慈悲及大德行,才能使國君這樣恭敬地供養!佛陀是這樣地尊貴,我也應該奉行佛陀所說的教法。」 而另一商人卻起了慢心,而說道:「這國王可真是愚痴!擁有如此大的財富、權勢和地位,為何要對佛陀如此地奉承呢?佛陀就好比是頭牛,其隨行弟子猶如牛車,牛拖著牛車南北奔波,居無定所,身上又一無所有,這有什麼好值得如此尊崇與追隨的!」 隨後兩人一同離去,走了三十里路,便在路旁的涼亭休息並喝起酒來,心起善念的商人,因對佛陀所生起的恭敬心與歡喜心,感得龍天護法的護佑;而心起惡念的商人,卻招感地獄里的眾生,使酒在腹中如火燒,因而神智不清跌到涼亭外。隔天清晨,一商隊車路過,而慘遭碾斃。同行的商人見狀,怕回國時,國人會誤以為是他因貪朋友之財,而行不義的手段,只好離開本國轉往他國流浪。 此時,該國國王駕崩,並留下預言:「將有一卑微的人來到我國,如果他將是繼承王位的人,我這匹神馬便會向他屈膝下跪。」之後,大臣們便帶著神馬找尋未來的國王。剛好此一商人來到此國,神馬見到商人,立即跪下並舐舔他的腳,所有的臣子便很高興地,認定此商人就是他們所要尋找的新王,於是請他回王宮繼承王位。 成為國王之後,商人心想:「這一生並沒有做什麼善事,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福報?想必是因聽聞佛陀的教誨,獲其慈悲庇佑所致。」便與群臣出發前往捨衛國請教佛陀,以釋疑惑。 佛陀為他開示:「當年波斯匿王在供養三寶時,你所生起的念頭是至誠的恭敬心,因此種下未來成為國王的善因,所以能登得王位;而另一同行的夥伴,心起驕慢,因而種下了惡念的種子,所以感得車禍之因。這一切的因緣果報,無非是由自己起心動念所招感,都是自作自受,不是天龍鬼神所能左右的!」 於是佛陀說偈: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車轢於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如影隨行。 佛陀說完偈語,國王及臣子們明白了心是善惡源之本,歡喜信受奉行。 摘自《法句譬喻經 卷1——雙要品第九》 看完這則公案,我們有三個問題需要探討。 1.為什麼當下有善惡的起心動念,就會導致這麼大的善惡業果報的差別?這道理是怎麼建立的? 2.善惡業報為什麼又是自己的造作就會感招業果?到底誰在忠實履行這些善惡業果呢? 3.若這個道理是真實成立,那麼你我到底要如何來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夠念念清淨、念念皆善來得受善果、遠離惡報? 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未來果報的因。 心起善念就感得光明的法界,感召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被,諸事如意;心起惡念感得的是黑暗的法界,易招感諸事不順遂。所謂:「萬法唯心造」,一切境界,無非是這念心所造作出來的結果。 為人之道,就是要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起善念,不起惡念、妄想,做任何事都能盡心盡力,凡事才能成就。 古德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輕忽了任何生活上的細行,點點滴滴都是未來成就的資糧。 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還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信? 對於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無明煩惱為什麼會使我們流轉生死?造作惡業為什麼會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定律在支配。 勤修戒定慧為什麼能成就佛果?同樣取決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還會做出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原因就在於不曾深信業果,從而懷有僥倖心理,以為自己會是那個逃脫惡業懲罰的幸運兒。久而久之,對因果的敬畏日漸淡薄,甚而流於習慣性的麻木。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充滿因果的實例,只是以往未加註意罷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聲聲相信因果,卻毫無顧忌地造作惡業。這種所謂的「相信」,只是虛假的裝飾而已。同時也說明,他們對業果的認識是極為浮淺的。 佛教所講的因果是三世論,不僅貫穿著我們的今生,也貫穿著無盡的過去和未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對於不具備宿命通的凡夫來說,既看不到過去,看不到來世,也看不清現在,所以才會心存僥倖。如何才能加深對因果的認識?必須時常親近善知識,認真聞思經教,以此強化業果在內心的警策力。 事實上,因果的另一層面是我們當下可以感覺到的,那就是心行的變化。當我們與貪嗔痴相應時,內心的負面力量隨之增長,人性也隨之墮落。一個貪婪無比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心滿意足的快樂;一個嗔心熾盛的人,永遠感受不到心平氣和的從容。那麼,貪嗔痴從何而來?正是我們自己逐漸培養出來的。我們對金錢、色慾的執著,便是滋長貪嗔痴的養料。即使外在一切並未因我們的貪嗔痴有所改變,但這些不善的心行力量,仍會對自身生命構成過患。 每件善行乃至一念之善,將使人性中,善的力量得到張揚。反之,人性中惡的力量也會隨之增長。世間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很自我,有的很開放;有的很尖刻,有的很寬厚;有的很吝嗇,有的很大度……每一種性格,都是生命的無盡積累。其中的負面因素,正是痛苦的源泉。 起心動念 功不唐捐 如果我們深知:每一件善惡行為必將對生命構成影響並留下痕跡,還會任意造作惡行嗎?事實上,不僅一切行為如此,甚至起心動念也是功不唐捐的。我們的阿賴耶識就像電腦硬盤一樣,忠實記錄著輸入的每一份資料。即使我們可以騙盡天下人,但永遠騙不了自己,也絕無可能逃脫因果的自然法則。 「業力決定」的道理告訴我們:有所為必將招感業果。這又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任何起心動念及外在行為,必將在內心形成力量。二是今生的樂果皆來自過去世的善業,而今生的苦果則來自過去世的惡業,所謂「業不作不得,業已作不失」。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已造作的惡業背負沈重的心理負擔,因為焦慮和自責皆於事無補。當我們認識到曾經犯下的惡業後,應至誠地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以如法的懺悔清洗人格,蕩滌種種罪業。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從此深信業果,慎護身口意三業,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決不造作新的惡業。如此,才能生生增上,在菩提大道上勇往直前。 轉載

《高僧菜中的豬肉》

《高僧菜中的豬肉》 一位高僧受邀參加素宴,席間,發現在滿桌精緻的素食中,有一盤菜裡竟然有一塊豬肉,高僧的隨從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打算讓主人看到,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 一會兒,徒弟又把豬肉翻出來,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在徒弟的耳畔輕聲說:“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牠吃掉!”徒弟聽到後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 宴後高僧辭別了主人。歸途中,徒弟不解地問:“師傅,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葷的,為什麼把豬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讓主人知道,處罰處罰他。” 高僧緩緩地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甚至會把廚師辭退,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得理'固然重要,但絕對不可'得理不饒人',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現分歧在所難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鬥爭的漩渦,便“得理不饒人”,然而雖然你勝利了,但也為下一次的爭鬥留下了伏筆,對方明的輸給了你,但背地裡會給你放冷箭。

弘一法師:困苦時努力,享樂時留心!

弘一法師:困苦時努力,享樂時留心! 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對於人生應該怎樣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 這是一種被誤解得最普遍的,社會一般每拿這消極悲觀的名詞來批評佛教的,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於消極悲觀的錯誤,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絕不是那樣的意思。 凡是一種境界,我們接觸的時候,生起一種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憂慮,如以這個意思來說苦,說人都是苦的,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也有很多快樂事情,聽到不悅耳的聲音固然討厭,可是聽了美妙的音調,不就是歡喜嗎! 身體有病,家境困苦,親人別離,當言是痛苦,然而身體健康,經濟富裕,合家團圓,不是很快樂嗎!無論什麼事,苦樂都是相對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說人生是苦,豈非偏見了。 那麼,佛說人生是苦,這苦是什麼意義呢?經上說:「無常故苦」一切都無常,都會變化,佛就以無常變化的意思說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體健康並不永久,會慢慢衰老病死,有錢的也不能永遠保有,有時候也會變窮,權位勢力也不會持久,最後還是會失掉。以變化無常的情形看來,雖有喜樂,但不永久,沒有徹底,當變化時,苦痛就來了。

地藏菩薩名號本身就是經、就是咒、就是戒

地藏菩薩名號本身就是經、就是咒、就是戒 夢參老和尚 稱念地藏菩薩名號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最為善巧方便,最當機末法眾生受持,這在「地藏三經」中佛都有詳細的開示。比如在《占察經》中,地藏菩薩就說:「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聽受正法。畏菩提行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應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念我(地藏菩薩)之名字。」 因為善根少,業障多,修很長時間,一直都沒有精進,又加上煩惱很重,不能調伏,心裡總懷疑、怯弱,常怕墮三途八難,又怕遇不到佛、菩薩,聽不到正法,不能培福,菩提道難成,有了這些種種的懷疑和障礙,那怎麼辦呢?地藏菩薩教我們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應該在一切時一切處稱地藏菩薩名號。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稱念聖號。可是很多的道友,要麼對佛菩薩所說的稱念名號的功德利益持懷疑態度,不能做到深信不疑,往往帶著染著的心,抱著試試的念頭來念佛菩薩名號;要麼就是被太多的執著給束縛住了,比如執著進廁所不能念佛菩薩名號,怕對佛菩薩不恭敬,執著睡覺不能念,怕把鬼招來,到最後,到這也不能念,到那也不能念,發現可念的時間和地點太少了。結果就是精力都被牽纏在如何規避不犯錯上,而不是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誦經或者稱念佛菩薩名號上,帶著有掛有礙的心在修,自然很難精進。 夢參老和尚就開示過,他說:「鬼就在廁所等著你,到哪兒不念正好就把你抓住,這是你自己給鬼一個好機會來抓你。正信的做法,就應該放開心量不要執著,在任何時、任何處無掛無礙。」 諸位道友,地藏法門是心地法門,對佛法、對地藏菩薩有信心最為重要。要相信地藏菩薩能救度我們,要相信自己能被地藏菩薩救度。就像前面地藏菩薩說的,遇到種種的障礙與疑惑,你就應當這樣想,我念地藏菩薩名號,我至心皈依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是我的師父,我師父就在我的四維上下坐著,邪門外道及種種障難根本就不敢來,即使業報現前,也會化解,這樣你信心自然就具足了。 念地藏菩薩名號的時候,最攝心、最受益的方法就是觀想念誦法,給諸位道友分享一個最簡單的觀想法,當你在稱念地藏菩薩時,首先觀想到地藏菩薩正與你面對面,你念一聲菩薩名號,地藏菩薩就摩一次你的頂,在加持你。念誦到最後,就觀想地藏菩薩度完你,坐在你的頭頂上,與你合為一體,面朝外,你和地藏菩薩一起度無量的罪苦眾生。隨時觀想地藏菩薩就在你頭上、心中、喉嚨上,自己的三業就是地藏菩薩的三業,一邊想一邊念,這樣你就很容易降伏障疑。 諸位道友,地藏菩薩的名號本身就是經、就是咒、就是戒,只要至心皈依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會用種種的方便善巧救度和加持我們,至心念地藏菩薩名號,求加持一修即成,地藏菩薩就是末法眾生最大的依怙。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每天老實念〈普門品〉,觀音菩薩慈悲無價!】

【每天老實念〈普門品〉,觀音菩薩慈悲無價!】 如果要我推薦每天念的經,我還是說〈普門品〉。第一,它比較短,每天容易堅持;第二,〈普門品〉主體是觀音菩薩,救苦救難,這兩點對上班族來講太重要了。 一天念很多經,不算厲害;一個人堅持十幾年,每天早上念一部經,那就比較了不起了,因為每天堅持,需要很多因緣福報。所以我推薦是每天堅持,堅持不斷就出效果。 有些人求子求婚姻,今年念這個經,過段時間又持咒,今天覺得這菩薩靈,明天還是求那個度母,變來變去地,這個善變是不行的。最好遇到大事小事只求觀音菩薩,不求其他菩薩,這樣就不會想著變來變去。 一般人都和觀音菩薩因緣很深,只是他們沒有去堅固這個因緣而已。地基不穩固,就變來變去,結果呢效果自然沒有虔誠念觀音的好,因為觀音是慈悲嘛。當然,我不是說其他菩薩都不結緣,那也是不對。每個菩薩都要結緣,都可以結緣,但是呢,要有個主軸,不要忽略自己的主軸。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都是殊勝的大願力菩薩,但是把觀音放為重心是比較好的。觀音慈悲超過一切,慈悲比福報要來得重要一些。那些歌星明星,或者商人財主,很多錢很多福報。那又如何,幾十年後,誰願意去供他們呢?頂禮他們呢?唯獨那些慈悲的,救苦救難,甚至一輩子苦的,但仍然不忘眾生的人,人們願意記得他。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