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淨空法師開示:我們常常遇到天神

淨空法師開示:我們常常遇到天神 『天雨妙華,以散其上』,這就是虛空諸天神散花。天神常常有,我們常常遇到,同修大概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 或者你在家裡,或者你在野外,特別是在附近,野外,我們靜坐一個地方,把心定下來,默默的誦經經,或者在那裡念佛號,你忽然聞到有異香吹過來,而且這個香氣可能是你一生從來沒有聞到過的,我有過這個經驗,有過很多次。 許多同修都給我講過,都有這個經驗。 這什麼原因?天神。天神身上有香氣,他看到你端坐在那裡誦經念佛,他看到對你致敬,他暫時在那裡停到,他合掌給你致敬,這個香氣你會聞到,很多同修都有。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九十五集)

善惡果報的大小取決於這五個因素

善惡果報的大小取決於這五個因素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盡量不要責難批判,不要議論他們的是非,要保持自己內心清淨。眼見不一定為實,判斷力也是靠不住的,我們隨時都可能被自己的感官欺騙,絕不能以「所見」來判斷對境的是與非。 傷害眾生就會遭到惡報,這是不是佛陀所定下的制度呢?當然不是,這是客觀存在的因果規律。諸佛菩薩以慈悲為懷,不希望我們因無明而遭受果報,便將因果規律如實告知我們,以盡量避免悲劇的發生。因果法則無比深廣,唯有遍知一切的佛陀才能徹底洞悉,所以我們現在先不求全面了知,而是要對因果建立起一些起碼的認識。我們業報的大小取決於五種因素:對境、強烈程度、時間長短、是否對治、是否後悔。第一、對境五種因素中,對境是很重要的,我們行善的善業和造惡的惡業哪個更大,便是要看對境是誰。對境共有三種,分別是:功德的對境、恩德的對境、福田的對境。 功德的對境:功德的對境指的是佛陀和菩薩。因為佛陀具備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還具有大智、大能、大悲、無為、任運等八種功德,以及自利圓滿、利他圓滿等功德,所以佛陀的對境是最不可思議的。遠古時期有一位國王,叫我乳王,他前世曾生活在拘留孫佛出世的時代,是一位賣糧食的商人。有一次,商人遇見了拘留孫佛,因為見佛陀面相莊嚴,心生歡喜,便抓起身邊的幾顆豆子,以供養之心撒向佛陀。正好有四顆豆子不偏不倚掉進了佛陀的鉢中,還有兩顆豆子竟觸碰到佛陀的胸膛。以此因緣,人壽兩萬歲時,我乳王出世。因為有四顆豆子掉進了鉢里,所以我乳王統一了人類的四大部洲。兩顆碰到佛陀胸膛的豆子,一顆使他成為四大天王之首,一顆使他擁有了與帝釋天王一樣的權威,繼而帝釋天的一半王位便歸屬於我乳王。相反的是,善星比丘的對境也是佛,他雖然做了二十五年釋迦牟尼佛的侍者,但因最後對佛陀產生了邪見,而在死後墮入餓鬼道。如果造作惡業的對境是佛菩薩,那必定會墮入惡道,在地獄里受苦受難,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劫、幾百劫,甚至幾千劫。 因此,我們要非常謹慎地對待對境。與他人接觸時盡量謙虛、低調;要尊重、萬不可輕視無依無靠的老人、乞丐、路邊的流浪狗等低微眾生。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這些眾生之中是否存在著聖者。佛經中說:如果對境是菩薩,用嘲笑或是玩笑的方式來欺辱他,果報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盡量不要責難批判,不要議論他們的是非,要保持自己內心清淨。眼見不一定為實,判斷力也是靠不住的,我們隨時都可能被自己的感官欺騙,絕不能以「所見」來判斷對境的是與非。打個比方,天快黑的時候,因為昏暗看不清楚,我們把路邊的花繩子錯看成蛇,嚇得心驚膽戰,於是產生了恐懼,痛苦也由之產生,甚至夜裡還會做噩夢。那麼這是誰的錯呢?花繩子並沒有騙我們,是自己的眼識欺騙了我們。這就好像一個人在門外,一個人在門內,外面的人說門外有什麼,裡面的人就會相信。門外的人就相當於眼識,門裡的人就是意識,意識相信了眼識,然而沒想到眼識把繩子錯看成蛇,進而欺騙了意識。佛陀說,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清淨的、靠不住的,所以切忌以己見衡量他人的好壞、是非、對錯,更不可隨便批判他人。 恩德的對境:恩德主要指父母和善知識。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善知識給予我們慧命,都屬於恩德。「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功德的確是很大的。假如在幾年之中,每天都請那些對自己毫無恩德之人吃飯,這些功德加一起也抵不過請父母吃一頓飯的功德。福田的對境:指的是乞丐、病人等。當我們看到正在挨餓受凍的乞丐,若是佈施於他們,福報就會增長。重病之人、長期生病臥床之人,或是需要照顧的殘障人士等,這些處在痛苦中的人都是福報增上的對境。

【〈普門品〉常念常懺悔,能化解累世的仇恨!】

【〈普門品〉常念常懺悔,能化解累世的仇恨!】 海濤法師講述: 從前有一位名叫高歡的年輕人,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裡很貧窮,但是高歡從小就喜歡讀書,因此十四歲在家鄉考功名時,就一舉中了秀才,最後赴京趕考,高中了狀元。 高歡考中狀元之後,回到家鄉娶一個出身名門的女子為妻。可是,這位名門世家的媳婦雖然美若天仙,但脾氣卻很壞,對她的狀元丈夫態度更是惡劣,對寡居的婆婆也不孝順。 這個媳婦娘家的母親對於自己女兒忤逆丈夫、虐待婆婆的行徑感到很慚愧,覺得是自己沒有將女兒教育好,也不曉得要怎麼辦!深怕自己的寶貝女兒終有一天會被他的狀元丈夫趕回家。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這個媳婦的母親每天都去廟裡拜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保佑她的女兒。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中國古人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善行讓別人知道了,這叫陽德。 如果一個人做善事不求人知道,也不讓人知道,這就叫積陰德。 陽德報的快,你做了好事,別人知道了,或者故意大張旗鼓,接著別人的稱讚抑或物質的回饋就會紛至沓來。古人認為這不是積德的表現。 就像賺錢和花錢一樣,賺的錢接著就花了,不會有積蓄。所以,陽德積不久,甚至隨修隨報。 《淮南子·人間訓》中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只有陰德才是真正的積德,陰德後面的福報大,積得久。 古人主張行善不欲人知,你暗暗裡做好事、積陰德,雖然沒有人知道,但卻是真實的在積累和增長。 陰德積得久,且越積越大。所以我們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不讓人知道你的德行就越積越厚,後面你的福報就大。 《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當你的陰德積累到一定程度,所得的福報也必然有餘。 這種福澤和福報是“有餘”的。不僅在當世,甚至福澤你的子孫。我們看孔子的家族、范仲淹的家族都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主動宣揚自己的善行,其實就已經是動機不純了。 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使名譽超過了實得而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多遭橫禍。 積德和消罪,是一個道理。善行不欲人知,意思是真正的德行,要暗地裡積累和增長。而自己的罪惡要懺悔。佛經裡講懺悔消業障,罪惡發漏出來,誠信懺悔改過,罪惡不但不會積累,反而會減輕,甚至慢慢消除。(轉載)

為什麼你的愛情或者婚姻總是不美滿,事業與日俱下?邪淫是萬惡之源

為什麼你的愛情或者婚姻總是不美滿,事業與日俱下?邪淫是萬惡之源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 不邪淫,邪淫就是夫妻之外的男女關係。貪色會破壞家庭關係,邪淫是萬惡之源。從邪淫開始,很多的不好的東西從邪淫帶過來了。這個大家要注意。 不邪淫能保證夫妻白頭偕老,起這麼一個作用。結婚了以後,不要有外遇,男的也好,女的也好,夫妻是可以的。除了之外的男女關係就是邪淫。那這個裡面的根本戒是什麼呢?夫妻之外的男女關係,你有了你戒體就破了。那如果不是夫妻之外的男女關係,是你的妻子,但她身體不允許的情況下面,不能有邪淫,有了就是破了隨支戒,你要懺悔。 邪淫的樂是無常的,本身是一種變苦,這種過去後會帶來很多感情、身體上的痛苦。 邪淫的人消耗福報會很快,然後慢慢的人會變得很醜,很難看,身體發臭;居住的環境會不好,比較骯臟,有很多爛泥污水,這些都是邪淫的果報。 不邪淫也稱作具梵行,這樣的人會長得非常漂亮,身體自然會發出香味,家庭美滿,夫妻和睦,子女和樂。會很有福報,死後幾乎都是往生天道。 嚴重的邪淫會下地獄。比如邪淫的對象是出家人,下輩子一定會下地獄。中等程度的邪淫後世會墮餓鬼道,比如邪淫的對象是和自己有三代以內親戚關係的;或者婚後邪淫;或是在佛像前有夫妻行為,臥房不放佛像,就是這個原因。小的邪淫會墮畜生道。 邪淫是痛苦的因 「痛苦的因」是什麼呢?痛苦的因是十惡業,殺生、偷盜、邪淫、說妄語等十惡業語就是痛苦的因; 不邪淫是安樂的因 「安樂的因」是什麼呢?安樂的因就是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說妄語、不說挑撥離間語、不說惡口、不說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執邪見,這個就是「安樂的因」。我們的修行全部都是安樂的因。念咒這些都是安樂的因,戒定慧全部是安樂的因,六般若密多全部是安樂的因。 邪淫的界定在於是否訂婚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說妄語、不飲酒,這五戒。那這裡面的是否邪淫,就是看訂婚,訂婚以後的男女關係都不算邪淫。 訂婚之前的男女關係都算邪淫。你跟什麼人有男女關係的話,看這個女的跟你有沒有訂婚,訂了就不算邪淫。沒有訂婚都算一個邪淫。就是這樣了。 不邪淫是身體上的戒律,不是心上的戒律 五戒這個是身體上的戒律,不是心上的戒律。你心動了也不會破戒。而菩薩戒,密乘戒才是心上的戒律。你心動了破戒,這個五戒是身體上的戒律。 不殺生,你身體不殺生就可以了。心裡想殺生,殺了多少個都不算破戒。 不偷盜,你身體不偷盜就可以了。 不說妄語,嘴巴不說妄語就是了。 不邪淫,你身體不邪淫就可以了。 不飲酒,你嘴巴不喝酒就可以了。你心裡想喝酒這個不算。 戒律裡面一定要知道,戒律,釋迦牟尼佛怎樣定就是這樣的。它不能用邏輯來推理。現在很多法師都用邏輯來推理,比如你這個殺生,夢中殺了就是殺生了,或者是你心裡想殺生就算殺生了。邪淫,你貪了美女就是破了邪淫,不是這樣的。五戒是身體上的戒律,身體沒有破,心裡再想也不會破。 邪淫的果報 1、消耗福報會很快,然後慢慢的人會變得很醜、很難看,身體發臭。前世的邪淫今世很醜或者殘疾; 2、來世墮三惡道: 大的邪淫,比如邪淫出家人(比丘、比丘尼),下輩子一定會墮地獄; 中的邪淫,有三代以內親戚關係的,結婚了變成了邪淫,後世會墮入餓鬼道;或是在佛像前有夫妻行為,臥房不放佛像,就是這個原因。 小的邪淫會墮畜生道。 3、居住的環境會不好,比較骯臟,有很多爛泥污水,今天洗了,明天還是有很多灰塵。身體天天洗,也不會乾淨。這個都是邪淫的果報,多多懺悔一下,外境會越來越乾淨的。 4、眷屬無信任、妻子或者老公有外遇; 5、家庭不和,什麼都不和,出很多問題的,邪淫就是萬惡之首。 不邪淫的善報 1、不邪淫也稱為具梵行,這樣的人會長得非常漂亮,身體自然會發出香味,相貌莊嚴,死後幾乎都是往生天道(不是淨土); 2、住的地方也很漂亮,乾淨,各方面都非常非常的漂亮; 3、眷屬有信任、妻子或是老公不會有外遇、相親相愛、家庭美滿、夫妻和睦、子女和樂; 4、會很有福報; 不邪淫是夫妻白頭到老的保障 不邪淫能保證夫妻白頭偕老,起這麼一個作用。結婚了以後,不要有外遇,男的也好,女的也好,夫妻是可以的。除了之外的男女關係就是邪淫。那這個裡面的根本戒是什麼呢?夫妻之外的男女關係,你有了你戒體就破了。那如果不是夫妻之外的男女關係,是你的妻子,但她身體不允許的情況下面,不能有邪淫,有了就是破了隨支戒,你要懺悔。 現在是鬥爭時代,不邪淫功德非常大 什麼叫圓滿時代?四根本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說妄語,任何人都沒犯這個四根本戒的時代就叫圓滿時代。破了一個就叫三分時代,破了二個就叫二分時代,四個都破了就是鬥爭時代。 戒定慧就是戒律非常重要,戒律清淨了自然會斷掉很多煩惱,比如說五戒,五戒清淨了不會殺生、不偷東西、不邪淫、不說妄語、不飲酒,就斷了這麼多煩惱。然後積了很大的福報。現在我們就住在鬥爭時代,這個時代戒律清淨福報非常大。圓滿時代或是在極樂世界,一個比丘一生清淨比丘的戒律,與在鬥爭時代一個人清淨一種戒律比起來,後者福報更大。 初學佛要遠離燈紅酒綠的地方,避免產生邪淫 煩惱的緣境是源於美、醜、平凡這三種。由於煩惱的種子還沒斷,看到美的東西會起貪心,看到醜的東西會起嗔恨心,看到平凡的東西會起痴心。內在的煩惱種子遇到了外在的緣,煩惱就隨之而生起了。 比如,在燈紅酒綠的地方,容易引發邪淫等破戒之事;經常參加聚會,會有飲酒、生起嗔怒,甚至打鬥等事發生。都是由於煩惱的種子遇見了緣境後,非理作意,隨意造作而引發的。 見不到外境,就生不起煩惱。所以,初學佛的人要和不好的外境保持距離,然後再想怎麼對治。等到修行的程度好一點兒了,對治力也強了,就不必刻意遠離煩惱的所緣境。有時甚至需要特定的緣境,來對治某種煩惱。 例如,三十五佛懺悔文可消除邪淫的業障 十惡業的業障,你念三十五佛懺悔文可以消除,殺生,偷盜,邪淫等等的業障,三十五佛懺悔文可以消除。(懺悔時要有悔過的心(捨棄力),並且發誓不再邪淫(離惡力)) 轉載

宣化上人:金剛藏王菩薩不入涅槃,就為了護持〈楞嚴咒〉

宣化上人:金剛藏王菩薩不入涅槃,就為了護持〈楞嚴咒〉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當時有八萬四千,這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麽多的,也就是百億那麽多的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在大會里頭就站起來,向佛頂禮,對佛就說話了。 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就像我們這一類的人所修的功德,早已經開悟了,可是我們不入涅槃,為什麽?就因為願意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常護持這個咒,救護末法一切修禪定的眾生;真正修行的這一班人,我們都保護著他。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 世尊:這一切的金剛藏王菩薩又說,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像這樣去修行身心,想得到真正的定力,得到三摩地這個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或者他在道場里,或者在其他的地方經行。“經行”,就是來回這麽走來走去的。因為修行人坐這兒是打坐用功,那麽站起來走路,也是一樣用功的。坐那兒,修禪定的功夫;站起來,就修誦持三昧,或者誦咒,或者念佛,這麽一邊走路一邊持咒,這樣子叫“經行”。乃至散心:乃至於你也不修定,也不入道場,也不經行,在這個散心的時候。遊戲聚落:或者你到外邊其他的小城市去旅行。在你去旅行到其他的鄉村去的時候,你都可以持咒。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