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她擋住了我的日出,也給我打開了一個世界

她擋住了我的日出,也給我打開了一個世界 登機落座,身邊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在ipad上聚精會神地玩撲克遊戲,起飛,她靠著舷窗睡著了。她擋住了我的日出。 乘務員送飲料了,她醒來輕輕說:「番茄汁,一點點冰」。 我替她轉告,自己也依樣要了一份。 她抿著,細聲道:「這個番茄汁有點甜,這個零食餅乾也太多糖了」。 我自然點頭稱是,並讚她有營養意識。

為何命越算越慘?災難和福報互為化身

為何命越算越慘?災難和福報互為化身 智度法師   當你將要去求人為你辦事,還沒見面以前你得動動念頭:「他是貴人,是好人,是菩薩化身……樂於助人」你這麼念,他的善性或許就在你與他交談時,真的顯現出來了。你要把善性真的放射出來,激發起周圍的善性因素,對方也會報以善性。千萬不要激發相反的信息,比如「這人肯定會坑我、害我、逆我、損我……」要是發出這樣的信息,你就乾脆不要出門,以免麻煩上身!   你的承受力有多大,你的福報就有多大。給你福報之前或許會出現化身—— 類似災難的考驗。也可以說災難是福報和功德的化身,正面是災難,反面是福報,本是同根生,都是業報的孿生子。要讓你享用福報之前,得考驗一下你的心性、你的覺悟能力和承受力。否則,你一旦受不住,是不是會把福報給糟蹋啦。類似災難的考驗一出現,有些人怨了,越怨災難越多,每次出現都是災難這一面。但是福報也是災難的化身。有人小時候享福太過,總吃好的,導致以後再也吃不下去了;小時候當官,長大下崗了;有人搬新房亢奮,進去就大病一場,有些老人就再也沒起來……   有些做父母的孩子幾歲就祝大壽,這要不得。尤其在孩子懂事之前,沒有一絲必要。有人曾問一位老人:「八十歲生日就值得慶祝嗎?」 老人回答說:「有時候一個大壽能消耗八到十年的壽命,我不主張祝壽,但人家要給我過生日,我往往很無奈,不得不過。」此時你要平靜,誰都可以樂,你可千萬別樂 (生日可是母難之日,哪裡還有慶祝之心?60歲前沒有資格過生日)。祝壽不會增壽,假如殺雞宰羊地殺生、食肉,只會折壽損命,甚至影響後世的壽命、健康和處境。

佛教徒讀經的方式 聖嚴法師

佛教徒讀經的方式聖嚴法師 一人讀經,多半專持同一部經。有人專持《華嚴經》,有人單誦《法華經》。這兩部經的感應十分殊勝。曾經有人專門持誦《華嚴經》,結果感召天神來送供,餐餐都不需要去外面乞化。也有某位修行人誦了幾千部的《法華經》,死後口中生出蓮花來。這莫非是一種舌菌?蓮花不是長自水中嗎?怎會出現在死人的嘴裡呢?不過,傳記上確是如此記載的。 中國人習慣在誦經前先念「淨口業真言」及「開經偈」。經文念完後,則念「補闕真言」和「回向偈」。有人念經的時候,妄念不斷,最後就多誦幾回補闕真言。西藏也有一套類似的咒語,用來懺悔補救念經時候,心念不能集中的過失。 在準備讀經之前,先要洗手、漱口、整潔衣服,具備威儀。然後設經桌、供佛像,並奉上香花燈燭和飲食等供品。這樣子就能夠生出恭敬心。至於讀經的姿勢,則可因時間的長短而各有不同。短時間誦經通常是用站的或用跪的。在中國,佛教徒的早、晚課都是用站的。可以連續站兩個小時。長時間讀經則多半採坐姿;或用趺坐或用椅坐。南傳及藏傳以及日本讀經,多用盤坐或跪坐。 有一種修行方法,是用拜讀的。在中國,除了拜《法華經》,也有拜《華嚴經》或《金剛經》等的。在選定拜某一部經典之時,要先讀誦流利,然後再從經首至經末,逐字、逐句、逐段、逐頁地拜讀。每念一個字,就做一個禮拜,同時須稱念經中與會的佛菩薩名號。如「如是我聞」四字,讀到「如」字就拜下去,然後邊拜邊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若是拜《華嚴經》的話,就改唱:「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這種方法我曾經修過。 日本有一個獨尊《法華經》的〈方便品〉及〈壽量品〉的日蓮宗,但他們光是唱念經題,而沒有逐字禮拜。當你拜的時候,不可一味求快,而要恭敬從容。《法華經》拜完就是八萬多拜。藏密的四加行裡邊,有一種加行要拜十萬大禮拜。所以,拜完《法華經》也就是相當於一種的加行了。

十大菩薩名號的秘密

十大菩薩名號的秘密 大智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表智,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他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著芸芸眾生,而且還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鉢經》)。文殊菩薩過去世曾為七佛之師,連釋迦牟尼佛也曾得到過他的教誨。在諸大菩薩中,文殊被冠以「大智」的尊號,他作為輔佐釋迦牟尼弘揚佛法的上首,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大慧虛空藏菩薩依《虛空藏菩薩神咒經》所載,世尊對虛空藏菩薩極為贊嘆,世尊雲:「是菩薩,具諸三昧猶如大海,住菩薩戒如須彌山,忍辱之心猶如金剛,精進勇猛猶如疾風,智如虛空,慧如恆沙,諸菩薩中如大勝幢,向般涅盤之大導師,其身即是諸佛法器,…… 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三世諸佛第一輔臣,能護法城,已具莊嚴十八不共諸佛密藏,滿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應供養,唯除如來,余無勝者。」 大慈彌勒菩薩因修得慈心三昧而得成就,故稱為慈氏,名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或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繼釋迦如來之佛位,為一生補處菩薩。先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 大悲觀世音菩薩竺法護初譯「光世音」,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 玄奘法師新譯為觀自在,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的象徵,以觀世音菩薩為代表的大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將繼承阿彌陀佛的佛位。

【一位七十歲左右居士,說出親身經歷,一件地藏王菩薩真實不虛的真實故事】

【一位七十歲左右居士,說出親身經歷,一件地藏王菩薩真實不虛的真實故事】 104年11月24日一位師姐宜蘭拜見一位七十歲左右的居士,他難過又感動的說出親身經歷;一件地藏王菩薩真實不虛的真實故事⋯ 他的媽媽在他年輕時就往生了。他學佛之後看了地藏經裡寫道三七日唸地藏菩薩名⋯菩薩會告知親人墮於何趣。 於是他就閉關唸菩薩名,唸經六日在早上十點左右,突然半夢半醒的見到六隻豬一一被綁去宰殺(這段時間當了六次豬),這時他不忍再看下去⋯他馬上將他媽媽的遺物:一支黃金髮釵,並拿着他媽的照片在菩薩面前,為媽媽供養金釵給地藏王菩薩。 他又繼續不斷唸到第十九日那天,也是早上十點左右,又突然進入半夢半醒之間,見到地藏菩薩放下手中鍚杖,拿起剃刀為他媽媽剃渡⋯這時他才放心⋯地藏菩薩威德真實不虛⋯ 感恩張師姐分享~

成觀法師 | 三皈依要義

成觀法師 | 三皈依要義 一、就路返家 「皈依」又稱「三皈依」。「皈」與「歸」音義皆同。「三皈依」指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這之中共有三個皈依,故又稱為「三皈依」;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寶。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呢?為了不冉在外面流浪生死。什麼叫做「在外流浪生死」呢?首先,什麼叫「外」?「外」就是外界,有五欲、六塵境界的地方。其相對的就是「內」,「內」即是「根身」,詳言之即是「六根」與「六識」。所以放縱「身心」到外面「六塵」境界中去流浪,想要尋找五欲的快樂,叫做流浪生死。乃至於從自身之「六根」(眼、耳、鼻、舌、身、 意)中去尋求快樂,也一樣屬於流浪生死。再更進一步講,若從自心之「六識」(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 意識)里去求快樂,一樣還是流浪生死。所以,於六塵、六根、六識中追逐快樂,雖層次不同,但終歸是流浪生死。你若能於彼幡然回頭,返求「自心」、「自性」、返歸「自心」、「自性」,那樣即離流浪、脫於生死。這是比較深一點的道理,此理雖深,你們常聽,熏習久了,漸漸也能理解。所以,你們要知道:到五欲、六塵裡面去討生活,去追逐虛妄的快樂,即是流浪生死;若能實時回頭,不再流浪了,便是「皈依」的「歸」字。回頭是岸,即便返家。「家」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們是指「佛家」,佛家即是我們的「本家」。但是佛「家」這個「家」,如果以最究竟的意義來看,還算是「外家」因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內家」。「內家」是什麼呢?「本心本性」即是我們的「內家」。所以「皈依」的意思,簡單一句話就是「回家」!因此『 楞嚴經』 中說「就路返家」那個「返家」則不是返別的「家」,而是返回「自心」、「自性」之家。但是你們現在若還不明「自心」、 不見「自性」,怎麼能回得去呢l 要想回去,第一步要先「返回自身」:從「自身」的身、口上面去作「返回」的工夫。以後等善根成熟時,再返照「自心」。返回「自心」以後,因緣成熟再返照自家。問家」性」。所以,返回自心、自性之家的步驟為:第一,先從「外六塵」(五欲、六塵)返回「自身」,然後再返回「自心」,接著再返回「自性」:五欲六塵;自身必自心中自性換句話講,修學的次第與成就之進程,即是:塵必根必識必心必性這就是「究竟返家」的步驟與路線圖。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