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遇境不起貪嗔痴

遇境不起貪嗔痴 大願法師 凡夫眾生是用比量不是用現量,凡夫眾生是用比量來推知,不是現量地觀,這個是凡夫與聖人面對外境的時候差別之所在。我們看到任何東西都總用兩個東西比較來判斷它,所以凡夫總用大腦思維,就是用分析、比較,這都是用意識心。 樹立安全感 凡夫眾生總是會用以解讀的方法,那就導致我和境界是分離的、是相對的,比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有一個主體的能看山看水的我,有一個客體的客觀的被我看的山和水,主體和客體之間是有分離的、有對立的,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總覺得我很渺小,我生命沒有安全感。 我們學了佛都知道,也經常掛在嘴邊念: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但是真的用起功來就會覺得:哎呀!我知道貪婪和憤怒都不好,但是為什麼那麼難以消除呢?我遇到對境依舊會起貪心,遇到不如意的對境還是會生氣、會憤怒、會嗔恨。 因為如果我用凡夫的意識心來想息滅貪瞋痴,是永遠息滅不了。因為貪婪和憤怒的背後都是因為對生命沒有安全感,都是因為我的心是迷的,所以我和世界分離開,因此我總覺得內心沒有安全感。內心生命的深處沒有安全感,就有恐懼心。恐懼以我這麼一個小小的個體,一個渺小的我來面對浩瀚未知的世界,我不知道我怎麼辦,所以我希望多佔有一些物質,面對未知的世界之後,能夠稍有一點安全感。 但是貪心會讓我們越來越煎熬痛苦,有的時候生怕失去了,沒有又拚命去貪求,因此我們永遠都活在煩惱之中,所以真正要解決的是問題背後的問題,就是消除恐懼心,這個才是真正的下手之處。 消除恐懼心 怎樣才能夠真正地消除恐懼心呢?要能夠明心見性才能夠真正地消除恐懼心。要知道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我,這樣哪裡會有恐懼呢?就像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說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本來清凈,本不生滅,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因為明心,因為心真正明白了,真正開悟了,所以能夠沒有恐懼,真正地消除恐懼心。 轉載貼文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親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海中去,從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霧。所以《金剛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未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度眾生。成佛之後,便不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只是眾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中的佛與菩薩,不是佛與菩薩的本身。 所謂善根是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現,越是努力精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化,所謂自助而人助,唯有眾生有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 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切眾生的感應,而非佛去感應眾生。所以,一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覺,有求必應──眾生有求,諸佛必應。 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度眾生,所以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能給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習眾生的東西,而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予。因此,種種根器的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的利益。人間所謂的分析以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體,所以不能用凡夫的知見去解釋、衡量佛的正遍知覺。 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從理論上講是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有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做為度眾生的工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無數眾生,而他本體法身是不動的。 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滅,就說法身的佛有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的知識,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遍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可是不能夠說,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知覺。 轉載貼文

【薑絲麻油乾煸杏鮑】

【薑絲麻油乾煸杏鮑】 材料:杏鮑菇(4根),麻油(1匙),薑(1小塊),醬油膏(1匙),白芝麻(少許) 做法: 姜刮去外皮,洗净后先切片再切成丝备用;加热平底锅,入麻油,放入姜丝煸香。杏鲍菇冲洗干净,切成圆薄片,因为纤维的关系,切圆片会直接切断纤维,吃起来口感较嫩,也容易咀嚼。盖上锅盖,以小火焖煮8分钟,掀开锅盖,加入酱油膏,拌匀让食材能完全吸附酱汁就可以熄火装盘了。洒上少许的白芝麻增加香气与口感。美味上桌喽!轉載

【 修忍辱,能消宿業,增長福慧壽】

【 修忍辱,能消宿業,增長福慧壽】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占我便宜, 如果我們能忍下來, 不去斤斤計較別人占我多少便宜, 也不去掛礙它 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

錢財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錢財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財務的管理,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觀念與規劃,管理得當,則衣食無缺。怕就怕有些人只知儲蓄,而不知運用,白白糟蹋了錢財真正的價值。 有一位大富翁,愛財如命,慳貪不舍,一生拚命賺錢,卻不知如何用錢,更不會去做慈善事業。財產這麼多怎麼辦呢?富翁就將所有的錢換成黃金,一塊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免被人偷去,並且藏在自己家山後的洞窟裡面。 年年月月光陰飛逝,富翁的年紀大了,黃金也在日積月累下堆滿了整個山洞,然而他沒有享受到便撒手人寰,含怨而終。 富翁一生的貪心愚痴,一文不舍,因此死後墮落畜生道,成了一條蟒蛇。變成蟒蛇的富翁,仍舊惦記前世儲藏的黃金,每天盤踞在洞口,徘徊不去,儘管遇到一些獵人、樵夫都不害怕,還昂首吐信。 大家覺得奇怪,為什麼這一條蟒蛇經常在這裡出沒,會不會想加害於人呢?於是齊心協力把蟒蛇打死,又好奇地到山洞裡面探探、瞧瞧,沒想到竟然藏有一堆堆的黃金,靜靜地在幽暗的山洞裡閃閃發光。 人們不斷地聚集金錢、名位、感情、權力等等,刻上自己的名字,希望天長地久,海枯石爛,永遠不壞不失。但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地來和去,沒有特權,沒有例外。 金錢,本無好壞,可為你買到恩惠情義,也會給你帶來怨隙叢生;它能為你買到身後美譽,也能令你千年遺臭;它使你心似蘭芷,也使你敝如穢土。蟒蛇護金,護不住世間的黃金財寶…… 當我們恐懼布施錢財,吝於與人共享,不也是心如大蟒,嗔恨吐信,醜陋不堪?世間上什麼都是陽焰空華,水沫泡影,唯有我們自己的業力因果,永生永世,執子之手,偕伴終老。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