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淨空老和尚開示 今天是國曆八月十三日(農曆七月十三日),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

0
2034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淨空老和尚開示

今天是國曆八月十三日(農曆七月十三日),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

【認識 淨宗法界初祖大勢至菩薩】

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中尊稱大勢至菩薩為淨宗法界初祖,因為虛空法界第一位提倡專修念佛法門,在所有菩薩中,確實是大勢至菩薩。經上講他「與五十二同倫」,就是志同道合,皆是修念佛法門的人。即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直到成佛,沒有改變,成佛之後還念阿彌陀佛。十方世界廣應群機、廣度一切眾生,也是用念佛法門。真的做到專修專弘,他老人家是第一人,因此稱他作法界淨宗初祖,乃名實相副。

一、菩薩聖號之由來

菩薩何以謂大勢至?勢者勢力,我們現代所謂的能量。菩薩有大智、有大德、有大能。大智,圓滿的智慧;大智大能,其中也包括了大神通,虛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處,他隨念即達。因為實際上菩薩早已經成佛了,且是究竟圓滿佛,是古佛再來。顯教說他是阿彌陀佛弟子,密宗說他乃阿彌陀佛化身。

《首楞嚴經》云,「大士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之脇士」。現在觀音、勢至是阿彌陀佛的左右手,幫助阿彌陀佛。《觀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大勢至菩薩能幫助我們,恢復自性的正能量,他有這個大勢力能幫助我們,所以名大勢至。《悲華經》曰:「由汝願取大千世界故,今當字汝為大勢至。」

《思益經》中,大勢至菩薩自言,他「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他的能量確實大,他所到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魔宮殿也受震動。因為許許多多的人,因念佛法門而得度,真成就了。此震動有二意,一是歡喜,看到這麼多人,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去了,歡喜;另外,看到這個世界造作許多惡業的人,與佛有緣,都跟隨佛去了,於是,沒有不讚歎,沒有不歡喜的。《觀經》云:「此菩薩(大勢至)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乃菩薩教化眾生之成就。故《大日經疏五》曰:「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大勢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

二、菩薩現嚴淨身相

《觀經》謂:「大士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觀音、勢至身相完全相同,不相同的就是所戴的帽子,觀世音菩薩帽子上,有一尊阿彌陀佛像,而大勢至菩薩的帽子上是個寶瓶,除此之外,身相沒有兩樣。

三、菩薩對眾生殊勝的利益

菩薩在此世間,其事業就是幫助我們這些念佛人,教我們在一生之中能夠超越三界,永脫輪迴,往生淨土。

1.《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藏經》的心經

大勢至菩薩是最早提倡念佛的。把念佛的好處,念佛的成就,念佛的方法,就在短短的《念佛圓通章》二百四十四個字的經文之中,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印光大師將這段經文特別提出來,附在淨土四經的後面,稱為《淨土五經》。它是淨土宗的心經,也可以說它是一大藏教的心經。「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把淨土法門用一句話說盡了。

2.念佛的方法

大勢至菩薩修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是理,淨念相繼是事,一句阿彌陀佛聲聲相續,二六時中都不間斷,這是念佛的好榜樣,有理有事。等覺菩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才初學?

3.菩薩與我們的關係

《無量壽經》云:「此二菩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菩薩與我們關係為何如此密切?原來他是在地球上修行的人,成功了,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如今也做了地球人,有這一分好的緣分。「此二菩薩皆是在此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往生極樂,為十方人民示此典範,普願眾生求生淨土。」

「現居此界」,此界就是娑婆世界,就是我們地球。「因與此土眾生因緣深厚故」,為什麼到這裡來?就這個緣故,跟這個地球上的居民有深厚的緣分。「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幫助他們脫離三途,「得無上力,同生極樂也。」這是說明菩薩到此世界,究竟為何而來?幫助一切大眾開啟念佛法門,使人人都有機會在這一生中,超越三界,圓成佛道,這是佛菩薩的大願,也是菩薩的事業。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如果我們真正明瞭它的含義,依照這些理論、方法來修學,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加持我們,保佑我們。我們當然不會退轉,自然功夫得力,天天有進步,臨終時他必定來接引。

【結語】

希望我們同學,也要發觀音、勢至的大願,我們如今生在地球上,希望把地球上所有眾生,都帶到極樂世界去。如何修法?早晚課,定課散課,將念佛功德都迴向給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這裡眾生包括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在地球表面,包括植物,花草樹木,包括山河大地,水神山神,地球上所有這些生靈,用生靈二字悉皆概括盡了,都與阿彌陀佛有緣,都與淨土有緣,大眾都發心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對了。觀音、勢至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文摘恭錄自淨空老和尚演講集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