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要不要吃三淨肉,殺生的和吃肉的,誰罪過更大!

要不要吃三淨肉,殺生的和吃肉的,誰罪過更大!  有個家庭,女主人學佛了,不殺生。然後男主人殺好了,她就拼命吃,吃的比大家都多。這樣子女主人的罪業,比男主人還大。這個叫做偽心持戒,罪過更大。  第一,如果自己裝好人,讓別人下地獄,這就不是好人。而是最大的壞人了。學佛了,明知道因果,不可殺生,也不會去殺,但別人殺了,他吃肉就特別開心。這就是裝好人,不是為我殺的啊之類的。   大家以後要不要吃三淨肉,如果吃的特別香,那就要好好反省了。當下就是最大的壞人。因為你要吃,所以有人殺,你吃了一條魚,對方就要多殺一條魚。那還沾沾自喜,說我沒有殺生,我不見殺,不聞殺,這就是自欺欺人。  那修行人要怎麼樣,把壞事都給自己擔下來。修行人,千萬不要看著別人下地獄,自己沒有下地獄就沾沾自喜。而是要勇敢的去救別人,不讓別人下地獄,哪怕自己下地獄。這才是修行人。  以前有個破山和尚,當年張獻忠殺人如麻,要破城殺人。那破山和尚就向他請,說不要亂殺無辜。張獻忠說,只要你和尚能辦的到,我也可以不殺。就把狗肉,豬肉,牛肉,酒都擺出來,讓他吃。破山和尚持戒精研,他說,如果讓一城百姓都免於殺,老僧這一戒,又算什麼。說完就吃了。那個張獻忠,也是盜亦有道。也就不殺了。  這才是佛法的精髓,為了救人,寧可自己下地獄。不要看到別人殺生,就罵人說,業障鬼,造殺業,賣魚賣肉,地獄果報。然後呢,我們吃魚吃肉還吃得津津有味,你說誰下地獄最快?   所以,佛弟子,不要講說我可以吃三淨肉。佛說可以吃,是因為方便說而已啊,怕你一下子接受不了,慢慢調教。現在已經調教的差不多了,你還這麼執著吃肉?

(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梵語是「阿縛盧多伊伐羅(Avalokitesvara)」,意為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觀」為觀照之意,但不同於一般的觀察,而是以無漏(無煩惱)圓通大智來觀照。「世」並不單指人世,還包括六道,即:人、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音」是六道眾生遇難時念誦觀音名號的悲切之聲音。因此菩薩成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象徵,譽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菩薩也是「西方三聖」之一,輔佐彌陀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老和尚曾在講席中開示:「觀世音菩薩稱大慈大悲,慈悲在哪裡?救苦救難!哪些苦難?六道生死輪迴是苦難。如何幫助這些眾生,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之苦?觀音菩薩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所以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就是觀世音菩薩徹底的大慈大悲,要懂這個道理! 我們念佛人見到觀世音菩薩,我們要把這個法門,時時刻刻,利用一切的機緣,介紹給一切眾生,介紹給你認識的人,只要能夠接受的,都要幫助他、要介紹給他,這叫大慈大悲,這就是觀世音菩薩。」 至心頂禮,彌陀化身,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成無上道,修菩薩行,往生淨土,願力宏深,普門示現,循聲救苦,隨機感赴,若有急難恐怖,但自皈命,無不解脫,萬億紫金身,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聖嚴法師:【建立寬廣的淨土觀】

聖嚴法師:【建立寬廣的淨土觀】 一般人一講到淨土,就只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一講到念佛,就只想到念阿彌陀佛,特別是人死了以後,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人往生了,我們也要做佛事超度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活著的時候要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等年紀大一點,就念藥師佛消災延壽,死了以後呢?就要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擔心自己造了很多惡業,會下地獄,就念地藏菩薩,因為地藏菩薩在地獄裡救苦。 這種觀念在中國非常普遍,雖然不能說它不正確,但是是偏頗的。佛法應該是共通的,其實唸佛不一定是念阿彌陀佛,在許多大乘經典裡都有提到,十方佛中選一尊佛專門來念就是念佛。而且也不是只有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西方,譬如藥師佛,他也勉勵我們往生西方,這在《藥師經》裡可以看到;更不用說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身旁的兩大菩薩之一,他還會代替阿彌陀佛接引下品眾生往生西方;文殊菩薩呢?其實文殊菩薩幾乎都會在各種法會中列席,《法華經》、《華嚴經》,還有《阿彌陀經》;所以誰說只有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 說地藏菩薩只在地獄也是錯的,地藏菩薩到地獄救苦,並不等於只在地獄裡。在《地藏十輪經》裡提到,他與觀世音菩薩一樣可以現種種身來度眾 生,既然可以到地獄度眾生,當然也可以到所有眾生群中度眾生。因為大家只念《地藏經》,或受他「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本願影響,所以覺得地藏菩薩只有在 地獄裡度眾生。 而誓不成佛的,也不只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沒有準備要成佛。他雖是極樂世界一生補處之菩薩,繼阿彌陀佛的位,但阿彌陀佛叫作無量壽,是不涅槃的;其實觀 世音菩薩本來就是佛,只是後來發願以菩薩身永遠度眾生。還有文殊菩薩,他是三世諸佛之母,雖然他的弟子全部都成了佛,但是他自己不成佛。因此,諸大菩薩沒 有一個不是度所有眾生,既然度一切眾生,地獄眾生也一定會度。 會有這種觀念,是因為我們中國對阿彌陀佛知道最多,而且經典中最明確教我們怎麼修行淨土法門的也是阿彌陀佛的經典,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直覺。 念佛當然是求生淨土,但根據經論歸納,淨土大略可分為四類:人間淨土、天國淨土、佛國淨土、自心淨土。彌陀淨土是屬於四種淨土中的佛國淨土,而且只是佛國淨土中的一種。所以,不要老是被中國人一向的觀念所困擾、限制著。 那麼,四種淨土分別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人間淨土是指我們現實的生活環境,凡夫所處的大環境,雖然佛經稱為苦難重重的「娑婆世界」,不過,當我們聽聞佛法,修行戒、定、慧,而體驗身心的清淨,淨土就在你的眼前展現。 天國,是指人間以上的眾生所居之處,修行十善,便生天國。天國尚在三界的範圍,還是有漏、有限的,由於積福,享受欲界天的欲樂,或修禪定,享受諸禪天的定 樂,但在欲天的福報享盡之時,禪天的定力退失之際,那時候便有五種衰相現前,從天國下降到人間或更向下而墮落到三塗惡道。所以縱然天國可愛,有朝一日,又 成過眼的雲煙。故對一般人來說,天國就是淨土,而對佛教徒來說,則寧願生在人間修學佛法,卻不想生到天國去享天福。 佛國是指以諸佛的福德智慧及本誓願力所成就的國土,此有兩種作用:一是示現佛的功德果報;二是接引化度一切有緣的眾生,修學佛法,同成佛道,便稱為佛國淨土。 所謂自心淨土即是說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不論凡聖,本具佛性,也就從來未曾離開過佛國淨土。眾生的心既與佛心相同,眾生所處世界便與佛國無異。不過眾生的心 尚有煩惱覆障,無法見到清淨不動的本心,也就無法體會到生活於佛國的淨土。若能穿透煩惱塵網,往心的深處看去,就會發現佛心即是自心,此界即同佛國。因為 心若清淨,所見世界就是淨土;心若不清淨,生活的環境就是無邊的苦海 。 念佛究竟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往生淨土。我們人一出生,隨時都可能出現死亡的因緣,因此,我們要隨時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建設,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就是要隨時做好往生佛國淨土的準備。千萬不要想依賴他人助念,要不然臨命終時很可能來不及念佛,而等到親戚朋友來助念時也已經太遲了。所以,參加精進念佛禪修就是在做往生西方淨土的準備工夫。 其實只要我們做好死亡的心理建設,以及準備好死亡的方向、目標,那麼不管什麼時間死亡都不會恐懼、害怕,也不會手忙腳亂,否則愈是生不了淨土,墮落成為惡道眾生。所以,不管我們是用什麼修持法門,都要發願往生淨土佛國。要如何才能往生佛國淨土呢?就必須常常念佛、多多念佛,心與佛相應,我們在臨命終時就不怕自己不會往生佛國淨土了。 可是我們念阿彌陀佛就只能生西方淨土嗎?或許我們並沒有想到要生天國淨土,沒有想到要生欲界天或禪定天,也沒有想到要生彌勒內院,或做聲聞聖者生五種淨居天,但是我們可以用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來完成自心的淨土。 證得自心淨土與禪修相同,就是能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自心清淨,自心就是佛;自心清淨,自心就見彌陀法身,即阿彌陀佛的法身,這是念佛的最高境界。 另外,實現人間淨土。就是要從修行,也就是實踐戒定慧三無漏學、實踐六波羅蜜等佛法,用持戒、修定、修慧,用佈施、精進、忍辱等法門,讓自己從一個煩惱很多的狀況慢慢消融,使自己煩惱愈來愈少,同時也幫助週遭的人痛苦愈來愈少,那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念佛能使我們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大悲願心、感恩迴向心,而這些都是成佛、修菩薩行的基礎,也是求生西方淨土不可缺少的資糧。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發願、練習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感恩迴向心,如果練習純熟,在平常生活時,就能以慈悲心、感恩心、慚愧心來對待週遭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這樣我們所提倡的人間淨土就會在我們這個環境出現,完成了建設人間淨土的目的與任務。 因此,念佛可以完成三種淨土。

【無事可做就是福?】

【無事可做就是福?】 無德禅師收了不少青年學僧,大家慕名跟他學禅。禅師吩咐僧眾,一切都不可帶進山門。禅堂裡,他要學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給龍天”,但學僧有的好吃懶做,討厭工作,有的貪圖享受,難以忘俗。無德禅師於是說了下面一段故事: 有個人死後,靈魂來到一個地方。進門的時候,司阍對他說:“你喜歡吃嗎?這裡有的是精美食物。你喜歡睡嗎?這裡睡多久也沒人打擾。你喜歡玩嗎?這裡有各種娛樂由你選擇。你討厭工作嗎?這裡保證無事可做,更沒人管你。” 此人便高高興興地留下來。吃完就睡,睡夠就玩,邊玩邊吃。三個月下來,漸漸覺得不是滋味,就跑去見司閣,央求道:“這種日子過久了,並不見得好。因為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麼興趣;吃得太飽,使我不斷發胖;睡得太久,頭腦變得遲鈍。您能給我一份工作嗎?” 司阍:“對不起!這裡沒有工作。” 又過了三個月,這人實在忍不住了,又向司阍道:“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了,如果你再不給我工作,我寧願下地獄!”司閣:“你以為這裡是天堂嗎?這裡本來就是地獄啊! 它使你沒有理想、沒有創造、沒有前途、漸漸腐化。這種心靈的煎熬,比上刀山下油鍋的皮肉之苦,還要叫人受不了啊!” 文:網路 ~轉載

【主食】香辣杏鮑菇

【主食】香辣杏鮑菇 食譜提供:黃萬金老師使用滷包滷製後的杏鮑菇,仍保有嚼勁口感,仔細咀嚼後口中能品嚐到杏鮑菇的甜與滷包香氣。搭配上特別調製的味噌辣椒醬汁,非常適合作為年夜飯的美味前菜。材料:杏鮑菇1包(600g)香滷豆乾1包紅辣椒1支(10g)薑4片滷包1包布包 調味料:葡萄籽油2大匙醬油150cc砂糖1/2小匙胡椒粉1/3小匙熱水900cc。 醬汁:味噌辣椒醬(辛)1小匙醬油1小匙香油1/4小匙冷開水1小匙。 作法:1.起油鍋,將滷包的料倒入鍋中,以文火炒香,炒後將料塞回滷包中。2.將辣椒與薑片置入鍋中爆香,於嗆鍋時,將醬油倒入,微冒泡後,接著倒入水。3.依序把杏鮑菇、豆干放入鍋中,滷20分鐘左右,熄火蓋鍋蓋,放涼。4.完成後,將杏鮑菇斜切片,擺盤排成一個扇形。第二層可切比較短,堆出層次感。淋上醬汁,即為香辣杏鮑菇。 *香滷豆干也可使用白豆干代替喔!(轉載)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上糾纏 星雲大師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上糾纏 星雲大師 一樣東西是否值得擁有,不在于其本身的價值,而在于你是否需要。只有你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上糾纏,在那上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損失的就越多。找准自己想要的,才最有意義。 有人認為,受了冤屈,最應該做的就是辯解。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 當我們所受的冤屈輻射到別人的時候,我們要出聲辯解。如果那冤屈只與我們自己有關,辯解反而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出聲為此辯解,說明你的心還不夠靜,甚至還會因別人的些許舉動而發怒。 松雲禪師出家學禪以後,因為挂念年老的母親無人照顧,特地親建一座禪舍,帶著母親同住。每天除了參禪打坐,還幫人抄寫佛經,借此賺些費用供養母親。有時上街為母親買些魚肉,街上人總指著他叫酒肉和尚,松雲禪師也不去解釋。但他的母親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因此,也跟著松雲禪師吃素了。 有一天,一位美麗的姑娘被松雲禪師莊嚴的儀表、安詳的風度所感動,就請他到家中說法。有人便借此散布謠言,說看見松雲禪師到妓院里去嫖妓。 街坊的人不辨真偽,認為他不守清規,去搗毀他的禪舍,趕他離開。松雲禪師不得已只好將母親托人代養,自己出外雲游參訪。 不料母親因思兒成疾,未幾去世。鄉鄰不知松雲何去,只得草草收殮,等松雲禪師回來後再行安葬。 不久,松雲禪師回來了,在母親靈棺前站了許久,然後用手杖敲打棺木說:“慈愛的母親,孩兒回來了。”接著學母親的口氣說,“松雲,看你完成禪道回來,母親很高興。” 松雲又說:“是的,母親!孩兒以此禪道祝願您上升佛國,不要再來人間受苦受氣,我也和您一樣高興。”說罷便對眾人說道,“喪禮已畢,可以安葬。” 松雲禪師五十六歲時預知死至,召集弟子辭別,並在母親遺像前上香,寫下一首偈語:“人間逆旅,五十六年,雨過天晴,一輪月圓。”寫完後安詳而逝。 世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與好壞,就有黑暗與光明;說好的未必好,說壞的未必壞。如果一味去在意這些好與壞,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別無他益。 松雲禪師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從不去跟人爭辯什麼。他明白,那些好與壞,雖然是加在自己身上的,但其實與自己無關。 就像另一位禪師的故事。禪師跟小徒弟出行,中途找不到路,便問一個路人。路人不知為何正在苦惱,雖然給他們指了路,但態度十分不好,話語中帶著厭嫌的口氣。禪師聽了路人的指引,道聲謝,繼續帶著徒弟前行。 沒走幾步,徒弟忍不住了,問禪師:“師父,那個人如此蠻橫無理,您為什麼不生氣?我們應該告訴他,做人要懂禮貌。” 禪師反問:“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情緒?”徒弟頓時釋然。 別人對你誹謗,只能說明那人是野蠻、無禮的,是需要你去拯救的對象。你面對他們時,應該做的不是因為他們的行為而改變自己的做法,去跟他們爭辯,而是做好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他們。 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所有的苦難、歡樂,都應該由你自己去體會,別人代替不了。 同樣,別人的苦難和歡樂,你也無法真正體會。做回自己,不要讓別人的行為影響到你的情緒,這才是幸福安樂的泉源。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