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真心念佛,極樂世界就會長出一朵寫著你名字的蓮花

真心念佛,極樂世界就會長出一朵寫著你名字的蓮花 一朵寫著你名字的蓮花 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有水池,還有蓮花。水池是七寶而成,水池子底都是金沙子,不像我們這兒水池子底都是污泥。在極樂世界,這個水是八功德水。喝水能解渴、解餓,還能淨化心靈。在水里洗澡,你願意讓它溫度再熱點,就會熱點;溫度再低點,就會低點;你想讓水再淺點兒,水就會變淺;再深點兒,水就會變深,完全隨心。 在水里洗澡,能去污垢,還能消除業障。我們這個世間的水,都是水往低處流,極樂世界的水,你願意讓它往哪兒流,它就往哪兒流。你讓它橫著流,它就橫著流,你讓它往高處流,它就往高處流,稱心如意,極樂世界的水就是這麼美好。 水池裡面有蓮花,但是蓮花不是隨便長的了。蓮花是怎麼長的呢?十方世界有一位眾生,像這種說法,都是範圍非常廣大,包括不包括我們大家?當然是包括的。也就是說,十方世界有一位眾生,真心願往生淨土,真心在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水池裡面,就會生出一朵蓮花來,上面就寫著他的名字。如果今天我們大家都願意往生,都願意念佛,那極樂世界水池裡面,我們每一個人就都有一朵蓮花,上面各自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那真正是蓮位。

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達真堪布 我曾經說過:“修行就是以智慧給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無論是看人,還是看事,都要學會換角度。這樣,你最討厭的人,也會變成最可愛的人;你最煩惱的事,也會變成最快樂的事。這就是修行。” 第二章 人往低處走 01 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佛法,就像面鏡子,應該拿來照自己,不應該用來照別人。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好;你認為的“不好”,不一定是不好。所以不要去找別人的毛病,不要去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因為你沒有他心通,不知道他人的發心和動機,所以不知道他人是善人還是惡人,不知道他人所做的一切是善還是惡。 善惡不是在表面上、形式上,而是在心裡。如果我們盲目地去判斷別人,議論別人,評價別人,很容易造業。我們一生中經常就是這樣造業的,而且還渾然不知。 很多人特別喜歡評價別人,評說他人做得對還是不對。這是人性最大的弱點,是宿世的業障,也是生生世世積累的惡習。 02 “不讚不謗一切人” 藏地有一句諺語:“賊和佛,無法能夠了知在何處。”我們很難知道盜賊在何處,在表面上也看不出來;我們也不知道佛在何處,在人群裡也很難辨認出來。佛菩薩為了度化豬、雞、貓、狗、蟑螂、蒼蠅、蚊子等眾生,就會化現與它們相同的形象。若要度化人也是一樣,可能會以男女老少,行善或造惡等各種形象出現,所以很難分辨。 不要輕易說別人的過患,說別人的是非。 現在,我們無法判斷、知曉他人的內心,然後還說這個人如何、那個人如何……我每聽到這些,都會發自內心地可憐這樣的人。 在沒有意義的情況下,佛也不可能輕易說別人。評判他人的是非、好壞、長短,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得不到任何暫時或究竟的利益,為什麼還要去說呢? 若是他人有功德,你再怎樣誹謗他也沒有用,他人不會因為你的誹謗而墮落;若是他人沒有功德,你再怎樣讚歎也沒有用,他人也不會因為你的讚歎而上升。 華智仁波切對我們的忠告是“不讚不謗一切人”,就是在不瞭解,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讚嘆,也不誹謗任何眾生。這是我們做人應遵循的原則。 03 觀察他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我無數次地說過,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與行為。要將佛法當鏡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別人。但人性中有一個不好的習氣就是我們習慣於將目光向外,去看他人的缺點與過失。 其實,無論我們自認為修行有多麼好,依然有很多壞的習慣與習氣。我們畢竟還是凡夫,所以無法確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顯現的善與惡、對與錯,到底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上的;是因緣果報還是業障煩惱。如果我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標準與喜好,去妄加觀察、評論、修正甚至指責他人的過失,是極容易造業的。 實際上,觀察、評論他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眼睛沒有錯,外境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心。當我們能夠看到他人的所謂的缺點與過失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心與行為已經不純正了。這是我們自己的業障,就像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髒臉一樣。 所以我們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品質,善於去觀察、發現、欣賞生活與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後將之變為一種習慣。這樣我們在思想與行為上才能逐漸變得高尚與純粹,這樣才能真正與佛法相應。 節錄自達真堪布《人生沒有彩排》

印光大師【勸女人臨產念觀音】

印光大師【勸女人臨產念觀音】●女子能從小即念佛,後來決定不發生此種苦痛。將來臨終,尚可往生西方。否則一受孕即念。或臨生前三四日即念。或臨生始念均可。(文鈔三編卷二。複楊宗慎居士書)●又女人臨產,必須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不會難產。即難產將死,令彼念,則即刻便可安然而生。此話要與一切人說,使其悉知。則世間便無難產,及因難產而母子俱死之事。(文鈔三編卷二。複楊宗慎居士書)

佈施功德指南:佈施層次不同,功德亦不同

佈施功德指南:佈施層次不同,功德亦不同雲峰寺 佛法之佈施 凡是良善者,無不希望給別人一些幫助,但是佈施也有原則,不能隨便施捨,否則會產生反效果,或是增加別人的困擾,或是引起他人的反感。 一 佈施的層次 《增一阿含經》說,不可以對無法生起信仰的人佈施佛法,因為會引起他的嗔恨之心,猶如一個人患有癰瘡,還沒有痊癒,又拿刀子去刺傷,會使他更痛不可忍。所以,佈施是有層次的。

【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

【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 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廟裡,他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學佛就是學做人,佛法亦是種活法。 一名法師,前去一座寺廟講解佛經。待客僧捧上一杯茶招待法師。 待客僧發現茶杯上有個小小的缺口,歉意地說道:「法師,很抱歉,杯子有個缺口。」 法師道:「缺口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完好的。每個人都有缺點,若不去計較,則每個人都是完美的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生從那裡來?死往那裡去? 【印光大師開示】

生從那裡來?死往那裡去? 【印光大師開示】 來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苦,我們要知道,生從那裡來?死往那裡去?兒子、媳婦對你越好,你越貪戀,離不開世間,不知脫離苦海,仍在六道中輪迴。這都是業障重,業障就是煩惱、掛礙,如掛礙家中的男女老少等,每個人掛礙不同,但都把自己的生死路忘記,甚至連臨命終時將往哪裡去也不關心了。 有些小孩子現在就知道拜佛,這都是前世有種善根,所以說眾生隨業轉,各人業障不同,不能轉業,就得輪迴,煩惱無盡了,老年人如果知道回頭念佛,就不會到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裡去,否則四生仍有份,六道輪迴不止。 有人問我說:定業不可轉嗎?我認為,人若知道信佛,回頭念佛修道,則定業可轉。每個人的業感不同,如果不覺悟,將娑婆以為極樂,如吃葷的人在市場買雞鴨,覺得很快樂,但悟了以後,覺得那是罪過,吃素的人看吃葷的人是罪過,他就覺得吃素是極樂,享福的人以為自己是在極樂世界,但不知道能否永遠如此享受?等到福享盡時,則苦惱、煩惱就來了。 所以我們既然能皈依三寶,就應該要念佛,不要貪求子孫,要放下一切,不要掛礙他們。很少人一輩子都享福,有多少福享就有多少苦,在家中應盡量拜佛、念佛,閒話少說,以求脫離苦海。人的一生沒多久,每個人都有煩惱,有煩惱則仍在生死中,四生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如雞有雞的煩惱,所以要念佛,才能了脫生死。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