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你身上的三處上等風水

你身上的三處上等風水 中國有句傳統古話:一命,二運,三風水。 命由天造,運隨心轉,而風水其實就藏在這三個地方:心、嘴、行為。 《了凡四訓》是一本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書籍,書上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方寸就是我們的內心,人心裡包含了一切福田,這個福田是開拓耕耘還是荒廢,全在我們自己。 人的第一風水:心 有一位老人退休後在老家買了塊地,準備蓋兩層樓的小房子,用來安度晚年,孝順的兒子就找了位很有名的大師去看風水。 一路上,如果後頭有車要超,他都是避讓,並說:“看來他的事比我急,讓他先走吧。” 車開到鎮上,一個小孩嬉笑著從巷子裡衝了出來,他趕緊剎車避開,並停在了原處,然後笑著解釋道:“小孩子追追打打,後面肯定還有別的小孩,等一下。” 到了老家,他家門前的幾棵桃樹上有幾個小孩正在摘他家的桃子,他把車停在門口,讓大師稍等一會兒再進去。 大師訝然,他笑著說:“小孩在樹上摘桃,突然看見主人回來了,肯定會驚慌失措,現在進去嚇到他們,從樹上摔下來就不好了。” 大師默然片刻,轉過身對他說:“你送我回去吧,這塊地的風水不用看了。” 這次輪到這位兒子訝然了:“開了幾十里山路,剛到你怎麼就要走啊?” 大師感慨地答道: “有您在的地方,都是風水吉地。有您這樣的兒子,老父親就是有福之人。” 風水是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你要是個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 所有的風水中,第一風水是人,人的第一風水是心,風水養人,卻不知人也養風水。 好風水是自己修來的。孝順父母,心存善良,自己的風水自然就好。 人的第二風水:嘴 中國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來自不懂得好好說話。戀愛時,有說不完的話;結婚後,有吵不完的架。 不僅是夫妻關係,與父母、孩子之間,我們都習慣指責。 語言傷人是親密關係裡最殘忍的一把刀,有時明明是一份好意,但因為表達的語氣和用詞不對,就完全變了味。 簡單的心中有愛,嘴上有情,有話好好說,家庭自然就和睦了,家庭和睦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反觀我們在社會上,工作中,因為出言不遜,得罪人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嘴是福禍之門,給我們帶來的麻煩和災難太多了。 愛說尖酸刻薄的話,就會得罪人。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龍有逆鱗,觸之即死,你讓別人沒面子,別人肯定要找回場子。 瘸子麵前不說短,胖子麵前不提肥,東施面前不言醜。不要把心直口快當成真性情,說話口無遮攔,禍就從口出。 說話不講誠信,人際關係越來越差,運氣怎麼能好? 語遲人貴,慎言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心好是福田,但也需要好好說話才能守住財富的大門,不漏福,風水才能越來越好。 人的第三風水:行為 心好、嘴慈、行善。 一個擁有滿滿正能量的人,吸引的也必定是好的人和事,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吸引力法則。 心是根,嘴是花,行為就是我們的果,只有通過這3個地方的傳遞我們才能種下善因,收穫善果。 幫助他人是行善,不佔小便宜也是善。 不佔小便宜,是一種教養。佔了小便宜,卻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得不償失。 吃虧是福,不佔小便宜,是一種大智慧。 好人緣怎麼來?不計較得失,愛幫助別人,做事注定會處處如魚得水,這樣風水自然就好。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才能廣開渠道,才能獲取更多信息,得到更多的資源,收穫別人更多的幫助,從而發現更多的機遇。 有的人為什麼總是運氣那麼好,都和他的為人處世息息相關。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愛行善的人每天不愧于行、無愧于心,吃得香睡得好,也受周圍人尊敬,心情好,身體就好,一切進入良性循環,人生皆順。 所以,最重要的風水與外物關聯不大,都在我們自己身上。 古代的三皇五帝駕崩之前,哪一位不是請的最有威望的大師看好的最好的風水呢?他們都希望千秋萬代,但真正能世代興旺的又有幾個? 祖上積德。這是我們的上輩行善積德留給我們的財富,而風水取決於自己。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當一個人積極行善,不愧天地、不愧自己的良心,就能積攢起自己的好風水,從而一生平安、萬事順意。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通過自己的風水改變命運的真相。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人生沒有不好的。 轉載貼文

改變外在的環境,不如改造我們的心念

改變外在的環境,不如改造我們的心念 淨界法師 從離苦得樂的一種心願,推動我們去修學佛法。離苦得樂這樣的因素在佛法當中有二種因緣所決定:第一、外在的緣,第二、內在的因緣。 所謂外在因緣,就是我們說的外在的環境,譬如說你今天會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你會遇到什麼人,會碰到什麼事情,這種外在的人事,佛法的思想是認為,是由業力所創造的。所以外在的因緣產生的痛苦跟快樂,這個我們很難改變。 我講實在話,外境我們改變不了,因為這牽涉到過去的業力。 古人說: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做不了主的,所以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改變外在的環境,其實浪費時間,因為沒什麼效果。所以外在的因素是改變不了的,外在的因素佛教告訴我們只有二個字就是認命。

達真堪布:因果面前,一頓飯與一條命怎能等同

達真堪布:因果面前,一頓飯與一條命怎能等同 現在我們天天做課、打坐、念佛,在別人看來這也是一種累,一種苦。實際上你真會做課,真會打坐,真會念佛了,一點點也不苦,這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關鍵是心,如果調整不好自己的心,你永遠會累、會痛苦,想逃避是不可能的。 現在這些痛苦都是小事!如果墮落惡趣了,託生到傍生、餓鬼、地獄了,那個時候你怎麼辦?現在我們也能看見很多眾生,他們多苦啊!現在我們看見有的人缺吃少穿,住的條件也差,就覺得那樣多苦、多可憐啊!這點痛苦跟地獄、餓鬼、傍生能比嗎?人就是自私,為了自己能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就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那是一條命,你只是一頓飯!你為了一頓飯殺一條命,這公平嗎?你不知道將來要感受果報嗎? 你抓它的時候,它那麼拚命地掙扎,因為它也害怕死。你看蚊子,它為什麼不直接飛過來叮你?因為知道特別危險,喝一口血,也可能會失去自己的性命。但是它餓得實在受不了,繞來繞去,飛來飛去,找機會叮一口,還被你弄死了。這是一條命啊!現在的人總說這疼那疼,家裡什麼事情不順利。做了那麼多不公平的事,傷害了那麼多眾生,還能順利嗎?現在頭疼,後背疼,家裡有點不順利,這算什麼,後面還有呢,等著吧!閻羅王、獄卒們是不會饒你的。那些眾生都成為你的冤親債主了,會一直跟著你要債,時刻也不會離開你。機緣成熟的時候,你躲不了,一定要還。 那些小蟲子之類的動物,你一動它就不動,因為它害怕,它知道有危險,所以就自己躲著。但是也躲不到哪去,它的力量那麼微弱,沒有像人那麼強大的力量。它跟人不一樣,人什麼都會,會說、會騙,比它厲害多了。但是沒有辦法,那是它自己的業障使自己變成那樣的眾生,連躲開的能力都沒有,一下子就被你弄死了。如果你在它那種處境下,沒有傷害誰,卻無緣無故地被弄死了,你死的時候會怎麼想?它也是一樣,會恨你、怨你。它在對你的怨恨中死去,然後都成為你的冤親債主了。以後你要還命! 你要統統地還債、消業,一定要相信因果,這是實實在在的。現在很多人不相信因果,我們被他們影響得有時候相信,有時候不相信,然後偷著干壞事。你能躲得了嗎?因果都在阿賴耶識當中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為偷偷摸摸做壞事沒有人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不相信因果永遠都不會好,越往後越不好。現在受這點苦就挺不住了,還沒有下地獄呢,已經很不錯了。

印光大師:誡心外求法

印光大師:誡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如果心中生起雜念,立即攝心虔誠念佛,雜念就消滅了。千萬不可以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種種緣法,得到名譽,想興建寺廟。如果有這些念頭,久了必定導致著魔。如果不對你說破,恐怕你認為這是好念頭,妄想天天增長,必定著魔無疑。縱然是令心清淨,妄念伏住,也不可以心生歡喜,對人自誇。有一分,就說有十分,這也是著魔之根。凡是有來請問的人,都勸他念佛求生西方。又必須遇到父親講慈愛。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若或心起雜念,即時攝心虔念,雜念即滅。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緣法,得名譽,想興寺廟。若有此種念頭,久久必至著魔。若不與汝說破,恐汝以此為好念頭,妄想日日增長,必定著魔無疑。縱令心淨妄伏,亦不可心生歡喜,對人自誇。有一分就說有十分,此亦著魔之根。(復明心師書)參考譯文: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如果心中生起雜念,立即攝心虔誠念佛,雜念就消滅了。千萬不可以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種種緣法,得到名譽,想興建寺廟。如果有這些念頭,久了必定導致著魔。如果不對你說破,恐怕你認為這是好念頭,妄想天天增長,必定著魔無疑。縱然是令心清淨,妄念伏住,也不可以心生歡喜,對人自誇。有一分,就說有十分,這也是著魔之根。凡是有來請問的人,都勸他念佛求生西方。又必須遇到父親講慈愛。(就是教導兒子依照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來行持,這名為慈。如果溺愛小孩,不好好教導他,這是教令他學壞,這名為害,不名為慈。這件事,世間人一百個,有九十九不認得,所以成為這個互相殘殺的世道。如果人人都教導兒子要修養道德,那麼世道太平,沒有壞人。壞人都是他父母養成的,可惜沒人提倡,知道的人也太少,可不是哀痛嗎?)  ——如誠法師譯 所言以文字書畫音樂,接引初機,入佛法海,乃菩薩大願。然須自審有不隨境緣所轉之定力,則於己於人,均有大益。否則一味向外事上用心,恐於了生死一著子,弄得難以成就也。學佛之人,必須要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方為真佛弟子。淨土五經,須於前後兩序注意。自知淨土法門之廣大微妙,庶不被他宗知識所搖惑。(三編·復張覺明女居士書一)參考譯文:你說要用文字、書畫、音樂,接引初學人,入於佛法大海,這是菩薩大願。然而必須自己審察,有不隨境緣所轉的定力,那麼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都有大利益。否則,一味向外事上用心,恐怕對於了生死這件事,弄得難以成就啊!學佛的人,必須要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才稱得上真正的佛弟子。讀《淨土五經》的時候,應當注意看印光大師作的前後兩篇序言,這樣就能知道淨土法門的廣大微妙,不至於被其他宗派的知識動搖迷惑。  八字一事,何可代造。有求造者,當以因果宿緣開導。如其不聽,只可推脫。斷不可看情面而誤人一生也。(三編·復卓智立居士書三)參考譯文:人的八字,怎麼能代人預先造八字呢?如果有人求造八字,應當用因果和宿緣來開導,如果他們不聽,那就只能推脫,千萬不可以看情面而誤人一生啊。  光素無學問,兼盲於目,故於古今名人著述,皆未寓目。摩詰之碑未見其文,其上下文意語脈,皆不得而知。若不奉答,恐閣下致怪,今且按我盲人本分作摸象之說,以塞其責,是則未必全是,非亦未必全非,祈明眼者裁度而去取之,則幸甚。參考譯文:印光大師說自己素來沒有學問,加上眼睛好像盲人一樣,所以對於古今的名人著述,都沒有看過。摩詰之碑我沒見過,上下文的文意語脈都不知道,如果不奉答,又恐怕閣下會怪罪,現在按我這個盲人的本分,權且做一番盲人摸象的探討,以塞其責。對也未必全對,錯也未必全錯,請明眼人裁度取捨,那就幸甚。 佛鼓枻海師者,殆指經中每言人入海採寶之謂。不知菩提之行者,殆指禪宗,即眾生煩惑示諸智體之謂也。意謂入海採寶者,不識本有家珍,至尊至貴,而能出生無量眾寶,向外馳求,何異懷寶迷邦,騎牛覓牛。須知貪瞋痴之實性,即是佛性。若能徹悟此之佛性,則覓貪瞋痴了不可得,當體即是真戒真定真慧。亦無真戒真定真慧之相可得。參考譯文:鼓枻海師,大概是指佛經中經常說有人鼓枻揚帆,入海尋寶;不知菩提之行,大概是指禪宗,即眾生煩惑,開示諸佛智體。意思就是說,那些入海尋寶的人,不認識自己的本有家珍其實是至為尊貴的,能夠勝出無量眾寶,現在卻向外馳求,就好像衣服里暗藏了寶珠,卻在異國他鄉流落街頭,就好比騎著牛,卻到處尋找牛。要知道,貪嗔痴的實性,其實就是佛性。如果能夠徹悟這個佛性,那麼再去找貪嗔痴,就是了不可得,當體就是真戒、真定、真慧,並且也沒有真戒、真定、真慧之相可得。 六祖所說大意如是。以此二句,為反顯勝妙之文,此光之拍盲瞎摸也,不知閣下以為何如。又禪宗貴在參,不貴在講。壇經雖有義路,若不開宗眼,不是輓宗作教,即是以迷為悟。故裴公美雲,得其旨則疾成佛道,失其旨則速入泥犁。光教亦不通,何況乎宗。但二宗門庭,頗知入路。惜無足,又兼無目,故不能一涉藩籬耳。此經亦能利人,亦能誤人。若能於法法頭頭,揭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又復不背教義,即謂六祖出世,亦非過譽。否則既不能令人見性,又或致因宗背教,則宗教兩益皆失,應公美次句之義,固不如還他本來面目為嘉耳。閣下利人之心甚切,光防誤人之心亦甚切,故不得不預白,而以盡知己之區區愚忱而已。(三編·復丁福保居士書九)參考譯文:這篇是印光大師對於《六祖壇經》的開示,非常重要。很多知識分子把《壇經》作為必讀推薦書目,對於普通人來說,也算是種個善根,我們不必去管。但是對於學佛多年的人來說,如果不明白印光大師的這番開示,那就只好因果自負了。印光大師說:禪宗貴在參究,不貴講說。《壇經》雖然也有義路,但是如果你沒有開宗眼,那麼你依文解義,要不就是輓宗作教,要不就是以迷為悟。所以唐朝的宰相裴休評價《壇經》說:其旨則疾成佛道,失其旨則速入泥犁。印光大師說自己對於教門也不通,更何況宗門呢?但是宗門教下這兩宗的門庭,頗知一點入門的路徑。可惜自己沒有腳,又沒有眼,所以沒辦法去涉足。印光大師說自己沒能力涉足宗門教下,你有沒有能力呢?自己看著辦。末學沒有能力,所以老老實實修淨土法門,絕不東想西想。《壇經》能夠利益世人,也能誤導世人。如果有人能夠於法法頭頭,揭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要旨,同時又完全不違背教門法義,那麼把這種人稱之為六祖出世,也不算過譽啊。如果做不到這樣,既不能讓人明心見性,又可能會導致因為參究禪宗卻不知不覺背離了教義,那麼宗教這兩方面的利益都失掉了,那就應了裴休的第二句:失其旨則速入泥犁。泥犁就是地獄。那就不如還他本來面目為好啊。閣下利人之心甚為迫切,印光大師說自己防止誤導他人的心也很急切,所以不得不預先說起,以此盡自己作為知己的區區愚忱而已。禪宗的語句,須另具隻眼才能明白,如果不能善會其意,那就未免會依文解義,做三世佛怨啊。如果違背教義,那就變成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對於容易的人來說,就易如反掌,對於難的人來說,那就難如登天啊,如果不是宗教兩門都已經通達無礙,不是已經雙眼圓明之人,那就不宜輕易從事註解《壇經》啊。

索達吉堪布:在做任何善法時,關鍵是不要有滿足心

索達吉堪布:在做任何善法時,關鍵是不要有滿足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我恆常面見十方諸如來在佛子眾會的圍繞中,願我對他們都作廣大供養,如是盡於未來一切劫,從來無有疲厭心。 此處的供養具足三方面的殊勝。 1.供養對境殊勝。在法界中有無數如來,這些如來被菩薩聲聞等弟子以及人天等施主圍繞,就像被繁星圍繞的滿月,這些聖眾是供養對境。

〈必看〉為什麼身體沈重、容易疲倦、無精打采?〈佩戴持誦楞嚴咒,許多眾生就不會跟回家中來〉

〈必看〉為什麼身體沈重、容易疲倦、無精打采?〈佩戴持誦楞嚴咒,許多眾生就不會跟回家中來〉 為什麼身體沈重、腿腳沈重、容易疲倦、無精打采?謎底就在這裡!死者身上有很多眾生,無形眾生他們要過來吸收我們磁場的緣故…. 修行人的身體,一定是輕飄飄的,所謂仙風道骨。而人衰老的原因中,還有一種原因,是受到外在磁場的干擾。 比如說,一個人體內躲了很多眾生,那些殺業過重的人、吃葷過多的人,或者是燒山林木的人,他們體內都會躲了很多眾生。那麼他們的身體也會感覺很沈重。   拜佛時很累,有的人拜佛起來輕飄飄的,是體內眾生走了的緣故。我們體內躲藏了很多地獄道和餓鬼道的眾生,這些眾生要維持生命,就要吸我們的精氣神,吸我們的能量。能量不足時,他們就會來搗亂,讓人神志不清。所以我們能量不足,就很難支撐起這個身體,常常感覺身體很重。  業障輕的人,會感覺身體很清爽,這是內在的感覺。所以修行時,體內一定會起反應。持誦佩戴楞嚴咒的人,到一定境界後,體內眾生度脫了,那麼就越來越清爽了。所以大家來觀音寺,看那些老人,一個個都是精神氣十足的,這就是福報啊。再去養老院看看那些老人,哦,死氣沈沈的。  養老院是個很可怕的地方,陰氣太重的緣故,冤魂又太多。所以那些老人都是很苦命的。 要持誦佩戴楞嚴咒,讓全身清爽,度脫掉以前吃過的眾生後,身體就輕鬆了。在准提佛母經上有講到,業障消除時,會夢見嘴巴吐出黑物,拉出黑血,拉出黑色的糞便啊,等等。這就是業障消除的表徵。這個業障是一種磁場。感應到體內有很多種眾生脫離了身體,身體就清淨了,然後就會拉肚子。這是一個表徵。大家有機會可以去觀察觀察,佛法真實不虛,一定會在身體上其反應的。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