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心經》的力量很大!

《心經》的力量很大! 智敏上師 講經之前為什麼要念《心經》?《心經》是祛魔的。 玄奘法師到印度去取經,晚上一個人住在沙漠地帶,看到飛沙走石,好像千軍萬馬衝過來,於是他馬上就念《心經》。念了幾遍之後,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說《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 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清定)上師加持,為什麼求加持呢?因為還有一個氣功師跟他一起練氣功,他明確地知道那個氣功師偷他的氣,但是他沒有辦法阻止。後來(清定)上師讓他念《心經》,《心經》念了之後,過年他又來了,來送禮感謝。為什麼?《心經》一念,他偷不了了。 《心經》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麼念。你如果馬馬虎虎地念、有口無心地念,當然功效不大。如果你誠心誠意地一心專念,功效馬上就來。信根堅定的,念的經咒功效就大,所以說首先還是要有信心。第二個關鍵在於有沒有菩提心,因為一切經咒都是度眾生,拔苦予樂的,如果你沒有菩提心,儘管有信心,但功效只能到這裡為止了,更大的功效是發不出來的。

人與人的輪回關係

人與人的輪回關係 選自大安法師《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下面看看人和人的關係:「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讎,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這是人和人的因果關係,也是非常錯亂顛倒的。「當年恩愛」,當年就是指過去生是很恩愛的,今生一過來就成為怨家對頭。要知道恩愛和怨仇是最容易轉化的,怨從恩生,所以無論是父子之間還是夫婦之間,見面分外眼紅,都是怨家碰頭啊!去年我在北京看到一個人,說他娶了個老婆,真的是天天晚上膽顫心驚,他老婆天天晚上都拿了把刀,隨時要殺他。所以他若干年膽顫心驚地度過。這都是怨家碰面的。那麼以前的仇人,現在成了你的骨肉子女,為報仇來作你的兒子,還愛得不得了。尤其前生是你的母親,今生轉過來成了你的妻子;前生是你的父親,今生成了你的丈夫,這種事情是常常發生的。由於我們沒有宿命通,若有宿命通的人,他看到這樣的前因後果的相互來歷,他都不好意思看,很羞恥。有天眼通的人看到了會很可笑,也會很可憐。我們就在這可羞可恥、可笑可憐當中一概不知道,還活的很滋潤。 有一個公案,就談這個事:有一個很富裕的家庭,夫婦兩人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生下不久,做丈夫的去世了。這個兒子非常聰明、伶俐,這母親就愛得不得了,百般的照料。但是不久這個做母親的也去世了。這個母親由於很愛她的兒子,也就投生在同一個村莊裡面,又在另外一個富人家做女兒了,也就是比她原來的兒子小那麼幾歲。她也投生了。投生以後長大,長大一配配在一起,正好配到前生的兒子家做妻子去了。這兩個人碰在一起,由於前生有一種母子的恩愛,這一下做夫妻也很恩愛,愛得不得了。兩個人又生了個兒子,對這個兒子也是愛得如掌上明珠,這下小日子過得很紅火了。有一天他們殺了雞,殺雞烹食,夫婦倆有說有笑,在那裡對酌吃雞肉。懷抱著他們疼愛的兒子,夫婦倆一口一口的給他們的兒子餵雞肉。 這種小家庭的場景不是其樂也融融嗎?正在很快樂的時候,有一個雲水僧出家人,忽然闖進來了。人家小兩口那麼親親愛愛的時候,你一個出家人來了真是大煞風景啊。所以這個男的就有點不高興,說:你怎麼回事啊?我們在這裡過小日子,你怎麼推門就進,你太不講道理了。就對他很生氣。這位雲水僧說:是我不講道理,還是你不講道理啊?就和他辯起來了。他說,這是我的家,你跑進來,怎麼說我沒有道理啊?這個出家人說:你就沒有道理。你殺父、娶母、養怨家,你還有道理嗎?哎呀,這基本上是誹謗了。這個男的很氣憤,就把家裡人召集來,要打這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說:你慢點打,現在我可以把我的天眼和宿命通借給你看一看。這個男的心想,我看就看看嘛。 一看,果然碗里的雞就是他今生的父親,他的妻子就是他今生的母親,他懷裡抱著的那個寶貝兒子就是他前生的怨家。講得一點都沒有錯。哎呀,當下翻然悔悟。趕緊給這個出家人頂禮,跟著這個出家人學道去了,以免宿世的怨仇再繼續下去。所以我們是沒有宿命通,如果有宿命通一看,你還敢結婚嗎?還敢吃雞嗎?都是很麻煩的。只是不知道,才很有滋味。所以「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我們就是這樣的眾生,顛倒的眾生。這是指人與人之間這樣一種宿緣的關係——顛倒。 「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里,一時倒下可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這幾句話,把我們人生的八苦濃縮到了生老病死的苦里。人生的八苦,我們可能都忘了。首先是生苦,前面我們談到報父母的恩,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是由於一念的神識借助父母交合的緣來投生的。一投生就在母胎裡面十個月,十月包在母胎裡面,藏在那個污穢的地方,那是非常難受的,那叫胎獄呀!這個嬰兒所處的地方,就在生髒下面、熟髒上面。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大腸小腸中間,上面的腸子吃下去的飲食還沒有消化,就叫生髒;熟髒就是那些被消化了的東西變成了大便小便,這叫熟髒。那嬰兒被一個胞衣包著,他整個都是在那個糞尿血水裡面。這時候他如處地獄般的感覺,是什麼感覺?當母親吃一個熱的東西下去的時候,他就好像是在八熱地獄;當吃個寒冷的食物下去的時候,就好像在八寒地獄;如果吃個堅固的東西下去,他的感覺就像一個夾山地獄,兩座山夾過來的感覺;當母親要坐下來的時候,是一種擠壓的感覺;走路的時候就好像在椿臼地獄,那個木椿把屍體打爛的感覺。嬰兒在那裡非常難受。如果剛剛投胎時間少,體積比較小,還有一個活動的空間,隨著長得越來越大了,那他活動的空間更沒有了,就更難受。所以這十個月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過程。等到要出生下來的時候,開始還能頭朝上、腳朝下,在那蜷著。等到要出生的時候被業風一吹,頭朝下、腳朝上,這叫倒懸之苦。從母親的尿道,非常狹窄的地方擠出來,這就叫「膿血 道里,一時倒下可憐。」倒懸著來到這個世間。他由於開始在母體裡面,十個月呆在那裡還比較溫暖。儘管是血水污穢,他還溫暖。他一出來時,就被外面的空氣,冷空氣接觸皮膚,就好像風刀來割一樣的感覺。所以這個小孩一接觸到外面,一降下來他就哭,他用哭聲來表明苦難,沒有哪個小孩生下來笑眯眯的。 所有這樣的苦我們都忘了。你看那嬰兒,注意看他皺巴巴的臉,皺著眉頭。到幼年時,東西莫辨,就是東南西北方向都不清楚,都要依靠父母、大人才能夠維持他的生存。所以他要靠父母來撫養,依依小鳥一樣的。他為什麼象依依小鳥,他離開父母沒有辦法。寒了沒有衣服穿,餓了沒有飯吃,走路會掉到坑裡面去,他只有靠父母。等到他大了,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發育了,發育以後他的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就有六識,有六識馬上貪欲就上來了。見到什麼想貪什麼,財、色、名、食、睡。尤其是色慾,一髮育對異性就有好感,天天梳妝打扮,怎麼吸引異性的注意,在異性面前高談闊論,自己怎麼了不起。男女之間就會這個樣子。男同胞一看這裡,眼睛瞄瞄哪個是美女。女同胞一見男的要綜合分析一下他的綜合素質怎麼樣。這都是欲愛。這樣的貪欲生起來以後,他就要去追求,他就要獲得,他就會造作很多的惡業,他就活得很累,因為他要追求的慾望太多了。但很快度過了他的少年、青年、中年,須臾之間就衰老了。這一老的話,什麼問題都來了,年輕的時候什麼都爭強好勝,到老了什麼都不如人了,你想爭強好勝也沒有這個精力啊。年輕的時候身強力壯,老了就老態龍鍾了,朱顏一去不復返了,頭髮白了、面皮皺了、眼睛花了、耳朵聾了、腿也酸了、關節也硬了,別人也不理睬自己了。每天想到自己青少年多麼得意風光,見人就說我當年怎麼怎麼樣,人家聽多了也不願聽了。所以這個老很苦。老了馬上病也來了,新陳代謝衰弱,抵抗力不行,所以每天就沒有辦法安排這個身體,一下子疼、一下子痛、一下子發燒,到晚上想睡覺也睡不著,對著殘燈燭影不能成夢。夜雨滴愁空滿街啊。這病苦就來了。馬上迅速而無常又至,無常就是死亡,閻羅王要抓我們去了 ,人都貪生怕死,所以死亡又是一大苦。 你看死亡之苦:「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這就是死亡的狀況。在死亡的時候四大分離,寒熱交迫,風鼓動火交煎,這就是寒熱相迫的情形。在這個時候,我們阿賴耶識多生乃至今世所有的種子起現前,那種善惡業的境界非常地狂暴,神識在這裡不能做主。神識不能做主,這時候他在分離的狀態中,看到人也認不清楚了,聽到聲音也聽不清楚了,他的第六識要慢慢地消散了。風火交煎的情況下,精血就會被火的功能給消竭,這樣皮膚和肌肉就會從外面到裡面乾枯。由於這個四大解體,渾身的毛孔,每個毛孔就像有針在扎一樣的感覺。我們都有穴位,每個關節的穴位都像刀割一樣的感覺。所以死亡的時候,你觀察死亡的人,他真是非常痛苦。尤其是如果他曾在這個世間掌握了大權,又有嬌妻美妾,又有很多財產,又有很多兒女,又有很多他放不下的東西,這時候他對世間的貪戀心越重,想到神識要離體的痛苦越重。這裡比喻就像烏龜,你要活活地把它的殼扒下來,你說痛苦不痛苦?要讓神識從肉體當中離開比生龜脫殼還艱難,所以這裡就比喻生龜脫殼還是比較容易,而神識離開肉體是比這個加倍的困難。你說這八苦哪一苦不讓我們痛不欲生,慘痛不已!

凈化語言,減少是非

凈化語言,減少是非 聖嚴法師 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起很多麻煩。佛教有所謂的「妄語」,不論是一般人喜歡聽的虛偽奉承、空洞修飾,或是討厭聽的刺激、辱罵、譏諷的言語,以及誘使人犯罪的說詞,全部都是妄語;也可以說,凡是會讓自己產生煩惱、他人受到傷害的話語,都是妄語。 妄語的範圍很廣,約略可分為四種:「妄言」、「綺語」、「兩舌」與「惡口」。「妄言」是說謊,存心騙人;「綺語」是花言巧語、言不及義;「兩舌」是挑撥離間,使得人們互相仇視,變成對頭冤家;「惡口」是口出惡言,使別人受到傷害。 能夠完全不說妄語,恐怕只有聖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口舌的過失,即使是純真的孩子,也難免說謊騙人。例如,爸爸問孩子:「你最喜歡誰啊?」這個孩子如果夠伶俐的話,就會回答:「我最喜歡爸爸。」當媽媽問他的時候,他就會改口說:「我最喜歡媽媽。」為了討好父母親,孩子兩邊說的話不一樣,也算是一種妄語。 有時候,親戚朋友之間也會這樣問:「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孩子沒有辦法選擇,很難做判斷,只好圓滑的說:「我喜歡爸爸,也喜歡媽媽。」如果再追問:「那你最喜歡哪一個呢?」這就更讓孩子為難了。其實,大人不該這樣問孩子,不但對孩子不公平,也會造成誤導。 所以,從小的時候開始,大人經常就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剛開始,這種小小的謊言或許還無傷大雅,但長大以後,或是為了談生意牟利,或是為了個人的利害得失,漸漸就會變本加厲的欺騙、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對顧客說謊,產品便會賣不出去,於是推銷時就會誇大其詞的說:「我的產品是以虧本的價錢賣給你,不買一定會後悔。」其實他根本獲利豐厚。像這樣既不誠實又別有居心的說法,就是在說謊。 事實上,只要貨真價實,做生意不一定要說謊。我有一位縱橫商場多年的朋友,他說他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在與顧客談判的時候,態度非常真誠,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立場。畢竟,做生意除了原料、機械設備、水電、人工等成本外,還是應該為自己爭取一些合理的利潤;不過,扣掉成本與合理的利潤後,或許就不應再賺取暴利。所以,為了做生意而說謊騙人,並不是必要的手段。唯有貨真價實、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應有的職業道德,也才能使事業可大可久。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更要積極地以「誠實語」、「尊敬語」、「讚歎語」、「慰勉語」來與他人互動。如果能凈化我們的語言,我們的環境里就會減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以你修行的功德,菩薩會照顧好你家人!

以你修行的功德,菩薩會照顧好你家人! 有的父母很擔心小孩。其實不要擔心,孩子有他的福報和業力,你擔心也沒有用。你能為他想太多,但仍然算不過他的業力。人都有各自的業力,與其擔心,不如做善事,用功德來福澤到他們。 真的修行,不要擔心家人。以你修行的功德,一定能福澤到他們平安無事,菩薩會幫你照顧好家庭。不要擔心三寶會虧待你,覺得我都來奉獻三寶,家人誰來養活。其實不一定,就看個人的道心。人都是靠福報活著,每個人福報不同,乃至一個家庭中,個人都有個人的福報,哥哥會賺錢,弟弟就差一些,福報不同啦。但只有以你修行善事的功德,才能造福家人。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更好的享受,而是提升生命的高度。這個高度,就是覺悟,奉獻。那求菩薩給我們感應,也不是說,讓我們做生意一本萬利,不是的。而是培養高尚的情操。能奉獻他們,自然能和菩薩磁場相感應。不要想著,我拜佛很久了,做善事很久了,怎麼都沒有發財。這個和佛交易的心態,不好。 以前黃檗祖師,他出家成就後,就超度了他母親。一個地方,有修行人,都是這個地方的福報。安徽九華山,因為有金喬覺禪師來修行,有閔公長者的佈施。所以造福了整個安徽佛教,乃至中國的佛教,地藏信仰普及全國。修行人能量越強,他能造福的範圍,就更大。佛一出世,十方世界都震動了,梵王天帝釋天都來請佛住世。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地方。 三寶是世間最為清淨的福田。宗教都勸善,但佛教更能讓人想到解脫。我去九華山,就很感恩地藏菩薩慈悲。九華山很大氣,大大小小的茅棚和加上大廟,就有一百多座。城市裡多的是商店,遊樂場所,能引發人貪嗔痴慾望的東西。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三寶,那很可憐。人天長夜,宇宙暗淡了。人想不到要解脫,就想到要貪,對物質強烈的執著。能遇到三寶,是大福報。

你會頂禮嗎 ? 「身口意」都一致的那種玉佛禪寺

你會頂禮嗎 ? 「身口意」都一致的那種玉佛禪寺 這是佛教中表示最高虔誠、敬仰的禮拜儀式通常是向諸佛菩薩、高僧大德或是師長尊者行此大禮 禮佛,心要謙恭,心謙恭,身語自然謙恭。禮的精神是恭敬,即使只是磕一個頭,也不要著急地快快完成,而是好好地先把心安靜下來,不急不躁,在正知正念的攝持下進行。 頂禮時,雙膝跪下,以頭叩地,頂額觸碰佛菩薩、大德師長之足(或以觸地代表),舒展雙掌放在頭頂兩側、掌心向上,意在代表承接諸佛菩薩或大德師長的傳承和加持。 而在接過經書時,也可以雙掌承托經書,舉過頭頂,用額頭輕觸經書,就如同頂禮觸摸諸佛菩薩的雙足一般。

觀音怎麼「觀」?明白了「觀世音」,你當下得自在!!!

觀音怎麼「觀」?明白了「觀世音」,你當下得自在!!! 先來看觀音怎麼「觀」。外道觀音法門呢,比如意念放在眉心,聽海潮音或者觀光,他一入定以後確確實實就能聽到海潮音,能看到光,他不知道這才進入觀世音法門第一關。破了動關,再到靜關,「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他通過保持心態平衡,當五欲六塵靜下來之時,他與陰界的一些眾生、環境就接觸了。我們平時是以陽性功能與這個三維世界在接觸——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這叫陽性功能。那麼靜下來以後呢,以陰性功能為主。這個時候包括二十八層天、貴道、魔道、地獄道,等等等等無量法界都可能出現。對於沒有修行經驗的人呢,少見多怪,他以為就成就了。這在《楞嚴經》里觀世音菩薩介紹他修行法門的屬於第一關,叫動關、動相。 你要先突破動關,這個時候腦袋一片空白,什麼也沒有了。你又不要當真了:哎呀!這下就好了,這下見空性了。那不是空性。如果把握不好你就變成了「無想定」,但是福報也很大,到四禪天享受幾萬萬億億年的壽命。這個仍然不是真的,那叫「靜關」,因為你感到了那種空白,你感覺到了。打個比方:我現在講話有聲音,你們是不是聽到了?那我不講話沒有聲音,你們能不能聽到啊?能。能聽到沒有聲音的聲音,這就在開智慧。 回到第二關,靜關。動關里出現的天啊、人啊、貴啊,到了靜關,什麼也沒有了,那是不是相啊?(是)。因為你看到了。連看到的這個空相你都要把它破掉。而且後面還有四關要過。有些人看到有什麼境界,就自以為是了,這很可憐吶!你還在貴神道里打轉。在佛法里叫「計取見」,非果謂果,未證謂證。 但是對於開悟之人,有這個境界不害怕。他可以度化那些眾生,那不叫走火入魔,而叫走火入佛。所以明心見性太重要了,在第一關里你就可以大作佛事!你「一證一切證」,你怎麼修都行;可是你不明心見性,這六關一定要突破。那可不容易啊!無量百千萬億年,可難成就了!你明心見性了,這六關修也好,不修也好,修其中任何一關都可以,就這麼妙。 觀世音菩薩修禪宗法門,他是在「聞思修」,在明心見性的前提之下來修。所以他勢如破竹。如果丟開聞思修來修六關,那有無量種陰魔境界等著去衝鋒陷陣,你一關一關地沖吧。一直修到最後破除了行陰證到了阿羅漢,他還會走火入魔,雖不落三惡道,但是他不成增進,沒有辦法往上修。同樣修這六關的人沒有破除身見,即使跟阿羅漢一樣都破除了行陰,功夫都是一樣的,他到最後還要下無間地獄,苦不苦啊? 如果在聞思修見道的前提之下修六關,你一起步就是個明心見性的菩薩,再破除種種的無明微細煩惱,不斷提升品位。有些人可滑稽了,說:禪宗是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文殊菩薩評為第一;可是他把聞思修丟掉了,那跟其他菩薩修的禪宗是不是一樣啊?一樣的要被否定掉。唯有觀世音菩薩的禪宗,是悟後進修。二十五個菩薩中好幾個都是修禪宗的,月光童子修水觀是不是禪宗吶?火頭金剛修火觀是不是禪宗?都是在修禪宗啊,一一被文殊菩薩否定了。 無論是阿羅漢還是凡夫,修禪宗都很危險。從「聞思修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最多慢一點而已。怎麼個聞法?「聞思修」就是觀世音,看你怎麼觀照法。比如我現在講「一二三四五」,這是不是音?你聽了這個聲音,感覺我嗓子有點沙啞,這個聲音不大悅耳——這都是第六種意識心在「觀」。 從「聞思修」的角度來「觀」就不是這樣觀法——我這個音從哪裡來的?嘴巴怎麼能講出來的?是頭腦里想出來的;那我頭腦想之前,這個音在不在?雖然在,它有沒有形相?這叫明心見性。 由觀聲音再觀顏色,比如看光。這個亮從哪裡來的?是不是從太陽里來的?順藤摸瓜啊!那麼太陽從哪裡來的?是不是我們心變出來的?總是追根尋源。所以太陽出現之前,在哪裡啊?是不是在我們心裡?太陽在我們心裡,原來有沒有什麼形相啊?那聲音有沒有什麼形相?都沒有。那麼太陽光跟這聲音是不是一個東西啊?以此類推,耳聞目睹身受的一切,分析到最後,原來這一切的萬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再觀個人也是這樣。人從哪裡來的?媽媽肚子里來的;媽媽肚子從哪兒來的?這樣觀觀觀……第一個人從哪裡來的?一定要找到山窮水盡,就是這麼觀法。這種觀照叫「聞」,「聞」了以後進入「思」和「修」。「思」和「修」就是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講的那六關。每一關怎麼思,怎麼修,都離不開聞。這就叫「一杆子到底」,全性起修。 「觀世音」,觀到最後,這個「音」就是「不空如來藏」,就是萬法。「觀」是見不見之見,是「空如來藏」。「空如來藏」當下就是「不空如來藏」,就是有形有相的聲音。第二見是真空不空。一切形形色色的萬法,是不是「妙有不有」?也就是「空不空」。這就是「法華三昧」。這就是「開權顯實」——開、音、色、香、味、觸、法之「權」,顯我們那個本來面目之「實」。 好,現在如果把「觀世音」變通下,叫他「觀世味」,行不行?「觀世色」,行不行啊?「觀世臭」,行不行?「觀世大」,行不行啊?他這個觀,無所不觀,一觀一切觀。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你講的每句話都是「如來藏」,都是《法華經》,都是《楞嚴經》。 在八十九十年代,氣功大師像雨後春筍,怎麼回事啊?有一位大師講老實話,氣功的基本原理就四個字,叫升、降、開、合,你把這四個字把握住了,每個人都是氣功大師,你隨便胡編亂造一個功,這是野馬分鬃,那是白鶴亮翅,都可以。他是一語道破天機。 每個人都是佛,明白這個道理,你講的一切話都是經典。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每個人都當大法師。大到什麼程度啊?佛在《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講啊:你能講一句《法華經》,問一句《法華經》,你比那個能夠講三藏十二部經的人,能夠站在最高的天上對無量眾生講經的人,能夠把無量的眾生都培養成阿羅漢的人,你的功德比他還要大。所以無論在家出家,你能講一句《法華經》都是大法師。 要把自己的勁鼓起來,我們就是佛啊!要明確肩上的擔子,你是為了教化眾生,連我們的生命都可以供養眾生。你有這樣的心態,佛講,「我獨無所畏」,你不用害怕。佛在《楞嚴經》講:凡夫不可以自稱是什麼菩薩,是什麼羅漢,那是為了破我執;佛在《法華經》講:我們就是大佛,就是菩薩,這也是為了破我執,大家明白嗎?破這個我執要把大心發起來,要教化眾生。所以我提出:佛慢不可無,我慢不可有——就是把二者圓融起來。 我們從「觀世音」這個名字,就可以把它千變萬化,是不是?叫觀世風、觀世雨,行不行啊?一法就是無量法,一觀一切觀。如果有人用禪宗請法的方式,問:「師父啊,請你給我印證一下我證果了沒有?」我說:「你證什麼果啊?」「我發覺觀世音就是觀世風。」好,我告訴你,「你解脫了」,是不是啊?但你必須是自性流露,你不能依樣畫葫蘆——他叫觀世風,你也來找師父:「師父啊,我叫觀世雨。」你給我靠邊站。 同樣一個人回話,師父給他印證不一樣,你必須是自性流露,你不能跟著人家後面依樣畫葫蘆。大家明白了嗎?有道無道,自己知道。當然有那些不懂大法的還要挖苦諷刺——你們「觀世風」來了沒有啊?我們不要害怕,明白嗎? 現在回到這個「觀自在」。明白了「觀」,明白了「觀世音」,你當下得自在,自在是誰啊?是你自己!沒有哪一法不是你,你自在不自在啊?沒有生也沒有死,我們可以隨緣示現生和死。「自在」既是我們的本體,又是我們的妙用,做牛做馬是不是自在啊?他造牛業就做牛,造馬業就做馬,圓頓大法看來,沒有一法不自在。 如果他造了牛業卻要去做雞,自在不自在啊?那就不自在了。他一定順著自己的習氣來。如果造牛業的人不能做牛,造馬業的人不能做馬,那你修佛能不能成佛啊?也不能那!這就是妙法。 所以圓頓大法之妙啊,與分別法之妙天地之別,但是通過分別法這個妙啊,可以把我們引導到圓頓大法之妙,是不是?我們可以自在地把握自己。如果成佛了以後還不能現牛相、馬相,你自在不自在啊?你憑什麼去教化眾生啊?自在示現牛馬豬羊之相,造業受牛馬豬羊之報,都叫自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任意選擇。 網路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