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是不是生不同的病要念不同的經?

是不是生不同的病要念不同的經? 夢參老和尚:生不同的病要念不同的經,沒有這個說法,佛沒這個說法。 我可能跟你解釋說,只是這個菩薩發願沒發願,為什麼在我們這個世間要多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兩位菩薩專門發心在娑婆世界利益眾生的,他發的這個願,那我們求他,正是滿他的願;他滿他的願,我們求他加持。 就像我們,你害了病,你到醫院看病;說你求救濟,求救濟你得到慈善會去;說你搞交通的,不是民政,你找錯科了——所以你求哪一門找哪一門。有些菩薩他沒發這個願,他跟你也沒有緣,你求他當然不靈了。為什麼多念觀世音呢?觀世音發了這個願,你求他,他有這個願,而你有這個希求,他的願和你的願相結合了,不是佛菩薩都能滿你的願。 為什麼我們經常念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念阿彌陀佛,那是釋迦牟尼佛介紹來的,阿彌陀佛發願度十方眾生。那怎麼不念不動如來呀?不動如來從來就不動,他沒發這個願,你念等於白念,他不動。明白這個道理嗎? 苦、集、滅、道

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感恩浄空法師開示: 「念咒不如念佛」,「『急難的時候愈簡單愈好』,咒比名號多,名號好念」,只有「阿彌陀佛」四字,緊急關頭時,「南無」二字都不要念了。 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有記載,有人向他請教:「您老人家如何教人念佛?」大師說:「我教別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他又問:「您老人家自己怎麼念佛?」大師說:「我念『阿彌陀佛』四字。」 他問:「為什麼教人六字,自己念四字?」大師說:「別人未必這一生中求生極樂世界,加『南無』是皈依、禮敬,這是客氣話。這一生決定要求生淨土,客氣話統統免了,就是這一句佛號。」 《佛說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四字,多簡單!『愈簡單愈有力量,六字不如四字,四字比六字更有力量!』『咒更長,愈長你的心力就愈散,愈不能集中;愈簡單,你心的力量愈集中,才能產生力量。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念咒不如念佛」』。

整天煩惱,是因為沒有行持善法

整天煩惱,是因為沒有行持善法 弘恩法師弘恩法師:《華嚴經·淨行品》析義( 二〇一八年安居講座開示節選 ) 善用其心,清淨行為【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巧願,是善巧的願。這個很重要,對於十信位的菩薩來說,他們怎麼去修行呢?就是通過善巧的願力,來轉換自己的內心。就好比吃飯,我們遇到好吃的東西,就會產生貪心,想要多吃一點;遇到不好吃的東西,就愁眉苦臉,甚至心裡產生嗔恨。但是十信位的菩薩,他修行不應該這樣。 大家看< 淨行品> 里的偈頌,【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當我們吃到美食的時候,你不要貪著它的味道,那是世間法、生死法,是輪回的法,我們貪嗔痴的念一動,就種下一個輪回的因。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時時警策,當吃到美食的時候,就馬上為眾生發願,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希望眾生一切都能滿願,心裡對世俗的五欲不再貪著。如果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時,該怎麼辦呢?【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吃到不好吃的食物,也不要厭惡,要思惟菩薩以禪悅法喜為食,通過這種方式回向給眾生,希望眾生都能得到「三昧食」,不要貪著世俗的粗色之食。世間的食物都是不清淨的,大家想一想,它種植的過程、生長的過程,尤其是現代,使用很多化學的肥料、藥劑等,都是很不清淨的,看著顏色很好,其實都不清淨。 因此,遇到世俗境界的時候,菩薩通過善巧的發願來回轉,巧願防非,防止我們的過失。「離過成德」,離了過失,我們心心念念之間,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整個< 淨行品>...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無邊的果報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無邊的果報 夢參老和尚 種種的方法,個人的用心不同,經常用這個心,你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沒有覺悟的心,大慈大悲的心是生不起來。 你看著別人苦,苦還沒有到我身上,或是準備戰爭還沒有打,你心裡想,他打起來跟我也沒有關係,也影響不到我身上,你若是這個心,那確實影響不到你,跟你毫不相干。 但是你若發菩薩心,說在這法界之內,希望他的人民別受到痛苦,我沒有其它的力量,只能念經給他們迴向,希望他們減少痛苦減少災害,水災風災,只要你聞到災害,就發願讓他免除災害。那就不只一百劫常居淨居天了,一千劫一萬劫都可以,若是生起貪瞋癡心,你就下地獄,雖然你也不會想下地獄,但是你做的事就是受惡報的事,不能不受惡報。 平常的心情不會那麼想,也沒有人跟你說要這樣想,現在有機會聞法了,多生累劫善根成熟,知道這種方法,我們為什麼不用呢?就應當時時如是想。就算自己經濟上有困難也別只想你自己,這個世界上經濟有困難的人太多了,馬上就想到世界上這些人所受的痛苦,因此,雖然經濟上有困難,我還是有飯吃,還沒有睡到大街上。 有人問我寂寞嗎?我說不寂寞,我心裡忙不完。一天想的事很多,別打自己的主意,要打一切眾生的主意,一切眾生包括了螞蟻、反正一切飛禽走獸,全算在內,大大小小的,這才算是一切的眾生。 我們僅就人類想,你想一想眾生的痛苦,所得的果報就能永遠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以因酬果,這個果是酬答得很多,這個酬答是酬答那一念菩提心,只要一念具大慈悲心,並沒有說要有一定的數量,你必須布施多少的醫藥才算,多少的衣服、飯食、臥具才算,不用計較數量,多少都可以,只要有這一念的大慈悲心,就可以感得無邊的果報。 轉載貼文

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

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 淨空老法師: 我們六道裡頭的眾生雜念太多,沒有辦法斷掉,日夜不停。晚上作夢,夢就是意識裡頭的雜念變現出來的,身體是休息了,第六意識、第七識沒有停過,從來都沒有停過。前五識有短暫的休息,六七八起作用從來不停,沒有停止的。用其他的法門,難,很不容易,念佛這個法門就容易多了,用一念止一切妄念,就跟前面所說的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是一般大乘教裡面所用的方法。 淨宗用一句阿彌陀佛,心裡要是沒有雜念,難,總得有一念,這一念就是念佛,這佛號是萬德洪名,是自己自性的德號,這個好!以這一念換取所有妄想雜念,這就是令眾生即念離念,不知不覺的雜念沒有了,所以說潛通佛智,你自己並不知道。佛智是什麼?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只要心地清淨平等覺,覺就是佛智。但是心不清淨、不平等那就是障礙,佛智不能現前。我們用念佛的方法,念到清淨心,念到平等心。 這個念的時候得加點功夫,加什麼功夫?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無論是善人是惡人,在我心目當中都是阿彌陀佛,我那個心才真正能夠換過來。這是好人,那是壞人,不行,還是分別執著。不但一切人是阿彌陀佛,一切動物也是阿彌陀佛,一切植物、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你真換過來了。還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不行,你這個念(雜念)沒有換過來。統統換過來,純一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自性,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統統是自性現的,自性所生所現,那就是自性。性相不二,這是事實真相,這不是勉強,不是隨便說說的,確實是事實真相,這個就叫念實相。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實相,跟禪宗,跟性宗,跟《華嚴》、《法華》有什麼兩樣!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要不然我們的功夫不得力,這一生念幾十年佛念不好,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念佛希望得到什麼?就是希望得到清淨平等覺,就得這個東西,這是性德,這就是明心見性。 只要見性,一切法都圓滿了,沒有一絲毫欠缺,所以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道妙是什麼?無住生心,道妙!巧入無念,沒有想我們要得無念,它自自然然就無念了,就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無念。你看用這個方法多么善巧,這功夫成就了,即凡成聖!凡聖一如,凡聖不二,還看到有凡有聖,你沒有成就,沒有入境界,入了境界凡聖沒有了。凡聖從哪來?是分別執著來的,分別執著沒有了,哪來的凡聖!所以遍法界虛空界渾然一體,這真妙,這就是華嚴境界,這就是無上菩提。 文章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十五集) 2011/10/11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師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師卦運勢:多事之秋,須按正途行事 師卦啟示人們,自由與自律是並存的,在工作中應注意遵守工作紀律和社會規範,不要為了事業的成功就去從事非法的交易或是做違法的事情,否則就會招致失敗或災難。 師卦,坤為地,坎為水,地中有水。地中眾者,莫過於水。師為眾,部署兵士眾多的意思。持正的“仁義之師”,才可攻伐天下使百姓服從;用兵勝負在於選擇將帥,持重老成的人統兵可獲吉祥,這樣才沒有災禍。 【師卦解卦】 地水師卦,外卦為地,內卦為水,水在地下,表示軍隊整裝待發,形勢處於危急緊張的狀態。外卦為地,表示柔順、服從;內卦有水,表示有危險,波折。師卦是講,統帥一支師出有名、名正言順的軍隊去出征,才能得到眾人的支持,才能獲勝。寓意著,人們要重視規範與紀律,此時是多事之秋,必須謹慎行事,切忌投機取巧。 本卦在學業事業方面的啟示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