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以平等慈悲心佈施眾生如同供養佛

以平等慈悲心佈施眾生如同供養佛 為什麼要校量佈施的功德呢?   一是佈施的福田不同,就是受施的物件不同,所修的福報,所修的福也不一樣。《四十二章經》中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這個飯,包含事事供養,包含一切供養,這個飯的意思。“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這個是給我們說,所受施的物件不同,所獲的功德不同。   第二個是在佈施的時候,用心不同所獲得福報也不一樣。如果是以分別心輕慢心佈施,那所修的功德給大家說是很小的,以清淨平等心慈悲心佈施,所獲的福報是很大的。 據《大智度論》中記載,一天,舍利弗供養佛一缽飯,佛隨手把飯供養給了旁邊的一隻狗。佛就問舍利弗,你把飯佈施給我,我把飯佈施給狗,誰得的福德多?誰得的福多。舍利弗說,那當然是佛佈施給狗的福德多。雖然從這個福田上來說,佛勝過狗無數倍,但是舍利弗的心不如世尊清淨、不如世尊平等、不如世尊慈悲,因此佛得的福多。所以用清淨平等、慈悲心供養,那這個福德也是無量無邊的。   佛住世的時候,維摩詰居士曾將瓔珞分作二份,一份佈施給法會中最下賤的乞丐,另一份,供養最尊貴的如來。維摩詰居士說,“施主如果能以平等心,佈施最下賤的乞丐,則等同如來福田之相”,在福田上沒有差別。《優婆塞戒經》也說:“若能至心生大憐憫,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于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因此可知,修福的關鍵在心。 摘自...

學佛人先學會對家人修忍辱和慈悲

學佛人先學會對家人修忍辱和慈悲洛桑陀美仁波切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佛法,每天來皈依的人也很多,大家學佛的熱情都非常高,我也非常歡喜。但是,我發現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這種現象常常出現在剛剛開始學佛人的身上。   這就是:有很多人在接觸佛法後,會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佛上,然後就希望立即到寺院常住或是出家。其實這一點挺好的,這也是有善根、對佛法很有信心的表現。但是如果自己已經成家,就要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不要因為把精力投入到對佛法的渴望上,而放松了對家人的照顧,若因為自己形式上的學佛或是修法而引起家人的煩惱或是家庭的不和睦,這不是佛教的行為,也不是正確學佛的方式,這樣就不好了!   學佛,是按照佛的說教去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斷除煩惱,斬斷輪回。佛生於人間,成佛於人間,如果心裡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沒有捨棄貪念,即使天天常住在寺院或是出家,做著修行的表面功夫,也仍是俗人一個。   我們學佛後,不僅需要進行佛法具體的修行,還要思維佛法的義理和精髓,進而改變自己的內心,然後自己的整個人才會發生變化。   當你變得很慈悲、很願意付出,幫助別人也不需要得到回報;以前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就讓自己很生氣、很計較,現在能夠寬容、不再計較;會與周圍的人相處的更融洽,別人也會很喜歡你,這樣自己也會很快樂,這樣你學佛也會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大家看到你現在變得這麼好了,每天都非常快樂,慢慢的,你周圍的人也會對佛法有信心,你在無形當中就在弘揚佛法、幫助別人!   想想看,要是我們僅僅為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更好的條件學習佛法而懈怠對家人照顧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呢?首先會引起家人的反感,覺得你沒有因為學佛變好,反而變得不可理喻。要是引起家庭矛盾呢?這個後果更嚴重!家人會反對你、障礙你,同你發生爭吵甚至誹謗佛法;其他人知道了這個情況,也不會理解你。這個時候你苦惱、有壓力,或許還會很矛盾,會覺得學佛本是件好事,怎麼會變成這樣?也許還會對佛法失去信心。其實問題是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拜佛不要擺個墊子丨如何正確拜佛?—- 夢參老和尚

拜佛不要擺個墊子丨如何正確拜佛?---- 夢參老和尚 禮拜時要注意,如果禮拜時很輕慢,懷著我慢心禮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師教我,絕不蹲擺拜墊,所以我們磕頭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師說:禮佛還要擺個架子,這叫「我慢禮」。 還有一種,「求名禮」,是說我禮佛將來得個好名聲,這是假修行,求名,求得人家贊揚。還有「身心禮」,身體在叩頭,心裡也在觀想——若心裡不觀想,只是身體在禮拜,這種作用不大的。 有人說,到了佛堂不能對佛像這樣直直看,認為這是不禮貌。我當時解釋說,這個話是錯誤的,你不注意、不觀想,你禮佛禮誰呢?這是第一個。你心不至誠,有人心禮身不禮,有人身禮心不禮,你心不至誠,這就屬於身禮心不禮;要身心俱禮,心在觀想,口在持名、贊嘆,身體磕頭,身、口、意三業清淨了。 還有一種「智敬禮」,一切的垢染都清淨,智慧現前。我們不是聖人,但我們也這樣觀想——我能夠念《華嚴經》的偈子,一遍一遍地念,這就屬於「智敬」的意思。 再深入就是「遍入法界禮」,這就是普賢的觀想,法界一切諸佛都有我在面前給他頂禮。我們有時候做不到,沒有觀想那麼遠,但如果觀想很正確,觀想「一實境界」,那就能相應了。

【這5種人要多念地藏經,效果不可思議】

【這5種人要多念地藏經,效果不可思議】 誦地藏經有不可思議功德,功德回向極其巨大。可以回向十方一切眾生,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以及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超拔他們。 地藏王本願經適合很多人群誦念,只要發心去念,就自會有無量功德。而以下五種人最好還是多念念地藏經,去淨化自己! 一、惡業重的人要多念地藏經現在人都覺得很苦,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心被煩惱、惡業捆住了,打不開,所以要轉念過來。如何把心從惡業中解除出來,那就是念誦《地藏經》,這是一部清理我們內心垃圾的佛教經典。 心中有苦,就是心中有地獄,我們心裡有解不開的結,所以通過念誦《地藏經》將心中不好的念頭轉化為正氣。 二、孝順的人要多念地藏經百行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一切福德的源泉。地藏經是一部佛門孝經,地藏菩薩是最孝順父母的一位菩薩,多念《地藏經》你會慢慢明白經中所說孝順父母的道理,這個“孝”字是如此重要,你要是孝順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也會孝順你;相反,你要是不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會孝順你。

【要萬緣捨下,一心念佛,求帶業往生,才最穩當】

【要萬緣捨下,一心念佛,求帶業往生,才最穩當】 感恩廣欽老和尚開示 : 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這條路是比較慢,一心念佛,帶業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還是捨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帶業往生,不要再墮娑婆,才是最穩當的。 我們出家人,有的為了度眾生,發願還要再來這娑婆世界,但這個願,也要本身達到菩薩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則一來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牽入輪迴中,這是很危險的。

這些《地藏經》裡的增福法,你不一定能發現!

這些《地藏經》裡的增福法,你不一定能發現!   學佛的人都知道,《地藏經》是公認的一部培養福德的經。但事實上,並不是在每個念《地藏經》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明顯的福報增長。有些人念經很得力,有些人念的很努力,但最基本的世俗小願望都滿足不了。地藏菩薩沒有錯,加持力很大,但你在修時,就出現問題了。好比說,地藏菩薩是個磁,他要吸鐵,很得力的人,就是他把自己修成了鐵,他求子求婚姻,一下子都來。那些把自己修成石頭木頭的人,地藏菩薩的磁力量再大,也沒有用。那要怎樣才能更好地跟地藏菩薩感應獲得福報,怎樣才能更好地得到地藏菩薩的護佑加持呢?一切答案盡在《地藏經》裡。   在《地藏經》第一品裡面有個婆羅門女的故事: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說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必備。   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倘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已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肢節皆損。   經常讀《地藏經》的同修對這段經文應該不會陌生,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段經文講的不過是一段婆羅門女的故事而已,讀過就讀過了。其實不然,我們都去過寺院,都拜過佛,但沒人真的就見過神佛現身。但在這段經文裡,婆羅門女不僅感得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現身,而且得到了自在王如來的親自指點。憑什麼?有人會說這是因為婆羅門女把家裡的房子都賣了在先佛塔寺大興供養,供養有供養的功德福報。但顯然這不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現身的原因,否則的話,那麼多在寺院做大供養的善信,怎麼不見感得佛菩薩現身?供養得多,佛菩薩就現身,你還真的是有點誤會。經文說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看到婆羅門女思念自己母親的程度,遠遠超過其他眾生,這才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現身的原因。什麼是加持,這才是真正的加持;什麼是保佑,這才是真正的保佑!   婆羅門女母還在世的時候,她就“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面對父母不信佛甚至是造業,我們很多人要麼就是埋怨,要麼就是憤怒,要麼就是硬頂。善巧方便,軟言好語去勸誘父母?不存在的!婆羅門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但她的母親並不大接受,不久命終後,她知道母親可能去不了好地方,但她沒有抱怨母親沒聽自己的話,而是賣掉房子,廣做功德,希望能幫到自己的母親。“垂泣良久”、“晝夜憶念”、“舉身自撲,肢節皆損”這些詞真實描繪了婆羅門女在其母親去世後的真實心境,正是婆羅門女的這些舉動打動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可見真正孝順的人,諸天神佛都會感動,都會護持。而婆羅門女正是地藏菩薩的過去世,我們誦《地藏經》,念地藏聖號,總想跟地藏菩薩感應以獲得福報,你拿什麼去感?最好的辦法就是孝順,而孝順是我們完全可以落實到生活中的。   《地藏經》中還有篇“校量布施功德緣品”,講的是如何布施才能獲大福報。選兩點說一說,先上經文: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喑啞、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恆河沙功德之利。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看到經文後,估計有人會說了:親,這段經文說的是國王、宰輔大臣的布施功德,最不濟也是大婆羅門,好不?我們是誰,我們不過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跟大婆羅門差得還遠呢!經文裡確實說的是國王、宰輔大臣等,但也並不意味著就跟我們普通人沒啥關系。很多人都知道布施能得財富,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布施最後都是同樣的善果。這段經文說的就是什麼才是最好的布施,“具大慈悲”說的是對我們布施的對象心懷慈悲,“下心含笑”說的是面對我們布施的對象,面對那些遠比我們貧窮、困厄的人,心懷謙卑,沒有絲毫傲慢與嫌棄,甚至還自然流露出真誠的笑容。“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要麼親手布施,要麼讓別人代替布施,還要好言好語安慰他們。如果能真的做到這樣布施,那福報是不可思議的,正如經文所說: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   坦白說,我們可能確實不是大富長者,但生活中一定會有遠比我們貧窮、困難的人,對這些人,我們是不屑一顧、略帶嫌棄還是心懷慈悲地去布施?布施的時候,我們能做到“下心含笑”嗎?還是板著個臉、面無表情?我們能好言好語安慰他們,給到他們精神上的慰藉嗎?很多人以為布施就是把錢給出去了就行,其實這只是最淺層的布施。“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大慈心才是讓你的布施能獲得最大福報的真正秘訣。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可能連布施這個詞都不知道,但在偶然的機緣下,出於大慈心做了件大善事,命運就得以徹底改變,這樣的事也真真切切發生過。   在“校量布施功德緣品”裡,還講到了一個回向的問題,經文是這樣說的: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這裡講了兩個回向,一個是回向法界,一個是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前者的功德可以“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後者是“三生受樂”。一個是“百千生”,一個是“三生”,一個是“受上妙樂”,一個就是“受樂”,差異不可謂不大。我有的時候就在納悶,難道就因為嘴上回向的不同,果報就相差這麼大嗎?不就是回向時說的話不一樣而已嗎?   後來算是明白了一點,這個回向的不同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回向的對象不同,真正重要的是心量的不同。做了善事後,並不是嘴上說回向法界就能有那麼大的福報,而是要真正心裡裝著法界,裝著法界的一切眾生,並且真的願意把自己行善積的福回向給他們,也就相當於把自己積的福贈與給他們。什麼樣的人才會不忘把眾生放在心裡?佛菩薩,比如地藏菩薩,所以真正能做到這點的真的是菩薩心量,福報利益自然不可思議!如果行善只回向給自身利益或自家眷屬,那就是有私心,超越不了自私這種相對狹隘的心量,這樣當然也有福報,而且是捨一得萬報,如果做不到菩薩心量,只是為了自身利益去行善當然也值得鼓勵。   美國的一任總統曾說過一句世界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問你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我覺得這句話也可用在我們身上。很多人學佛後,盡管也在誦經念佛,但卻一直習慣於求佛菩薩加持,求佛菩薩保佑,求佛菩薩降福。誦《地藏經》後,我們往往習慣於向地藏菩薩索取,很少想過能為地藏菩薩做些什麼。有人可能會問,難道地藏菩薩還需要我做些什麼?如果你內心有這個疑惑,那說明你是真的沒讀懂《地藏經》。地藏菩薩的大願就是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如果你能以地藏菩薩之願為己願,那你就是地藏菩薩的小助手,還會愁沒福報?當然,如果你說你沒那麼高尚,就想培點福報,那就退而求其次,在誦經之余,多向地藏菩薩學習吧。學習地藏菩薩的孝順,學習地藏菩薩的無私,學習地藏菩薩的付出…真的用心學的話,絕對會慢慢有福報的! (轉載)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