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兩次讓女兒去抱修行的老禪師,這是何意?

0
1588

婆婆兩次讓女兒去抱修行的老禪師,這是何意?

成剛法師

禪宗公案有一個事例:有母女倆,都是虔誠信佛的在家佛門弟子,母女倆發心供養一位禪師,供養他衣食、房屋,讓他修禪定,修道,她倆緊衣縮食地供養了三年,老禪師在這裡修了三年禪定。

到第三年了,母親就告訴她女兒:你到老禪師那裡去,把老師父抱住,你就說”你說,你說”,你就讓他說。她女兒就到老禪師那裡去了,二話沒說把老禪師給抱住了,對老禪師說:”你說,你說。”

老禪師一想,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了,我正在這一心修禪定,雖然沒成佛,但我也沒什麼其它不好的事情,讓我說什麼呢?說什麼都不好聽。被姑娘摟抱住,不好說,但是這個姑娘還讓他說:”你說,你說。”不說她就不放。

老禪師一尋思:那就說吧。他就說了一句話:”猶如枯木貼寒岩”。

枯木,已經枯朽的木頭,再不能生長出枝芽,寒岩,寒冷的岩石,沒有溫暖,冷酷無情的意思,你雖然摟抱我,也不外呼枯木貼寒岩而已,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事,因為我這心已經愛欲枯乾,沒有妄情,心清淨本然,像枯木似的,再不能長出枝芽來了。就說了這麼一句話。

因為他說了,那就得放開他了,那女兒放開手回去,她母親問:老師父說什麼了?他說:”猶如枯木貼寒岩。”她母親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勃然大怒說:你回去告訴他,讓他三天之內就離開此處,不供養他了,讓他到別處修道去吧。

姑娘就回來告訴老禪師:我母親說了,今後不供養你了,你遠走高飛吧,另找去處。這老師父一尋思:我也沒什麼過錯阿,雖然沒修出道來,但也沒犯什麼過,這麼大歲數,三天之內就得走,往哪裡走啊?沒地方走。感到很為難。

平時因為母女倆對師父很虔誠,緊衣縮食地供養,可是這樣突然地反常,老師父就跟她說:你回去告訴你母親,我在這個地方再修三年,你們再供養我三年,我再修三年,如果三年之後還這樣,不用你叫走,我自己就走。

姑娘回去告訴了她母親以後,她母親尋思尋思說:那行吧,你回去告訴他,我們再供養他三年,三年以後再說。

一晃三年就過去了,老禪師一心修道修禪定,到了第三年頭了,那母親告訴她女兒:你再到老父師那裡,你再抱住他,不用說別的,你就讓他說”你說,你說”。

老禪師這回不說”猶如枯木貼寒岩”了,因為他有枯木寒岩之相,沒到家,雖然是冷酷無情,這種淫欲之情已經沒有了,但是還沒離相,還有枯木寒岩之相,所以她母親不滿意,讓他走,這回又經過三年的修煉,他功夫純熟了,是這樣對那姑娘說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莫叫婆婆知。”千萬別叫你母親知道。

其實是婆婆讓她來抱老禪師的,婆婆早已知道,這是反說,就是說你的心是清淨的你知道,我的心是清淨的我也知道,天知、地知,鬼神也知道,因為頭上三尺有靈神,瞞了你,瞞了我,瞞了婆婆,瞞不了天地鬼神,都是非常明明白白的事情。

就是說,你若不知道你心清淨,你不能來摟抱我,到我這裡來取證、驗證;你知道你自己心清淨,知道我心清淨,我知道我心請淨,知道你心清淨,否則不會到我這裡來印證功夫,印證德業、道業。”

莫叫婆婆知”是反說,以這個反語作肯定之說:婆婆知道你心清淨、我心清淨、婆婆心清淨,如果不是這樣,婆婆不能讓你到我這裡來印證。

所以這回是:我如是,你如是,婆婆也如是,如此如此,心是清淨本然的,即相離相。正因為達到這種功夫,所以不發妄情,已經斷欲了,妄心不動了,妄情不動了,所以戒體不能毀壞,就是驗證這功夫。

如果她母親不知道她女兒心是清淨的,斷除這種生死妄情,她絕對不能讓她女兒來惹麻煩。如果她母親若不知禪師清淨本然,斷除慾望,她也不能讓她女兒破壞禪師的道行,寧撹三江水,不動道人心,你若破壞人家修道,那罪業是深重的。

她母親也是佛門弟子,也是修道的,她本身若不斷除生死妄情,她絕定不能也不敢這樣印證。這就說明,斷欲了,一切不能毀壞,就是沒有妄情可動。

比如過去世間講,窮死不作賊,我們了達偷盜、貪著財物的危害,就是我們窮得沒有衣穿沒有飯吃,也決定不會發動妄情,偷盜別人的一草一木,這就是妄情無可動了,所以就沒有犯緣,就不會犯戒,不會失掉戒體。

像殺生似的,即使別人把我們殺掉,把我們的生命危害,我們也決不能動妄情,因無妄情可動,就再也沒有殺生之心,這種妄情沒了,無妄情可動了,遇到這種殺生因緣,我們也能做到心不想,口不說,身不造。

因為這種妄緣、惡緣、世間相所在皆是,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關鍵得成就自己的定力,雖遇惡緣無妄情可動,這樣就能自然達到安然無恙,度過險道,根本就不能毀壞戒體。

因為阿難多聞,他不能成就定力,沒有斷除這種貪愛之欲,所以遇到這種因緣就要唆發妄情,誘發這種貪愛之情。如果像老禪師這樣無妄情可動了,他將毀壞戒體那就不可能了。

前邊為什麼老婆婆要把禪師趕走呢?就是因為他還有相,還有枯木寒岩之相,雖然妄情不動了,可能還有男女之相,沒徹底離相,功夫沒到家,就是白供養他了,就得攆他走。這回功夫到家了,互相印證了,所以她母親就沒什麼說的了。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