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淨空法師:【修平等心的下手處】

淨空法師:【修平等心的下手處】 平等心太重要了!我們從哪裡下手?從看不慣的能看得慣,不喜歡的能喜歡,從這修。討厭的變成喜歡,吃東西,吃得不好吃的變成好吃,這都是修行,穿破舊的衣服很歡喜。 我初出家沒有你們現在福報大,你們現在一出家你看供養衣服多好。我出家的時候撿老和尚的,撿什麼衣服?百衲衣,一件長褂補了十幾個補丁。我好像穿了三、四年,三十三歲出家,不止,四十歲遇到韓館長,我那件衣服韓館長把我丟掉了,穿了七年。那個衣服穿了好,走出去,那個時候還上巴士、坐火車,好好睡大覺,絕對沒有人偷你的,這人穿的破衣服,大家知道這個人是窮光蛋,好,平安,什麼事都沒有。她把我那件衣服丟掉了,我多少年都想著,現在找,找不到了。那個衣服至少穿了三代,送我的那個人也是從前老和尚送給他的,好幾代,才補十幾個補丁。所以平等心從這個地方修。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十八集)

在家務中修福報,用清淨心斷輪回

在家務中修福報,用清淨心斷輪回達真堪布 我們是大乘修行者,尤其我們是修大乘密法的,方便法門很多。先把「我」忘掉,不能自私自利,然後為了有緣眾生,怎麼都行!不是為了自己得到好處,而是為了有緣的眾生,為了需要你的眾生,你去做任何事情都有功德。你不念佛也行,不誦經也行,好好地照顧他們,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家裡這些活都搶著乾,乾好。消業積福啊!讓他們乾,這是消福造業,欠人家的啊!欠了就得還。 有的人雖然不願意幹家務,但是不幹不行,覺得自己受了委屈,挺難過。這是前世欠的,現在你正在還。還有的人挺得意似的,「我不用幹」!這是在消耗福報,在欠債啊!欠債的時候好欠,還債的時候不好還,你要增倍的還啊! 我們是相信因果的,因果不會有浪費,不會有差錯的。他幹活的時候心裡不舒服,但是不幹不行,這是他前世欠你的,正在還你;他還的同時,你也正在欠他。輪回有很多種,大輪回,小輪回,這也是一種輪回。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我們積累的這些債啊,業障啊,如果是個物質,有個形狀的話,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了!互相欠的,互相造的業,都是成倍的增加。因果不可思議啊!那怎麼辦?我們要付出,但是別求回報。多幹點!你一轉,他也能轉,相互都是真心的,都快快樂樂的,這不是欠,這是修。互相都不欠,緣就了了,慢慢就不受因果了。你從心裡不轉這個念的話,他也轉不了,這樣的話互相欠啊還啊,業障又增倍了。 我們應該用真心去感化他。有的人問,「我也發心了,也發願了,但是沒有用,感化不了他!」因為你發心不清淨,不是真心。如果你是真心,你心裡沒有絲毫的要求,不求回報,沒有絲毫自私自利念,你就成為菩薩了。菩薩不可能感化不了他,你一定能把他感動,這樣他也會從心裡服你,自然而然就會隨你,這些逆緣都變成順緣了。然後你們互相幫助,母子也好,夫妻也好,這樣的關係就都是清淨的關係,只有幫助沒有傷害,互相都能讓對方解脫,而不是輪回。(轉載)

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什麼事都要學習放下,不要執著,不要樣樣記掛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緊的事,不必去理會別人在演什麼戲。否則,自己跟著起煩惱,一起墮入三惡道去。凡遇到什麼事,皆一句阿彌陀佛,高興也好,煩惱也好,要遠離是非,也是一句阿彌陀佛,要靜下來念佛…… 文:廣欽老和尚 修苦行是從苦中修,越修越不覺得苦,而且漸漸覺得快樂輕鬆,並沒有感到是在工作,這就是業障漸漸在消,若是越做越覺痛苦煩躁,那就是業障在翻絞。不要以為佛菩薩有多苦,佛菩薩已從苦中磨得業障消除,沒有苦感,做什麼事都已輕鬆自在,而不覺得在做什麼,也不覺得自己在度眾生。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 凡事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地平等對待,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參學是在參自心,參我們的煩惱心、煩悶心、對人善惡是非的分別心。參我們對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別,不起煩惱,得無煩惱心、無罣礙心,是心參。我們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陽光一樣,對萬物一視同仁,無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惡人它也照。好、壞是別人的事,我們總要平等慈悲,若是與人計較,則自身也是半斤八兩。我們修苦行是在借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鍊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並不是要做什麼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啓發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罣礙。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什麼事都要學習放下,不要執著,不要樣樣記掛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緊的事,不必去理會別人在演什麼戲。否則,自己跟著起煩惱,一起墮入三惡道去。這個人生就像在演電視劇一樣,各人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劇情發展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看戲的人也隨著劇情忽喜忽樂、忽憂忽悲,而這好惡憂樂,也不過是我們自己眼根對塵境,在分別取捨。我們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樣,順境、逆境、善的、惡的,心境隨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們的惡習深重,眼根對境,見惡易隨,見善難徙。看到惡的,契合自己的惡性習氣,就心生歡喜,恣心縱意,隨順而去;而聽到佛菩薩的作為,像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卻心生為難,認為那只是佛菩薩們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來,心生退卻,對佛菩薩只有空贊嘆。結果,好的沒學到,壞的卻越染越深,這就是本身沒有誓願力的緣故。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無礙,貪嗔痴也都消滅了,這樣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談到禪定功夫。如遇高興歡喜,則問是什麼人在歡喜?如遇煩惱,則問是什麼人在煩惱?

心經有什麼大好處? 元音老人

心經有什麼大好處? 元音老人 每一部經都有它的作用,那麼,《心經》有什麼作用呢? 教下講是破三障:報障,業障,煩惱障。我們人活在世上,所遭受到的一切災難困苦,心內各種各樣的無名煩惱,都是由這三障帶來的。所以,只有破了三障,才能度一切苦厄。下面我們把這三障具體地解釋一下。 第一障:報障 報障又分正報和依報兩種。何謂正報呢?正報指的是我們的身體。我們人的身體看起來大致相同,都長著頭、胳膊、腿等,但是相貌、體形、身體素質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姣好,健康長壽;有的相貌醜陋、難看,疾病叢生。甚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就夭亡了。為什麼會有這些種種不同呢?我們前面講過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這個果報身,正是前世所造的業而感的今世果。這是一面鏡子,看看今世的果報身,就曉得前世所造的因如何了。我們前世做的好事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體、端正的相貌、長久的壽命。反之,前世做了些惡事,今世相貌就醜陋、身體就虛弱、壽命就不長久。 依報呢?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環境。也就是這個身體生活所需的條件。有的人住房舒適漂亮,衣食豐富俱足,進出交通方便;有的人住房擁擠、簡陋,衣食不周,甚至衣不蔽體,屋不遮雨,饑寒交迫。為什麼會有這樣懸殊的差別呢?這也是我們前世所造的因所致。正報、依報都是根據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報。有的人說:‘哎呀!我命好苦呵!我永遠都是這苦命了。’錯了!因為因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循環不已,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轉變了,惡果轉化了,時來運轉,苦就少受了,生活的環境和身體狀況就會慢慢由壞向好的方向發展變化。反過來講,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報就大。但若不做好事,游手好閑,坐吃山空,甚至做壞事,那麼這個福報就會減少。一旦把福享完,則惡運就會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好事,這個福才能長久。 第二障:業障 接下來我們談談業障。什麼叫業障呢?就是我們做一切事業的障礙。每個人在幹任何事業中,都免不了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阻力、挫折。生活在社會上的任何人,包括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因此,無論你做什麼,只要對大衆有利,就要盡心盡力,好好地做,盡量把事辦好、辦圓滿,這就是善。反之,如果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事情沒辦好,還出了錯誤,甚至做損人利己的事,則是惡。所謂人道者,就是過去世做了善事,也做了惡事,善惡混雜。因為他貪嗔癡俱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因中有善有惡,以致于辦事時,不免會碰到棘手的問題,這就是業障。 順便講一下‘六道輪回’的六道。若貪嗔癡俱足,而且是多份量的,貪得無厭,人有己無就嗔恨,自己不及人家也嗔恨,不如意的時候就光火,貪嗔癡太深了,則下地獄;若嗔癡少些,而貪心很重,則是餓鬼道,貪火從口裏噴出而不能進食;若貪嗔少些,愚癡得厲害,則為畜生道;若貪癡少些,嗔恨心重,好爭好鬥,則入修羅道;若只有少份量的貪,多份量的善則升天道。因此,我們要從六道輪回的生死流轉中解脫出來,就必須修持,息滅貪嗔癡三毒。這樣,辦任何事,遇到任何情況,就會理事圓融無礙。 第三障:煩惱障 因為有前面的報障、業障存在,人在立身處世時,就難免有不如意、不順心的時候。一旦不能稱心如意,就妄想紛飛、胡思亂想、煩惱叢生、苦不堪言,這就是煩惱障。 根本的煩惱障有六種: 第一是貪,貪得無厭,要這要那,多了還要多,好上還要好,無有窮盡,欲壑難填。 第二是嗔,嗔恨心重,剛才我們已講了。 第三是癡,貪和嗔均來自愚癡。癡就是執迷不悟,迷真認妄,迷戀于世上形形色色的東西,名、利、財、物、色……,執妄為真,追求不已。追求不到就嗔恨,欲望無止。倘若我們能明白一切都是夢幻泡影、皆不可得的道理,正如《圓覺經》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道世上一切東西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實際上並不存在,你還去追求它幹什麼?不去追求了,還會有什麼生死輪回的煩惱嗎?所以說,癡是產生貪嗔的根源。 第四是慢,貢高我慢。總以為自己什麼都正確、什麼都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高一等,處處瞧不起別人。因有我慢之故,就不謙虛了。不謙虛就不能受益,善意聽不進,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見,不能進步。 第五是疑,疑惑不相信。疑是最壞的東西。我們知道,要證佛果,必須正修。若欲修證成功,第一重要的就是信。沒有信,就根本談不到修證。淨土宗三資糧,第一就是信。不但淨土如此,別的宗也是如此。沒有信,怎麼談得上修證呢?不信則疑,一疑就壞了,就不能竭盡全力去修持,就不能證得聖果了。現在的學人往往疑法疑師,學了一個法,他不問自己是否已踏踏實實、不遺余力、勇猛精進地去修,只修了幾次,就猜想:‘哎呀!這個法靈不靈呀?是不是有效果呢?我怎麼一點感應都沒有呢?’比如念佛,沒念多少天,就說:‘我念佛了,怎麼還是妄想叢生呢?’再說打坐,沒坐多少座,就說:‘我怎麼妄念一點都沒減少,反倒越坐妄念越多呢?’等等。我們打個比方,你要挖一個寶藏,知道金子埋在這塊地下,才挖了幾尺,深度還不夠,你就不耐煩了,‘哎呀!怎麼還沒見金子呢?恐怕不在這裏。’于是,換個地方再挖挖,還是深度不夠,沒有見到金子,就又換個地方去挖。換來換去,挖來挖去,功虧一簣,總沒見到金子。就是因為你沒有信心,沒有專一地深入下去,所以得不到寶藏。這就是疑法、疑師的過錯。常常有人這樣猜疑:這個老師是不是有道行?這個老師傳法好不好?或是議論某某老師已經明心見性了,某某老師還沒有明心見性,妄加判斷。殊不知判斷老師,須要超過老師才能判斷。你自己還沒有明心見性,你曉得明心見性是怎麼一回事嗎?自己還是個瞎子,以耳當目,聽了別人怎麼講,自己就猜測、衡量別人,這就是疑師。因不信師之故,你就不能一心一意地跟著師父跑,師父傳給你的法,你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去修,你就無所證。所以,疑是壞事,是根本煩惱之一。 第六是邪見,不正之見。如常見、斷見、撥無因果等,都是邪見。有人認為,人活在世上才是有,一旦人死了,一切也都沒有了,斷滅了。還有人不知發神通與明心見性是兩回事,認為有了神通才能談得上明心見性,沒有神通就不是明心見性。當他明明已經得了根本,已見了性,他還不知道,以為自己沒神通,就沒見性。非但誤了自己,也貽誤了他人,而且永生永世不能出頭了。這些都是邪見。上述是煩惱障的六種根本煩惱。 說到這裏,我們還要解釋一個問題。有些人誤解了‘煩惱’的意義,以為煩惱只有貧窮人苦於衣食不周,住行條件差,迫於生活而奔波、辛勞,所以痛苦煩惱不休。豈不知富人的煩惱比窮苦人還勝一籌。富人的煩惱雖然與窮人的煩惱不相同,他不是為衣食住行而煩惱,但他們另有所愁,另有所苦。最近我們這裏出了一樁事,不妨講出來,讓大家知道有錢人是怎樣的另一種煩惱。 文革期間,有些工商資本家的資金房屋等被沒收、凍結了。落實政策後,又退還給他們。講起來鈔票多,富有了,應該享福了,愜意了,不再苦惱了。但是,有這麼一家,退還了十幾萬人民幣和房屋後,父親就把這些都分給了孩子們。三個兒子各分得幾萬元,最小的是女兒,將來是嫁出去的人,所以只分得五千元。小女兒看見幾個哥哥都是幾萬元,而自己卻只有一個零頭,心裏很不滿意。後來又分房子,三個兒子每人一統間,是大房間,而且衛生間、煤氣灶俱全。小女兒分到後樓一間小小的黑屋,心裏更不痛快了,越想心裏越難受,悲傷地哭了。父親見狀,就教訓了她一頓,她心中更來氣了。吃飯時,她因哭得悲傷之故,氣不順,憋得回抽,一抽搐,手一抖,碗‘啪’地摔碎在地上。父親一看,啊!你還摔碗給我看,啪啪就是兩耳光。這一打,更冤枉了她,悲痛之極,就上吊自盡了。父親看女兒死了,心裏很悲傷,也怨自己處理不當,闖了禍,心裏抑悶,不多久也死了。你們看,這不是有錢之後闖出的禍水嗎?所以富貴人有富貴人的煩惱,並不比窮人少,甚至還要多;並不比窮人輕,甚至還要重。因為他們有了地位,有了鈔票,就會患得患失。他們不僅希望現有的地位、錢財不要喪失掉,還想多上加多、好上加好。那麼,這當中互相傾軋、勾心鬥角之種種精神上的煩惱就更為難言了。更為甚者,有了地位、有了錢,貪心更重、欲望更濃,忘乎所以,不顧一切地胡作非為,花天酒地,狂嫖濫賭,以致最後走到傾家蕩產或鋃鐺入獄的下場。我們就不去多說它了。 天人也有煩惱。怎麼會呢?天人不是在天上享福嗎?但是天人享完福後,還是要死的。他們不像我們世間人,老了,發須白了,牙齒掉了,最後斷氣死了。天人頭上都有花冠,花慢慢地枯萎,一旦枯死了,則天人也就壽終了。所以他們看到花枯萎了,就曉得自己時間不長了,到哪裏去呢?還要聽業的支配。他們也很苦惱。六道都沒有離開苦。 我們人活著,苦多樂少。有一位小說家曾經這樣說:人生就是一個旅程,坎坷不平的旅途上布滿了各種痛苦的深坑。我們人,剛從第一個深坑裏跳了出來,在還沒有落到第二個深坑之前,這段過渡期就是樂,平坦順利。當跳進第二個深坑時,又如從前一樣受苦了,到處碰壁、抗爭,極力想從深坑中跳出來。一旦跳了出來,輕松一下。過了這段過渡期,又複陷入痛苦的深淵。人,就是這樣苦多樂少地走完一生的旅程。有的人遇到的深坑又多又深,所經受的痛苦就更是苦不堪言了。一般說來,這段過渡期的樂是短暫的,有的還未體會到樂的滋味,就又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了。人的一生歸根結底還是苦呵! 佛說一切法,都是讓人離苦得樂的。你若能把《心經》的義理徹底領悟了,報障、業障、煩惱障自然也就破除了。三障已除,一切苦厄也就消除了,人也就離苦得樂了。這就是《心經》的作用。 ——摘自《心經抉隱》,元音老人著

解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解卦運勢:時來運轉,不可錯失良機 解卦顯示此時就像久旱逢甘霖,事情巳經有了轉機,事業運勢開始上揚,可以化解眼前的困境。要把握好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要錯失良機,同時注意尋求貴人的相助。 解卦,坎為雨,震為雷,雷雨興起,萬物當春,紛紛抒發生機,為解。解為緩。故解像徵舒緩,舒緩解散。舒解險難,應當用柔,使群情共獲舒緩,與民休息,不再繁瑣百姓,才有利。不使紛擾延續下去,才獲吉。 【解卦解卦】 雷水解卦,外卦為雷,內卦為水。雷在上,雨水在上,天降甘霖,旱情得以解除。雷聲和雨水是寒冬過去、春天到來的標誌,春雷和春雨使萬物復甦。解卦象徵著困難已經成為過去,最佳時機已經來到,需要抓住時機做事。但須注意,雖然好運已經來臨,但面對困難仍然不可以貿然採取舉動,一定要三思而行,讓問題逐步化解。 本卦在學業事業方面的啟示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三字經》中只舉了兩個教子模範的例子,一個是為子三遷其居的孟母,另一個就是這位了:竇燕山,有義方,生五子,名俱揚。 話說這竇老先生,乃是五代時期人氏。本名叫做竇禹鈞,做官的,三十多歲了還沒孩子。在那個年頭,同齡人都不說孩子會打醬油了,而是在準備著給兒子娶誰家的姑娘了。你說我們這位竇大人能不著急嗎? 這天夜裡,他就做夢啦,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夢到他的祖父對他說:“你命中註定沒有子嗣,而且你的生命到明年也就到期了。你最好及早行善,或許還能改變這種情況。”這竇大人趕緊連連答應。 其實這位竇大人本來為人就挺樂善好施的,做了這個夢後,就更是大行善事。 有一天傍晚,他飯後出去溜達,在延慶寺旁,撿到黃金三十兩、白金二百兩。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來找,竇大人只好先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原地守候。過了一會,就看見一個年輕人哭著過來了,竇大人猜想沒準這就是丟錢的人,就拉住他詢問。年輕人說:“我父親身犯重罪被關在監獄裡了,我好不同意才找親朋好友籌借了黃金三十兩、白金二百兩。昨天本來拿著錢給我父親贖罪去了,可惜主管的人不在。親戚為了安慰我,請我吃飯,也怪我自己借到錢後覺得救父有望了,就多喝了幾杯。卻在回家途中把錢丟了。我還怎麼救我的父親啊。”說著又是一番痛哭。 竇大人聽他講的和自己撿到的錢數一致,認定這人確實是丟錢的人。就把錢拿出來還他,還額外贈送銀兩幫助他。 竇大人還做了很多善事,終於感動了神靈。這不,晚上又夢到他祖父對他說:“你本來是無子無壽的。但你做了那麼多好事,尤其是延慶寺還金救人,天庭都給你記下了。為了表彰你的善行,特為你延壽三十六年,並賜你五個聲名顯赫的兒子。” 竇大人從此更是一心向善,修路搭橋,扶貧卹弱。 果然,他後來就生了五個兒子,而且都出仕為官,名噪一時。而這位竇大人的去世更是好像已經預知一樣,沐浴淨身,與親朋好友道別後,談笑著就安樂而死啦。 所以三言中是這麼點評他的:“返金種得桂枝芬”,還有詩作讚他“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先天命理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改變自己的運勢。諸如以學習、行善來修身,這些都是改變自己運勢的。如若不信,請看竇老先生。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