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修行時會遇到的八種逆境】

【修行時會遇到的八種逆境】 ●第一種 五毒熾盛 在此種情況下,嗔恚、貪執、愚癡、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強烈地湧現。 雖然我們擁有了珍貴的人身並且希望修持佛法,但是有時候這些極為劇烈的煩惱心不斷地升起,使人有完全被淹沒的感覺; 這些極為強烈的煩惱障使人想要放棄佛法的修持。 當這種情形發生時,一定要很仔細地察看、了解狀況,然後精進不懈的以某種方法加以對治。 ●第二種 惡友的影響 雖然我們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卻因為受到惡友的影響而停止修法。 縱使我們並不真正想這麼做,但惡友的影響力卻使我們放下修法並從事有害的活動。 這對修行是一種極大的危害。 我們必須很仔細地審察自己是否有受到惡友影響的傾向,及目前生活中是否有這類的不良影響存在。 如果這種危險並不存在,我們應該感到很歡喜,並決定更努力地修持佛法; 但是如果我們覺得這種危險可能存在,那麼我們應該開始設想如何產除這種不善的影響。 ●第三種 不能清楚的區別修行的阻力及助力 不知道什麼可能威脅到修行,什麼可能對修行有利,什麼會導致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錯誤地去除有利的特質並發展有害的特質。 如此一來,我們的修行就偏離了正途,並成為正確修行的障礙。 所以,我們一定要審察自己,如果這種危險存在的話,就應該加以對治,必須更徹底地學習佛法,並精確地了解要修持什麼、要避免什麼,且如實地去執行。 如此一來,我們將會發現修行變得容易許多,因為我們精確地知道應該怎麼做。 ●第四種 受到「懶惰」的左右 我們也許很想修行,但是有時候會變得非常懶惰,這種惰性可能會使我們停止修法。 縱使我們勉強還在修法,那也很有限,而且總是覺得; 「噢!我可以明天再做。」或「我可以等一下再做。」因此我們的進步很少,最後可能會完全停止修法。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這種障礙在阻撓我們的修行,我們必須下決心不受懶惰的控制,不斷地鞭策自己再多添加一分努力,並更加精進地修行。 ●第五種 過去生的惡業在今生成熟」 我們可能會發現修行上突然產生很大的問題——例如,突然生病。 當這種情形發生時,我們應該想到:這是由於過去生的某些惡行造成的,並試著加以補救。 首先,我們應該經由懺悔及清淨的方法去清淨過去的惡業。 這對克服困難會有一些幫助。 如果問題很大並迫使我們完全停止修法,我們必須繼續祈求困境會迅速了結。 然後當阻止修法的困難消失之後,我們就立刻以最大的精進力量新開始修法。 ●第六種 受到別人的主宰 雖然我們可能有修持佛法的願望,但是控制我們的人可能想阻止我們修行接近佛法。 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的話,我們應該覺知自己具足一切成就條件的珍貴人身可能因而浪費掉了。 對治的方法是去除控制我們的干擾因素,成為自己的主宰,並開始修行。 ●第七種 不清淨的動機 有些人可能想要或實際上已經在修持佛法,但是修持的動機是不清淨的。當動機不清淨時,修行的結果不會很顯著。 不清淨的修行動機包括:「若我不修持佛法,我在來生將會很窮; 而我不想成為窮人,所以我將修持佛法。」或「我此生不想生病受苦,所以我要修持佛法。」 當然,這些有限的動機然仍會帶來一些利益,但是真正的利益來自引領眾生得到究竟的、快樂的願望。如果行者發覺自己的修行動機不清淨,他必須試著消除它,或將它轉變為「為利益眾生願成佛」的清淨動機。 ●第八種 以立即的目標為修持的動機 這也是由不清淨的動機造成。 例如: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成名或得到金錢、獎賞等直接的利益; 就如有些人慷慨捐贈財物的目的是為了成名或得到讚揚。 所以,當行者持有得獲立即利益的期望而行善或修行時,他的動機就是不清淨的。 這種修行非常虛偽,因為這從外表看來很真實,大家也由於這個人在實行善事而認為這是真正的佛法;但是這只是佯假出來的佛法。 所以,當行者發現自己的心態中可能摻雜了一些這種不清淨的成分時,應該不惜一切地離棄它,否則將會浪費了珍貴的人身。 這八種逆境只是難免的、不固定的不利境遇,它們只是偶爾會發生。我們只須要保持警覺,並時常自我審視,看看這些困難是否產生了;如果任何困難出現了,我們必須試著淨除它們,不讓它們阻撓我們的修行。 我們應該利用這八種逆境做為禪修的對象,應該審察自己是否生起了這些暫時的障礙。 懶惰是我們修行上最主要的問題,假如我們不以自我檢查的方法來發掘錯處,將會迅速地落入懶惰的掌控中,而不設法對治問題。 所以,徹底地審察這八種問題,逐一地正視每項問題,並思考:「我有這個問題嗎?它是否出現在我的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徹底地審察每一種逆境時,可能會在這兒發現一種、在那兒又發現另一種; 接下來,我們應當有系統地應用必要的對治方法來去除這些暫時的逆境。 如果能去除這些逆境,我們將能有效地修行; 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那麼我們將只會變得很懶散,不能真正地修行。 感恩(轉載)共勉 南無阿彌陀佛

地藏經說相貌圓滿的方法

地藏經說相貌圓滿的方法 1 發現所有佛經中,和人道關係最為密切的,要屬於地藏經和藥師經。其他經,如阿彌陀經,法華經,華嚴經,都是講佛果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心量能理解的。 2 但地藏經和藥師經,則是比較貼近生活,開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是比較好下手的經典。 3 ...

【佛教拿念珠的方法,你拿對了嗎?】

【佛教拿念珠的方法,你拿對了嗎?】 左手引珠,右手持珠 將念珠展開,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時,從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珠到母時,即刻由左向內轉過頭來,再從母恭旁的第一珠掐起,千萬不要跨越或直掐而過母珠。 經云:「不應越母珠,驀過越法罪。」「因繩線表觀音,母珠表彌陀也。」 另外,有些經典中,對於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記載。 《攝真實經》中對執持念珠的方法是這樣的:

【誦念神咒《大悲咒》的注意事項】

【誦念神咒《大悲咒》的注意事項】 誦念《大悲咒》的人,在今生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遂心滿願,這就不能稱做大悲心陀羅尼的神咒。 但是有一點,我們先講明白"惟除不善"。 你若念《大悲咒》,一邊念,一邊殺人,一邊偷東西,一邊去邪Y、妄語、酒肉,什麼都做,那就沒有功效。 不善,就包括你種種邪僻的行為,譬如殺生、偷盜、邪Y、妄語、飲酒,這種種都叫邪僻的行為。 除了行得不正當,還有不至誠者,你要是馬馬虎虎的念,說是我試試《大悲咒》,看看到底有沒有靈驗? 你不試,就靈驗; 若一試,就不靈驗。 為什麼? 佛菩薩不是要你來試驗的。...

《大悲咒》的相貌

《大悲咒》的相貌 流傳最廣的長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悲咒》,還是緣於那位讓我背《心經》的居士。但真正持誦《大悲咒》,則是很久以後的事了。我曾將此咒推薦給我岳母。她老人家喜好書法,一有時間就抄寫《大悲咒》。抄一遍下來,往往是大汗淋淋。如此堅持數年,直至撒手西去。現在,一聽到《大悲咒》,我就會想到她老人家。《大悲咒》即大悲心陀羅尼、廣大圓滿陀羅尼,全稱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也稱為無礙大悲陀羅尼、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滿願陀羅尼、隨心自在陀羅尼、速超十地陀羅尼,共九名。大藏經中載有此咒的相關經典眾多,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大悲心陀羅尼修行念誦略儀》、《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等,均譯傳於唐代。各經所載的《大悲咒》,長短略有差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此咒計八十四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及《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則為九十四句;《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則有一三○句;《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則為四十句。現代廣為流傳的是基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咒本。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說此咒已,大地六變震動,天雨寶華繽紛而下,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竪,一切眾會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等大眾願樂欲聞。」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上述這段經文太重要了。陀羅尼本是秘密語,大梵天王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非要問一下它的形狀相貌。慈悲觀音當即說破,此十心即是陀羅尼相貌,也是此陀羅尼的行法。回頭看一看前面「菩提心」一節的內容,可知上述諸心即是一菩提心。若欲與此陀羅尼相應,必須發無偽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對此十心,許止淨居士贊頌如下:既已欣淨,即應厭濁。廣拔眾苦,非貪自樂。大士十心,克登妙覺。首大慈悲,眾生當學。(十心中,一慈悲心)眾生佛性,具足萬能,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大士造詣,我亦克承。此平等心,大而非矜。(二平等心)一切有為,夢幻泡影。蜉蝣之身,桑榆之景。速會無為,時時自省。(三無為心)威勢必失,親屬終離。吁嗟愛根,永矢弗遺。哀哀三界,一愛羈縻。誰無染著,天人之師。(四無染著心)精神離形,骸骨反根。四大離散,我尚何存?空觀破執,解脫之原。(五空觀心)雖觀諸佛,及眾生空,禮拜供養,必敬必隆。像真一致,畏愛攸同。佛從敬起,毋懈初衷。(六恭敬心)芸芸眾生,未來之佛。父母師長,頭出頭沒。涸轍呼援,聲嘶力竭,雲何相煎,食肉剔骨。此卑下心,慎毋逾越。(七卑下心)三業清淨,一心嚮往。斷雜亂思,離見取想。即教即禪,法門無兩。導祖專修,高山景仰。(八無雜亂心,九無見取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得覲如來,更親左輔,徑登佛乘,長餐法乳,大菩提心,光圓照普。(十大菩提心)此十種心,大悲相貌。惟我眾生,是則是效。出世之舟,度人之棹。偉矣佛恩,大哉聖教。(總結十心)~轉載

醬烤杏鮑菇

醬烤杏鮑菇 用料 杏鮑菇4顆/花生油/醬香燒烤料 做法 1.杏鮑菇摘洗乾淨,用廚房紙巾抹乾水分 2.順長切成薄厚適中的片 3.將燒烤醬倒入料盒底部 4.排進一層杏鮑菇片,讓杏鮑菇兩面都抹上燒烤醬,再放上一層杏鮑菇 5.再倒上一層燒烤醬 6.以此類推,將杏鮑菇都排進料盒,抹上燒烤醬,腌制半小時以上 7.平底鍋抹薄薄一層油,燒熱後放入腌好的杏鮑菇片 8.煎至兩面金黃,撒上少許迷迭香後出鍋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