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按照地藏經中的方法,積累功德,超度父母

按照地藏經中的方法,積累功德,超度父母 修地藏法門,皈依地藏菩薩,就要學地藏菩薩。我們看地藏王菩薩在久遠劫就發大願,一直在行善,從那一天開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直在積功累德,一直在利益眾生。學佛就是這樣學習,學佛以後,還在悭貪吝惜,還在執著,貢高我慢,控制霸占。要修到何年才能夠成就?   你看地藏王菩薩,他發大願,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方成佛道。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時候,她當婆羅門女時,也是宿福深厚,行住坐臥,威儀講的很好,都能夠跟戒律相應。可惜的母親邪知邪見“常輕三寶”。   舉個例子,像現在有很多人,信仰其他的宗教,來毀滅佛像,毀滅三寶的道場,這是邪知邪見。上一次有個男眾居士給我說,他媽媽信其他的宗教,他自己信佛教,他媽媽要燒掉佛像。他就對媽媽講,如果你認我是你的兒子,不要燒掉。所以諸位道友,像這樣的信仰,就叫常輕三寶,邪知邪見。婆羅門女的母親就是這樣的。那麼婆羅門女怎麼辦呢?慢慢勸,慢慢誘惑,“令生正見”。但是時間太短了,有偶爾的相信一點點,可是死掉了,死掉以後魂神墮在無間地獄。這世間最大的壞事就是邪知邪見。   諸位道友一定要注意,地藏王菩薩超度她母親,並不是念念《地藏經》就有了,就超度了。怎麼辦?“遂賣家宅,廣修香華,及諸供具,建佛塔寺”。我們今天超度媽媽、超度爺爺奶奶、超度爸爸怎麼超度?念念《地藏經》就叫超度,這樣是不夠的。換句話說,是念《地藏經》的方法來積功累德,超度父母,不單單念《地藏經》來超度父母。   舉個例子,婆羅門女之前有沒有地藏王菩薩?也有。婆羅門女之前有沒有《地藏經》?也有。婆羅門女之前有沒有佛?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所以也有《地藏經》,也有地藏王菩薩,那麼他沒有單單念《地藏經》,是按《地藏經》的方法,那個教育來超度,來積功累德,來救度母親。我們今天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看爸爸媽媽死了,怎麼樣?給他念幾遍《地藏經》就超度出去了?沒有那麼快。   所以很多錯誤的觀念,一定要轉過來,老人離開人間,《地藏經》要讀,認真讀,拼命讀。更重要的按《地藏經》的方法廣行布施,利益眾生。因為亡者的死亡你才肯這樣作,這樣別人得到了,別人離苦得樂了,亡者也就離苦得樂了。。 (轉載)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凶—不見己是,不道人非|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凶—不見己是,不道人非|淨空老和尚開示 不見己是,也不道人非,實在說,不見己是,不見人過,你為什麼會批評別人?你看到人過失。佛菩薩沒有看到人過失,人沒有過失,你找他的過失找不到,剎那生滅,哪來的過失?所以,經上有兩句話,「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沒有分別;我續了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你從本性上看,「人之初,性本善」,怎麼不是好人?他的不好是後天被染污,學壞了。學壞了那個壞是真的?不是真的,那個壞你要去覓它,也是了不可得,只不過是一些不善的念頭累積連續的一種幻相,不可得!今天這個問題到底發在什麼地方?發在你把這些假相都當真,順自己意思的,貪戀,想控制、想佔有;不合自己意思,想把他趕走,想把他開除,問題就出在這裡。 禍害的根源是分別、是執著,分別執著當了家,可麻煩了。佛菩薩這些東西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他統統離開了,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看這個世界,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處理一切事是智慧,不是情識。轉識成智就是轉情識成智慧,智慧當家就是真心當家,天下太平,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這兩句話是我們現前應當要學習的,「不見己是,不道人非」,自己做再多的好事,該做的,為什麼?本善!一切不善是不該做的,不該做的你也做了,也不怪你,為什麼?迷了,迷了就是這個樣子。悟了就是佛菩薩,就是一真法界,迷了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三途,法爾如是。 「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賢行。如是知見,方契中道」,這是菩薩行。菩薩持戒、菩薩修行,為什麼說不見己是?我還沒有圓滿,我功夫上還欠一大截,我的是處在哪裡?沒是處。真的功德修圓滿了,證到妙覺位,佛佛道同。哪有一個自以為是的佛陀?沒有。沒有一個自以為是的菩薩,也沒有一個自以為是的須陀洹,你看《金剛經》就明白了,那是如來藉他勉勵大家說的話,不是須陀洹自以為是。 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0301集 🔺學習更多《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凶》: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j3-6Dw0D3Q6Yfu9Jzs-b9fV1F0JcSRgl

念佛功德大小取決於念佛心態

念佛功德大小取決於念佛心態淨界法師 淨土宗是一種佛力加被的法門,如果按照密宗的說法,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淨土宗修行的特點,簡單的說就是要你能夠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在淨土宗當中,不管你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嘆、意業的觀想,你的所觀境都是彌陀的功德,因為這個法門的重點是你要跟彌陀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的功德甚深廣大,誰又能夠代表阿彌陀佛的功德呢?那就是阿彌陀佛的聖號──名以召德,以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聖號,來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故彌陀聖號又稱作萬德洪名。所以印光大師講得好:我們在憶念佛號的時候,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意境呢?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但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在念佛的時候,他的功德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同一句佛號,在不同的心態所表現出來的功德其實是不同的。 我們大致上可以把念佛分成二種: 第一種:為獲得現生的安樂而念佛 有些人念佛他只是追求一種離苦得樂的心情,他現在有痛苦;或者他追求健康、長壽、富貴的安樂:他以離苦得樂的心情來念佛,他不想求往生的。這樣子佛號對他產生的力量,是一種滅惡生善的力量,但是不能產生往生不退的力量。如果是這樣的心情,你念阿彌陀佛跟念持大悲咒、念觀世音菩薩,效果是完全一樣的,這萬德洪名的特質、一個特殊本願加持的力量,就表現不出來了,所以這樣的念佛叫作成就世間的福報。

我的事情圓滿了,佛就會來接我走。 淨空法師

我的事情圓滿了,佛就會來接我走淨空法師摘自淨土大經科注(二次講)-第69集  其實,我們一念心阿彌陀佛知道,佛為什麼不來?是我們自己有業障,我們的心不清淨,來了沒用處。不起作用,他決定不來,來了他真起作用。業障要消,來了才有作用,消業障要靠念佛,念佛功夫不夠沒法子,這個忙阿彌陀佛幫不上。念佛功夫夠了,業障、煩惱不要消盡,消盡很困難,那跟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兩樣,他只要你能伏得住,你能控制,業障煩惱不起作用,就行了,佛就來接引你。你還沒能控制住,佛不會來。你看,最近我們接到一個報告,四川的,在家一位居士,夫妻兩個都念佛。太太見到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問她,想不想到極樂世界去?她心裡一猶豫,家裡孩子、孫子還不能放下,這一猶豫的時候佛不見了。她把這個事情告訴先生,先生聽了很開心,先生知道這真的,不是假的。先生不吭氣,認真去念佛,不告訴她們。沒多久,先生伏住煩惱了,阿彌陀佛把他接走了。這是我們了解怎麼才能往生,給我們傳遞這個信息,決定是全盤放下,沒有絲毫疑慮。     我自己經歷過一次,我天天都想走。我七十九歲那年,七十九歲,在北京,生病住在旅館裡面,病得很重。第三天,下半夜,我好像是醒過來了,但是醒過來,很清楚,我不是在旅館裡頭,是在野外,草地上,躺在野外草地上。看到面前一重一重的青山,很漂亮,很像大理的蒼山那個樣子。但是大理山外面有洱海,有水,那裡沒有,沒有看到水。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人,不知道有多少人,面都向著我。我這一想,這是不是一些聽眾?很歡喜。突然這一念之間,變了,那些人全變成畜生。我感到非常驚訝,滿山遍野一下就變成畜生,各個種類不同的畜生,滿山遍野。我就念了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身現前,佛相多大?半邊天,山不見了,就是一尊佛相在面前。那時候講《華嚴經》,升座講經,我都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阿彌陀佛,本師毘盧遮那佛。所以我接著念南無本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前,釋迦牟尼佛不見了。我再念南無本師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現前,彌陀佛不見了。最後我念了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現前。那個相是半邊天,但是看得很清楚,一點都不模煳,真的是如對面前。這個時候我就聽到耳邊有聲音,我沒有回頭,我看觀音菩薩,沒有回頭,問我還有沒有什麼沒有放下的?統統放下了;還有沒有親人想見見面的?沒有了。問了我好多,我都說我什麼都沒有了。我說我很想跟佛到極樂世界去,如果佛需要我留在世間的話,多住幾年,我說也可以,沒關系。這樣就醒過來了,醒過來病就好了,第二天我就回香港。     有這麼一次經歷,我就有信心,我什麼時候往生,阿彌陀佛做決定。需要留我在這個地方,做一個表法,做個樣子,我行,我能忍耐,能受苦。時間到了,我的事情圓滿了,佛就會來接我走。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什麼時候都可以走,歡歡喜喜的走,快快樂樂的走,一絲毫干擾都沒有。這幾年愈來愈專了,經現在就一部,其他統放下了,持名,就一尊阿彌陀佛,別的都不念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所以制行是我們能不能往生最關鍵的問題。這個心控制不了,還有雜念、還有妄想,特別還有名利、還有親情,這個麻煩大了。甚至於我還想對佛法做什麼好事,都不可以,都是麻煩。有緣就做,作而無作,這就對了。作是什麼?沒有起心動念,還是一句佛號念到底,無作而作,決定不妨礙信願,決定不妨礙往生,這才行。世間名利財色稍稍動一點心,我們就受到干擾、就受到妨害。每天讀經、每天分享有好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環境要認識得很清楚,決定不含糊。 轉載

達真堪布:認真不是執著,放下不是放棄

達真堪布:認真不是執著,放下不是放棄   有的人很固執,告訴他別執著要放下,他根本不聽,還懷疑:不執著我怎麼生活,怎麼成家立業啊?你不執著也可以生活,也可以成家立業。雖然不執著,但可以認真;雖然要認真,但可以不執著。   認真和執著不一樣,在凡夫的境界把認真和執著混在一起了。凡夫只有執著沒有認真,你見性開悟了以後才有認真、不執著。認真工作,認真生活,認真做事,什麼都要認真。佛也勸我們要認真,但是佛不讓我們執著。認真是成就的根本,執著是成就最大的障礙。   有人說:「不對吧,你看某某人特別執著自己的工作,特別執著自己的事業,所以他事業做得很好。」世人就是這樣無明,那能好嗎?看似好,實際上他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不會有真正的幸福,也不會有真正的成就,都是暫時的、無常的,隨時都會變。 如果內心只有痛苦沒有快樂,即使你再有權勢和財富又有什麼用呢?所以不能執著,要認真;不能放棄,要放下。如果放棄的話,就墮入一邊了。   我們是大乘行者,是已經發了菩提心的人,所以我們要認真但不執著,要放下但不放棄。也就是說要以悲心和願力跟眾生接觸,利益眾生。如果你真正能認真,那就是善巧方便,也可以說有無礙的智慧,這樣才能利益眾生、承辦眾生的解脫。 首先要放下自私和貪婪,然後以悲心和願力去接觸眾生、利益眾生,這才叫既保護了自己,又幫助了別人,這也叫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真的,這是一種無比的快樂,也是一種無比的幸福啊!誰能真正體驗這種快樂和幸福?那是佛菩薩的境界,一般的凡夫很難達到。

《 抹茶麻芛鬆餅 》

《 抹茶麻芛鬆餅 》 材料:雞蛋3顆、牛奶100克、奶油60克、蜂蜜30克、低筋麵粉100克、抹茶粉20克、玉米粉40克、泡打粉10克、香草粉6克、淨斯麻芛純粉50克。 調味料:糖60克、鹽2克。 做法: 1.將低筋麵粉、玉米粉、淨斯麻芛粉、香草粉、泡打粉、抹茶粉,調勻成粉料備用。鹽、糖、牛奶、雞蛋,調勻成濕料備用。 2.將調好的濕料加入粉料中,逐步拌勻成麵糊,加水調節硬度後,加入蜂蜜調味;將奶油融化後,添加到粉糊拌勻,即製成鬆餅麵糊。 3.以少量橄欖油熱鍋後,取適量麵糊,煎成厚鬆餅,再以鳳梨、薄荷裝飾後就完成了。 (02553246)轉載現代新素派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