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識 | 你知道佛門常說的「四弘誓願」是什麼嗎?

0
1879

佛教知識 | 你知道佛門常說的「四弘誓願」是什麼嗎?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過去諸佛成就佛道,皆因發願而成。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成就佛道;藥師如來為滅除眾生病苦,發十二大願成就琉璃佛國。甚至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千處祈求千處應;文殊菩薩發十二大願,用智慧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發十大願,願願歸入華嚴願海;地藏菩薩更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弘願。

諸佛菩薩所發的大願,歸納起來其實都離不開「四弘誓願」。例如普賢十大願:六者請轉法輪、九者恆順眾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四者懺悔業障,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五者隨喜功德、八者常隨佛學,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七者請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即「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可說是一切菩薩的「總願」,因此《勸發菩提心文》說:

入道要門,發心為首;
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願立則眾生可度,
心發則佛道堪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

度眾生不是喊口號,必須從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比方說愛惜時間、不浪費時間,就是度生;愛惜金錢、不奢侈浪費,進而節約勤儉,就是度生;乃至大自然的生態,能夠保護它,不污染它、破壞它,這就是護生。像過去有的修行者不是拜佛,不妄走一步;不是看經,不隨便點一支蠟燭。保護生態、愛惜資源,可說都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基礎。

煩惱無盡誓願斷

經典把煩惱譬喻為「火焰、毒箭、虎狼、險坑」等,不但惱害我們,讓我們不得安寧;尤其煩惱能障蔽我們的真如佛性,如貪瞋痴三毒,侵擾著我們的身心,蒙蔽我們的智慧,使我們不能走上正道。因此,唯有透過不斷的反省、懺悔,才能洗淨我們的煩惱,淨化我們的心靈,也才能解脫、自在。

法門無量誓願學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一般在家人,為了生活,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技能,而修道人既然發心要度眾生,除了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以外,還要有佛法,所以無量法門都要學;一個真正學佛求道的人,要像「泰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拒細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

佛道無上誓願成

成佛要經過「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等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成就,雖說不容易,但只要我們能難行能行,發心立願,勇往直前,併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就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在做早晚課時都要唱誦。六祖惠能大師勉勵我們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要覺悟成道,必須依靠四弘誓願做為我們佛道行持的力量。

「求佛不如行佛」。佛弟子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行佛」。作為大乘佛法的修學者,應以四弘誓願作為盡未來際的生命目標,在生活中去實踐、落實。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