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平常語 – 甘露味 ] 有這種情況 : 太太很信佛,淨做素菜;先生,孩子不喜歡,發脾氣。這種情況怎麼辦 ?

[平常語 - 甘露味 ] 有這種情況 : 太太很信佛,淨做素菜;先生,孩子不喜歡,發脾氣。這種情況怎麼辦 ?應該學會隨順,做了給人家吃,只要不是殺活物,不吃活物就好了。你做的時候,念念往生咒,六字大明咒,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這些作為食材的動物就得到超度了,至少也能結個善緣。這不是很好嗎 ?有智慧的人,學法修行,他是解脫的;沒有智慧的人,越學越受束縛。[上夢下參老和尚開示 ]

短命的原因

短命的原因 常聽別人說:「夭壽」這兩字,不知其義?「夭壽」是如何構成的? 夭壽就是出生後,生命活得不長,不以正常死亡年齡而死亡,這叫做夭壽。夭壽死法千奇百態,舉例不盡。 不該死亡的年齡因而死亡,佛法稱之為業報,業報是因果的現前,是最公平的,是最平等的,無因則無報,世間與出世間都有因果。「夭壽」當然也逃不出因果的範圍。 佛法告訴我們,殺生會帶來「夭壽」的果報,死墮三惡道,縱得人身,多病脆弱,長期性的吃藥,與藥撥不開,病亦然無法療好,這叫做業障病。平常心懷恐怖,常做惡夢,命終之時淒慘惡死。(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犯殺生得四種惡報:

持念地藏聖號 利益不可思議

持念地藏聖號 利益不可思議 本文依據『大乗大集地藏十輪經』之記載,將持念地藏聖號之『十九大利益』整理如下。 十輪經記載佛陀稱歎『地藏王菩薩』的不可思議殊勝功德,佛陀提及眾生『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即可得十九大利益,而且能『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所謂『至心』稱念,就是要『專心、恆心』,念聖號的時候要專心,不要想東想西,而且要持續不懈,不可一天耕地、三天休耕。 所謂『歸敬供養』,就是對菩薩要有依歸及恭敬之意,要把自己放心的、誠心的交給菩薩。至於供養方式,不一定要用財物,對菩薩能誠、能敬最重要。 所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就是眾生想到哪個淨土,地藏王菩薩就送你去,諸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藥師佛的琉璃世界、彌勒菩薩的兜率陀天…乃至各宗教的天國、樂園,眾生想要去何處,菩薩都送你過去。 十九大利益:

夢中家財萬貫 醒時兩手空空 體慧法師

夢中家財萬貫 醒時兩手空空體慧法師 我們為什麼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輪回,受諸眾苦?因為我們一直在夢中,不得醒來。祖師為什麼是祖師?因為祖師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猶如一場夢。所以從夢中醒過來。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別人罵你、贊歎你、侮辱你都是夢中的事情。榮華富貴的生活、乞丐的生活也都是一場夢。永嘉大師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眾生一直活在虛幻當中,認為一切都是真的,白天做白天的夢,晚上做晚上的夢,但夢醒後你會發現什麼都沒有,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即是假的、虛幻的、必定空的,為什麼還要執著呢?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自在從何得?其實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讓我們解除疑惑,一切空空如大千。真正從夢中醒過來的就是佛,佛希望我們從夢中覺醒。但是怎麼才能從夢中醒過來呢?對世間的一切不執著。但有的人認為眼前的一切都歷歷在目是真實的。看不破,放不下。世間如夢如幻,就好像水與水泡一樣,其實水泡就是水,只不過浮在了水面上,但凡夫之人卻認水泡為真。當你覺醒後,你才知道唯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才是最真實的。 汶川地震、美國9•11大事件、水災……瞬間大地夷為平地,大樓瞬間倒塌,水淹沒了家園,很多的人親眼目睹了這無常的一瞬間。所以對如夢的世間執著是沒有用的。 轉載

問:「面對丈夫、兒女、老人、兄弟姊妹、親屬,都不信佛,請問如何弘揚佛法?」

問:「面對丈夫、兒女、老人、兄弟姊妹、親屬,都不信佛,請問如何弘揚佛法?」 淨空老法師答:這是說你自己學佛,你的家人不學佛。我們幫助眾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把佛法介紹給一切眾生,家裡的這些人都是你度眾生的對象,而且家人特別難度。既然是一家人,總是有緣,如果沒有緣,絕對不會成為一家人。一家人緣分就很深,你要有善巧方便去幫助他們,而最重要的方式,是把你的修學做出來給家人看。你們家人覺得你學佛變了,變得令大家歡喜,變得令人讃歎,他就會來學佛。 所以度眾生必須要有智慧、善巧方便,佛為我們講的四個原則,「四攝法」,「攝」就是攝受眾生,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學佛之後對於家親眷屬,要格外認真為他們服務,這就是布施。決定不要說他們的過失,讚揚他們的善心善行,為他們服務,對他們特別好。他會發覺你學佛前與學佛後不同,學佛之後真的懂得孝養父母,尊重長輩,和睦兄弟,愛護晚輩,真誠慈悲流露出來了,你的家人看到怎麼不受感動?等到他們向你請教時,你再把佛法的道理仔細的講給他們聽,他們全都得度了。 你學佛受了三皈五戒,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說:「不行!你破戒了,你將來要墮地獄」,你家裡的人都把你看作冤家對頭了。學佛是有智慧,對哪些人,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說話要有技巧,要有分寸。所以一個人學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你要怎樣去落實,教化你的家人?那就是把佛經的教誨統統做到就行了。 南無阿彌陀佛

出世與入世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出世與入世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在大乘佛教中,菩薩行者的修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作為菩薩行者來說,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積極入世,廣行利益眾生的事業,所謂「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文:濟群法師世間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難免會很執著。因為執著就會帶來痛苦,導致活得很累。於是很多人就會嚮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時又不願放棄世俗的事業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這二者並行不悖呢?在現實人生中,要把出世與入世統一起來確實不易。積極入世,容易陷入對世俗的執著,結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會遠離和放棄塵世的一切,感覺不近人情。這兩種情況似乎都不理想。如何才能讓二者並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薩行者的修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作為菩薩行者來說,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積極入世,廣行利益眾生的事業,所謂「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其中的維摩詰居士就是以商賈富豪的身份,擁有妻子兒女,出入娛樂場所,但卻能出淤泥而不染,在與社會民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對他們起到教化和引導的作用。同時,闡說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強調「心淨則國土淨」,是在家居士在紅塵修行的榜樣。 如何才能培養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過對「空」的認識和體證來達成。佛法所說的「空」,不同於我們所理解的空無或一無所有。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空」和「有」並不對立,而是統一的。比如《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剛經》講:「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訴我們,世間任何一種現象無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換言之,是條件決定一切的存在,離開條件,我們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變的特質。所以,這種存在只是因緣假相而已。但我們因為無明所惑,無法見到世間的真相,於是就會把主觀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覺得它就是如此,確實如此,由此衍生出許多煩惱。佛教所說的「空」,正是要幫助我們認識真相,去除我們主觀賦予的種種特質。這樣才能從迷亂的狀態中走出,超然物外,心無所著。瞭解到生命真相之後,看到很多人因為無明,每天不斷地製造煩惱痛苦,就要發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幫助更多的人瞭解生命真相,解除煩惱。有了這樣的慈悲心,就能積極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過程中保持無所得、不染著的心態。《金剛經》就是一本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放下,同時又積極利他的經典。 轉載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