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必須「用之有道」。 錢財是身外之物,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義之財,然而,能善於理財者,卻可以將世間財換成智慧法財,取之不竭,用之無盡。 《地藏經》有一句話說:「捨一得萬報」,就是教導我們喜捨世間財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財;亦即「播福因、得福果」。這都必須靠智慧的選擇,有的人認為:「有錢為什麼不留著自己用,為什麼要拿給別人用呢?這就是世間人的自私心念,亦即是凡夫。」 像一顆種子放在袋子中,不肯把握季節播種於土壤中,錯過生長時機,就無法發揮作用,因此必須實時培育,使這顆種子發揮其生長功能,等到氣候成熟,自然有累累的果實。同樣的道理,自己親手佈施,比留給子孫替我們佈施的功德還大,兒孫自有兒孫福! 佛陀曾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如何處理世間財產,培育出世法財呢?世間財物應該分成四份: 一、供養父母,以報宏恩─萬善以孝為首,人必定要以孝為重,修學佛法也是以孝為宗,絕不能沒有孝道。所以,財產要留給四分之一孝養父母,讓父母的生活溫暖飽足,使他們自由享用,以完成父母想做的善業。 二、培育子女─生養子女要有責任心,須為他們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學業,因此,四分之一的財產是為子女留存養育金。 三、家庭生活─另外四分之一財產是維持日常生活安康的事業基金,應開源節流,使其綿綿不息,方為生財之道。 四、社會福利─佛陀教育我們,延續本性的良知慧命必須造福人群。我們應該用四分之一的基金,奉獻於宏揚宗教正法,做社會福利善業,如此亦可進修自己的福德智慧。今生此世能夠生在福地,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是因為過去生中曾經有一份造福人群的福業。佛陀希望我們的福報綿延不絕,所以鼓勵人們以四分之一財產造福人群,佈施眾生結善緣。這就是捨世間財修取永恆的法財。 願與大眾共勉,以佛陀的教育精神,處理世間財產,修持福慧功德財。

【聞地藏名見地藏像,竟有這麼大好處】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聞地藏名見地藏像,竟有這麼大好處】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這個功德就是你聽到地藏王菩薩的名號,見到地藏王菩薩的法像或者聞到《地藏經》,三字五字或者一偈一句,現在都能得好處。未來聞到這部經的名字,見了菩薩像,也能有這麼大好處。 所以佛教弟子一定要相信,雖然現在我們有惑業暫時障到,但是你一定要相信,每一部經論都是這樣說的。《地藏經》也如是說,你聞到地藏王菩薩名字,見到地藏王菩薩像,要是聞到這部經的三字五字一句一偈,聽到一句話都可以。 不過現在殊妙安樂可能還不能滿足這個要求,因為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我們客觀的現實環境有所不同,周圍的客觀現實的眾業所逼迫,以我們小的力量來抵抗巨大的力量,效果恐怕是不顯著,有沒有加持呢?還是有的。 例如現在中東地區發生箭拔弩張的戰爭問題,靠我們的迴向能轉變嗎?我們不管它,反正我天天念經都給他們迴向,少死一些人總是好的,拖延一天時間也是好的,但是這種業不是我們的力量所能轉得到的。 但效果是有的,雖然外界客觀環境是轉變不了,但是對我們個人周圍的親屬還是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一定得要有信心。願力還得有行力,行力就是要誦經、拜懺、持名。我們往往在這上面對佛教產生退心,不能堅定,原因就在這裡。好像經上說的話,我們做起來不是那回事。 也有人指責說,佛經上說的話是矛盾的,跟事實不符。他所說的事實是指我們用肉眼看得見的,看不到的,他就打問號了。但是我們看不到的事情太多了,這個轉變的過程,我們確實是不曉得,我們每天都在變,每個人的業也在變,整個的客觀的現實環境都在變。 在這個變的當中,我們掌握不了這個規律,這是業果因緣在轉化,我們掌握不了,只有求佛菩薩加被,別無第二個方法。 所以這個因緣跟感應,我們知道感就是因,應就是緣! 但我們感這個因要是具足的話,那個助成的緣已經幫助我們成就了。所以說是聞地藏名、見地藏像,不只現在你能夠減少厄難,未來的百千萬生的相貌都能端正,都能生到尊貴家,這是我們所希望的,生尊貴家免受苦難。 但是我們佛弟子也不願意生尊貴家,我們的業不想生尊貴家,也不想端正不端正,我們要求我們性體的法身顯現,那是端正的。這些都是有相的,那麼我們所見的相,講深一點不在像上去繪,為什麼見像有這麼大功德? 引發我們的自性。 見了地藏王菩薩的像而引發我們自己心底的像,這個像就是法身的像。會同法性的理體,像非像;像是假像,這是地藏王菩薩嗎? 我想大家都知道,這不是地藏王菩薩,僅僅是地藏王菩薩的像,什麼是真正的地藏王菩薩呢?就是我們現前的心,心就是地藏王菩薩。 這樣來理解,像沒有像,地藏菩薩名,名無名,名者假名。我們都知道名是無名的,無名的是假名,假名引發了我們的真像相,也是這樣的,名無名,念一聲地藏王菩薩,那我們就用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因名而返回像,聞的了了,性體真性現前。 所以說聞名見像的功德,假使說性體顯現的功德是遍法界的,那麼不只是現在殊妙安樂,未來百千萬生常得幸福生尊貴家,那我們想的就遠了。 經裡隨便念“三字五字”,我們可以這樣解釋一下,破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還有消除三障(惑、業、苦),苦就是報,消除三障,這三障就是煩惱。我們要是沒有煩惱不是清淨了嗎?把三障變成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就成佛了,我們就這樣解釋“三字”。 還可以配什麼呢? 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所以“三字”不是簡單的這些涵義,我都說的是三,配合起來不是很殊勝嗎?這叫究竟義。 ~轉載

佛教四觀教你遇事不生氣! 濟群法師

佛教四觀教你遇事不生氣! 濟群法師 不隨嗔心跑 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嗔心跑。 遇到事情時要勤修以下四觀,可選擇其中之一觀即可: 一觀:世上沒有一個壞人、惡人、敵人,所謂的惡人是因為其錯誤的認識和習氣導致了錯誤的行為,我們應該予以理解。 二觀:人生如夢,在此夢中我們不應沉湎快樂,不應執著痛苦,夢中我、人、快樂、痛苦等等一切皆為虛幻,當一覺醒來時,無可尋覓。正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三觀: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是佛,未來還是佛,不增不減。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則是對他的妄念發脾氣,以我之妄念糾纏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罷了。 因為自己執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無我,他惹誰了?若無他,誰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觀:此惡人即是以前的我,在無量劫的時間內,我做過和他一樣無恥的人、和他一樣愚昧的人,和他一樣凶狠的人。 其時縱是惡人,我也希望別人理解我,愛護我,關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惡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應當理解眼前的惡人,雖然我不贊同他,甚至反對他,但我應當理解他、愛護他,關心他。 嗔恨心重,說明這個人的業障習氣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順眼,看事也不順眼,這是他的業障。 但是對真正修行人來說,他是善知識,為什麼?沒有這些人天天來找麻煩,天天來罵你、侮辱你、欺負你,你的忍辱波羅蜜到哪裡修? 所以遇到這些人,我們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訓,一句話也不回。他說完了,謝謝他,阿彌陀佛! 他每一次罵,你都是這個態度,久而久之,他會覺悟,他會感動。絕對不可以對罵,對罵就沒完沒了。他一個人罵,罵累了就不罵了。 他在那裡罵,我在這裡念阿彌陀佛,讓他罵,這是消自己的業障。他替我消業障,我應當感謝,我念阿彌陀佛回向給他。 如果別人贊歎你,也不要生歡喜心,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維你,要想到我哪有這個德行讓人贊歎,要生慚愧心。 生氣,在佛教中稱為“嗔恨心”。通常,是對我們不願聽見、看見的人或事的反應。尤其是“自我”受到傷害後,我們往往條件反射般地現起這一煩惱。 阻止這種情緒的發生,主要是從平時開始預防。其關鍵,在於淡化自我,並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同時,積極修習愛心、慈悲心,以此化解並消除嗔恨。 很多時候,事情剛發生時我們並沒有那麼生氣。但因為不懂得及時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斷蔓延、壯大。 事實上,這個嗔心正是我們自己培養起來的。所以,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嗔心跑。那樣的話,嗔心就會像星星之火般,順著風勢燃燒起來。 轉載

持名念佛的幾種方法

持名念佛的幾種方法 導讀古德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又雲:「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當痛念生死。」由是知吾人為了脫生死而念佛,決非悠悠泛泛所能濟事。 文:律航法師謹按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雲:「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謂不假方便者,因念佛就是方便,不必於念佛之外,更求方便也。但眾生根器不同,故所用的方法亦異,律航於念佛之余,參究佛說及祖師的開示,體驗實行,比較有效者數法,擇要錄出,以就正於大德並提供參考,非敢於念佛之外,別立方便也。 一、並耳念佛念佛宗旨,本為攝心專注一境,令散亂心,漸成片段,乃至一心不亂。若欲達此目的,必須將阿彌陀佛四字宏名,字字都念的清清楚楚,聽的明明白白,但耳根對聲塵,須由聽力強銳,方能格外清晰。並耳者,即合併兩個耳根的聽力,用在一個耳根上,試看古人射箭,今人放槍,當他瞄準時,皆閉一眼,用一眼,視力格外分明,而聽力亦復如是。律航初學此法時,先將右耳聽力作意並在左耳,聽一百聲,再將左耳聽力並在右耳聽一百聲,然後兩耳平均一百聲,如是循環練習,不過一月,大見功效,一往妄念紛馳,現因聽力特別增強,漸受約束,偶起妄念,隨即覺知,日久自成習慣,不必作意並耳,而自然並耳矣經雲:「此方興教體,清淨在音聞。」則持名念佛者,誠不可不加強聽力。 二、隨工念佛律航嘗勸人念佛。得到的回答,多說:「念佛很好,可惜沒有工夫。」唉!這沒有工夫四個字,不知耽誤多少人不得往生,因此,建立「隨工念佛」一個名詞。隨工念佛者,即隨著工作而念佛,先講兩段故事,作為證明。1、打鐵念佛 2、織布念佛從這兩段故事上,足證隨著工作,可以念佛,並可成佛,只要對於念佛法門,具有深信切願,則無論什麼工作,皆可隨著念佛,決不妨礙。例如耕田,經商、造飯、洗衣,一切土木金石種種行業,悉皆可以隨著工作,或默持佛號,或出聲念佛,其功德相等。作工用的是手,念佛用的是心,心之與手,各司其事,日久純熟,制心一處,相得益彰,事無不辦,此後學佛者,焉得藉口「沒有工夫」而自甘暴棄呢? 三、痛切念佛古德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又雲:「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當痛念生死。」由是知吾人為了脫生死而念佛,決非悠悠泛泛所能濟事。故律航於晨昏兩課時,增設痛切念佛一門,共分五段,每段先作觀想,隨即念佛,其法如下:1、先面佛長跪,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我自無量劫來,流浪生死,皆因不知念佛法門」,即以頭著地,兩手輪番屈指自數,出聲念南無阿彌陀佛二十聲,再抬頭長跪。2、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抬頭長跪。3、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觀想‘此生如不能生西,即仍在六道中輪回,刀山劍樹,驢肚馬腹,勢必難免,可悲可怕’,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抬頭長跪。

香酥炸素丸子

香酥炸素丸子 材 料:胡蘿蔔6根,粉絲1把,饅頭1個,麵粉1/2杯,五香粉1大匙,白鬍椒粉1小匙,鹽適量步驟:1、饅頭弄成小塊兒用清水浸泡,水量與饅頭持平即可2、胡蘿蔔擦成絲,剁碎,粉絲剁碎備用3、加入五香粉,白鬍椒粉和鹽4、放入浸泡好的饅頭,用手抓均勻,加入白面繼續抓均勻5、等丸子餡兒料融合在一起不散粘稠可以攢成小丸子就可以了,油鍋6成熱6、放入弄成球的丸子炸到表面金黃色即可!中小火炸 轉載

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塗少他不了。 佛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談到因果,我說兩件故事來證明。 (1)琉璃王誅釋種的故事。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